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寨沟典型苔藓结皮的生态效应研究
1
作者 黄玉林 夏红霞 +7 位作者 朱大林 类延宝 孙庚 旷培刚 杨小平 杜杰 胡霞 陈群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苔藓植物作为初生演替阶段的先锋种,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脱水复苏能力在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不同生境下(草地、灌木、乔木林以及空地)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 苔藓植物作为初生演替阶段的先锋种,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脱水复苏能力在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不同生境下(草地、灌木、乔木林以及空地)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及阔边匐灯藓(Plagiomnium ellipticum)3种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分析,评估3种典型苔藓结皮的溶蚀能力、固土以及保水特性对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震后恢复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东亚砂藓具有最高的碳酸酐酶活性(50.5 U·g^(-1) DW),进而具备最大的溶蚀速率(4.8×10^(-4) t·km^(-2)·a^(-1) CO_(2))与碳汇量(2.12 mg·m^(-2)·a^(-1))。不同生境条件下的不同苔藓固土能力不同,其中大灰藓结皮层的固土量最高(3.1×103 kg·hm^(-2)),最高固土率可达到自身干重的2倍以上。此外,阔边匍灯藓的保水能力均高于大灰藓与东亚砂藓,其保水量维持在1100-1400 kg·hm^(-2)之间,保水率可达自身干重的8倍以上。综上,在利用苔藓结皮进行生态恢复过程中,建议从成土、固土、保水等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生境条件选择特定藓种,以加快九寨沟地区震后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苔藓结皮 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 生态效应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破裂与渗水过程的红外辐射特征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善军 张艳博 +2 位作者 吴立新 李国良 陈群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8,共6页
对内含水体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红外热像仪并辅以声发射仪,观测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红外辐射与声发射变化特征,研究混凝土破裂与渗水的红外异常前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应力的阶段性发展,试样表面的红外辐射呈现早期整体性... 对内含水体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红外热像仪并辅以声发射仪,观测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红外辐射与声发射变化特征,研究混凝土破裂与渗水的红外异常前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应力的阶段性发展,试样表面的红外辐射呈现早期整体性均匀上升、中期局部高温异常、后期低温异常的主要特征,声发射相应出现早期微量增加、中期均匀增加、后期快速增加的特征。加载中、后期红外热像出现的局部辐射温度"先升后降"现象是混凝土破裂–渗水的重要红外异常前兆,其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应力和声发射前兆。整个破裂与渗水过程中,高温区域包围低温区域的温度场分布是热像的主要特征。基于实验结果,分析试样红外辐射阶段性变化以及破裂、渗水异常前兆的机制,讨论应力、红外及声发射灾变前兆时间差异性的原因。实验结果对水库大坝以及其他储水混凝土工程破裂与渗水的遥感监测与灾变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岩石力学 混凝土 渗水 红外辐射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岩石受力过程红外辐射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善军 吴立新 +1 位作者 张艳博 陈群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5-268,共4页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干燥和潮湿砂岩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潮湿岩石加载过程中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随载荷增加呈上升趋势,AIRT与应力的变化步调一致,曲线波动较小;岩石失稳前单位载荷下潮湿岩石的升温...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干燥和潮湿砂岩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潮湿岩石加载过程中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随载荷增加呈上升趋势,AIRT与应力的变化步调一致,曲线波动较小;岩石失稳前单位载荷下潮湿岩石的升温幅度高于干燥岩石,水对岩石受力时的红外辐射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但破坏瞬间热像特征变化不很明显.干燥砂岩AIRT与应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但在破坏瞬间出现显著的增温现象和热像特征的明显变化.可以利用潮湿岩石AIRT与应力的良好同步性监测潮湿岩石的应力变化过程,利用干燥岩石破裂瞬间的热像变化特征分析岩石灾变的空间位置与灾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岩石力学 砂岩 潮湿岩石 红外辐射 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拐折非连通断层加载失稳的热辐射演化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善军 吴立新 +2 位作者 张艳博 李国良 陈群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342-3348,共7页
为研究构造活动及其失稳过程的红外异常特征,选择拐折非连通断层作为模拟对象,利用单轴加载试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模型受力及失稳过程的热辐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力的增高及阶段性变化,热像首先在下部断层... 为研究构造活动及其失稳过程的红外异常特征,选择拐折非连通断层作为模拟对象,利用单轴加载试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模型受力及失稳过程的热辐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力的增高及阶段性变化,热像首先在下部断层出现1个高温异常点,强度逐渐增强,临近失稳前在岩桥端部又出现2个高温异常点,并具有交替出现的特征,最终演化为一热条带,继而断层连通失稳。"三点高温"和"交替演化"的红外辐射异常特征,与断层预滑、岩桥区应力集中及迁移有因果关系;(2)岩桥区的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在断层活动过程中呈现3个阶段的变化特征,表现为低应力阶段的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中间应力阶段的缓慢上升和临失稳阶段的加速上升。AIRT短暂降温之后的加速上升是断层破裂失稳的重要前兆;(3)断层周围不同区域的AIRT变化特征不同,与不同区域应力性质差异存在密切关系。应力、应变、红外辐射等多参数的对地集成观测是未来构造活动及其灾变分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岩石力学 拐折非连通断层 红外辐射 构造失稳 灾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型老旧小区消极空间改造策略
5
作者 谭敏 田振华 +1 位作者 陈群龙 成受明 《住区》 2022年第5期148-153,共6页
消极空间的活化利用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高校型老旧小区在经历住房改革后,原产权单位的退出造成小区管理主体的缺位,物业受经济利益的影响不愿入驻,在时间的积累下小区内产生了许多消极空间。本文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的竹林村... 消极空间的活化利用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高校型老旧小区在经历住房改革后,原产权单位的退出造成小区管理主体的缺位,物业受经济利益的影响不愿入驻,在时间的积累下小区内产生了许多消极空间。本文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的竹林村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高校型老旧小区消极空间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消极空间的改造策略,补充我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消极空间 改造策略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前热红外异常的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群龙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地震前红外异常往往出现在地表水域中,仅从地下应力生成热,表面覆盖一层水的热的传播方面进行探索。水的传热分为热传导与热对流。热对流分为单项流和双项流。只从热传导和单项对流方面,结合Fluent软件从热传导和热对流单项流方面初步... 地震前红外异常往往出现在地表水域中,仅从地下应力生成热,表面覆盖一层水的热的传播方面进行探索。水的传热分为热传导与热对流。热对流分为单项流和双项流。只从热传导和单项对流方面,结合Fluent软件从热传导和热对流单项流方面初步探索应力致热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前 热红外异常 机理 FLUENT 热传导 热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7
作者 陈群龙 《学园》 2013年第35期93-93,共1页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开发思维的重要途径。初中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让学生学会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文眼 朗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