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绵龄 梁柳森 +1 位作者 王小康 罗宏图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pertic purpura,ITP)手术以及围手术期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ITP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围手术期治疗等,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pertic purpura,ITP)手术以及围手术期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ITP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围手术期治疗等,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手术前10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8例发现副脾,1例发现右侧肾肿瘤,1例发现腹膜后血肿,25例行腹部B超检查,5例发现副脾。29例均行脾切除术,手术中切除副脾8例。手术后1例颅内出血死亡,其余存活,死亡率3.45%。手术后胰尾小动脉出血1例,二次手术予以止血,1例并发左侧膈下脓肿。29例患者脾切除术后第一天有效率100%,手术后1周有效率93%(27/29)。随访15例,随访2~87个月,其中有效73.7%(11/15),部分有效13.3%(2/15),无效6.67%(1/15)。结论完善检查、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得当是ITP外科手术治疗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绵龄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939-94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方法:记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5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体检结合辅助检查进行手术前定位,良性肿瘤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半乳切除术、全乳切除术,恶变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方法:记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5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体检结合辅助检查进行手术前定位,良性肿瘤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半乳切除术、全乳切除术,恶变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55例患者随访3~5年,1例于术后三年局部复发,行半乳切除术,2例术后仍然反复少量乳头溢液,予以服药密切随访观察,其余病人未见复发。结论:手术前临床体检结合辅助检查准确定位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胃切除的重建术式
3
作者 陈绵龄 戴丽华 林帆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残胃重建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年至 2 0 0 4年 31例残胃切除重建手术方式、临床效果以及文献回顾。结果 :残胃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采用空肠袋代胃加食道空肠Roux -Y吻合术、空肠袢q形代胃加食道空肠Roux -... 目的 :探讨残胃重建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年至 2 0 0 4年 31例残胃切除重建手术方式、临床效果以及文献回顾。结果 :残胃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采用空肠袋代胃加食道空肠Roux -Y吻合术、空肠袢q形代胃加食道空肠Roux -Y吻合、肠袢式吻合或者BillothII式重建都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残胃切除的重建方式应该朝着简单、接近生理、防止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去选择和改良 ,本文所采用的几种方式都可以成为常规手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 重建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脾脏肿瘤临床分析
4
作者 陈绵龄 曹杰 王小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脾脏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5例脾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脾脏良性肿瘤病史一般超过半年,而恶性肿瘤则短于半年。B超首诊占40%(10/25),CT诊断的准确率超过B超,良性肿瘤13例行脾切除术,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脾移植。6... 目的 提高对脾脏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5例脾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脾脏良性肿瘤病史一般超过半年,而恶性肿瘤则短于半年。B超首诊占40%(10/25),CT诊断的准确率超过B超,良性肿瘤13例行脾切除术,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脾移植。6例恶性肿瘤行脾切除术或广泛切除+化疗。25例脾切除术术后无一例死亡,亦未发现术后并发症。良性肿瘤全部治愈。恶性肿瘤3例,分别随访1年6个月,3年及3年8个月,患者仍然存活,失访3例。结论 原发性脾脏肿瘤在临床上罕见。良性肿瘤症状隐匿,病史长;恶性肿瘤病史短,伴有发热、消瘦、贫血。B超检查应作为首选方法。良性肿瘤尽量行保脾手术,恶性肿瘤行脾切除+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5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陈绵龄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对比术后未出现肠梗阻的患者,相关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所有病人经保守治疗后治愈。...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对比术后未出现肠梗阻的患者,相关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所有病人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涉及范围、手术时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是否急诊手术、短期内手术次数和是否肠梗阻手术比较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梗阻手术、急诊手术和短期内多次手术的患者容易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急诊手术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外伤的诊断(附28例报告)
6
作者 陈绵龄 梁柳森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提高胰腺外伤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2000年我院收治的胰腺外伤病人28例,并且对文献报道进行回顾。结果: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多数是司机,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血尿淀粉酶升高与否仅为参... 目的:提高胰腺外伤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2000年我院收治的胰腺外伤病人28例,并且对文献报道进行回顾。结果: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多数是司机,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血尿淀粉酶升高与否仅为参考,B超和CT捡查有较高价值,术前诊断率为25%,和并其他器官损伤的有22例(7.6%)。结论:B超、CT有助于诊断,有手术指征时应及时探查,注意有无合并伤,不能确定胰管损伤时采用术中ERCP避免切除胰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外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损伤的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小康 陈绵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9-150,共2页
探讨胰腺外伤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 ,以指导今后对胰腺外伤的处理。回顾性分析近 1 1年来收治的 2 8例胰腺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有临床手术探查指征时尽快实施手术 ,根据当时胰腺外伤、复合伤等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包括单纯清创、出... 探讨胰腺外伤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 ,以指导今后对胰腺外伤的处理。回顾性分析近 1 1年来收治的 2 8例胰腺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有临床手术探查指征时尽快实施手术 ,根据当时胰腺外伤、复合伤等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包括单纯清创、出血、引流、胰腺空肠吻合、胰体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等。2 8例中 ,1 4例出现并发症 ,4例死亡 ,死亡原因和胰腺外伤并无关系 ,其余病例均获治愈。提示 :胰腺外伤的诊治 ,应对临床各相关指标作仔细的综合分析 ,尽早作出判断 ,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的时机 ,术中根据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主胰管是否受损 ,是否伴有十二指肠、肝脾等重要器官组织损伤以及当时病人的具体情况等采取相应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报告 手术方式 胰腺损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头状甲状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沈樑 张帅 +3 位作者 古维立 黄迪 陈绵龄 梁柳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08-711,共4页
目的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组织和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与PTC预后的关联,旨在为探索PTC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60例PTC及6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的MGMT基因启动子... 目的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组织和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与PTC预后的关联,旨在为探索PTC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60例PTC及6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的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比较两组的不同病理参数间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PTC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MGMT甲基化阳性率(51.7%)明显高于对照组(26.7%);病例组MGMT甲基化阳性率在有/无吸烟、有/无饮酒间差异显著(P<0.05);年龄越大、肿瘤直径越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越高、有MGMT基因甲基化是PTC较差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PTC重要的早期事件,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虽然也可发生,但频率远低于PTC;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对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MGMT 甲基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治疗女性尿道口息肉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温笑容 李瑶 陈绵龄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2-72,74,共2页
通过射频治疗女性尿道口息肉 30例临床分析总结射频治疗的优越性、易操作性、实用性 ,是女性尿道口息肉较好的治疗方法 。
关键词 尿道口息肉 外科射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外阴瘘管伴外阴输尿管畸形1例
10
作者 马少吟 王小康 陈绵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65-2965,共1页
患者女,因“下腹壁增生物伴表面破溃2年余”收入院。患者缘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腹壁出现一增生物,突出表面,时有表面破溃,可见有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有压痛。无伴腹痛腹胀,无发热寒战。曾多次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考虑“皮脂腺囊... 患者女,因“下腹壁增生物伴表面破溃2年余”收入院。患者缘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腹壁出现一增生物,突出表面,时有表面破溃,可见有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有压痛。无伴腹痛腹胀,无发热寒战。曾多次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考虑“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给予对症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病情反复。为进一步诊治,遂到门诊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增生物下方有一窦道,可挤出少量淡黄色脓性分泌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壁 输尿管畸形 外阴 脓性分泌物 瘘管 第一人民医院 门诊就诊 皮脂腺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附103例报告)
11
作者 王小康 梁柳森 陈绵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10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情况,其中非手术治疗67例(65.04%),手术治疗36例(34.95%)。结果总治愈率78.64%(81/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10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情况,其中非手术治疗67例(65.04%),手术治疗36例(34.95%)。结果总治愈率78.64%(81/103),总病死率21.35%(22/103),总并发症发生率46.6%(48/103),其中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38.8%(26/67),病死率14.92%(10/67),治愈率85.07%(57/67),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61.11%(22/36),病死率33.33%(12/36),治愈率66.66%(24/36)。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以及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是提高SAP疗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综合治疗 疗效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附53例报告)
12
作者 王小康 梁柳森 陈绵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6期423-424,427,共3页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其中(1)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4例;(2)行肿瘤切除、结肠远...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其中(1)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4例;(2)行肿瘤切除、结肠远端封闭、近端造瘘术16例;(3)肿瘤未能切除,行结肠造瘘术3例;发生切口感染6例;术后死亡4例(7日内)。结论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手术期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 肠梗阻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通过靶向PDCD4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绵龄 马硕一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0年第4期292-297,共6页
目的:研究miR-21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以及其是否通过调控PDCD4影响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中miR-21和PDCD4 mRNA的表达。将MDA-MB-231细... 目的:研究miR-21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以及其是否通过调控PDCD4影响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中miR-21和PDCD4 mRNA的表达。将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转染miR-21模拟物组,模拟物对照组,转染miR-21抑制物组和抑制物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DA-MB-231细胞PDCD4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剂盒检测转染不同载体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来判断miR-21的靶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目。结果:miR-21和PDCD4 mRNA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和低于MCF-10A细胞(P均<0.01)。过表达或抑制miR-21可调节PDCD4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miR-21可直接靶向调控PDCD4的表达。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21表达能增强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在MDA-MB-231细胞中,miR-21通过靶向调控PDCD4表达影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miR-21可能成为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迁移和侵袭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MIR-21 PDCD4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宏图 杨劭宇 陈绵龄 《临床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双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总结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术 13 7例。结果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 7例 ,发生率 5 11%。结论 :积极而有效的预防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关键词 直肠癌 双吻合术 吻合口瘘 术后 双吻合器 保肛术
原文传递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残留与复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康 梁柳森 陈绵龄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0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96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情况、再手术方式及疗效。术后均予以TSH抑制剂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初发...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96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情况、再手术方式及疗效。术后均予以TSH抑制剂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初发单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47例,同侧复发20例,对侧复发13例,双侧复发14例;初发双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21例,术后单侧复发14例,双侧复发7例;既往手术史不详2例,均为双侧复发。单侧腺体复发行侧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双侧腺体复发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一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及全切除术。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高,与其病理特点、手术方法、术后TSH抑制剂治疗不规范有关。规范手术方式、术后规律服用TSH抑制剂治疗可能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手术 复发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RAS基因突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棵 张帅 +3 位作者 古维立 黄迪 陈绵龄 梁柳森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RAS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突变对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354例,对患者病情、治疗方式、病理特点、预后等情况进行详细研究。依RAS突变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比...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RAS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突变对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354例,对患者病情、治疗方式、病理特点、预后等情况进行详细研究。依RAS突变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病理类型、病情进展、复发情况及生存时间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评估RAS突变与不同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354例患者中86例有RAS突变。突变阳性与阴性者对比,两者原发灶状态(P=0.004)、远处转移(P=0.027)、病情分期(P=0.004)及ATA危险分层(P=0.ooo)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S突变阳性者复发率较高,无复发生存时间较短(P〈0.005)。RAS突变与ATA危险分层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RAS突变增加了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性,RAS突变和A1IA危险分层是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预后 点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