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前师资招聘引发的合力培养诉求与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秋苹 曹玉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91,共3页
一次学前师资招聘,引发了师资培养模式、行业特殊需要、社会多元期待的种种思考。招聘对象为学前专业和艺术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职幼儿园教师,招聘过程和其他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聘一样竞争激烈。三个类别招聘对象,胜出比例最高的均... 一次学前师资招聘,引发了师资培养模式、行业特殊需要、社会多元期待的种种思考。招聘对象为学前专业和艺术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职幼儿园教师,招聘过程和其他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聘一样竞争激烈。三个类别招聘对象,胜出比例最高的均是本科学历。胜出,只是结果;胜出的背后却折射出多元合力培养师资的强烈诉求。当下,亟待规范幼儿教师的入职标准,加速全面综合的素质培养,形成社会多元的培养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师招聘 多元合力培养
原文传递
“低龄老人”后职业发展社会支持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秋苹 郑婷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低龄老人的后职业发展既有隐性的社会学和经济学价值,又有显性的积极老龄化意义。伴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入,低龄老人后职业发展问题呈现常态化、持续化、加速化和不可逆转的特征,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然而,现实中对于低龄老人后... 低龄老人的后职业发展既有隐性的社会学和经济学价值,又有显性的积极老龄化意义。伴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入,低龄老人后职业发展问题呈现常态化、持续化、加速化和不可逆转的特征,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然而,现实中对于低龄老人后职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严重不足,需要从政策支持、环境支持和教育支持等方面为低龄老人后职业发展提供保障,培育积极的老龄观,使低龄老人真正实现其新的个体与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人 后职业发展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老人后职业发展论纲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秋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9,共5页
低龄老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职后生活千姿百态。从国家人力资源和职后低龄老人自身条件和需要出发,建构适切的社会支持体系,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有理论的价值。论纲从已有研究出发,思考研究方法,建设理论体系,唤起研究热情。
关键词 低龄老人 后职业发展 论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市场化实践与回归”的“过程-事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秋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267,共5页
通过关注、描述"基础教育市场化实践与回归"过程,揭示基础教育转制实践和规范政策的长期背离、转制中的非理性行为及其对教育生态的影响、参与主体在利益和政策、文化间的挣扎。说明教育社会的良知是维护教育社会稳定的基础,... 通过关注、描述"基础教育市场化实践与回归"过程,揭示基础教育转制实践和规范政策的长期背离、转制中的非理性行为及其对教育生态的影响、参与主体在利益和政策、文化间的挣扎。说明教育社会的良知是维护教育社会稳定的基础,而政策、法律是培育良知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实践 政策 组织 主体 良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化及其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秋苹 沈敏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4,124,共7页
2020年形成"现代职教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目标。职业教育体系化的过程是有关职教的各利益群体彼此合作、互相协同的过程。美国国家战略层面的普职融通、多方参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制度设计,寓职于教,给予我们诸... 2020年形成"现代职教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目标。职业教育体系化的过程是有关职教的各利益群体彼此合作、互相协同的过程。美国国家战略层面的普职融通、多方参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制度设计,寓职于教,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体系 美国经验 体系化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与德性: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要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秋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3,共4页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体现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政策理念,实现了公共财政的制度安排。建立在教师绩效评价基础上的分配方案,由于政策目标多元、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理性不充分、德性不完美,执行中出现了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评...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体现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政策理念,实现了公共财政的制度安排。建立在教师绩效评价基础上的分配方案,由于政策目标多元、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理性不充分、德性不完美,执行中出现了自由裁量权过于宽泛、评价失度、教师前台与后台角色冲突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应通过建立分目标体系和团体导向的分配模式,进行刚性制约和柔性协调的结合,实现从主体注重工资到关注绩效的转变,进而实现学校组织行为向学校组织治理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理性 德性 执行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组织改造的基础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秋苹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5,共3页
组织改造的传统分析路径未能有效解释高校组织改造的困难。高校组织单一的治理模式无法应对高校丰富多彩的个体行为特点。通过高校人的认知、适应性和理性分析,寻找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内在成长机理,真正实现高校组织的改造。
关键词 高校组织 个体行为特征 组织改造
原文传递
民办普通高校终极的政策思考——从江苏培尔职业技术学院停办(招)说起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秋苹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共3页
我国的民办教育立法以“促进法”这样带有强烈倾向的法律形式出现,提升了民办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对制度安排的期待。但民办教育单一立法与政策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培尔的善后引发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民办高校政策定位、民办教育政策效... 我国的民办教育立法以“促进法”这样带有强烈倾向的法律形式出现,提升了民办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对制度安排的期待。但民办教育单一立法与政策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培尔的善后引发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民办高校政策定位、民办教育政策效率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江苏 培尔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政策 办学模式 制度安排 招生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组织改造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秋苹 《天府新论》 CSSCI 201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高校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使"去行政化"涛声依旧。科层理论无法完全观察到高校组织内部的种种现实。高校因人与组织的相互建构而存在。把高校组织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组织选择,才有高校组织合理存在的理由和持续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结构认知 治理选择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社会中的老年人生活:“数字鸿沟”与弥合之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秋苹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5-19,共5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特别是步入大数据时代后,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向愈发明显,数字化生活能力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素养之一。通过厘析智能社会中老年人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特别是步入大数据时代后,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向愈发明显,数字化生活能力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素养之一。通过厘析智能社会中老年人生活面临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试图构建出弥合老年人生活中“数字鸿沟”多维之径,以期提升老年人在智能社会中的生活质量,书写好“健康中国”的老年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数字化 数字社交 数字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辨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秋苹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6期42-44,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社会实践赋予交往行为特性,物质交往在全部交往行为中具有中心和基础地位。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侧重在程序公正的条件下,完全平等的主体通过在理性动机下有效真实的互动达成共识。处理...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社会实践赋予交往行为特性,物质交往在全部交往行为中具有中心和基础地位。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侧重在程序公正的条件下,完全平等的主体通过在理性动机下有效真实的互动达成共识。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辩证关系,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交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老人后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秋苹 谭运启 《中国成人教育》 2021年第16期3-7,共5页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老龄化进程在加速。低龄老人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群体转化过程中,后职业生涯教育需求多层次而供给不充分、支持无保障,使得后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结构矛盾凸显、功能障碍突出、机制运转不畅。优化教育结构、构建协同...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老龄化进程在加速。低龄老人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群体转化过程中,后职业生涯教育需求多层次而供给不充分、支持无保障,使得后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结构矛盾凸显、功能障碍突出、机制运转不畅。优化教育结构、构建协同体系、完善评价机制,方能使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得到最佳的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人 后职业生涯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阶段教育政策供给缺陷及其纠正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秋苹 梅子寒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共3页
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供给,强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但这种趋同未能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仅是"类型"而非"层次"区别的政策理想;"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比例大... 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供给,强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但这种趋同未能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仅是"类型"而非"层次"区别的政策理想;"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比例大致相当"使社会选择的结果倒置为前提,加剧了升学竞争;片面的公平抑制了英才的脱颖而出。高中教育政策对无谓竞争所造成的整体人力资源浪费、中职的普高化等问题长期无解。扬弃教育传统文化,注重标准制定,强化以政控财,以财行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阶段教育政策 供给缺陷 政策供给 文化渗透 学生发展 以财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组织: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的应然样态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秋苹 《教育评论》 2021年第1期25-30,共6页
教育研究共同体构建是基础教育研究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教师为主体、以课题或项目为载体的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师源历史导致知识结构趋同性,应试惯习导致... 教育研究共同体构建是基础教育研究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教师为主体、以课题或项目为载体的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师源历史导致知识结构趋同性,应试惯习导致教育研究功利性,技能缺失导致教育研究浅表性等,影响了当下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作用的发挥.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建设要树立共同职业愿景,形成互补共生格局,强化持续学习动力,实现协同发展目标,提升研究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教师专业发展 共同体建设 教育科研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农村社会调查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秋苹 《高等农业教育》 1998年第1期76-78,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主体意图、主体能力、主体精神方面的偏差导致农村社会调查不能成功的原因分析,强调围绕农村社会实际贯彻科学调查方法的重要性,并指出社会调查成功的主。
关键词 弊病 调查方法 成功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组织改造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秋苹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5期13-17,共5页
环境系统对高校组织的殖民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高校组织与行政系统相互响应,与经济系统结构性依存,与社会系统多元嵌入,屈服于强大的系统环境,从而阻碍其边界内功能的有效发挥。只有改造环境系统,强化自身功能发挥,形... 环境系统对高校组织的殖民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高校组织与行政系统相互响应,与经济系统结构性依存,与社会系统多元嵌入,屈服于强大的系统环境,从而阻碍其边界内功能的有效发挥。只有改造环境系统,强化自身功能发挥,形成组织和系统的积极正向互动,才能保持独立性,并且在系统中发挥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组织 系统环境 组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有所教”的政治意义与制度设计——基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秋苹 《天府新论》 CSSCI 2010年第5期156-158,共3页
"学有所教"的政治理念奠定和强化了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价值和制度基础,保障了自然人和政治人的权利,强调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制度设计。制度的路径选择保障了政治... "学有所教"的政治理念奠定和强化了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价值和制度基础,保障了自然人和政治人的权利,强调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制度设计。制度的路径选择保障了政治理念的有效实现,但教育平等的复杂性、制度系统中受教育的连续性和发展选择的矛盾、师资储备与学有所教要求的落差等问题期待更好的政策工具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有所教 制度矛盾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社会公民参与困境及其破解
18
作者 陈秋苹 沙海燕 《教育评论》 2018年第8期3-6,153,共5页
J省调控事件折射出教育社会参与的复杂性、非理性、功利性特征,表现为虚假的集体行动。中国教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对塑造理想的教育社会公民具有突出优势。这种优势的彰显有赖于良善的制度设计、合理的参与模式和公民参与素质的提升,这些... J省调控事件折射出教育社会参与的复杂性、非理性、功利性特征,表现为虚假的集体行动。中国教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对塑造理想的教育社会公民具有突出优势。这种优势的彰显有赖于良善的制度设计、合理的参与模式和公民参与素质的提升,这些正是教育社会公民参与治理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 公民参与 困境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社会公民权利市场化问题的认知和策略应对
19
作者 陈秋苹 《天府新论》 2007年第4期147-149,共3页
当代中国受教育权利的普遍性和权利认知的困难性、权利交易的普遍性和重程序轻实质的权利保障的事实同时并存。消除利益集团的消极影响,保障分散的受教育者权利的实现,规范公共产品提供、防止权利交易,实现教育社会的道德建构和政治建构。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受教育权利 策略应对 制度性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政策的“符号”困境与突围
20
作者 陈秋苹 赵晓兰 《辽宁教育》 2013年第5X期32-34,共3页
"走进千家万户,用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踏遍千山万水,招来的学生千姿百态"。招生,一直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件难事。为了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目标,如今,
关键词 就业导向 涉农专业 普通高等教育 院校建设 素质提高计划 国家需求 农村家庭经济 中职毕业生 职教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