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化管理、医院信息化技术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刘丹 王涛 +1 位作者 孙挪 陈玉俊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分析网格化管理、医院信息化技术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12月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管理的500台医疗设备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1—12月在网格化管理、医院信息化技术为... 目的分析网格化管理、医院信息化技术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12月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管理的500台医疗设备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1—12月在网格化管理、医院信息化技术为一体管理模式下管理的500台医疗设备设为观察组。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划分网格区域、强化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来改进观察组的设备管理流程。比较2组设备故障率、检验合格率、维修响应时间、故障排除时间、管理质量评分、每月维修费用、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设备故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检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维修响应时间、故障排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每月维修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格化管理、医院信息化技术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检验合格率及维修效率,降低维修费用,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医院信息化技术 医疗设备 管理效果 设备运行质量 设备维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玉俊 项进 +2 位作者 许美娟 陶蕾 顾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6-296,共1页
目的:研究连翘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薄层层析和光谱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硬脂酸、棕榈酸、β谷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和连翘脂素。结论:硬脂酸、棕榈酸、β谷甾醇系首... 目的:研究连翘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薄层层析和光谱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硬脂酸、棕榈酸、β谷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和连翘脂素。结论:硬脂酸、棕榈酸、β谷甾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化学成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蟾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玉俊 项进 +1 位作者 顾维 许美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干蟾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分离,薄层层析和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胆甾醇、β谷甾醇、脂蟾毒配基、华蟾毒精、蟾毒灵、日蟾毒它灵。
关键词 干蟾 脂蟾毒配基 华蟾毒精 蟾毒灵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香茶菜地下部分总二萜含量测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玉俊 许美娟 顾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4-294,共1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不同产地香茶菜植物的地下部分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总二萜含量测定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42 % ,RSD为 0 .87%。
关键词 香茶菜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二萜 含量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玉俊 程培元 +2 位作者 周学敏 钱红美 陈家英 《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7年第4期10-12,共3页
由固体培养法得到的云芝培养物,经沸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透析、分离精制得到的多糖,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分析表明云芝多糖为蛋白结合多糖,动物实验初步研究证实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 云芝菌丝体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花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顾维 许美娟 +1 位作者 陈玉俊 项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干花豆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薄层层析和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化合物,为硬脂酸、棕榈酸和β谷甾醇。
关键词 干花豆 硬脂酸 Β-谷甾醇 中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提取物对胃溃疡及胃肠功能等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梦 钱红美 +1 位作者 陈玉俊 端木懿琼 《江苏中医药》 CAS 2003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 :观察四逆散提取物治疗胃溃疡及对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应激性胃溃疡试验、胃排空试验、小肠推进试验、醋酸扭体试验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试验来观察四逆散提取物的作用。结果 :四逆散提取物具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作用 ... 目的 :观察四逆散提取物治疗胃溃疡及对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应激性胃溃疡试验、胃排空试验、小肠推进试验、醋酸扭体试验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试验来观察四逆散提取物的作用。结果 :四逆散提取物具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作用 ,能促进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 ,并具有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入睡数的作用。结论 :四逆散提取物具有抗溃疡、增强胃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胃溃疡 胃肠功能 镇痛作用 催眠作用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菌丝体多糖的研究(Ⅱ)——槐耳多糖的组成及摩尔比测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跃伟 程培元 +4 位作者 陈玉俊 周学敏 余品华 李颖 庄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将水解后的多糖转化成还原乙酰化衍生物,用气相层析法检定了槐耳多糖由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半乳糖、D-葡萄糖组成,纸层析未检出岩藻糖。采用OV-225固定液的填充柱,对以上6种单糖还原乙酰化衍生物的分离鉴定获得... 将水解后的多糖转化成还原乙酰化衍生物,用气相层析法检定了槐耳多糖由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半乳糖、D-葡萄糖组成,纸层析未检出岩藻糖。采用OV-225固定液的填充柱,对以上6种单糖还原乙酰化衍生物的分离鉴定获得满意结果,并在该柱上测定了槐耳多糖组成中单糖的摩尔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槐耳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化橘红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韦英杰 陈宁 +2 位作者 刘媛 陈玉俊 徐秋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4-735,共2页
关键词 化橘红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柚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顾维 许美娟 +1 位作者 陈玉俊 项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研究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正交试验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 :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 1∶ 6 ,包合温度为 6 0℃ ,包合时间为 1h,包合率为 5 4.1%。结论 :确定了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 目的 :研究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正交试验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 :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 1∶ 6 ,包合温度为 6 0℃ ,包合时间为 1h,包合率为 5 4.1%。结论 :确定了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桂枝挥发油 正交试验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媛 周劲松 +1 位作者 陈玉俊 夏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39-1240,共2页
目的研究白芍中白芍总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工艺优选。结果提取时间是白芍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乙醇浓度和加醇量,提取次数是最次要因素。结论白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70%乙醇,加热提... 目的研究白芍中白芍总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工艺优选。结果提取时间是白芍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乙醇浓度和加醇量,提取次数是最次要因素。结论白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两次,3 h/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正交实验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学敏 郭跃伟 +1 位作者 陈玉俊 程培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7-127,121,共2页
关键词 多糖 槐耳多糖 分析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筛查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范爱红 叶山东 +2 位作者 洪海鸥 陈玉俊 陈燕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糖尿病和糖代谢受损的敏感性并与空腹血糖(FBG)进行比较。方法对40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时检测FBG和HbA1c,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三组:A1组:FBG<6.1 mmol/L,计336例,A2组:FBG 6.1-6.9 mmol...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糖尿病和糖代谢受损的敏感性并与空腹血糖(FBG)进行比较。方法对40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时检测FBG和HbA1c,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三组:A1组:FBG<6.1 mmol/L,计336例,A2组:FBG 6.1-6.9 mmol/L,45例,A3组FBG≥7.0 mmol/L,19例。结果 (1)400例人群中,HbA1c≥6.0%,88例,异常率为22.0%;FBG≥6.1mmol/L,54例,异常率13.5.%,HbA1c的异常率高于FBG,P<0.05。(2)A1组HbA1c>≥6.0%,29例,占8.6%;A2组HbA1c≥6.0%,41例,占91.1%;A3组HbA1c≥6.0%,18例,占94.7%;(3)400例人群中,HbA1c≥6.0%或FBG≥6.1mmol/L,93例,异常率23.3%%。结论 HbA1c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异常的敏感性高于空腹血糖,两者联合检查有助发现更多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葡萄糖代谢障碍 血糖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菌丝体多糖的分离和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郭跃伟 程培元 +4 位作者 陈玉俊 周学敏 余品华 李颖 庄毅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6-60,共5页
由固体培养法得到的槐耳菌丝体,经沸水提取,氯仿-正丁醇除蛋白、乙醇沉淀,分离制备的多糖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组成分析表明槐耳多糖为蛋白结合多糖,组成单糖为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
关键词 槐耳菌丝体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化橘红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韦英杰 舒斌 +1 位作者 陈玉俊 徐秋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355,共2页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化橘红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抗过敏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顾维 许美娟 +1 位作者 陈玉俊 袁伟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9年第9期701-701,共1页
关键词 辛夷 抗过敏作用 中药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及其注射剂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学敏 程培元 +2 位作者 郭茹 陈玉俊 翁帼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3期99-102,共4页
作者对云芝多糖和云芝多糖注射剂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考察。结果表明,二者具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关键词 云芝多糖 制剂 稳定性 生化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橘红中黄酮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英杰 陈宁 +1 位作者 陈玉俊 刘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07-408,共2页
目的 :研究化橘红中黄酮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 ,并用HPL C测定柚皮苷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是化橘红中黄酮成分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 ,其次是提取时间 ,溶媒用量为最... 目的 :研究化橘红中黄酮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 ,并用HPL C测定柚皮苷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是化橘红中黄酮成分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 ,其次是提取时间 ,溶媒用量为最次要因素。结论 :最佳提取工艺为化橘红用 8倍量 80 %乙醇回流提取 3次 ,1.5 h/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柚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的提取新工艺 被引量:8
19
作者 韦英杰 刘媛 +3 位作者 陈宁 王静 陈玉俊 李兆龙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的提取新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丹参提取工艺全面优选,并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醇提与水提方法相结合,可同时对丹参的脂溶性及水溶性有效成分进行全面提取。在本试验条件下... 目的:研究丹参的提取新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丹参提取工艺全面优选,并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醇提与水提方法相结合,可同时对丹参的脂溶性及水溶性有效成分进行全面提取。在本试验条件下,其中丹参醇提最佳工艺为:丹参加6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丹参水提最佳工艺为:丹参醇提后药渣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h。结论:丹参提取新工艺可兼顾丹参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活性成分,使丹参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DNS比色法测定柴胡粗多糖的含量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逸梅 郭萍 +1 位作者 陈玉俊 许美娟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2年第2期19-20,共2页
目的:应用改良DNS比色法测定了柴胡粗多糖的含量。方法:以酸水解测定总糖、同时测定还原性单糖,以测定柴胡多糖含量。结论:本法简便易行、可进行快速测定。本法在16~4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为:A=0.5762W-0.053699,r=0.9993... 目的:应用改良DNS比色法测定了柴胡粗多糖的含量。方法:以酸水解测定总糖、同时测定还原性单糖,以测定柴胡多糖含量。结论:本法简便易行、可进行快速测定。本法在16~4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为:A=0.5762W-0.053699,r=0.9993。本品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94%。可用于柴胡多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粗多糖 柴胡 多糖 改良DNS比色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