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翁开枝
郑湧智
+2 位作者
庄树铨
陈海榅
乐少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1-1818,共8页
目的:分析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患者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多中心19例JMML患儿的基因突变结果及临床资料,并根据基因突变结果,分为伴PTPN11基因突变组和不伴有PTPN11...
目的:分析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患者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多中心19例JMML患儿的基因突变结果及临床资料,并根据基因突变结果,分为伴PTPN11基因突变组和不伴有PTPN11基因突变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9例JMML患儿中,男14例,女5例,男∶女:2.8∶1。诊断中位年龄13(3-48)个月,19例中14例(73.68%)<2岁。首诊症状以腹胀、发热多见,所有患儿均有脾肿大。诊断时白细胞数39.82(4.53-103.4)×109/L,单核细胞数4.37(1.04-23.12)×109/L。8例(42.11%)血红蛋白F高于同年龄正常高值。所有患儿费城染色体及BCR-ABL1融合基因均阴性。19例患儿中,1例突变基因检测阴性,18例检测出JMML相关突变基因,其中PTPN11突变7例(36.84%),K-Ras突变6例(31.58%),NF1突变2例(10.53%),N-Ras突变2例(10.53%),同时检出NF1和N-Ras复合突变1例(5.26%)。仅接受支持治疗的15例均死亡,中位生存期9.2(0.4-58.1)个月;4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死亡,3例存活。相比不伴有PTPN11基因突变组,伴有PTPN11基因突变组血红蛋白F高于同年龄正常值的患者比例更高(P=0.048),中位生存期更短(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JMML以男性婴幼儿多见,基因突变类型以PTPN11和Ras突变多见,如不及时干预,多数患儿短期内死亡。积极建议患儿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基因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干预初诊ITP患儿的疗效及其对BAFF、IL-10、TGF-β1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陈海榅
许凯丽
+1 位作者
石水玲
黄园桃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8-99,102,共3页
目的对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干预观察其疗效,并探究其对关于B细胞活化因子(BAFF)、关于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初诊ITP...
目的对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干预观察其疗效,并探究其对关于B细胞活化因子(BAFF)、关于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初诊ITP患儿,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治疗方式为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初诊ITP患儿的疗效效果,比较两组关于血小板参数指标、血清学指标、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关于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相关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于BAFF、以及关于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关于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关于临床指标时间中一是血小板升高、二是血小板恢复正常以及出血控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干预初诊ITP患儿临床效果更优,有效改善患儿血清学指标、血小板参数指标以及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地塞米松
免疫球蛋白
B细胞活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1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冯烨
陈湘磊
+7 位作者
郑译
刘樵
陈海榅
蔡媛华
曹丽霞
潘莉莉
李扬
王少元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17-522,共6页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上HSTCL患者预后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美国SEER*Stat软件搜集1997-2014年病理确诊为HSTCL的患者共81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上HSTCL患者预后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美国SEER*Stat软件搜集1997-2014年病理确诊为HSTCL的患者共81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年龄的P值<0.05,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的P值均>0.05;将患者性别、年龄、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等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HSTCL患者预后有相关性(HR=2.066,95%CI 1.011~4.221,P=0.047),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均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年龄对于HSTCL患者有预测价值,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等因素对HSTCL患者的预后预测均没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T细胞淋巴瘤
SEER数据库
预后
生存
原文传递
题名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翁开枝
郑湧智
庄树铨
陈海榅
乐少华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儿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小儿血液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儿科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1-1818,共8页
基金
福建省血液医学中心建设项目[闽政办(2017)4号]。
文摘
目的:分析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患者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多中心19例JMML患儿的基因突变结果及临床资料,并根据基因突变结果,分为伴PTPN11基因突变组和不伴有PTPN11基因突变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9例JMML患儿中,男14例,女5例,男∶女:2.8∶1。诊断中位年龄13(3-48)个月,19例中14例(73.68%)<2岁。首诊症状以腹胀、发热多见,所有患儿均有脾肿大。诊断时白细胞数39.82(4.53-103.4)×109/L,单核细胞数4.37(1.04-23.12)×109/L。8例(42.11%)血红蛋白F高于同年龄正常高值。所有患儿费城染色体及BCR-ABL1融合基因均阴性。19例患儿中,1例突变基因检测阴性,18例检测出JMML相关突变基因,其中PTPN11突变7例(36.84%),K-Ras突变6例(31.58%),NF1突变2例(10.53%),N-Ras突变2例(10.53%),同时检出NF1和N-Ras复合突变1例(5.26%)。仅接受支持治疗的15例均死亡,中位生存期9.2(0.4-58.1)个月;4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死亡,3例存活。相比不伴有PTPN11基因突变组,伴有PTPN11基因突变组血红蛋白F高于同年龄正常值的患者比例更高(P=0.048),中位生存期更短(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JMML以男性婴幼儿多见,基因突变类型以PTPN11和Ras突变多见,如不及时干预,多数患儿短期内死亡。积极建议患儿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改善预后。
关键词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基因突变
预后
Keywords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gene mutation
prognosis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干预初诊ITP患儿的疗效及其对BAFF、IL-10、TGF-β1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陈海榅
许凯丽
石水玲
黄园桃
机构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
出处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8-99,102,共3页
文摘
目的对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干预观察其疗效,并探究其对关于B细胞活化因子(BAFF)、关于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初诊ITP患儿,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治疗方式为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初诊ITP患儿的疗效效果,比较两组关于血小板参数指标、血清学指标、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关于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相关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于BAFF、以及关于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关于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关于临床指标时间中一是血小板升高、二是血小板恢复正常以及出血控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干预初诊ITP患儿临床效果更优,有效改善患儿血清学指标、血小板参数指标以及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地塞米松
免疫球蛋白
B细胞活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Keywords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Dexamethasone
Immunoglobulin
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Interleukin-10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分类号
R558.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1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冯烨
陈湘磊
郑译
刘樵
陈海榅
蔡媛华
曹丽霞
潘莉莉
李扬
王少元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福州市儿童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17-522,共6页
基金
省卫计委联合攻关计划项目(No:WKJ2016-2-07)
福建省血液医学中心建设项目资助(No:闽政办2017-4)
国家及省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
文摘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上HSTCL患者预后的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美国SEER*Stat软件搜集1997-2014年病理确诊为HSTCL的患者共81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年龄的P值<0.05,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的P值均>0.05;将患者性别、年龄、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等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HSTCL患者预后有相关性(HR=2.066,95%CI 1.011~4.221,P=0.047),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均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年龄对于HSTCL患者有预测价值,性别、种族、Ann Arbor分期、诊断年份、是否行原发部位手术治疗等因素对HSTCL患者的预后预测均没有价值。
关键词
肝脾T细胞淋巴瘤
SEER数据库
预后
生存
Keywords
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
SEER database
prognosis
survival
分类号
R733.4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翁开枝
郑湧智
庄树铨
陈海榅
乐少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塞米松联合免疫球蛋白干预初诊ITP患儿的疗效及其对BAFF、IL-10、TGF-β1水平的影响
陈海榅
许凯丽
石水玲
黄园桃
《罕少疾病杂志》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81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分析
冯烨
陈湘磊
郑译
刘樵
陈海榅
蔡媛华
曹丽霞
潘莉莉
李扬
王少元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