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地下巷道围岩结构监测信息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芦楠楠 陈永珩 +2 位作者 马占国 孙彦景 靖洪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在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结构变化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易引发较大的煤岩动力灾害。现有深部地下巷道围岩监测技术基于单一物理量的数据采集,缺乏多物理量的联合监测与分析,无法准确判断围岩结构变形状态。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对... 在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结构变化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易引发较大的煤岩动力灾害。现有深部地下巷道围岩监测技术基于单一物理量的数据采集,缺乏多物理量的联合监测与分析,无法准确判断围岩结构变形状态。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对钻屑法、岩饼法、应力测量法、围岩变形监测法、电磁辐射法、声发射法、微震监测法、震动层析成像法等现有深部地下巷道围岩监测技术的分析,提出了采用深部地下巷道围岩结构监测信息化技术构建多源、多场的深部地下巷道围岩结构监测体系的设想,从数据感知、采集、传输、分析等方面阐述了深部地下巷道围岩结构监测信息化关键技术,并讨论了深部地下巷道围岩结构监测信息化面临的受限环境下传感节点供能、异构传感设备统一交互、时延敏感网络数据传输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下 巷道围岩 围岩稳定性 围岩监测 结构监测 信息化 多源多场监测 数据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十岁以上健康老人原部分络经穴测定初步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欢 黄建业 +5 位作者 陈永珩 周道红 赵博 江大伦 李兆慧 陈万才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63-63,共1页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二十年来,人们平均寿龄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增加,因此,老年医学已成为一门从医学中分离出来的新学科。我们根据中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并结合经络学说及原穴的特异性能,通过电阻式经...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二十年来,人们平均寿龄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增加,因此,老年医学已成为一门从医学中分离出来的新学科。我们根据中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并结合经络学说及原穴的特异性能,通过电阻式经络测定仪对30名60岁以上无严重疾病的老年人,进行了脾肾两经及其相表里经脉原穴(太白、冲阳、太溪、京骨)进行测定,以探索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指标及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阳 太白 老年人 疾病 京骨 太溪 原穴 五腧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软岩断顶充填沿空留巷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芙蓉 马占国 +3 位作者 杨党委 戚福周 胡俊 陈永珩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8-1136,共9页
针对厚层软岩顶板沿空留巷的技术难题,提出厚层软岩顶板断顶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创建"断顶卸压+巷旁垮落充填"沿空留巷围岩协调控制方法,构建厚层软岩断顶充填沿空留巷数值模型,研究断顶角度和预制裂缝间距对实体煤壁支承应力... 针对厚层软岩顶板沿空留巷的技术难题,提出厚层软岩顶板断顶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创建"断顶卸压+巷旁垮落充填"沿空留巷围岩协调控制方法,构建厚层软岩断顶充填沿空留巷数值模型,研究断顶角度和预制裂缝间距对实体煤壁支承应力、巷旁垮落充填体稳定性对覆岩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断顶角度为5°时,减小了充填体上方岩层回转变形的空间,减小了剪切破坏区,缓解了采空侧顶板下沉剧烈程度;预制裂缝间隔为1 m时,在工作面后方,顶板岩层预制裂缝能及时扩展贯通,在巷旁形成垮落充填结构,采空侧垮落岩体抑制上覆岩层的弯曲下沉,减弱应力集中,压力变化幅度较小。研究成果在常兴煤业取得成功应用,监测结果显示在工作面后方70~80 m处,围岩变形趋于稳定,顶板没有明显离层、错位现象,巷旁垮落充填体结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层软岩 沿空留巷 预制裂缝 断顶卸压 垮落充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