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液式降当量循环密度工具及降压机理研究
1
作者 窦亮彬 程学彬 +3 位作者 彭先波 王婷 陈景杨 方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9,58,共7页
为进一步控制当量循环密度(Equivalent Circulating Density,简称ECD)值,设计了一套高温高压井新型环空降压井下工具——吸液式降ECD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实现当量循环钻井液的井底压力接近其静水压力,进而实现更深的钻井深度。该工具... 为进一步控制当量循环密度(Equivalent Circulating Density,简称ECD)值,设计了一套高温高压井新型环空降压井下工具——吸液式降ECD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实现当量循环钻井液的井底压力接近其静水压力,进而实现更深的钻井深度。该工具主要由涡轮马达、叶片、环空密封、钻柱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其吸液作用及由涡轮提取循环流体液压能量,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产生抽吸力来提高井底环空内的钻井液流动能量,降低当量循环密度。基于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分析模拟了不同钻井液密度、排量、工具尺寸下压降特征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为1.2 g/cm^(3)时,其降压效果达到了1.95 MPa;钻井液密度为1.5 g/cm^(3)时,降压大约1.8 MPa;钻井液密度为1.8 g/cm^(3)时,降压大约2.39 MPa。钻井液排量为1500~2500 L/min时,最高可降压3.06 MPa。对2种不同工具尺寸(Ф90.5、Ф215.9 mm),钻井液流经吸液式降ECD工具时,压降几乎没有变化,尺寸增大其压降效果略有降低,但对压降影响不大,且主要受等排量下流速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高温高压钻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量循环密度(ECD) 环空降压 降压工具 吸液式降ECD工具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溶蚀对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窦亮彬 王婷 +3 位作者 方勇 程学彬 陈景杨 程志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长6不同渗透率级别砂岩岩心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碳酸溶蚀前后岩心物性特征、矿物组成以及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较低渗透率的岩样,碳酸水的溶蚀作用造成除石英外的其他矿物组分含量均有所下降,而对于高渗岩... 以鄂尔多斯盆地长6不同渗透率级别砂岩岩心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碳酸溶蚀前后岩心物性特征、矿物组成以及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较低渗透率的岩样,碳酸水的溶蚀作用造成除石英外的其他矿物组分含量均有所下降,而对于高渗岩样,由于孔隙空间比表面积较小,使得矿物与碳酸水作用强度较弱,少量方解石和长石被溶解而含量下降,其他矿物相对含量有所升高。随着碳酸水的不断注入,渗透率为0.1 mD的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均不断增大,渗透率为1.0 mD的岩心孔渗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当岩心渗透率为10 mD时,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均不断减小。总体上,孔隙度相对变化率在-5.77%~-3.68%之间;渗透率相对变化率在-21.87%~-18.47%之间。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孔渗级别砂岩与碳酸水相互作用下孔喉结构变化特征,能够为低渗储层CO_(2)驱油和埋存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溶蚀 孔隙特征 孔隙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左肘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景杨 林晓彤 +5 位作者 黄子奇 吴宇峰 洪泽鑫 刘卓华 陈诚霖 陈亮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是一种不多见的发生在关节、滑囊附属纤维组织的滑膜增殖性疾病[1]。1865年由SIMON首次描述这种疾病并称其为滑膜黄色瘤病,1941年JAFF和LICHTENSTEIN将其命名为PVNS,...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是一种不多见的发生在关节、滑囊附属纤维组织的滑膜增殖性疾病[1]。1865年由SIMON首次描述这种疾病并称其为滑膜黄色瘤病,1941年JAFF和LICHTENSTEIN将其命名为PVNS,一直沿用至今[2]。本病多发于青壮年,80%以上病例发生在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缓慢,在膝关节发病受累较多,髋关节、踝关节次之,发生在肘关节的PVNS并不常见。笔者收治1例发生于肘关节的PVNS女性患者,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肘关节镜 治疗 鉴别诊断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截骨、角度测量装置的研制及在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中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洪泽鑫 陈亮 +5 位作者 陈景杨 陈诚霖 刘卓华 马晨昊 杨邵旭 吴宇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向座、股骨头旋转角度测量器辅助行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共有3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男性,右侧1例,左侧2例,年龄分别为48岁、31岁、41岁。术前计算患者股骨颈旋转...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向座、股骨头旋转角度测量器辅助行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共有3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男性,右侧1例,左侧2例,年龄分别为48岁、31岁、41岁。术前计算患者股骨颈旋转轴线及股骨头坏死区域旋转角度等参数,结合逆向工程原理设计外科脱位及股骨颈基底部截骨导向座,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截骨导向座。术中使用该导向座进行截骨,后借助自主研发股骨头旋转角度测量器精确旋转股骨头坏死区域。记录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末次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侧髋关节进行功能评价。结果3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4个月、20个月、35个月。术中出血量均为300 mL,手术时长分别为130 min、180 min、205 min。术前Harris评分为83分、74分、78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4分、86分、83分。术后X线片示旋转程度及固定位置良好,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截骨导向座联合旋转角度测量器有利于传统手术向可量化的、标准化的精确操作演化,为术者术中快速定位及精准截骨矫形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保髋手术 3D打印技术 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延安组储层孔隙特征
5
作者 冯雄雄 陈景杨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1-14,40,共5页
我国大部分油田储层储集空间相对复杂,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不清,导致储层储集及渗流机制不明,不能针对性地提出稳产治理对策。为准确评价安塞油田延安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采用恒速压汞法研究延安组储层孔隙和喉道的分布特征等,并结合铸体... 我国大部分油田储层储集空间相对复杂,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不清,导致储层储集及渗流机制不明,不能针对性地提出稳产治理对策。为准确评价安塞油田延安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采用恒速压汞法研究延安组储层孔隙和喉道的分布特征等,并结合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分析储层孔隙特征。结果表明:粒间孔、粒间溶孔和长石溶孔是本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进汞短,主要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为喉道,但这类储层排驱压力低、分选系数小、储集性能及渗透性能较好。结论对延安组储层孔隙特征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了解储层孔隙特征,精准实施增产措施,有效进行储层保护等相关工艺,最终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孔喉关系 压汞法 提高采收率 恒速压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骨科医疗器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景杨 洪泽鑫 +1 位作者 陈亮 吴宇峰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第5期533-538,共6页
3D打印技术具有快速成型、个性化制造的特点,可作为骨科医疗器械制造的重要途径,能够实现传统制造工艺不能完成的复杂结构医疗器械加工。目前,多种由3D打印技术制造的骨科医疗器械已经批准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应用于骨科医... 3D打印技术具有快速成型、个性化制造的特点,可作为骨科医疗器械制造的重要途径,能够实现传统制造工艺不能完成的复杂结构医疗器械加工。目前,多种由3D打印技术制造的骨科医疗器械已经批准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应用于骨科医疗器械制造的生物3D打印技术也取得了多项突破,但仍有许多技术瓶颈亟待突破。该文就目前3D打印技术在骨科医疗器械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生物 骨科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井测试期间储层固相产出对水合物生成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熠 刘书杰 +6 位作者 孟文波 蒋东雷 余意 赵东睿 窦亮彬 左雄娣 陈景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20,共9页
随着海洋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海上开发已逐步由近浅海区域油气储层转向超深水(水深>1500 m)条件下的大型天然气储层,该类储层在进行测试作业时面临井筒水合物生成沉积堵塞的风险大。以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YL区块为研究对象,建立... 随着海洋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海上开发已逐步由近浅海区域油气储层转向超深水(水深>1500 m)条件下的大型天然气储层,该类储层在进行测试作业时面临井筒水合物生成沉积堵塞的风险大。以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YL区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超深水测试期间水合物生成预测模型,可对不同初始温压、水深、天然气组分等参数下的管柱内水合物生成区域进行定量评价。利用多相流模拟软件OLGA结合二次开发建立了垂直管柱内气-固两相流模型,分析了测试期间固相产出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及生成总量的影响规律,发现存在固相产出的气-固两相流在流动过程中相较于纯气相流更容易产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固相产出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和生成量均有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及预防管柱中水合物生成,保障超深水花岗岩储层测试安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 水合物 固相产出 气-固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跌损妙方》治伤用药规律
8
作者 陈景杨 洪泽鑫 +3 位作者 陈诚霖 刘卓华 吴宇峰 陈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9期87-90,131,共5页
目的探究古籍《跌损妙方》治疗伤科疾病的用药规律、组方特点及学术思想。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将《跌损妙方》中治伤的内服中药处方信息建立组方信息数据库,并采用该平台的系列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跌损妙方》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 目的探究古籍《跌损妙方》治疗伤科疾病的用药规律、组方特点及学术思想。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将《跌损妙方》中治伤的内服中药处方信息建立组方信息数据库,并采用该平台的系列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跌损妙方》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用药处方规律,并且进行可视化图表展示。结果纳入内服中药组方126首,包含中药267种,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当归、甘草、红花、乳香、没药,药物四气以温性、平性为主,性味以辛、苦、甘居多,归经主要是肝经、脾经、心经,关联规则发现常用的中药组合有乳香-没药、川芎-当归、地黄-当归。复杂网络分析核心处方以活络效灵丹、身痛逐瘀汤加减而成。结论《跌损妙方》治伤重视活血补血、祛瘀生新,兼顾理气,为临床治疗骨科病内服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跌损秘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志盛 陈景杨 +2 位作者 张鹏寅 严艳花 韦永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芦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芦根多糖组和立普妥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三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8周后,芦根多糖组[200 mg/(kg·d)]和立普妥组[2 mg/(kg&#... 目的研究芦根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芦根多糖组和立普妥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三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8周后,芦根多糖组[200 mg/(kg·d)]和立普妥组[2 mg/(kg·d)]大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持续给药6周后取血,分离血清以检测脂质四项水平,同时取肝和主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水平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上升(P<0.01);芦根多糖组和立普妥组的血清TC、HDL-C和LDL-C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可见广泛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芦根多糖组和立普妥组大鼠可见较局限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病变程度减轻。结论芦根多糖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TC和LDL-C水平,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对高脂血症大鼠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根多糖 高脂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油气管道腐蚀原因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勇 陈景杨 《全面腐蚀控制》 2023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油气管道运输具有输送量大、安全、经济高效、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在日常生产中,由于气候、温度、环境等影响,可能使管道出现腐蚀现象,直接影响管道结构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增加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正常生产效率。本文通过文献调... 油气管道运输具有输送量大、安全、经济高效、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在日常生产中,由于气候、温度、环境等影响,可能使管道出现腐蚀现象,直接影响管道结构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增加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正常生产效率。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管道腐蚀的分类、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目前常用的腐蚀检测方法,并提出了腐蚀发生后的相应补救措施。实现油气安全运输,保证经济效益,对油气管道的铺设及维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腐蚀失效 预警方法 腐蚀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文化时代医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11
作者 庄泽钦 郑汝群 +2 位作者 张翠芬 覃龄仪 陈景杨 《科教文汇》 2017年第21期19-21,共3页
微文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医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课题在参考、借鉴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广州地区部分医学生党员思想教育问题进行实效性研究,根据微文化的发展、特征,整体把握微文化在医学生党员群体中的具体... 微文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医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课题在参考、借鉴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广州地区部分医学生党员思想教育问题进行实效性研究,根据微文化的发展、特征,整体把握微文化在医学生党员群体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对医学生党员思想与行为的影响;旨在优化医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环境,增强医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增加医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多样性等方面提出提高医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形成微文化时代建设医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体系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党员 微文化 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锚钉张力带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锚定点安全距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亮 高大伟 +1 位作者 吴宇峰 陈景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3-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单枚外排锚钉张力带技术,微创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附着点撕脱性骨折,外排钉锚定点的安全距离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所有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性骨... 目的:探讨利用单枚外排锚钉张力带技术,微创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附着点撕脱性骨折,外排钉锚定点的安全距离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所有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性骨折病例,并采用单枚外排锚钉张力带技术微创手术治疗,术中利用肩袖缝合推结器牵引锚定缝线,确认与骨床边缘最佳距离,在骨块解剖复位并且稳固后,确定锚定点。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汇总分析锚定点的安全距离对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2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单枚外排锚定张力带技术行微创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9~61岁;右膝15例,左膝5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口Ⅰ期愈合。骨折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外排钉锚定点最佳安全距离为距离骨床边缘0.6~1.0 cm;术后6个月患侧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4.5±1.4)分,健侧为(96.7±1.7)分;双侧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8,P=0.13)。无内固定失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锚钉张力带技术治疗Meyers-McKeeverⅡ、Ⅲ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充分利用了锚钉缝线及后交叉韧带的张力,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诸力的合力又形成对骨折端的下压力,确保骨折端的稳定并有利于骨质的修复,该方法具有骨折复位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早,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需二次手术拆除内固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附着点 单锚钉张力带 安全距离
原文传递
右肘关节关节腔外焦磷酸钙沉积病一例
13
作者 陈景杨 张会良 +5 位作者 洪泽鑫 陈诚霖 刘卓华 吴宇峰 陈亮 蔡亮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Neame等[1]报道焦磷酸钙沉积病(calcium pyrophosphate deposition disease,CPPD)在50岁以下人群中较少发病,该病最常累及的关节是膝关节、腕关节,少数可发生多关节受累,在年轻患者肘关节周围发生CPPD并不多见。现就工作中发现的1例肘... Neame等[1]报道焦磷酸钙沉积病(calcium pyrophosphate deposition disease,CPPD)在50岁以下人群中较少发病,该病最常累及的关节是膝关节、腕关节,少数可发生多关节受累,在年轻患者肘关节周围发生CPPD并不多见。现就工作中发现的1例肘关节关节腔外结节性CPPD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肘关节 关节腔 焦磷酸钙沉积病 关节受累 年轻患者 腕关节 结节性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侯晓楠:在大公司做创业者
14
作者 陈景杨 《经理人》 2018年第9期42-46,共5页
在腾讯这样的巨型公司,侯晓楠体会到作为创业者的成就感。一面整合已有资源,注入到开放生态。一面以产品经理的角色,创造原本没有但创业者需要的产品和项目。
关键词 创业者 大公司 晓楠 产品经理 成就感
原文传递
两种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永芳 陈景杨 +1 位作者 陈志盛 张鹏寅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通过单纯高脂饲养法与高脂饲养联合免疫反应损伤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比较两种方法在制模时间、模型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1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6)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1(M1,n=6)饲喂高脂饲料,模型组2(M... 目的 通过单纯高脂饲养法与高脂饲养联合免疫反应损伤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比较两种方法在制模时间、模型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1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6)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1(M1,n=6)饲喂高脂饲料,模型组2(M2,n=6)饲喂高脂饲料结合免疫反应损伤(注射卵清白蛋白和胎牛血清白蛋白)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饲喂10周后测定TG、TC、HDL-C、LDL-C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油红O和HE染色观察各组动脉和肝脏的病理变化,测量并比较各组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的百分比(PA/IA).结果 M1和M2组血清中TG、TC、HDL-C、LDL-C和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M1和M2组肉眼及光镜下均可见动脉粥样斑块,PA/IA分别为(51.6±10.58)%和(70.9±15.75)%,且M2组更为严重(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免疫反应损伤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卵清白蛋白 胎牛血清白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