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昌秀 黄仕琼 +4 位作者 孙健 张德刚 冯露 王渝娜 刘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846-848,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室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572例患儿,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结合检查的方法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及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7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室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572例患儿,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结合检查的方法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及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7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阳性发现151例,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1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合并颅内出血18例,室管膜下囊肿40例;复查CT检查117例,阳性发现98例;临床诊断新生儿脑损伤共135例,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颅内出血53例。结论床旁颅脑B超检查无创且简便易行,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探头相结合,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实质内点状出血、硬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性不如CT,可作为新生儿脑损伤的首选影像筛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床旁 新生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孕早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昌秀 赵颉 +2 位作者 张雪梅 冯露 王渝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孕早期应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对有先心病高危因素及其他早期筛查胎儿心脏需求的82名孕妇,92例胎儿,在孕14~16周经孕妇腹壁对胎儿心脏进行超声检查;同时期具有同类先心病高危因素或筛查... 目的 探讨中孕早期应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对有先心病高危因素及其他早期筛查胎儿心脏需求的82名孕妇,92例胎儿,在孕14~16周经孕妇腹壁对胎儿心脏进行超声检查;同时期具有同类先心病高危因素或筛查需求的1846名孕妇、1856例胎儿中孕中期心脏超声筛查结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切面获得情况和检查结果;以引产后及出生后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该时期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研究组92例胎儿中孕早期检查全部完成,各切面平均获得率为99%;心脏结构阴性81例,中孕中期复查检出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检出先天性心脏病11例,1例室间隔缺损在中孕中期复查时未见异常,中孕早期先心病超声筛查的灵敏度90.9%,特异度98.7%,准确度97.7%,阳性预测值90.9%,阴性预测值98.7%;另检出心内染色体异常软指标三尖瓣反流3例和心室灶状强回声17例,经羊水穿刺明确染色体异常1例。对照组检出胎儿先心病47例,灵敏度97.9%,特异度99.9%,准确度99.9%,阳性预测值97.9%,阴性预测值99.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孕早期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能够检出严重复杂的心脏畸形和部分简单畸形,发现心内染色体异常的软指标,对出生缺陷早期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孕早期 胎儿心脏 超声 切面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损伤漏诊26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昌秀 花嵘 +4 位作者 沈志刚 陈启忠 薛忠元 王辉 葛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886-2886,共1页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漏诊原因及如何避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06/2007-06 26例颈椎损伤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18例,寰椎骨折4例,寰枢椎脱位2例,枢椎骨折2例。结论:漏诊原因:(1)不能获得准确病史;(2)伤情复杂;...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漏诊原因及如何避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06/2007-06 26例颈椎损伤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18例,寰椎骨折4例,寰枢椎脱位2例,枢椎骨折2例。结论:漏诊原因:(1)不能获得准确病史;(2)伤情复杂;(3)检查手段不完善或阅片不仔细;(4)查体不仔细。预防方法:(1)对该病要警惕;(2)怀疑颈椎损伤者应颈部外固定;(3)完善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损伤 颈椎/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后处理加重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昌秀 沈志刚 +4 位作者 花嵘 陈启忠 孙莉 梁秋霞 赵文静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及梗死面积比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40 g,将其随机分成5组( n=6):持续灌注组( C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2.4μg/L右美托咪啶后处...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及梗死面积比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40 g,将其随机分成5组( n=6):持续灌注组( C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2.4μg/L右美托咪啶后处理组( D组)、育亨宾组( Y组)、育亨宾+2.4μg/L Dex后处理组( Y+D组)。制备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各组经主动脉灌注K-H液,除C组持续灌注140 min外,其余各组均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再灌注90 min。记录平衡末、再灌注15、30及90 min时的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力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177;dp/dtmax)及心率(HR)。再灌注90 min时采用2,3,5-氯三苯四唑( TTC)染色法染心肌片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与I/R组比较,D组心率在再灌注15 min及再灌注30 min下降(P<0.05),再灌注末恢复(P>0.05);心肌梗死面积比增加(P<0.05〕。与D组比较, Y+D组心率在再灌注15 min及再灌注30 min上升;心肌梗死面积比减少( 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后处理使大鼠离体心肌的心率下降,心肌梗死面积比增加,其机制与激动α2-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后处理 心肌再灌注损伤 α2 肾上腺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应用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昌秀 沈志刚 +2 位作者 孟雷 耿晓娟 赵文静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ICU应用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应用甘露醇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中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APACHEII评分P... 目的探讨ICU应用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应用甘露醇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中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APACHEII评分P值均〈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APACHEⅡ评分是ICU应用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急性肾功能衰竭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裂头蚴病的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昌秀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861-861,共1页
患者女,38岁,囚发现左乳腺包块约10年伴疼痛4d来我院就诊。触诊: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包块,大小约2cmx1cm,质稍硬,活动差,边界欠清,表而无红肿、无破溃,扪及左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乳腺癌可能?超声所见:左乳外上象限... 患者女,38岁,囚发现左乳腺包块约10年伴疼痛4d来我院就诊。触诊: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包块,大小约2cmx1cm,质稍硬,活动差,边界欠清,表而无红肿、无破溃,扪及左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乳腺癌可能?超声所见:左乳外上象限皮下脂肪层回声稍增强,腺体层及脂肪深层可见数个团块状低回声,最大者位于2点钟的腺体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包块 超声表现 裂头蚴病 腋下淋巴结肿大 皮下脂肪层 临床诊断 低回声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B超检查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昌秀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11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B超检查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5例急腹症患者作急诊B超检查,并将结果与临床最后诊断相对照分析。结果505例受检患者,外伤组202例,检出胸腹腔脏器损伤出血共21例,检出率100%,腹腔脏器损伤定位符合率71.8%,非外伤组... 目的探讨急诊B超检查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5例急腹症患者作急诊B超检查,并将结果与临床最后诊断相对照分析。结果505例受检患者,外伤组202例,检出胸腹腔脏器损伤出血共21例,检出率100%,腹腔脏器损伤定位符合率71.8%,非外伤组303例,检出与急腹症相关疾病共154例,检出率87.5%。结论急诊B超检查在外科与妇产科急腹症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B超 急腹症 妇产科急腹症 急诊B超检查 价值 胸腹腔脏器损伤 诊断符合率 检出率 对照分析 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脑膜瘤术中术后脑肿胀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志刚 于如同 +1 位作者 谷佳 陈昌秀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术中术后脑肿胀脑膨出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巨大脑膜瘤87例临床资料,通过精确定位、麻醉方法的改变、增加手术操作空间、减少脑组织牵拉、尽可能保留回流静脉以及肿瘤残腔的处理...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术中术后脑肿胀脑膨出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巨大脑膜瘤87例临床资料,通过精确定位、麻醉方法的改变、增加手术操作空间、减少脑组织牵拉、尽可能保留回流静脉以及肿瘤残腔的处理等综合措施,减少术中术后脑肿胀脑膨出发生率。结果87例患者中仅1例因脑肿胀、脑膨出影响手术进程。且根据脑膜瘤切除Simpson分级,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72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Ⅳ)1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的、合理的预防措施能有效缓解术中术后脑肿胀脑膨出,提高巨大肿瘤的切除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脑膜瘤 手术 脑肿胀 脑膨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与生长因子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孔屹 韩丽荣 +2 位作者 彭亚军 唐莉 陈昌秀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8-790,共3页
目的:研究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洐生生长因子(PD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SD幼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球后注射药物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建立高浓度氧气诱导... 目的:研究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洐生生长因子(PD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SD幼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球后注射药物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建立高浓度氧气诱导的SD幼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OIR),后3组分别双眼球后注射尼莫地平(0.2mg/ml)各10、5、2μl,隔日1次×3次。取实验幼鼠眼球作普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VEGF与PD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VEGF和PDG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双眼球后注药大、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小剂量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VEGF和PDGF能够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一定剂量的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则能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尼莫地平在某种程度上能抑制VEGF及PD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4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莉 孔屹 陈昌秀 《东南国防医药》 2007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显微镜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支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内置管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后阻塞的预防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莉 孔屹 陈昌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2282-2283,共2页
关键词 泪囊炎/外科学 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口术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颈椎损伤漏诊原因及对策探讨
12
作者 花嵘 宋一平 +2 位作者 陈昌秀 陈启中 王尚静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颈椎损伤漏诊原因及如何避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颈椎损伤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4例,寰椎骨折6例,寰枢椎脱位3例,枢椎骨折3例。结论伤情复杂、检查手段不完善、体检不仔细是颈椎损伤漏诊... 目的探讨急诊颈椎损伤漏诊原因及如何避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颈椎损伤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4例,寰椎骨折6例,寰枢椎脱位3例,枢椎骨折3例。结论伤情复杂、检查手段不完善、体检不仔细是颈椎损伤漏诊的常见原因。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完善影像学检查及医生检诊制度可减少漏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损伤 漏诊 损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邻近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唐莉 孔屹 陈昌秀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观察带蒂邻近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将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A组212例(240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将邻近角膜缘干细胞滑行平移至创面,缝合固定。B组192例(19... 目的观察带蒂邻近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将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A组212例(240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将邻近角膜缘干细胞滑行平移至创面,缝合固定。B组192例(198只眼),行同侧颞上方带游离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观察创面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A组角膜创面与供区创面均于术后1-3天上皮愈合,移植片均存活,1周左右水肿消退;4周后角膜表面新生血管逐渐退缩,上皮光滑,内眦部结膜平复、无充血;6周后角膜表面透明。随访12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23眼复发。手术复发率9.58%。B组角膜创面与供区创面均于术后1-3天上皮愈合,31眼移植片于术后2-5天脱落,随访12个月,有49眼复发。手术复发率25.52%。A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带蒂邻近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安全、简便、有效和复发率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跨学科学习融合路径研究
14
作者 陈昌秀 《成长》 2024年第19期121-123,共3页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新课改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带来了全新挑战。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其他诸...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新课改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带来了全新挑战。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其他诸多品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理念 小学数学 跨学科学习 基础教育 融合路径 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逻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外伤性前房出血治疗21例疗效分析
15
作者 唐莉 孔屹 陈昌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033-1034,共2页
关键词 前房出血/治疗 眼损伤/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赵颉 陈昌秀 +2 位作者 王渝娜 冯露 王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55-258,共4页
探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进行床旁肺部超声检查的病例,通过对比超声检查结果、DR和(或)CT等辅助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诊断和(或)治疗效果,... 探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进行床旁肺部超声检查的病例,通过对比超声检查结果、DR和(或)CT等辅助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诊断和(或)治疗效果,分析超声检查在肺部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优劣势。结果:研究期间完成床旁肺部超声检查的病例共计528例,其中阳性469例,阳性率88.83%,与临床符合461例,符合率87.31%;研究对象中502例同时进行了DR检查,其中阳性271例,阳性率53.98%;使用肺部超声完成治疗后复查的患儿43例,超声表现好转17例,无明显变化13例,加重13例。结论: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病例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特别是床旁肺部超声检查,有效减少患儿搬动,能被越来越多的新生儿科医生所采用,有比传统DR检查的优越性;在治疗过程的复查中,能通过超声影像学改变为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床旁 肺超声 疾病诊断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MPO、IL-2及IL-6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于海容 张柳 +6 位作者 刘欢 邓希 于慧 陈昌秀 徐静 张琦 赵日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2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及对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该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期住院患者78例,...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及对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该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期住院患者78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1.5 mL雾化吸入2 d,并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炎、平喘、祛痰等)。研究组加用百令胶囊1.0 g口服3次/天,以对照组为基础。入院后进行《慢阻肺测试评估表(CAT评分)》,肺功能检测:第1秒用力呼出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出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对血液中MPO、IL-2、IL-6含量予以检测。治疗二周后再次复查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T评分在干预后研究组平均值(11.16±2.79)低于对照组的结果(P<0.01)。研究组干预后肺功能:FEV1/pred%(72.83±3.96)%、FEV1/FVC%(67.14±2.58)%及MVV/pred%(55.36±4.93)%均高于对照组(64.48±4.25)%、(60.92±4.32)%及(41.72±5.31)%(P<0.05)。干预后研究组炎性因子:MPO(31.84±2.44)ng/mL、IL-2(0.65±1.07)pg/mL、IL-6(0.48±1.15)pg/mL,低于对照组(37.62±4.13)ng/mL、(1.12±0.94)pg/mL、(0.93±0.72)pg/mL(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治疗在AECOPD患者中能减轻肺功能损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百令胶囊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髓过氧化物酶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成功妊娠分娩病例分享
18
作者 王阳 张兆永 +5 位作者 朱月华 曹卉 陈昌秀 周文 李国庆 任红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88-392,共5页
26岁青年女性,因“腹膜透析5年余,停经26+周”入院。经不断地调整透析处方、改善贫血、控制高血压及多学科团队合作,于孕30+周经剖宫产分娩一早产儿,目前母婴状态良好。腹膜透析患者妊娠并分娩的案例非常罕见,本文报道该患者的诊治经过... 26岁青年女性,因“腹膜透析5年余,停经26+周”入院。经不断地调整透析处方、改善贫血、控制高血压及多学科团队合作,于孕30+周经剖宫产分娩一早产儿,目前母婴状态良好。腹膜透析患者妊娠并分娩的案例非常罕见,本文报道该患者的诊治经过,旨在为透析患者妊娠的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腹膜透析 妊娠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昌秀 李建 +3 位作者 掌瑜 陈晓杰 樊媛 王实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早期低剂量组、早期高剂量组、晚期低剂量组、晚期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 目的探讨早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早期低剂量组、早期高剂量组、晚期低剂量组、晚期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抗病毒治疗;早期低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发病72h内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odb2μg/(kg·次)、2次/d,早期高剂量组4μg/(kg·次)、2次/d;晚期低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发病72h后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lb2μg/(kg·次)、2次/d,晚期高剂量组4μg/(kg·次)、2次/d。各组观察7天,对各组患儿的疗效指标、安全指标、改善率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期高剂量组第7天的咳嗽评分、第6~7天的喘息评分、第3~5天的三凹征评分、第4~7天的哮鸣音评分和第5~7天的总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期高剂量组比较,晚期低剂量组第4-5天的三凹征评分和第4~6天的哮鸣音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其余4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晚期低剂量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低于早期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上,早期高剂量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剂量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l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能使临床症状减轻,提高改善率及治愈率,病程缩短,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儿童益生菌医嘱正确执行率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实 掌瑜 +3 位作者 王阳 樊媛 陈晓杰 陈昌秀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益生菌医嘱正确执行率的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需要使用益生菌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医嘱组,当班护士常规按照医嘱发药并嘱患儿服药;Ⅱ组为护士督导组,在Ⅰ组的基础上,治疗护士督促益...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益生菌医嘱正确执行率的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需要使用益生菌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医嘱组,当班护士常规按照医嘱发药并嘱患儿服药;Ⅱ组为护士督导组,在Ⅰ组的基础上,治疗护士督促益生菌的发放并督促指导患儿服/药;Ⅲ组为医生协助护士督导组,在Ⅰ组的基础上,床位医生协助治疗护士督促益生菌的发放并督促指导患儿服药。每日20:00询问并记录患儿当日服用益生菌的情况,对每组患儿服用益生菌的正确率及医嘱执行错误的原因等进行比较。各组观察至患儿治愈出院。结果3组患儿益生菌医嘱正确执行率均较低。与Ⅰ组比较,Ⅱ组及Ⅲ组益生菌医嘱正确执行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医嘱执行错误的前4位原因依次为与抗生素间隔小于2h、患儿家属忘记取药、护士忘记发药和患儿原因。与Ⅰ组比较,Ⅱ组及Ⅲ组中患儿家属忘记取药、与抗生素间隔小于2h和护士忘记发药的比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服用错误的双岐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所占比率均高于布拉氏酵母菌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儿童益生菌医嘱正确执行率较低,加强督促后能提高,其中无需冷藏保存及无需与抗生素间隔使用的益生菌医嘱其正确执行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益生菌 医嘱 正确执行率 错误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