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用水突发性移动型风险源应急系统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旭源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A01期163-168,共6页
我国许多以河流等开放水体为饮用水源的供水厂均存在突发性移动型风险源。围绕快速、有效、经济地应对移动型风险源的工程需求,基于水源地负荷削减、长距离输水过程污染控制、水厂强化净化等关键过程,并结合风险源在线监测与预警、水厂... 我国许多以河流等开放水体为饮用水源的供水厂均存在突发性移动型风险源。围绕快速、有效、经济地应对移动型风险源的工程需求,基于水源地负荷削减、长距离输水过程污染控制、水厂强化净化等关键过程,并结合风险源在线监测与预警、水厂综合管理与应急调度功能,设计建立了饮用水突发性移动型风险源应急应对系统平台。该文介绍了系统功能模块、总体逻辑关系、业务处理逻辑关系、业务流程等,并结合供水企业运营与管理特点,初步建立了基于饮用水突发性移动型风险源应急应对系统平台的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型风险源 突发性污染 应急系统平台 污染负荷削减 水厂强化净化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计数仪器在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7
2
作者 戴婕 伍海辉 +1 位作者 窦茵 陈旭源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7-30,共4页
采用在线颗粒计数仪和在线浊度仪并行监测长江水源水常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对常规处理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工艺处理长江原水,在运行周期内,滤池出水中2~3μm颗粒物数平均在50粒/mL以下,滤后水中浊度呈... 采用在线颗粒计数仪和在线浊度仪并行监测长江水源水常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对常规处理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工艺处理长江原水,在运行周期内,滤池出水中2~3μm颗粒物数平均在50粒/mL以下,滤后水中浊度呈逐级下降趋势,颗粒物总量则逐渐上升,两者之间不存在比例关系;确定以滤池后出水中2~3μm颗粒物数急剧波动作为滤池是否需要反冲洗的判断依据,并初步验证当原水平均水温在18℃以上时,普通快滤池运行周期可以延长至42h,滤池过滤效率平均在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计数仪 颗粒物分布 反冲洗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对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活力的影响
3
作者 吴云飞 钟海 +4 位作者 张智慧 梁鸿章 陈旭源 李想 吴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干预对急性肺损伤(ALI)肺泡上皮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处理。ALI模型组细胞用0.5 mmol/L H_(2)O_(2)诱导3 h构建ALI细胞模型。Rg...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干预对急性肺损伤(ALI)肺泡上皮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处理。ALI模型组细胞用0.5 mmol/L H_(2)O_(2)诱导3 h构建ALI细胞模型。Rg1干预组细胞先用5μmol/L人参皂苷Rg1处理24 h,再以0.5 mmol/L H_(2)O_(2)诱导3 h。BMSC干预组细胞用0.5 mmol/L H_(2)O_(2)诱导3 h,再与BMSC以1∶10比例共培养24 h。联合干预组细胞先用人参皂苷Rg1处理,再用H_(2)O_(2)诱导3 h,然后与BMSC共培养,剂量同前。分组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应用试剂盒测定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泌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I模型组细胞增殖活性、PCNA表达水平降低,凋亡率、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ROS水平、LDH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TNF-α和IL-1β分泌量升高(P<0.05)。人参皂苷Rg1、BMSC单独干预后,ALI模型细胞增殖活性、PCNA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ROS、LDH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TNF-α和IL-1β分泌量降低(P<0.05);两者联合可协同增效(P<0.05),增殖活性由(51.09±3.16)%增至(94.14±5.38)%,凋亡率由(22.66±2.73)%降至(6.87±0.93)%。结论:人参皂苷Rg1和BMSC干预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减轻ALI模型细胞损伤,二者联合保护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EGOT靶向miR-320a对LPS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吴云飞 钟海 +4 位作者 张智慧 梁鸿章 陈旭源 李想 吴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325-133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嗜酸性粒细胞转录因子(EGO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凋亡、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S组、LPS+pcDNA组、LPS+pcDNA-EGOT组、LPS+anti-miR-NC组、LPS+a...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嗜酸性粒细胞转录因子(EGO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凋亡、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S组、LPS+pcDNA组、LPS+pcDNA-EGOT组、LPS+anti-miR-NC组、LPS+anti-miR-320a组、LPS+pcDNA-EGOT+miR-NC组、LPS+pcDNA-EGOT+miR-320a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EGOT和miR-320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T-qPCR确定EGOT和miR-320a之间靶向作用。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A549细胞凋亡率、IL-6和IL-1β水平均升高(P<0.05),EGOT表达水平降低(P<0.01),miR-320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LPS+pcDNA组比较,LPS+pcDNA-EGOT组A549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IL-6和IL-1β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PS+anti-miR-NC组比较,LPS+anti-miR-320a组A549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LPS+pcDNA-EGOT+miR-NC组比较,LPS+pcDNA-EGOT+miR-320a组A549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EGOT靶向负性调控miR-320a表达。结论:lncRNA EGOT通过靶向miR-320a可减轻LPS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上皮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嗜酸性粒细胞转录因子 miR-320a 脂多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LINC00707对食管癌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吴云飞 张智慧 +4 位作者 陈旭源 梁鸿章 李军 刘南波 吴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LINC00707对食管癌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51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INC00707和miR-382-5p的表达水平;将食管癌细胞EC9706随机分为对照(con)组、si-L... 目的探讨干扰LINC00707对食管癌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51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INC00707和miR-382-5p的表达水平;将食管癌细胞EC9706随机分为对照(con)组、si-LINC00707组、si-NC组、miR-382-5p组、miR-NC组、anti-miR-382-5p组、anti-miR-NC组、si-LINC00707+anti-miR-382-5p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0707和miR-382-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LINC00707表达水平升高,miR-382-5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INC00707和miR-382-5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干扰LINC00707或过表达miR-382-5p后,EC9706细胞活性降低,克隆形成数减少,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迁移距离缩短,Bax表达水平升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miR-382-5p表达与过表达miR-382-5p对EC9706细胞的作用相反。且抑制miR-382-5p表达逆转了干扰LINC00707对EC9706细胞的作用。LINC00707靶向调控miR-382-5p。结论干扰LINC00707可能通过上调miR-382-5p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707 食管癌 miR-382-5p 增殖 凋亡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邓宇 陈旭源 +2 位作者 李想 屠以诺 吴旭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2期4239-4243,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MTA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TERT、MTA1表...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MTA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TERT、MTA1表达,分析食管癌组织中hTERT、MTA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表达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观察不同hTERT、MTA1表达情况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hTERT、MTA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TERT、MTA1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中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食管癌组织hTERT、MTA1阳性率分别高于高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灶最大直径者、肿瘤部位、病理类型食管癌组织hTERT、MTA1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癌组织中hTERT表达与MTA1表达呈正相关(r=0.645,P=0.000)。随访36个月后,患者存活33例,存活率41.25%(33/80),食管癌组织hTERT阴性、MTA1阴性患者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4.29%(9/14)、23.6个月,60.87%(14/23)、24.9个月均显著优于hTERT阳性、MTA1阳性患者的36.36%(24/66)、19.2个月,33.33%(19/57)、18.5个月(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TERT、MTA1异常高表达,其水平与食管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且其表达情况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后管状胃心包瘘伴感染性休克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旭 李想 +4 位作者 钟海 梁洪森 陈旭源 刘煜凡 刘文粤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7-558,共2页
患者女,62岁。2012年8月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就诊于粤北某医院,诊断为胸食管中段癌,并于2013年2月在该院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术后行辅助放疗及化疗。2015年3月因右上腹痛伴发热就诊于东莞某医院,胸腹CT... 患者女,62岁。2012年8月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就诊于粤北某医院,诊断为胸食管中段癌,并于2013年2月在该院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术后行辅助放疗及化疗。2015年3月因右上腹痛伴发热就诊于东莞某医院,胸腹CT平扫示心包大量积液,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并双肺下叶不分膨胀不全,超声心动图示心包大量积液.遂于2015年3月行心包积液穿刺置管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管状胃 感染性休克 心包大量积液 主动脉弓上吻合术 进行性吞咽困难 食管中段癌 食管癌切除
原文传递
改性纳米生物玻璃水凝胶的制备及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韦丽春 张熠杰 +6 位作者 黄沙 姚斌 李想 陈旭源 黎彦 付小兵 吴旭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0-938,共9页
目的初步探讨改性纳米生物玻璃水凝胶的制备以及它的理化、生物学特性。方法(1)取400 mL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悬液67 mL,制备纳米生物玻璃悬液,观察其悬浮稳定性。(2)制备终质量分数为10%明胶、1%海藻酸钠的水凝胶,设为对... 目的初步探讨改性纳米生物玻璃水凝胶的制备以及它的理化、生物学特性。方法(1)取400 mL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悬液67 mL,制备纳米生物玻璃悬液,观察其悬浮稳定性。(2)制备终质量分数为10%明胶、1%海藻酸钠的水凝胶,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水凝胶基础上加入实验(1)制备的纳米生物玻璃悬液,制备终质量分数为0.5%生物玻璃、10%明胶、1%海藻酸钠的水凝胶,设为实验组。观察2组水凝胶在4、25℃的成胶情况并记录成胶时间及在37℃的熔解情况并记录熔胶时间。另取2组水凝胶,4℃冷浴后用25 g/L的氯化钙溶液交联,用杨氏模量测定仪测量压缩模量。另取2组水凝胶,同前交联后于-20℃冻干,测量相关体积并计算孔隙率。样本数均为3。(3)取12只24 h龄C57BL/6J小鼠乳鼠,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Fb),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并培养第3代Fb,用于后续实验。取Fb,制备细胞浓度为1×10^5个/mL的单细胞悬液,按随机数字表法(下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实验(2)制备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液态水凝胶,培养12、24、48 h,每组各取3孔,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4)取第3代Fb,制备细胞浓度为(3.0~4.5)×10^7个/mL的单细胞悬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管,加入绿色荧光探针DIO染色,分别加入实验(2)中制备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液态水凝胶9 mL,同前交联后制备载细胞水凝胶。培养3 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凝胶中的存活情况;同前制备载细胞水凝胶块但不加绿色荧光探针DIO,培养7 d,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水凝胶中的黏附及伸展情况。(5)取6周龄雌性BALB/c-nu裸鼠12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在背部制作直径为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分别放入1块实验(4)制备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载细胞水凝胶块。伤后7、14 d,每组取3只裸鼠,收集创面及创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纳米生物玻璃粒子可在水中均匀分散,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2)2组水凝胶在37℃下均呈熔融状态,均未见粒子析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水凝胶在37℃下的熔胶时间分别为5、10 min,在25℃下成胶时间分别为30、180 min,在4℃下成胶时间分别为5、10 min。实验组水凝胶压缩模量为(53±6)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kPa(t=6.364,P<0.01)。实验组水凝胶孔隙率为(86.1±2.1)%,与对照组的(88.2±4.4)%相近(t=1.210,P>0.05)。(3)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所占比例较大,符合Fb形态学特征。培养12、24、48 h,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为(84±4)%、(89±4)%、(130±10)%,与对照组的(89±5)%、(90±4)%和(130±11)%相近(t=1.534、0.611、0.148,P>0.05)。(4)培养3 d,2组细胞在水凝胶中形态完整,未见细胞核裂解、消失,细胞质保持完好,并且实验组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组。培养7 d,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在水凝胶中黏附、伸展,且实验组细胞在水凝胶中黏附数明显多于对照组。(5)伤后7 d,对照组、实验组裸鼠创面面积均缩小,且实验组减小更明显,2组裸鼠创面及创周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分布。伤后14 d,对照组裸鼠创面面积大于实验组,且创面及创周炎症细胞明显多于实验组。结论纳米生物玻璃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理化、生物学特性和载细胞潜能,同时还具有促创面愈合能力,在临床应用方面有着较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生物相容性材料 水凝胶 纳米生物玻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