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煤岩储层损害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德飞 康毅力 +1 位作者 李相臣 陈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9,共6页
针对煤层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侵入可能给煤岩储层造成的损害,选用宁武盆地9号煤和现场用钻井液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样钻井液动–静态损害评价、毛细管自吸、应力敏感性评价等实验。钻井液动–静态损害评价表明,钻井液滤液损害是造成煤... 针对煤层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侵入可能给煤岩储层造成的损害,选用宁武盆地9号煤和现场用钻井液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样钻井液动–静态损害评价、毛细管自吸、应力敏感性评价等实验。钻井液动–静态损害评价表明,钻井液滤液损害是造成煤层渗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地层水相比,煤样对钻井液的自吸能力强且吸附滞留严重,导致液相返排率偏低;钻井液作用后弱化煤样力学性质强化了煤样应力敏感性。结合水敏、碱敏、润湿性评价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指出钻井液作用后煤岩裂隙堵塞、润湿性差异和钻井液吸附是钻井液造成煤层损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钻井液 储层损害 应力敏感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力条件下气体吸附对煤岩渗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德飞 康毅力 +2 位作者 孟祥娟 李相臣 彭永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2,118,共7页
煤层气钻采及注气过程中,在外力扰动下煤岩所受到的轴向或环向载荷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在应力的变化过程中,煤岩内部的孔隙与裂隙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导致煤层的渗透率也发生动态变化,且不同气体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以宁武盆地9号... 煤层气钻采及注气过程中,在外力扰动下煤岩所受到的轴向或环向载荷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在应力的变化过程中,煤岩内部的孔隙与裂隙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导致煤层的渗透率也发生动态变化,且不同气体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以宁武盆地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研制的三轴渗流实验装置,分别利用非吸附性气体氦、吸附性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研究在增加围压过程中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以及增加轴压至煤岩破坏过程中渗透率—应变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增加围压的过程中,初始阶段煤样对氦的渗透率最大,其次是甲烷,最后为二氧化碳;随着围压的增加,有效应力增加,渗透率降低;在煤岩轴向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渗透率—应变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渗透率的变化滞后于应力的变化,且气体的吸附性越强,滞后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岩 等温吸附 岩石力学 应力敏感 渗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吸附对煤层安全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德飞 孟祥娟 +3 位作者 康毅力 彭永洪 周玉 秦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煤岩中割理极为发育,导致煤层非均质性极强,在煤层钻井过程中井壁极易垮塌,掩埋钻具,钻井过程中配置合理的钻井液用以保持井壁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主要是运用经典连续介质理论模型进行钻井过程中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预测,导致现... 煤岩中割理极为发育,导致煤层非均质性极强,在煤层钻井过程中井壁极易垮塌,掩埋钻具,钻井过程中配置合理的钻井液用以保持井壁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主要是运用经典连续介质理论模型进行钻井过程中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预测,导致现场实际效果较差。实际煤层不仅割理发育并且大量CH4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层中,将弱化煤岩力学强度,使原本就易失稳的井壁越加不稳定。因此,针对煤层为非连续介质的特殊性,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构建的离散元模型分析钻井过程中煤层井壁稳定性,并结合连续介质强度分析法在考虑气体吸附对煤岩力学强度弱化影响的情况下,用以确定煤层最佳防塌钻井液。最后,根据山西省宁武盆地的煤岩数据及现场钻井液资料,利用上述理论进行实例计算,指出研究区煤层防塌需保证钻井液密度大于1.009 g/cm3,并且需在钻井液中添加暂堵剂以提高其封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非连续介质 气体吸附 钻井液密度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和吡效隆对安顺金刺梨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潘光远 钟思玲 +4 位作者 陈德飞 吴小芳 陈影 李春琴 张吉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2期55-57,共3页
安顺金刺梨具有成熟早,产量高,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成熟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初步探明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找出赤霉素(GA3)和吡效隆(CPPU)对安顺金刺梨果实膨大... 安顺金刺梨具有成熟早,产量高,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成熟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初步探明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找出赤霉素(GA3)和吡效隆(CPPU)对安顺金刺梨果实膨大的适宜浓度,并为提高安顺金刺梨果实商品性和产量提供技术理论支撑。以赤霉素、吡效隆和安顺金刺梨植株为材料。用浸沾法、随机调查和平均数法对试验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当赤霉素溶液浓度为50ppm,吡效隆溶液浓度为10ppm时,安顺金刺梨果实的单果重、单穗重、纵横径、百粒重、含糖量、果肉厚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吡效隆 安顺金刺梨 生长发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水平下施硅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彭松 陈德飞 顾福奎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针对辣椒种植中不同氮肥水平下施硅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展开研究,以贵农2000C辣椒品种为例,进行不同供氮水平与施硅处理的效果比对,具体结果如下:结合各组辣椒产量与果实品质来看,随着施氮水平逐渐下降,各项指标均呈现出先增后减趋... 针对辣椒种植中不同氮肥水平下施硅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展开研究,以贵农2000C辣椒品种为例,进行不同供氮水平与施硅处理的效果比对,具体结果如下:结合各组辣椒产量与果实品质来看,随着施氮水平逐渐下降,各项指标均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在方案4(施氮减少40%+施硅)中,辣椒产量与果实V_(C)含量、可溶性蛋白、糖酸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具体为辣椒产量1164.5 g/株;果实V_(C)含量28.8 mg/g;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0.44 mg/g;还原糖含量1.23%;果实糖含量2.79 mg/g。说明在辣椒种植中,合理减氮同时搭配施硅处理,能有效提高辣椒产量,且对果实综合品质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氮肥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堵塞物成分及析出位置——以哈6区块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德飞 孟祥娟 +3 位作者 白晓飞 曹建洪 刘举 卢培华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10,41,共6页
油井开采过程中井筒内的沉积堵塞物是制约油井正常生产,甚至停产的主要原因。为弄清哈拉哈塘油田油井堵塞物的主要成分并对堵塞物的形成位置以及沉积速度进行预测,利用红外光谱、DSC分析仪以及扫描电镜对堵塞物的化学组成、有机物类型... 油井开采过程中井筒内的沉积堵塞物是制约油井正常生产,甚至停产的主要原因。为弄清哈拉哈塘油田油井堵塞物的主要成分并对堵塞物的形成位置以及沉积速度进行预测,利用红外光谱、DSC分析仪以及扫描电镜对堵塞物的化学组成、有机物类型以及微观形态进行分析,并建立了适用于描述堵塞物沉积的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区块主要是因蜡的沉积形成的堵塞物,蜡的熔点为71℃,并且建立的动态预测模型与现场实际情况的适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井筒堵塞 堵塞物 预测模型 刮管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含硫井气举采油注水一体化管柱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德飞 孟祥娟 +3 位作者 白晓飞 彭永洪 王鹏 鞠成才 《石油机械》 2017年第11期84-89,共6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油田部分油井生产气油比高,为了实现原油的充分开发,设计了一种气举采油及注水一体化管柱。管柱设计时考虑了该区油藏高温高压及含硫的特性,管柱在常规注水管柱上安装气举阀及相关配套工具,在注水替油后可实现不动管柱进... 塔里木盆地塔中油田部分油井生产气油比高,为了实现原油的充分开发,设计了一种气举采油及注水一体化管柱。管柱设计时考虑了该区油藏高温高压及含硫的特性,管柱在常规注水管柱上安装气举阀及相关配套工具,在注水替油后可实现不动管柱进行气举生产,并且可在油层发生堵塞的情况下进行酸化作业,同时分析了一体化管柱及封隔器在气举采油、注水替油以及采取增产措施时的受力情况。现场应用中,该管柱能够成功实现不动管柱完成酸化解堵、注水替油及气举采油等工艺,并且注水替油过程中井口最大压力达18.8 MPa,实现了井口注入压力的提高,并且各种工艺过程中均未出现管柱窜漏现象,这表明设计的新型气举采油注水一体化管柱结构合理且可靠,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管柱的研制实现了注水、酸化工艺与气举技术的结合,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可实现注水、酸化和气举采油3项功能,为设计者在复杂工艺设计、相关管柱的受力分析以及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 注水 高温高压 酸化解堵 一体化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预测软件编制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德飞 孟祥娟 +2 位作者 周玉 彭永洪 文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基于井壁稳定力学模型,结合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了井壁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型,编制了"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预测"应用软件。该软件可利用测井资料对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以及地层三压力剖面进行计算,并能预测垂直与水平... 基于井壁稳定力学模型,结合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了井壁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型,编制了"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预测"应用软件。该软件可利用测井资料对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以及地层三压力剖面进行计算,并能预测垂直与水平钻进时的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能够有效指导现场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稳定 钻井液密度 测井评价 安全窗口 软件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破坏后力学特性及其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
9
作者 陈德飞 孟祥娟 +2 位作者 周玉 张慧芳 江春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5-408,共4页
地层在失去应力平衡后,岩石将发生破坏,而岩石的岩性差异导致破坏后的力学特性也相差较大。岩石在峰值强度后将产生走向各异的裂缝;若岩石在破坏后产生大量岩粉,将堵塞地层中的喉道和裂缝,导致储层的渗流能力降低。选用四川盆地4个区块... 地层在失去应力平衡后,岩石将发生破坏,而岩石的岩性差异导致破坏后的力学特性也相差较大。岩石在峰值强度后将产生走向各异的裂缝;若岩石在破坏后产生大量岩粉,将堵塞地层中的喉道和裂缝,导致储层的渗流能力降低。选用四川盆地4个区块的4类岩性的多个岩样进行三轴压缩实验,根据岩样峰值强度后的破坏模式定义了3种类型:Ⅰ型岩样破坏后将产生拉伸裂缝,并且应力突降;Ⅱ型岩样破坏后将产生剪切裂缝,应力缓慢降低;Ⅲ型岩样破坏后将产生拉伸与剪切裂缝,应力往复变化。Ⅰ型与Ⅱ型岩样在破坏后形成的裂缝较为单一,且裂缝面光滑;Ⅲ型岩样在破坏后形成走向各异的裂缝,且产生大量的岩粉,影响天然气开采。针对Ⅲ型岩样破坏后产生大量的岩粉,以煤岩为例,提出采用超前预防处理以及在排采期进行治理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峰值强度 变形特征 三轴压缩 岩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气过程中煤层裂纹扩展速度研究
10
作者 陈德飞 康毅力 孟祥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3,共4页
煤层中通常会通过注N2、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或实现CO2埋存,注入的气体将使煤层中裂纹发生扩展,诱发煤层失稳。以宁武盆地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等温吸附实验定量研究了煤岩对N2、CO2的吸附量,并开展三轴压缩力学实验定量研究了N2、CO... 煤层中通常会通过注N2、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或实现CO2埋存,注入的气体将使煤层中裂纹发生扩展,诱发煤层失稳。以宁武盆地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等温吸附实验定量研究了煤岩对N2、CO2的吸附量,并开展三轴压缩力学实验定量研究了N2、CO2吸附对煤岩力学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煤岩中裂纹扩展机理,根据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含气煤岩中的裂纹扩展速度方程,并根据方程计算出注不同气体时煤岩中的裂纹扩展速度。研究表明,在相同平衡压力下,煤岩对CO2的吸附量是CH4的6倍;煤岩饱和CO2后的力学强度明显低于饱和N2的力学强度;煤层注CO2比注N2引起的裂纹扩展速度更大,并且注气压力越高扩展速度越大。该理论成果能够为优化注气的比例及注气压力提供理论指导,并且对防止煤层失稳,保障顺利注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气体吸附 岩石力学 裂纹扩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湖盆沉积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慧芳 吴欣松 +3 位作者 王斌 段云江 屈洋 陈德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3-477,共15页
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对于寻找优质烃源岩、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页岩气、致密气、油页岩等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影响下,其研究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和紧迫。而有机质富集机理总体研究程度并不高,... 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对于寻找优质烃源岩、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页岩气、致密气、油页岩等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影响下,其研究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和紧迫。而有机质富集机理总体研究程度并不高,对于陆相湖盆有机质的研究相对更为薄弱。以陆相湖盆为研究对象,开展大量国内外关于有机质富集机理的调研,从有机质的生产、有机质分解与保存、有机质的稀释作用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陆相湖盆有机质富集的控制因素,并对湖泊与海洋有机质形成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湖盆有机质的生产受地区光照率、营养盐供给、湖盆地貌、气候环境、湖泊水介质条件、藻类季节性勃发、自养型细菌等的影响;有机质分解与保存受水体分层、细菌生物、无机矿物、水介质条件、黏土矿物、沉积速率等的影响;有机质的稀释作用受沉积速率的影响,并最终得出湖盆中有机质的含量实际上是"有机质生产—有机质分解—有机质稀释"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出今后值得进一步关注和亟待深入研究的两个方向:自养型细菌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可以创造高有机质生产力以及不同的水介质条件对有机质分解与保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沉积有机质 有机质生产 富集机理 有机质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煤岩孔裂隙表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相臣 陈德飞 +1 位作者 康毅力 孟祥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2,70,共6页
煤岩中孔隙与裂隙的结构、形态等特征直接影响煤层气在煤层中的聚集和运移。为对煤岩中孔裂隙类型及孔裂隙的空间分布进行表征,选取宁武盆地中煤阶煤岩,利用微CT扫描技术对煤岩进行扫描获得CT图像,运用FDK算法重建煤岩的灰度图像并基于... 煤岩中孔隙与裂隙的结构、形态等特征直接影响煤层气在煤层中的聚集和运移。为对煤岩中孔裂隙类型及孔裂隙的空间分布进行表征,选取宁武盆地中煤阶煤岩,利用微CT扫描技术对煤岩进行扫描获得CT图像,运用FDK算法重建煤岩的灰度图像并基于宏观孔隙度值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对CT图像中的微裂纹目标进行了识别;利用CT扫描获得的图像依据煤岩中基质、孔裂隙及矿物组分均表现出不同的CT值分布,实现了煤岩中孔裂隙的三维建模,对煤岩中孔裂隙的尺度以及空间分布进行综合表征。研究成果为后期研究煤岩中气体吸附–解吸–渗流的多尺度过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CT扫描 孔裂隙 灰度值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老化油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孟祥娟 陈德飞 +3 位作者 曹献平 徐海霞 陈箐 赵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06-2411,共6页
随着国内各主力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联合站和储油罐中产生的老化油大幅增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且增加了集输系统的运行负担,还成为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本文基于国内外老化油处理的技术现状及矿场实践,从乳状液和油泥两种形态... 随着国内各主力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联合站和储油罐中产生的老化油大幅增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且增加了集输系统的运行负担,还成为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本文基于国内外老化油处理的技术现状及矿场实践,从乳状液和油泥两种形态的老化油处理入手,归纳了老化油常用的处理工艺,如外加电场处理、热重力沉降、离心分离、超声波处理、生物处理和氧化破乳-三相分离等,综述了生物处理技术在老化油乳状液破乳中,通过微生物细胞破乳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破乳机制可实现油水分离;在老化油脱硫中,通过微生物直接消耗硫化物来降低硫化物含量从而降低导电性,使原油易于脱水处理和回收净化;在含油污泥降解中,通过生物堆肥法处理高烃类的老化油;在含油土壤修复中,通过微生物降解总石油烃来实现污染土壤修复后达到填埋处理标准等最新进展。与传统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综合成本低、单位能耗小、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提出老化油处理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并积极探索油田集输系统的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油 生物技术 破乳 脱硫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完井液对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过程的影响——以宁武盆地9号煤层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相臣 康毅力 +1 位作者 陈德飞 陈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1,共6页
煤层气以吸附气为主,解吸-扩散-渗流过程共同控制着煤层气的产量,仅采用基于达西定律的渗透率的方法来评价煤层气储层损害有待完善。为此,基于煤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和煤层气运移产出机理,以宁武盆地9号煤层和现场用钻井完井液为研究对象... 煤层气以吸附气为主,解吸-扩散-渗流过程共同控制着煤层气的产量,仅采用基于达西定律的渗透率的方法来评价煤层气储层损害有待完善。为此,基于煤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和煤层气运移产出机理,以宁武盆地9号煤层和现场用钻井完井液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层气解吸、毛细管自吸和钻井完井液动—静态损害评价等实验,并采用微观手段分析了钻井完井液影响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钻井完井液作用后煤样与平衡水煤样、饱和水煤样相比,煤层气解吸量和扩散系数降低;与地层水相比,煤岩对钻井完井液的自吸能力强且吸附滞留严重,导致气相返排率偏低;钻井完井液滤液损害是造成煤层渗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合红外光谱、润湿角测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得出认识:钻井完井液滤液通过改变煤的结构、润湿性和孔隙连通性,进而影响到了煤储层气体的运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煤层气 钻井完井液 储层损害 解吸 扩散 渗透率 红外光谱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液处理对煤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康毅力 陈德飞 李相臣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8,共7页
煤层气压裂作业中必然发生压裂液与煤层的相互接触,煤岩微裂隙发育和毛管压力高等特点导致压裂液极易侵入煤层对煤岩孔隙结构造成严重损害,进而改变煤岩对煤层气的吸附能力。选取宁武盆地9号煤和现场用压裂液,采用氮气吸附和扫描电镜(S... 煤层气压裂作业中必然发生压裂液与煤层的相互接触,煤岩微裂隙发育和毛管压力高等特点导致压裂液极易侵入煤层对煤岩孔隙结构造成严重损害,进而改变煤岩对煤层气的吸附能力。选取宁武盆地9号煤和现场用压裂液,采用氮气吸附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压裂液处理前后煤样孔隙结构,探求不同体系压裂液处理对煤岩孔隙结构的影响,开展压裂液处理前后煤样的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压裂液处理后煤样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及孔隙分形维数都将发生变化;压裂液体系对煤样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为瓜胶压裂液>活性水压裂液>清洁压裂液;压裂液处理后煤样比表面积与孔隙分形维数增量越大,其对甲烷气体吸附能力越强,煤岩孔隙结构的变化会改变甲烷气体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液 孔隙结构 氮气吸附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煤岩气藏压裂液损害实验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康毅力 周来诚 +3 位作者 池晓明 李相臣 陈德飞 陈飞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2期269-272,共4页
致密煤岩气藏必须采取增产改造措施才能获得经济产量。部分煤层气井在压裂施工后,未达到理想产量,主要原因之一是压裂液对储层的损害。国内外开展压裂液对煤岩储层损害评价时,多采用煤粉压制的人造岩心,不能真实反映煤岩储层天然结构特... 致密煤岩气藏必须采取增产改造措施才能获得经济产量。部分煤层气井在压裂施工后,未达到理想产量,主要原因之一是压裂液对储层的损害。国内外开展压裂液对煤岩储层损害评价时,多采用煤粉压制的人造岩心,不能真实反映煤岩储层天然结构特性。文中以宁武盆地致密煤岩为研究对象,钻取柱状煤岩样品,开展了盐敏和压裂液损害评价实验。盐敏实验确定实验用K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压裂液损害实验表明,活性水压裂液、清洁压裂液A、离子平衡压裂液的平均损害程度分别为46.61%,39.12%,85.42%,煤样与这3种压裂液作用后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强、压裂液返排困难;而弱酸性清洁压裂液B使煤样渗透率平均提高了46.57%,亲水性减弱。综合分析认为,损害煤岩储层的主要机理是亲水性压裂液吸附导致的煤岩基质膨胀。该研究方法及获得的认识对致密煤岩气藏压裂液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致密煤岩 储层损害 压裂液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钻采工作液对煤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影响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康毅力 陈德飞 +2 位作者 李相臣 周来诚 陈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3,共5页
煤岩气藏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等环节,不同类型工作液与储层接触相互作用,必将对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产生影响。选取宁武盆地中煤阶煤岩,系统开展了不同类型工作液作用人造裂缝煤样的应力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造裂缝煤样应力敏... 煤岩气藏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等环节,不同类型工作液与储层接触相互作用,必将对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产生影响。选取宁武盆地中煤阶煤岩,系统开展了不同类型工作液作用人造裂缝煤样的应力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造裂缝煤样应力敏感系数为0.73,工作液作用后应力敏感系数为0.79~0.94。通过应力敏感系数对比分析表明,工作液作用下煤岩的应力敏感性强于致密砂岩和页岩。结合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可知,煤岩裂隙发育有利于工作液的侵入,工作液作用后煤岩强度降低使裂缝更容易闭合,强化了煤岩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研究成果可为煤层气井钻完井、增产改造和开采过程中煤层气储层保护提供基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储层 煤层气 应力敏感 工作液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吗啉改性缔合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锟 郭秀鹏 +3 位作者 沈建新 刘举 赵众从 陈德飞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普通聚丙烯酰胺增黏能力差、容易与钙镁离子反应产生沉淀等问题,基于“线性主链、适量侧链、较强刚性”的分子结构设计理念,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吗啉(ACMO)/疏水单体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DM...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普通聚丙烯酰胺增黏能力差、容易与钙镁离子反应产生沉淀等问题,基于“线性主链、适量侧链、较强刚性”的分子结构设计理念,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吗啉(ACMO)/疏水单体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DM16)/2-丙烯酰-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四元共聚物。在吗啉环刚性基团、磺酸基团和缔合基团的共同作用下,聚合物分子链体积收缩量受盐影响有限,在2×10^(7)mg/L的NaCl溶液中,黏度保留率仍达到66.5%,表现出强的抗盐特性。热重分析表明,在250℃之后,聚合物结构才开始破坏,热稳定性能良好。系列评价表明,通过丙烯酰吗啉改性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满足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耐温抗盐 丙烯酰吗啉改性缔合聚合物 缔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双台阶水平井分注及酸化一体化管柱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培华 陈德飞 +3 位作者 潘昭才 孟祥娟 白晓飞 刘举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6-102,共7页
常规偏心分层注水会导致区块欠注严重,难以满足超深双台阶水平井分层注水及不动管柱分层注水分层酸化要求。为此,研制了超深双台阶水平井分注及酸化一体化管柱和配套工具。管柱主要由封隔器和注水酸化一体化配水器等组成。测调过程中测... 常规偏心分层注水会导致区块欠注严重,难以满足超深双台阶水平井分层注水及不动管柱分层注水分层酸化要求。为此,研制了超深双台阶水平井分注及酸化一体化管柱和配套工具。管柱主要由封隔器和注水酸化一体化配水器等组成。测调过程中测调仪器与管柱中的配水器采用同心对接,投捞成功率高,通过与特制酸化芯子配合可实现不动管柱分层酸化。利用WELLCAT软件模拟注水、酸化和停注时各封隔器的受力、管柱伸缩长度以及管柱整体强度。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超深双台阶水平井分注及酸化一体化管柱及配套工具设计合理,施工成功率100%,层段之间注水合格率100%,能够满足超深双台阶水平井的分层注水及酸化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封隔器及伸缩管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双台阶水平井 分层注水 分层酸化 注水管柱 同心配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节流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发清 曹建洪 +2 位作者 曹献平 陈德飞 秦汉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07,共2页
文章介绍了井下节流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情况,从最大节流压力、节流油嘴尺寸、节流器下深等方面总结了塔里木油田涉及的主要技术参数,还从井下节流工具选择、嘴流相关式拟合、井下节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活动式井下节流器能... 文章介绍了井下节流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情况,从最大节流压力、节流油嘴尺寸、节流器下深等方面总结了塔里木油田涉及的主要技术参数,还从井下节流工具选择、嘴流相关式拟合、井下节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活动式井下节流器能够满足塔里木油田高温高温的井况,Mechanistic嘴流相关式适用于临界态和亚临界态,Cd取0.85比较合适。文章最后提出了两点需要攻关的、在现场应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节流 塔里木油田 水合物防治 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