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审晚明:从文人士夫的知识世界谈起
1
作者 陈广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8,共15页
“晚明文学”的图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在古今中西的参照系中,被赋予与现代性接榫的近世性特征。这幅图景为反思五四以来的学术模式提供了样例,也成为重审晚明文学文化的契机。重审的目标在于将该时期出现的种种变化,还原至当时文... “晚明文学”的图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在古今中西的参照系中,被赋予与现代性接榫的近世性特征。这幅图景为反思五四以来的学术模式提供了样例,也成为重审晚明文学文化的契机。重审的目标在于将该时期出现的种种变化,还原至当时文化与社会的前后关系中,聚焦于古典人文学术,探求晚明文人士夫的知识世界及其背后的思想范型。这一知识世界承续自明中期,因复古的价值导向与私人刻书业等物质性条件,而有系统之变,令相关生产与传播产生诸多新特点。将晚明与前后时段联结起来作长时段考察,还促发我们重新思考复古运动与性灵思潮的关系、从文章博学到考据学风的变易路径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文学文化 文人士夫 知识世界 内应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俞樾的文艺观
2
作者 陈广宏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作为晚清思想文化剧变格局中的一位通儒,俞樾对于“文学”“词章”的认识、实际创作的文体选择,以及对通俗小说戏曲等的特殊爱好,看似分裂歧出,却有其代表性,可视为解读这一时期文学观念转型的一种特殊样本。在其经学家的身份、立场背后... 作为晚清思想文化剧变格局中的一位通儒,俞樾对于“文学”“词章”的认识、实际创作的文体选择,以及对通俗小说戏曲等的特殊爱好,看似分裂歧出,却有其代表性,可视为解读这一时期文学观念转型的一种特殊样本。在其经学家的身份、立场背后,既有个体出处遭际带来的自我定位之转变,也有这个时代新学与旧学较量带来的冲击与困惑,有关文人士夫的使命、价值认同及个人情感表达等在公私领域交互激射,共同加入对其文艺观的形塑。揭示这种复杂性,亦能更为切实地展现近世以来文学文化传统内应式转换的深层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文艺观 杂文 笔记小说 通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VB中调用Mathematica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广宏 王峻 江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5-106,共2页
使用API函数和ActiveML控件均可以调用Mathematica软件。本文介绍了调用Mathematica的两种程序设计方法 。
关键词 VB语言 程序设计方法 API函数 MATHEMATICA软件 ActiveML控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早期历史上游侠身份的重新检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广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9-126,共8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倡的游侠来源于平民(或包括破落武士)的说法,大抵奠定了将游侠身份定位于游民、门客及武士的一般知识,虽然受到过各种质疑,但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对于游侠的认识。此说的误区在于将游侠与“私剑”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倡的游侠来源于平民(或包括破落武士)的说法,大抵奠定了将游侠身份定位于游民、门客及武士的一般知识,虽然受到过各种质疑,但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对于游侠的认识。此说的误区在于将游侠与“私剑”混为一谈,而钱穆在四十年代、章培恒在九十年代都曾在对游侠与“私剑”作出判别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游侠,惜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这种一般知识使得中国早期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游侠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明显地被低估。当然,将游侠与“私剑”混淆或将两者的特质杂糅在一起,有其更为复杂、深远的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侠 早期历史 社会身份 中国 定位 社会地位 作用 "和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文学东传与江户汉诗的唐宋之争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广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4,共9页
江户汉诗是日本汉诗创作的鼎盛期,作为日本近世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是蕴涵由中世文学向近代文学过渡信息的富矿。以江户汉诗坛的唐宋之争为案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里面所反映的自身社会条件下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而且通过其与所摄... 江户汉诗是日本汉诗创作的鼎盛期,作为日本近世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是蕴涵由中世文学向近代文学过渡信息的富矿。以江户汉诗坛的唐宋之争为案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里面所反映的自身社会条件下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而且通过其与所摄取相关明代文学资源关系的比较考察,可进而在整个东亚文学范围内,观照各民族在上述共趋历史进程中的互动、思想链接以及各自表现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汉诗 唐宋之争 明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竟陵派文学的发端及其早期文学思想趋向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广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108,共13页
钟惺、谭元春早年在家乡的文学活动,是竟陵派研究者较少关注的一个论题。本文通过钟、谭诗文之始习、才性之养成及其相互磨合,在家乡重要的文学交游活动以及早期创作成果与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考察,试图对此作比较具体而全面的描述,并且在... 钟惺、谭元春早年在家乡的文学活动,是竟陵派研究者较少关注的一个论题。本文通过钟、谭诗文之始习、才性之养成及其相互磨合,在家乡重要的文学交游活动以及早期创作成果与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考察,试图对此作比较具体而全面的描述,并且在一种历时性视角的观照下,探究他们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文学立场、文学思想及趋向与以后各阶段文学观念与主张的内在联系,证实这一阶段对于竟陵派文学定型、发展的重要性。这种阶段性的分析研究,是将对一个文学流派有关诗学理论、创作风格等问题的探讨还原到历史过程中去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钟惺 谭元春 早期文学活动 文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府灵蛇》之编刊与天启间南京的商业出版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广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以《词府灵蛇》与《二集》的编刊为个案,分析这一在南京的出版人队伍及其相关活动,可以使其时书籍的编法及其取资,书籍在形式上所体现的业界新风尚得到具体的展现,揭示明天启间诗法类著作生产、营销的新特点。基于此,还希望通过一种书... 以《词府灵蛇》与《二集》的编刊为个案,分析这一在南京的出版人队伍及其相关活动,可以使其时书籍的编法及其取资,书籍在形式上所体现的业界新风尚得到具体的展现,揭示明天启间诗法类著作生产、营销的新特点。基于此,还希望通过一种书籍文化史的考察,进一步观照晚明社会士商关系的变动以及商业与文艺气习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府灵蛇 诗法著作 晚明 商业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世文学开端的一点想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广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30,79,共7页
中国文学史有关上古、中世、近世的分期法 ,早先是通过明治时代日本的中介影响 ,借鉴了西方历史的划分标准。这套标准本身有其特定的构架及内涵 ,故在今天采用上述分期法时 ,仍应考虑到与它的对应性。从我国早期文学的表现形态来看 ,至... 中国文学史有关上古、中世、近世的分期法 ,早先是通过明治时代日本的中介影响 ,借鉴了西方历史的划分标准。这套标准本身有其特定的构架及内涵 ,故在今天采用上述分期法时 ,仍应考虑到与它的对应性。从我国早期文学的表现形态来看 ,至秦汉 ,文学的发展受专制独裁政体及思想统制的压抑 ,丧失了先秦文学中曾出现的相对比较自由的精神与批判意识 ,质性上显示出较明显的异面 ,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比照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情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文学 文学史分期 中国 魏晋文学 先秦文学 文学史 分期法 秦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诗学研究中的文献批判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广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6-154,共9页
新世纪以来,学界对于文献的重视有目共睹,无论是新的出土文献的利用抑或传世文献的重新开掘,皆被视为推进文史研究的重要基石。并且,文史研究如何基于文献学而开展,文献学与文史研究究竟应是何种关系,重又获得反省。明代诗学研究在这方... 新世纪以来,学界对于文献的重视有目共睹,无论是新的出土文献的利用抑或传世文献的重新开掘,皆被视为推进文史研究的重要基石。并且,文史研究如何基于文献学而开展,文献学与文史研究究竟应是何种关系,重又获得反省。明代诗学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而需要总结反省的问题也很多。我们意图基于正在开展的明代诗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实践,借助文献批判的方法加以探讨。要充分认识明代诗学文献编纂结构上的丛杂性,收录内容上的闲杂性,使用功能上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建立处理文献的方法与原则;与此同时,还应深入诸文本生成的过程及语境,动态考察诗论家们的话语构成与执笔意图,尽可能按照其自身逻辑,构建整个明代的诗学体系。由此拓展新的研究路径,形成新的明代诗学研究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研究 明诗话 文献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元春启、祯间交游考述——兼论竟陵派发展后期影响的进一步拓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广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4-94,共11页
本文通过对谭元春于天启、崇祯间,在北京、江西、湖广三个地区独立开展的交游 情况的考述,反映了竟陵派进入后期在这些地区新的拓展及造成的实际影响,从一个侧面直 观地探悉了启、祯间文坛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 谭元春 竟陵派 交游考述 中国古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钟伯敬体”的形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广宏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4期56-62,共7页
钟惺以及他所开创的竟陵派诗风,曾是明末清初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所共趋的一种时尚,在其生前已被称作“钟伯敬体”而靡然效之。对于它所产生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历来都还比较关注,然而,这种影响究竟始于何时,却很少有... 钟惺以及他所开创的竟陵派诗风,曾是明末清初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所共趋的一种时尚,在其生前已被称作“钟伯敬体”而靡然效之。对于它所产生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历来都还比较关注,然而,这种影响究竟始于何时,却很少有人探讨,而这对于当时文坛七子、公安及竞陵诸派纷争、消长之流变的进一步清理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考察“钟伯敬体”伪形成入手,试图找到这方面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惺 钟伯敬体 竟陵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6-1979:韩国中国文学研究格局的形成及其早期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广宏 《韩国研究论丛》 2007年第2期316-333,共18页
上篇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是韩国中国学研究发展最为迅速、也是最为大宗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根植于本民族的汉学传统,随着世界范围内现代学术体系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
关键词 中国文学研究 丁来东 车柱环 成均馆 首尔大学 《中国文学史》 中国学报 中国学研究 传奇小说 小说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汉学”向“中国学”转型之沉重一页——日据朝鲜时期京城帝国大学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广宏 《韩国研究论丛》 2005年第1期254-275,共22页
本文拟以日据朝鲜时期京城帝国大学所建立的"中国学"研究体制及其影响为中心,探考韩国近代史上开始由传统"汉学"向作为现代人文学科之"中国学"转型的痛苦而复杂的历程。有关"汉学"与"中国... 本文拟以日据朝鲜时期京城帝国大学所建立的"中国学"研究体制及其影响为中心,探考韩国近代史上开始由传统"汉学"向作为现代人文学科之"中国学"转型的痛苦而复杂的历程。有关"汉学"与"中国学"的概念,是长期以来夹缠不清因而一直存在着争议的一个问题。这里使用的"中国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 汉学研究 帝国大学 朝鲜人 中国文学 日本汉学 中国哲学 讲座教授 中国语 人文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历文坛“楚风”之崛起及其背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广宏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7,共6页
万历文坛相继出现的文学新变思潮与流派———公安、竟陵派均为楚地作家 ,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 ,这一现象的发生 ,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因为这些代表作家有意识地以一种对地方文化强烈的自觉体认相号召 ,以“楚风”对抗前后七子所欲建... 万历文坛相继出现的文学新变思潮与流派———公安、竟陵派均为楚地作家 ,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 ,这一现象的发生 ,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因为这些代表作家有意识地以一种对地方文化强烈的自觉体认相号召 ,以“楚风”对抗前后七子所欲建立的明代诗文正统地位 ,成为当时各地域文学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的共同崛起 ,固然有隆、万以来相当繁盛的楚文学为基础 ,但更为主要的致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文坛 楚风 公安派 竟陵派 李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户时代明人尺牍选集之编刊及其背景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广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5,共15页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以来,随着荻生徂徕一派倡言古文辞,在流行编选明代名家诗文集的同时,骤然出现单独的明人尺牍选集编刊热。所编选作品以复古派领袖李攀龙、王世贞为中心,包括同时及前后精英文人与“韦带林壑之夫”在内,辐射面颇广。与...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以来,随着荻生徂徕一派倡言古文辞,在流行编选明代名家诗文集的同时,骤然出现单独的明人尺牍选集编刊热。所编选作品以复古派领袖李攀龙、王世贞为中心,包括同时及前后精英文人与“韦带林壑之夫”在内,辐射面颇广。与学习七子派诗文的目标一致,徂徕视尺牍为古文修辞之绪余,以期掌握典正汉诗文,并由此得明六经之道。看似是明代文学及其思潮东传的一个案例,却显示明、日社会实各有关怀的目标,有各自的立场与精神意脉,以及所要回应的问题。这种文化传播、接受的结构性差异更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古文辞派 明人尺牍选集 文化传播与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筠与朝、明文学交流之再检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广宏 《韩国研究论丛》 2008年第2期388-406,共19页
许筠在朝、明文学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世所公认的,亦因此获得中韩学界相当的关注。然而,对于他的这种地位与作用如何予以阐释,却可以因立场与视阈的不同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在整个东亚文学由中世向近代演进的进程中,对... 许筠在朝、明文学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世所公认的,亦因此获得中韩学界相当的关注。然而,对于他的这种地位与作用如何予以阐释,却可以因立场与视阈的不同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在整个东亚文学由中世向近代演进的进程中,对其于双方文学交流的贡献及意义重加体认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筠 朝鲜文学 明代文学 文学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编程语言的个性化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广宏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8-50,共3页
介绍了计算机中Windows平台下的各种流行编程语言的特点、应用领域、各种语言的学习方法,就如何选择学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程序编制 编程语言 个性化 VISUALBASIC VISUALC++ Delphi SQLSERVER PowerBuilder Java P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林别响 闽派先声——元明之际蓝仁、蓝智诗歌创作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广宏 《闽江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蓝仁、蓝智是元明之际福建众多山林诗人中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地位、作用,至清人重新梳理闽中诗学传统时始得以突显。对此,我们今天该如何认识、把握?通过对二蓝诗歌创作的论析,可以具体体认他们的诗歌成就及其文学史上的意义,重新梳理明... 蓝仁、蓝智是元明之际福建众多山林诗人中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地位、作用,至清人重新梳理闽中诗学传统时始得以突显。对此,我们今天该如何认识、把握?通过对二蓝诗歌创作的论析,可以具体体认他们的诗歌成就及其文学史上的意义,重新梳理明代福建诗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仁 蓝智 元末明初 福建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本土与西方维度
19
作者 陈广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尽管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乏因与外来文化交流与融合而获取新的生命力的例证,然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扩张的西方势力的突入,中国社会被迫加入世界化进程,进入了由传统向近现代过渡的文明史转型时期,整个文学面貌因而呈现空前的变化... 尽管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乏因与外来文化交流与融合而获取新的生命力的例证,然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扩张的西方势力的突入,中国社会被迫加入世界化进程,进入了由传统向近现代过渡的文明史转型时期,整个文学面貌因而呈现空前的变化,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古今演变 西方 维度 本土 19世纪中叶 文学发展史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在逻辑代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广宏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数据库编程方法 ,解决了逻辑代数中的一些计算量较大的问题。
关键词 数据库 逻辑代数 逻辑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