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柏鼻炎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师农 孙备 +2 位作者 马玲 张毅 吕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3-5,共3页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千柏鼻炎颗粒中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的含量;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千里光、麻黄、羌活、决明子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关键词 千柏鼻炎颗粒 麻黄碱 薄层扫描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丹参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师农 马玲 张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14-16,共3页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冠心丹参颗粒中三七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g1含量;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三七、降香、丹参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冠心丹参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冠心丹参颗粒 人参皂甙RG1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研究柴苓汤的近况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师农 华晓明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10,共4页
柴苓汤是小柴胡汤和五苓散的合剂,常用于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对肾炎可以改善尿的异常,对肾病综合征易摆脱激素的依赖性,也可防止复发。其药理作用,一般认为,可增强类固醇作用,抑制补体活性,诱导干扰素等抗炎、抗变态反应,可改善微循环、... 柴苓汤是小柴胡汤和五苓散的合剂,常用于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对肾炎可以改善尿的异常,对肾病综合征易摆脱激素的依赖性,也可防止复发。其药理作用,一般认为,可增强类固醇作用,抑制补体活性,诱导干扰素等抗炎、抗变态反应,可改善微循环、脂质代谢、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蛋白质合成,也有显著消肿作用。近年来,日本对该方研究较多,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观据手头掌握的资料,作一综述。 1临床应用 1.1 IgA肾病村尾正治等用柴苓汤(5g/d)治疗一例诊断为IgA肾病,具有半月体形成的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的儿童患者。该患儿先后以潘生丁,Tranplast及强的松龙治疗,疗效不显著。后用柴苓汤治疗二个多月,基本痊愈。赖冈德用柴苓汤治疗IgA肾病患者2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苓汤 研究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心泰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师农 马玲 张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正心泰颗粒中葛根的有效成分葛根素含量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丹参、黄芪、山楂、川芎进行了定性鉴别。
关键词 正心泰颗粒 葛根素 中药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津颗粒治疗消渴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师农 王钦茂 陈晓雯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4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生津颗粒治疗消渴病的临床和实验疗效。方法 用生津颗粒治疗 30例阴虚热盛型消渴病患者 ,总有效率达 76 .7%。结果 生津颗粒有较明显的降糖作用。结论 生津颗粒对消渴病患者有较好疗效 ,降血糖作用明显 ,且有价廉 ,口感好 ... 目的 探讨生津颗粒治疗消渴病的临床和实验疗效。方法 用生津颗粒治疗 30例阴虚热盛型消渴病患者 ,总有效率达 76 .7%。结果 生津颗粒有较明显的降糖作用。结论 生津颗粒对消渴病患者有较好疗效 ,降血糖作用明显 ,且有价廉 ,口感好 ,服用方便 ,药源丰富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津颗粒 消渴病 降血糖药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宣木瓜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18
6
作者 丁姗姗 吕凌 +3 位作者 张毅 崔颖 王辉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建立宣木瓜药材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6%磷酸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设为1.0 ml.min-1。结... 目的建立宣木瓜药材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6%磷酸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设为1.0 ml.min-1。结果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35~0.56 g·L-1(r=0.997 8),0.003 2~0.051 2 g·L-1(r=0.999 3),0.004 25~0.068 g·L-1(r=0.999 7),0.003 5~0.056 g·L-1(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9%(RSD=1.04%)、99.3%(RSD=2.28%)和99.2%(RSD=2.33%)、99.5%(RSD=2.5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宣木瓜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绿原酸 芦丁 金丝桃苷 槲皮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宣木瓜中五种有机酸和原儿茶酸的含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丁小娟 丁珊珊 +4 位作者 吕凌 崔颖 王辉 张毅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宣木瓜药材中五种有机酸(莽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绿原酸、咖啡酸)和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5%磷酸二氢铵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2.4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宣木瓜药材中五种有机酸(莽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绿原酸、咖啡酸)和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5%磷酸二氢铵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2.40);流动相B: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4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莽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绿原酸、咖啡酸五种有机酸和原儿茶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9 5~0.371 g·L-1(r=1.000 0),0.066 3~0.358g·L-1(r=0.988 9),0.067 5~0.352 g·L-1(r=0.995 7),0.009 9~0.080 2 g·L-1(r=0.991 0),0.008 81~0.062 2 g·L-1(r=0.992 1),0.010 1~0.090 2 g·L-1(r=0.993 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RSD=2.0%)、99.6%(RSD=4.1%)、101.0%(RSD=1.6%)、98.4%(RSD=2.3%)、99.5%(RSD=2.1%)、101.0%(RSD=1.4%)。结论该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木瓜中五种有机酸和原儿茶酸的HPLC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可靠,灵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宣木瓜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酸 原儿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和提取方法对宣木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毅 秦海军 +2 位作者 马玲 陈师农 任燕茹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的溶剂和提取方法对宣木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为宣木瓜总黄酮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水、乙酸乙酯、50%乙醇溶液、7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考察其在回流、索氏和超声提取条件下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70%乙醇作为... 目的考察不同的溶剂和提取方法对宣木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为宣木瓜总黄酮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水、乙酸乙酯、50%乙醇溶液、7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考察其在回流、索氏和超声提取条件下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超声和回流都能使宣木瓜总黄酮有很高的提取率,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61%和1.60%。结论不同的溶剂在不同提取条件下对宣木瓜总黄酮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提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药材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秦海军 张毅 +1 位作者 马玲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952-953,共2页
目的考察吴茱萸药材在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霉变前后的吴茱萸药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吴茱萸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薄层色谱中,吴茱萸无霉变药材的吴茱萸碱和吴茱萸... 目的考察吴茱萸药材在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霉变前后的吴茱萸药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吴茱萸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薄层色谱中,吴茱萸无霉变药材的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斑点大小比霉变后的药材要大;含量测定中,吴茱萸总生物碱的含量霉变后比霉变前显著降低。结论霉变对吴茱萸药材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药材 霉变 薄层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芩解热颗粒抗菌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阚红卫 马玲 +4 位作者 张毅 王海青 梁燕 汪春彦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观察柴芩解热颗粒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柴芩解热颗粒对相关细菌的抗菌作用及对细菌感染的小鼠保护作用;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病变,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柴芩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通过体内抗病毒观察其... 目的观察柴芩解热颗粒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柴芩解热颗粒对相关细菌的抗菌作用及对细菌感染的小鼠保护作用;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病变,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柴芩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通过体内抗病毒观察其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和对小鼠肺炎的影响。结果柴芩解热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对细菌引起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病变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1.57 g.L-1,治疗指数(TI)为73.5,能降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小鼠死亡率,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肺损伤。结论柴芩解热颗粒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芩解热颗粒 抗菌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研究枇杷清肺颗粒的醇提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海斌 吴电彩 +5 位作者 马玲 张毅 陈师农 孙备 黄顺旺 宋少江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优选枇杷清肺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醇提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枇杷清肺颗粒最佳醇提工艺。结果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主要有效... 目的优选枇杷清肺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醇提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枇杷清肺颗粒最佳醇提工艺。结果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主要有效成分转移率高,为枇杷清肺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清肺颗粒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栀消炎颗粒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艳艳 明亮 +3 位作者 李前进 王绍斌 何婷 陈师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芪栀消炎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松节油气囊肉芽肿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肿法 ,测定血清及局部炎症组织中MDA和PGE2 。结果 :芪栀消炎颗粒对角叉菜胶足肿胀和松节油气囊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能降低血清和足爪局部炎症... 目的 :探讨芪栀消炎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松节油气囊肉芽肿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肿法 ,测定血清及局部炎症组织中MDA和PGE2 。结果 :芪栀消炎颗粒对角叉菜胶足肿胀和松节油气囊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能降低血清和足爪局部炎症组织中的MDA及足爪局部炎症组织中PGE2 的含量。结论 :芪栀消炎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 、MDA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栀消炎颗粒 炎症组织 作用机制 中医药疗法 尿路感染 前列腺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胆消炎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章姐 陈师农 +1 位作者 张毅 马玲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 目的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胆消炎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大黄素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海军 张毅 +2 位作者 马玲 陈师农 任燕茹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3期26-27,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加入80%乙醇超声提取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osmosil 5 C18-MS-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51∶49...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加入80%乙醇超声提取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osmosil 5 C18-MS-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51∶4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样量分别在0.089~0.89μg和0.077~0.7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80%和99.87%,RSD为0.88%和1.27%。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腹泻凝胶膏中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凝胶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胜湿颗粒提取工艺优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海军 张毅 +2 位作者 马玲 陈师农 任燕茹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优选祛风胜湿颗粒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异欧前胡素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祛风胜湿颗粒的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以甘草酸单铵盐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祛风胜湿颗粒的水提最佳工艺条件;采... 目的优选祛风胜湿颗粒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异欧前胡素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祛风胜湿颗粒的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以甘草酸单铵盐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祛风胜湿颗粒的水提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防风、川芎、藁本和蔓荆子4味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祛风胜湿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4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生产工艺合理、可靠,适合现代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胜湿颗粒 提取工艺 挥发油 异欧前胡素 甘草酸单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优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海军 张毅 +2 位作者 马玲 陈师农 任燕茹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木瓜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木瓜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树脂型号、上样液质量浓度、树脂柱径高比、吸附流速、洗脱剂种类及用量、除杂溶媒种类及用量、洗脱流速等工艺参数对纯化工艺的影响...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木瓜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木瓜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树脂型号、上样液质量浓度、树脂柱径高比、吸附流速、洗脱剂种类及用量、除杂溶媒种类及用量、洗脱流速等工艺参数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采用D-140型大孔树脂,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1 g·ml-1,上样量为2 BV,径高比1∶9,用3BV水洗除杂,3 BV10%乙醇洗脱,3 BV50%乙醇以2 BV·h-1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总黄酮质量分数达52%。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可较好的分离、纯化木瓜中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木瓜 总黄酮 分离纯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炎平分散片处方中辅料的筛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毅 张典瑞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筛选宫炎平分散片处方中的辅料。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脆碎度、崩解时间、片面光洁度为指标,考察处方及制备工艺重现性。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条件为干浸膏粉20 g、微晶纤维素60 g、乳糖10 g,PVPP 4 g、羧甲基淀粉钠8 g、30 ml的纯水... 目的筛选宫炎平分散片处方中的辅料。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脆碎度、崩解时间、片面光洁度为指标,考察处方及制备工艺重现性。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条件为干浸膏粉20 g、微晶纤维素60 g、乳糖10 g,PVPP 4 g、羧甲基淀粉钠8 g、30 ml的纯水作为黏合剂制备宫炎平分散片。结论此处方生产出来的产品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规定,重现性好,能适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炎平分散片 崩解剂 稀释剂 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利湿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义香 张新军 +1 位作者 马玲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优选清热利湿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黄柏单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赤芍等8味药材合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清热利湿颗粒... 目的优选清热利湿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黄柏单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赤芍等8味药材合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清热利湿颗粒最佳工艺条件:黄柏单煎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赤芍等药材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提取工艺经验证,重现性较好,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盐酸小檗碱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利湿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玲 陈师农 +1 位作者 张毅 吴义香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8期51-53,共3页
目的建立清热利湿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萆、黄柏、赤芍和王不留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含量测定时,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0.010 5... 目的建立清热利湿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萆、黄柏、赤芍和王不留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含量测定时,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0.010 5~0.105 0 g/L范围内(r=0.999 4)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为1.32%(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颗粒 薄层鉴别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清颗粒的发汗解热及促进肠蠕动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维祖 明亮 +3 位作者 陈师农 尹艳艳 李前进 李卫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研究湿热清颗粒的发汗解热及促进肠蠕动等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着色法 ,观察受试药的发汗作用 ;采用松节油和大肠杆菌致热法 ,观察受试药的解热作用 ;采用墨汁法 ,观察受试药对肠蠕动的作用。结果 湿热清颗粒增加小鼠足跖部汗液... 目的 研究湿热清颗粒的发汗解热及促进肠蠕动等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着色法 ,观察受试药的发汗作用 ;采用松节油和大肠杆菌致热法 ,观察受试药的解热作用 ;采用墨汁法 ,观察受试药对肠蠕动的作用。结果 湿热清颗粒增加小鼠足跖部汗液分泌 ;降低发热家兔的体温 ;增强小鼠肠蠕动。结论 湿热清颗粒具有一定的发汗、解热和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药(中药)/药理学 清热 肠蠕动/药物作用 湿热清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