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状斑迹”缺陷的成因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家光 田青超 +1 位作者 季思凯 斯初阳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2年第11期514-517,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微分析仪等设备对电镀锌钢板丝状斑迹缺陷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研究发现 ,镀锌板正常部位与缺陷部位表面差别很大 ,去除锌镀层后发现对应部位的显微织构也有明显的不同 ,缺陷部位铁 { 110 } <0 0 1>... 应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微分析仪等设备对电镀锌钢板丝状斑迹缺陷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研究发现 ,镀锌板正常部位与缺陷部位表面差别很大 ,去除锌镀层后发现对应部位的显微织构也有明显的不同 ,缺陷部位铁 { 110 } <0 0 1>取向的晶粒沿轧向分布 ,与“丝状斑迹”缺陷分布一致 ,而正常部位铁 { 110 } <0 0 1>取向的晶粒分布无规则。提出“丝状斑迹”缺陷与钢板表面的高斯织构沿轧向排列有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成因 织构 丝状斑迹 电镀 镀锌钢板 形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背散射衍射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家光 李忠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0年第2期71-74,77,共5页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发展 ,可使一般扫描电镜或电子探针在安装这一衍射附件后 ,对块状样品作亚微米级的结晶学分析。以电子束进行逐点扫描可得到一种全新的图象——晶体取向分布图 ,从而使显微组织、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分析联系起来 ...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发展 ,可使一般扫描电镜或电子探针在安装这一衍射附件后 ,对块状样品作亚微米级的结晶学分析。以电子束进行逐点扫描可得到一种全新的图象——晶体取向分布图 ,从而使显微组织、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分析联系起来 ,开辟了微观织构这一全新的科学领域。扼要介绍电子背散射衍射原理、装置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晶体取向成象 材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显微结构的EBSD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家光 曹圣泉 《物理测试》 CAS 2005年第2期1-5,11,共6页
近年来,新开发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将多晶材料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分析联系起来,能对晶界类型、取向、位向差和结构及其分布进行观察、统计测定和定量分析,从而建立了晶界结构、取向和织构等与多晶材料性能的定量和半定... 近年来,新开发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将多晶材料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分析联系起来,能对晶界类型、取向、位向差和结构及其分布进行观察、统计测定和定量分析,从而建立了晶界结构、取向和织构等与多晶材料性能的定量和半定量关系,成为现代材料研究的重要实验技术。笔者结合低碳钢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扼要介绍了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中的晶体取向图在多晶材料显微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EBSD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显微结构表征 多晶材料 显微组织 数据分析 微区成分 定量分析 统计测定 晶界结构 定量关系 材料性能 实验技术 材料研究 实际问题 晶体取向 结晶学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FDIS 24173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测定方法通则
4
作者 陈家光 田青超 张作贵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12-515,共4页
为了更好规范、推广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本文介绍了EBSD取向分析方法标准化的形成过程,基于GB/T19501-2004《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标准,由中国主导起草并负责、制订的ISO 24173《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测定方法通则》国际标准... 为了更好规范、推广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本文介绍了EBSD取向分析方法标准化的形成过程,基于GB/T19501-2004《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标准,由中国主导起草并负责、制订的ISO 24173《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测定方法通则》国际标准各阶段制订过程。作为ISO 24173召集人,宝钢负责组织国内、外专家组制订该标准,目前已顺利进入FDIS阶段。文中还列出ISO/FDIS 24173标准目录及标准各条款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取向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标准
5
作者 陈家光 范朝晖 林良道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5年第4期250-252,共3页
本文扼要介绍我国及国际微束分析标准化组织,我国“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国家标准(GB/T19501-2004)概况、以及基于该标准由我国主导起草并经ISO批准立项的“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ISO/WD 24173)目前的进展。
关键词 EBSD 标准化 微束分析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钢表面稳定锈层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张全成 吴建生 +4 位作者 郑文龙 王建军 陈家光 杨晓芳 李爱柏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研究了耐候钢在青岛近海大气中曝晒 3a的腐蚀行为 ,观察测定了锈层与基体的界面形貌、相组成及锈层中合金元素的分布 .结果表明 ,腐蚀 3a的耐候钢表面锈层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内锈层组织致密 ,主要有各向同性的α-FeOOH构成 ,在偏光下检... 研究了耐候钢在青岛近海大气中曝晒 3a的腐蚀行为 ,观察测定了锈层与基体的界面形貌、相组成及锈层中合金元素的分布 .结果表明 ,腐蚀 3a的耐候钢表面锈层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内锈层组织致密 ,主要有各向同性的α-FeOOH构成 ,在偏光下检测消光 ;外锈层有γ—FeOOH和Fe2 O3 构成 ,在偏光下检测炫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大气腐蚀 偏光 内锈层 羟基氧化铁 外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露1年的耐大气腐蚀用钢表面锈层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全成 吴建生 +4 位作者 陈家光 杨晓芳 李爱柏 郑文龙 王建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97-300,共4页
测量了碳钢和耐候钢在上海地区大气中的腐蚀速率 ,分析测定了锈层的相组成以及合金元素的分布 .结果表明 ,腐蚀 1年的碳钢表面锈层没有分层现象 ,且锈层中存在着较多的孔洞和裂纹 ;耐候钢的表面锈层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分层现象 ,内锈层主... 测量了碳钢和耐候钢在上海地区大气中的腐蚀速率 ,分析测定了锈层的相组成以及合金元素的分布 .结果表明 ,腐蚀 1年的碳钢表面锈层没有分层现象 ,且锈层中存在着较多的孔洞和裂纹 ;耐候钢的表面锈层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分层现象 ,内锈层主要有α -FeOOH和γ -FeOOH构成 ,外锈层有γ -FeOOH和FeO构成 .在内锈层中存在着裂纹 ,裂纹处产生了Cr元素的富集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耐候钢 内锈层 羟基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钢织构与晶界特征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曹圣泉 张津徐 +1 位作者 吴建生 陈家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45-1050,共6页
对IF钢板的罩式退火(BA)和连续退火(CA)工艺进行了模拟实验,并运用EBSD技术对两种IF钢板的织构、晶界特征分布及其与二次加工脆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退火工艺的IF钢板在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1)连... 对IF钢板的罩式退火(BA)和连续退火(CA)工艺进行了模拟实验,并运用EBSD技术对两种IF钢板的织构、晶界特征分布及其与二次加工脆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退火工艺的IF钢板在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1)连续退火IF钢板呈现强烈的{111}再结晶织构,它由{111}(110)和{111}(112)两类取向晶粒组成;罩式退火IF钢板的{111}再结晶织构相对较弱,且主要由{111}(110)组成;(2)连续退火IF钢板中含有较多的∑3,∑13,∑9和∑11重位晶界,而罩式退火的IF钢板中只含有∑3和∑13重位晶界;(3)连续退火IF钢板中低能晶界与高能随机晶界均匀分布,而罩式退火IF钢板中低能晶界成团集中分布,高能晶界分布在团簇周围构成粗大的网状,这是IF钢板产生二次加工脆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织构 晶界特征分布 二次加工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大气暴露3年的碳钢与耐候钢表面锈层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王建军 郭小丹 +2 位作者 郑文龙 陈家光 吴建生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7期288-291,共4页
通过对碳钢与耐候钢在海南、青岛两地挂片 4年的大气腐蚀速率测定 ,对挂片表面锈层结构的观察 ,以及对锈层的组成和合金元素分布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海洋大气环境下 ,耐候钢相对于碳钢未表现出明显的抗大气腐蚀性能 ,耐候钢表面锈层由... 通过对碳钢与耐候钢在海南、青岛两地挂片 4年的大气腐蚀速率测定 ,对挂片表面锈层结构的观察 ,以及对锈层的组成和合金元素分布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海洋大气环境下 ,耐候钢相对于碳钢未表现出明显的抗大气腐蚀性能 ,耐候钢表面锈层由比较致密的片状内锈层和疏松外锈层组成 ,内锈层主要是α FeOOH ,外锈层是α FeOOH ,γ FeOOH ,Fe3 O4,碳钢表面锈层是由α FeOOH ,γ FeOOH ,Fe3 O4组成的疏松单层结构。在青岛挂片表面锈层中发现了Cl元素的均匀分布 ;在海南挂片锈层中含有S ,Cl,Cr等元素的局部富集 ,分析了S ,Cl,Cr三者在锈层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 腐蚀 表面镀层 耐候钢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大气中耐侯钢和碳钢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全成 吴建生 +4 位作者 陈家光 李爱柏 杨晓芳 郑文龙 王建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5,25,共5页
通过大气曝晒腐蚀试验研究了碳钢和耐候钢的腐蚀情况 ,通过金相观察和EPMA分析 ,讨论了合金元素对耐候钢的抗大气腐蚀能力的影响。根据碳钢和耐候钢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特征 ,提出了钢在近海大气中腐蚀的等效电路模型 ;同时通过对上海地... 通过大气曝晒腐蚀试验研究了碳钢和耐候钢的腐蚀情况 ,通过金相观察和EPMA分析 ,讨论了合金元素对耐候钢的抗大气腐蚀能力的影响。根据碳钢和耐候钢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特征 ,提出了钢在近海大气中腐蚀的等效电路模型 ;同时通过对上海地区碳钢和耐候钢腐蚀数据的回归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大气腐蚀 大气暴露试验 碳钢 抗腐蚀性能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大气腐蚀用钢实验室加速腐蚀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全成 吴建生 +5 位作者 杨晓芳 陈家光 李爱柏 王建军 郑文龙 魏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2,共2页
以 3.5%的NaCl溶液为腐蚀剂 ,对碳钢和耐候钢进行干湿循环加速腐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该加速腐蚀实验方法和大气曝晒实验之间有类似的腐蚀动力学规律 。
关键词 耐大气腐蚀用钢 实验室 加速腐蚀 研究 大气腐蚀 耐候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结构对IF钢二次加工脆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圣泉 张津徐 +1 位作者 吴建生 陈家光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 TEM技术对 IF钢二次加工脆性与晶界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 IF钢板的低温冲压成形过程中,位错在高能随机晶界处大量塞积而萌生微裂纹,随后裂纹沿着连续网状的高能随机晶界迅速扩展而导...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 TEM技术对 IF钢二次加工脆性与晶界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 IF钢板的低温冲压成形过程中,位错在高能随机晶界处大量塞积而萌生微裂纹,随后裂纹沿着连续网状的高能随机晶界迅速扩展而导致IF钢板二次加工脆性现象;IF钢板中低Σ值(Σ≤29)的CSL晶界和小角度晶界对裂纹的扩展起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二次加工脆性 晶界结构 电子背散射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塑处理对喷射成形GCr15钢超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海生 吴杏芳 +3 位作者 章靖国 孙德生 陈家光 季思凯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研究了超塑处理对喷射成形GCr15钢超塑性的影响, 超塑性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未经超塑处 理的铸态试样,延伸率为 119%;经过二次油淬和二次油淬+高温回火超塑处理的两种试样.延伸率分别 为 328%和 671%.变形温度和... 研究了超塑处理对喷射成形GCr15钢超塑性的影响, 超塑性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未经超塑处 理的铸态试样,延伸率为 119%;经过二次油淬和二次油淬+高温回火超塑处理的两种试样.延伸率分别 为 328%和 671%.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 GCr15钢的超塑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材料的微观组织对其超 塑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超塑处理改变了材料试样的微观组织,导致其超塑性发生变化, 经过二次油淬+高 温回火超塑处理后试样具有球化组织.其超塑性最好:未经超塑处理的铸态试样具有珠光体组织,超塑性 最差:经过二次油淬超塑处理后试样的组织是马氏体和少量碳化物的混合, 其超塑性介于上述两种试样之 间, 喷射成形工艺使 GCr15钢获得均匀细化的稳定组织.这对于细晶超塑性是必要的,超塑处理使材料 的超塑性得到更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处理 喷射成形 GCR15钢 超塑性 微观组织 变形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锌板表面冲压亮点缺陷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季思凯 陈家光 +2 位作者 宓小川 洪其 刘俊亮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71,共5页
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电镀锌板表面冲压亮点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表面缺陷是由局部粗大的{100}<001>和{110}<001>取向晶粒引起;而该局部粗晶的形成与钢板在两相区的临... 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电镀锌板表面冲压亮点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表面缺陷是由局部粗大的{100}<001>和{110}<001>取向晶粒引起;而该局部粗晶的形成与钢板在两相区的临界变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锌板 亮点缺陷 电子背散射衍射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涂层改性技术在提高耐候钢抗海洋性大气腐蚀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建军 郑文龙 +1 位作者 陈家光 杨小芳 《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2期53-56,共4页
表面涂层改性处理的耐候钢挂片在2年的海洋性大气环境下暴晒,其腐蚀率是原耐候钢挂片腐蚀率的1/6。采用偏光、红外吸收、X射线衍射及EPAM对挂片锈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碳钢、耐候钢表面锈层主要由γ FeOOH、α FeOOH及Fe3O4组成... 表面涂层改性处理的耐候钢挂片在2年的海洋性大气环境下暴晒,其腐蚀率是原耐候钢挂片腐蚀率的1/6。采用偏光、红外吸收、X射线衍射及EPAM对挂片锈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碳钢、耐候钢表面锈层主要由γ FeOOH、α FeOOH及Fe3O4组成。α FeOOH趋向在钢铁表面分布。改性涂层处理可以加速耐候钢表面生成保护性致密锈层,该锈层中富集有大量Cr,而碳钢挂片、裸露耐候钢挂片、涂层耐候钢挂片表面疏松锈层中没有Cr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表面改性 涂层 铬代α羟基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热镀锌钢板镀层的性能综述 被引量:18
16
作者 余金山 张津徐 +2 位作者 吴建生 刘俊亮 陈家光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5年第7期325-328,335,共5页
对汽车用热镀锌钢板镀层的耐腐蚀性、成型性、焊接性和涂装性等几个重要的性能进行了介绍,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对汽车用热镀锌钢板镀层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了对这些性能研究的新的方法与方向。
关键词 镀锌钢板 耐腐蚀性 成型性 焊接性 涂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钢再结晶晶粒尺寸、显微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的EBSD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曹圣泉 张津徐 +1 位作者 吴建生 陈家光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4年第4期163-167,共5页
对IF钢板的罩式退火工艺和连续退火工艺进行了模拟,并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 SD)技术研究了两种退火工艺处理的IF钢板的再结晶晶粒尺寸、显微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及其与二次加工脆性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退火工艺的IF钢板在再结... 对IF钢板的罩式退火工艺和连续退火工艺进行了模拟,并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 SD)技术研究了两种退火工艺处理的IF钢板的再结晶晶粒尺寸、显微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及其与二次加工脆性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退火工艺的IF钢板在再结晶晶粒尺寸、显微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两种退火工艺的实验钢板在深冲性能和韧脆转变温度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显微织构 再结晶 晶粒尺寸 电子背散射衍射 退火处理 深冲性能 韧脆转变温度 无间隙原子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钢罩式退火过程中织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京 王先进 陈家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4-47,共4页
使用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手段对IF钢在罩式退火过程中织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变形纤维是由尺寸小于2 μm 的亚晶组成,亚晶之间具有空间取向差,{001}变形晶粒中亚晶的取向差很小,而{111}变形纤... 使用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手段对IF钢在罩式退火过程中织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变形纤维是由尺寸小于2 μm 的亚晶组成,亚晶之间具有空间取向差,{001}变形晶粒中亚晶的取向差很小,而{111}变形纤维中亚晶的取向差通常较大,这导致{111}冷变形基体上首先发生形核和长大,而{001}取向纤维最后被吞并;随着再结晶的进行,晶粒之间的取向差呈小角度关系的比例下降,这是因为具有相近取向的亚晶数量随着再结晶的进行而减少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罩式退火 织构 电子背散射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体育场屋盖风荷载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操礼林 褚兰晢 +4 位作者 石启印 李爱群 陈家光 李少龙 赵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9-345,共7页
对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体育场刚性模型进行了表面测压风洞试验,介绍了试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结构典型测点在不同风向角下的风压变化规律,给出了该体育场屋盖上的对应于50年和100年重现期的10min平均风... 对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体育场刚性模型进行了表面测压风洞试验,介绍了试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结构典型测点在不同风向角下的风压变化规律,给出了该体育场屋盖上的对应于50年和100年重现期的10min平均风压值及前10个最小极值风压值。分析表明:风压系数平均值分布规律明显,能体现屋盖上流场分布的情况;均方根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气流分离和旋涡脱落情况。典型体育场屋盖上表面主要分布负压,其中迎风边缘及突出部位较大,低凹处及尾流区域较小;屋盖下表面在迎风的钝体边缘有较大区域正压出现,背风处分布有不大的均匀负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 悬挑屋面 风洞试验 风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k-OPAL系统中断口解理面取向的电子背散射衍射测定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文九巴 戎咏华 +2 位作者 陈世朴 胡赓祥 陈家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763-766,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Link-OPAL系统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多晶体材料脆性解理刻面晶体学位向测定的方法。对多晶Al67Mn8Ti25金属间化合物室温脆性解理断口的实验测定表明。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解理刻面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