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释李唐皇室以“哥”称父的原因及“哥”、 “姐”等词与阿尔泰诸语言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宗振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21,共12页
关键词 “哥” “姐” 阿尔泰诸语言 来源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裕固语某些词的文化底蕴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宗振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各民族语言的词除语音形式和词义之外,往往还反映该民族的文化特点。本文依据西部裕固语中十几组词,阐述其词义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也就是这些词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西部裕固语 词的文化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入的柯尔克孜族语言文化研究成果——《柯尔克孜语言文化研究》评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宗振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文化研究 语言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研究成果 语言文字 吉尔吉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突厥语族语言研究概况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宗振 《语言与翻译》 2009年第3期3-14,共12页
文章介绍了建国60年来,我国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撒拉语、西部裕固语等9种现代突厥语族语言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 中国 突厥语族语言 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文译本音标和汉字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宗振 《民族翻译》 2009年第2期12-24,共13页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现代维吾尔文译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1984),陈述其汉文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中关于古突厥语音标和汉字的一些问题,供汉文译本读者参考,也为维、汉文翻译研究者提供资料。
关键词 突厥语大词典 汉文译本 音标问题 汉字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文译本的翻译质量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宗振 《民族翻译》 2010年第2期56-68,共13页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现代维吾尔文译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1984),陈述其汉文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中关于译名不一致、译文前后缺乏照应、漏译和译文用词的一些问题,供汉文译本读者参考,也为维、汉文翻译研究者提供资料。
关键词 突厥语大词典 汉文译本 翻译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文译本对古突厥语的理解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宗振 《民族翻译》 2009年第4期46-58,共13页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现代维吾尔文译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1984),陈述其汉文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中关于译者、审阅者对古突厥语原词语的理解问题,供汉文译本读者参考,也为维、汉文翻译研究者提供资料。
关键词 突厥语大词典 汉文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语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宗振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22,共8页
本文主要内容:1)方言研究的重要性;2)百多年来国内外的维语方言研究;3)在维语方言研究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维吾尔 维吾尔语 方言 方言学
全文增补中
关于维吾尔语言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陈宗振 《双语教育研究》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对古今维吾尔语的历史分期问题学术界有不同见解。文章认为,古今维吾尔语历史应分为三个时期:一、回鹘语时期,即8-15世纪。其中,突厥文文献语言期为8-9世纪,回鹘文文献语言期为9-15世纪;二、喀喇汗王朝突厥语和察合台语时期,即10-20世... 对古今维吾尔语的历史分期问题学术界有不同见解。文章认为,古今维吾尔语历史应分为三个时期:一、回鹘语时期,即8-15世纪。其中,突厥文文献语言期为8-9世纪,回鹘文文献语言期为9-15世纪;二、喀喇汗王朝突厥语和察合台语时期,即10-20世纪初。其中,喀喇汗王朝突厥文文献语言期为10-13世纪,察合台文文献语言期为14-20世纪初;三、现代维吾尔语时期,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同时,文章还就古代维吾尔语元音i与觙"合二为一"的时期问题,元音a、覿弱化为e、i在文字上如实反映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语 语言演化 语言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裕固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宗振 《语言研究》 1985年第1期206-214,共9页
一裕固族及裕固语九世纪中,回鹘人的一支在河西走廊居住并建立了政权,史称"甘州回鹘"。十一世纪上半叶,甘州回鹘政权亡于党项族的西夏,回鹘各部四散。其中之一部退处沙州(敦煌)以南、今青海西北及新疆东南部游牧。十一世纪末... 一裕固族及裕固语九世纪中,回鹘人的一支在河西走廊居住并建立了政权,史称"甘州回鹘"。十一世纪上半叶,甘州回鹘政权亡于党项族的西夏,回鹘各部四散。其中之一部退处沙州(敦煌)以南、今青海西北及新疆东南部游牧。十一世纪末叶,汉文史籍中出现了"黄头迴纥",其活动地区仍在今甘、青、新三省区之间。十三世纪,他们处于蒙古帝国统治下,称为"撒里畏吾"或"撒里畏兀"。十四世纪末叶,明朝政府在他们居住的地区设置了安定、阿端、曲先三卫。当时称他们为"拱里畏兀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借词 西部裕固语 裕固族 现代维吾尔语 汉语普通话 伊斯兰教 十五世纪 语言 附加成分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藜麦发芽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益胜 舒蓝萍 +6 位作者 徐学明 陈宗振 洪婷婷 黄彩虹 卫晓 陈启飞 金亚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8,47,共6页
分别以秘鲁黑藜麦、红藜麦、白藜麦为原料,研究其发芽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γ-氨基丁酸、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皂苷和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72h发芽处理的黑、红、白藜麦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有... 分别以秘鲁黑藜麦、红藜麦、白藜麦为原料,研究其发芽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γ-氨基丁酸、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皂苷和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72h发芽处理的黑、红、白藜麦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有所增加,最高可分别达110.10,157.40,135.70mg/100g;表儿茶素含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7.11,5.32,1.32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分别增加了4.23,2.79,3.29倍;此外,3种藜麦的皂苷含量和总多酚含量均随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发芽能提高藜麦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综上,通过发芽处理可有效提高藜麦中有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发芽 生物活性物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水热制备方法对Ni/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宗振 陈梦寒 +1 位作者 李抄 徐艳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6期24-25,31,共3页
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浸渍法是最常规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本文通过对浸渍之后的催化剂前驱体进行水热处理,改善了浸渍法制备的Ni/Al_2O_3催化剂上Ni粒子与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了催化剂的催... 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浸渍法是最常规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本文通过对浸渍之后的催化剂前驱体进行水热处理,改善了浸渍法制备的Ni/Al_2O_3催化剂上Ni粒子与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XRD和H_2-TPR表征发现,水热处理4h制得的Ni/Al_2O_3-4催化剂上,Ni与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适中,Ni-Al合金的衍射峰强度最低,活性组分Ni的衍射峰最为弥散,该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具有最高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水热方法 甲烷 干重整 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维吾尔语词根的语音变异及同根异形词
13
作者 陈宗振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22,共8页
维吾尔语是一种粘着型语言,词的结构特点很明显,即词内有一个或几个可以分解的词素,除表达最基本的词汇意义的词根之外,还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附加成分。这些附加成分中,有可以构成新词的构词附加成分,也有表示各种语法意义的构形附加成分。
关键词 现代维吾尔语 附加成分 语音变异 异形词 词汇意义 波斯语 突厥语 裕固语 维汉词典 语音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语且末话的方言词
14
作者 陈宗振 《语言与翻译》 1985年第1期25-29,共5页
且末县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脉北麓。全县面积十四万平方公里,但大部分是沙漠和山地。境内有车尔臣、喀拉米兰两条主要河流,农业生产主要靠河、渠灌溉。山区缺乏林木,但也有一些草场,可以进行畜牧业生产。
关键词 维吾尔语 五体清文鉴 畜牧业生产 且末县 附加成分 农业生产 少数民族语言 车尔臣 类词 单音节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方便百合粉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益胜 金俊男 +3 位作者 徐学明 吴志海 孙倩倩 陈宗振 《生物化工》 2020年第3期5-8,共4页
百合是中国首批审核通过的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食品资源。本研究通过研究热烫条件对百合内源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进料流速对喷雾干燥百合粉收集率的影响,麦芽糊精添加量对百合粉产品... 百合是中国首批审核通过的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食品资源。本研究通过研究热烫条件对百合内源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进料流速对喷雾干燥百合粉收集率的影响,麦芽糊精添加量对百合粉产品冲调性的影响,蔗糖、食盐、增香剂添加量对产品感官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百合粉加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热烫最佳时间为40 s;喷雾干燥较优的工艺参数为: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80℃,进料速度300 mL/h;最佳配方为百合粉48.25%、麦芽糊精30%、蔗糖21%、食盐0.5%、增香剂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百合粉 喷雾干燥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突厥语的“父母兄姊”等称谓及其演变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宗振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1-80,共10页
本文结合史料和民族学资料探讨了我国突厥诸语言“父母兄姊”等称谓的来源及其演变。
关键词 《突厥语词典》 突厥语族 亲属称谓 哈萨克语 维吾尔语 柯尔克孜语 回鹘文文献 西部裕固语 突厥文 民族出版
原文传递
《突厥语大词典》中的中古汉语借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宗振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4,共9页
公元11世纪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编著的《突厥语大词典》中有一批古代汉语借词。国内外前辈学者的著述中指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但少数词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还讨论了词典中的另一些汉语借词,它们往往具有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或西北汉语... 公元11世纪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编著的《突厥语大词典》中有一批古代汉语借词。国内外前辈学者的著述中指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但少数词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还讨论了词典中的另一些汉语借词,它们往往具有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或西北汉语方音的特点,而且有些词沿用至今并派生许多新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语大词典》 汉语借词 中古汉语 汉语方音 语音特点 国内外 新词
原文传递
试释西部裕固语中关于服饰的某些词语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宗振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66,共8页
由于语音、词义的变化,西部裕固语中有些关于服饰的词语人们已不易辨明其原貌。作者通过与古今突厥语及汉语有关词语的比较。
关键词 西部裕固语 《突厥语词典》 裕固族 附加成分 现代维语 词义 汉语借词 服饰 名词 胸饰
原文传递
试论古代突厥文献语言的rin以及ol和turur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宗振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6,共8页
古突厥文的 ■rin■“大约是、感到是”为系动词■r-“是”的动名词,它用于句末时,是以非确指的口气表达说话者主观的估计和感觉。在喀喇汗王朝文献中, ■rin■逐渐消失,部分地取代其作用的是由动词tur-“站、立”分化... 古突厥文的 ■rin■“大约是、感到是”为系动词■r-“是”的动名词,它用于句末时,是以非确指的口气表达说话者主观的估计和感觉。在喀喇汗王朝文献中, ■rin■逐渐消失,部分地取代其作用的是由动词tur-“站、立”分化出的turur“存在、是、有”,它与原可作为系词的ol“是、存在”并存并用;在arinc已消失的察合台语中,turur及其变体 dur/tur等又逐渐取代ol,仍用于句末表非确指口气,有时带有疑惑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突厥文 文献语言 aerinc turur OL
原文传递
关于《高昌馆杂字》标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宗振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45,共12页
本文在充分利用有关文献和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1984年出版的《高昌馆杂字》的整理和标音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
关键词 《高昌馆杂字》 标音 明代 四夷馆 分类词汇集 高昌馆 汉文 回鹘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