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的一种,HBV DNA的长度为3.2kb,具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分别编码HBV的表面抗原蛋白,核心/e抗原蛋白、X蛋白以及HBV DNA聚合酶(HBV DNA P).HBV DNA P基因在ORF中最长,并且与C、S、X基...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的一种,HBV DNA的长度为3.2kb,具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分别编码HBV的表面抗原蛋白,核心/e抗原蛋白、X蛋白以及HBV DNA聚合酶(HBV DNA P).HBV DNA P基因在ORF中最长,并且与C、S、X基因区有重叠,其编码的P蛋白含有3个功能域和1个无意义的隔离片(spacer,SP),排列顺序为N-末端蛋白(TP),隔离片,RT/DNA聚合酶和RNase H,由于受到不能从病毒体直接纯化和在不同的系统中表达有活性酶的限制,目前对聚合酶及其所编码的各个功能区域蛋白质的功能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展开更多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 C virus,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黄病毒属,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然源是丙型肝炎患者,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目前尚无针对HCV特异性预防疫苗,80%HCV感染者会转变为慢性感染.慢性HCV感染具...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 C virus,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黄病毒属,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然源是丙型肝炎患者,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目前尚无针对HCV特异性预防疫苗,80%HCV感染者会转变为慢性感染.慢性HCV感染具有隐匿性、进展性等特点,30~50年后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在发生率或流行率持续维持高水平的国家中,由于HCV导致的相关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展开更多
文摘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属,是一组以侵袭肝脏为主的病毒,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和鸟类.HBV DNA的长度为3.2kb,具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分别编码HBV的表面抗原蛋白,核心/e抗原蛋白,X蛋白以及HBV DNA多聚酶(HBV DNA P).HBV DNA P基因在ORF中最长,并且与C、S、X基因区有重叠,其编码的P蛋白含有N-末端蛋白(TP)、逆转录酶(RT)/DNA多聚酶、RNase H和隔离片(spacer,SP)等4个结构域,各结构域分别位于2307—2840nt、133—1128nt、1129—1621nt和2841—0—132nt.目前对多聚酶及其所编码的各个结构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文摘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的一种,HBV DNA的长度为3.2kb,具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分别编码HBV的表面抗原蛋白,核心/e抗原蛋白、X蛋白以及HBV DNA聚合酶(HBV DNA P).HBV DNA P基因在ORF中最长,并且与C、S、X基因区有重叠,其编码的P蛋白含有3个功能域和1个无意义的隔离片(spacer,SP),排列顺序为N-末端蛋白(TP),隔离片,RT/DNA聚合酶和RNase H,由于受到不能从病毒体直接纯化和在不同的系统中表达有活性酶的限制,目前对聚合酶及其所编码的各个功能区域蛋白质的功能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
文摘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 C virus,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黄病毒属,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然源是丙型肝炎患者,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目前尚无针对HCV特异性预防疫苗,80%HCV感染者会转变为慢性感染.慢性HCV感染具有隐匿性、进展性等特点,30~50年后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在发生率或流行率持续维持高水平的国家中,由于HCV导致的相关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