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稚海龟胃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华灵 李丕鹏 +5 位作者 叶明彬 古河祥 白树崇 端金霞 夏中荣 陆宇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对2种稚海龟的胃进行形态学观察显示:胃均呈J型,由贲门、胃体和幽门组成;胃体囊状,幽门管状;绿海龟稚龟胃体、幽门均较玳瑁稚龟的长;2种稚龟胃皱褶形态及分布不同。胃壁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桨膜组成,它们占2种稚龟胃壁的比例... 对2种稚海龟的胃进行形态学观察显示:胃均呈J型,由贲门、胃体和幽门组成;胃体囊状,幽门管状;绿海龟稚龟胃体、幽门均较玳瑁稚龟的长;2种稚龟胃皱褶形态及分布不同。胃壁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桨膜组成,它们占2种稚龟胃壁的比例亦存在差异。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和微绒毛。绿海龟稚龟胃上皮细胞呈正六边形,其粘原颗粒呈扁椭圆形;玳瑁稚龟胃上皮细胞则呈不规则指突状,是绿海龟稚龟的2.3倍,其粘原颗粒呈球形且较绿海龟稚龟胃的大0.6倍。胃腺均呈直管状,可分为贲门腺、胃体腺和幽门腺,腺组成腺细胞皆无主细胞和壁细胞之分。绿海龟稚龟胃的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较玳瑁稚龟的发达。2种稚海龟胃的组织形态及结构的差异应与其食性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组织学 超微结构 胃腺 绿海龟 玳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龟卵人工移植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华灵 叶明彬 +2 位作者 林日锦 古河祥 夏中荣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6-457,共2页
在2004~2005年间,针对自然孵化的利弊选取4头绿海龟的32窝卵进行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孵化实验。结果原位平均孵化率只有65.82%,而移植后平均孵化率可达82.13%,说明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孵化方式是一个提高海龟孵化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绿海龟 人工移植 自然孵化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绿海龟的筑巢行为和巢址选择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华灵 叶明彬 +2 位作者 李满文 观玉安 李丕鹏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957,共7页
绿海龟(Chelonia mydas)是国际濒危物种,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巢址的选择对绿海龟繁衍后代极为关键,研究筑巢行为可为其种群恢复及保护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对绿海龟巢址选择的研究并不多见,也不全面,仍有许多未知之处,... 绿海龟(Chelonia mydas)是国际濒危物种,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巢址的选择对绿海龟繁衍后代极为关键,研究筑巢行为可为其种群恢复及保护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对绿海龟巢址选择的研究并不多见,也不全面,仍有许多未知之处,如沙滩树木对产卵的影响等。由于我国野外上岸产卵的绿海龟极度稀少,很难通过野外种群深入了解它们的筑巢行为,故2019—2020年间,采用红外线视频监控技术研究了11只人工养殖的雌性绿海龟的119次筑巢行为,发现96%筑巢位置位于树木区,仅有4%出现在裸沙区;树木区中80%筑巢及88%产卵行为均集中在隐蔽区域,说明绿海龟明显偏好于植被下产卵,尤其喜好温度、湿度和隐蔽性相对较好的区域。此外,绿海龟每次产卵通常会经多次上岸、多次筑巢以寻找合适产卵点,另约有25%的产卵点是它们的弃址,皆揭示绿海龟对巢址具有选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产卵偏好 产卵位置选择 筑巢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绿海龟口腔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比较
4
作者 陈华灵 陆宇燕 +4 位作者 叶明彬 古河祥 白树崇 端金霞 李丕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3-670,共8页
对不同年龄段绿海龟Chelonia mydas的口腔进行形态学观察。口腔均由喙、内鼻孔、舌、气门及咽喉腔组成。喙覆盖角质鞘,无牙齿。稚龟喙呈V型,无角质锯齿,下喙钩状;幼龟和成年龟喙呈U型,具多排角质锯齿,口裂均相对较稚龟小。上喙内侧角化... 对不同年龄段绿海龟Chelonia mydas的口腔进行形态学观察。口腔均由喙、内鼻孔、舌、气门及咽喉腔组成。喙覆盖角质鞘,无牙齿。稚龟喙呈V型,无角质锯齿,下喙钩状;幼龟和成年龟喙呈U型,具多排角质锯齿,口裂均相对较稚龟小。上喙内侧角化内鼻孔2个;内鼻孔梳状乳突在稚龟中缺失,但在幼龟和成年龟中可见,且随年龄增长、增密。舌呈"U"型,短小;舌正后方有游离的半圆形膜状皱褶,其下方可见1个裂隙。气门紧随裂隙内侧,游离,由2个杓状软骨支撑。舌和气门下方舌骨1块;角腮骨1对,分别可伸至咽喉腔下方和头骨后方。咽喉腔约占口腔的1/2,表层分布有大量弧状皱褶,且左右各具1个咽鼓管孔。光镜下,口腔腔壁包含黏膜层、肌层和骨骼。黏膜层均由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但仅稚龟舌后部的黏膜层可见分泌细胞分布。舌体与膜状皱褶之间有分支泡状腺;膜状皱褶下方的裂隙表面覆盖复层柱状上皮,可见管状腺分布;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在ABPAS染色中均呈玫红色。肌层为骨骼肌,其在舌体分布较少,而在气门区域较发达。扫描电镜下,口腔黏膜上皮由多边形的角质细胞组成,其表面有不规则的波纹分布,微绒毛和杯状细胞均缺失。绿海龟口腔的组织形态及结构与其食性及生态适应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组织学 超微结构 稚龟 幼龟 成年龟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稚龟高密度养殖越冬技术初报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华灵 叶明彬 林日锦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5-397,共3页
多年的研究数据表明,每年9月份后出壳的稚龟个体较小,在12月前平均体重少于70g,占死亡总数的90%以上。原因是稚龟冬季的摄食能力下降,个体较小的稚龟体质差,没有足够的能量御寒。而采用加温和药物预防措施效果不佳。2004年,我们采取绿... 多年的研究数据表明,每年9月份后出壳的稚龟个体较小,在12月前平均体重少于70g,占死亡总数的90%以上。原因是稚龟冬季的摄食能力下降,个体较小的稚龟体质差,没有足够的能量御寒。而采用加温和药物预防措施效果不佳。2004年,我们采取绿海龟高密度养殖方法,按照绿海龟的自然生活习性,从改善水质和食物,增强稚龟体质入手,使其越冬前体重迅速增加到100g以上,御寒能力增强,可有效保证稚龟顺利过冬,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高密度养殖 发病率 成活率 越冬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华灵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459-461,共3页
目的总结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参阅最近几年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讨论对近几年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作用和实验探索进行分析总结,认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目的总结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参阅最近几年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讨论对近几年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作用和实验探索进行分析总结,认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发挥了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心血管疾病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龟标志方法纵览 被引量:7
7
作者 古河祥 夏中荣 +2 位作者 陈华灵 林日锦 李丕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8-460,共3页
关键词 海龟 标志 PIT电子芯片 卫星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玳瑁和绿海龟幼体外周血细胞的观察与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飞燕 古河祥 +2 位作者 陈华灵 夏中荣 李丕鹏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121,共9页
对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绿海龟(Chelonia myda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及其数量进行了观察、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海龟外周血都观察到7种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 对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绿海龟(Chelonia myda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及其数量进行了观察、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海龟外周血都观察到7种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除了绿海龟观察到大、小2种嗜酸性粒细胞外,另外几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他爬行动物相似。白细胞分类计数表明,2种海龟白细胞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仅有少数,嗜碱性粒细胞极少,并且此类细胞在玳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为零。玳瑁红细胞数量为(346.7±68.4)×103个/μl,比绿海龟红细胞含量少,绿海龟为(403.3±170.6)×103个/μl;玳瑁白细胞及血栓细胞数分别为(7.7±1.9)×103个/μl和(9.6±2.2)×103个/μl,绿海龟分别为(7.3±2.8)×103个/μl和(7.5±3.7)×103个/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瑁 绿海龟 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皮龟的大体解剖 被引量:6
9
作者 古河祥 夏中荣 +5 位作者 张飞燕 肖圣杰 陈华灵 林日锦 叶明彬 李丕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0-391,394,共3页
对1例渔民误捕死亡的棱皮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主要特点有:心脏位于胸部正中位置;食管内壁有许多锥状突起,可能起过滤、辅助吞咽食物的作用;肠长360.0cm,占整个消化管长度的51.9%;卵... 对1例渔民误捕死亡的棱皮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主要特点有:心脏位于胸部正中位置;食管内壁有许多锥状突起,可能起过滤、辅助吞咽食物的作用;肠长360.0cm,占整个消化管长度的51.9%;卵巢形似鸡冠花花瓣,大约有4~6万个未成熟卵细胞,推测为一少年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皮龟 系统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loop区的广东沿岸和三沙海域绿海龟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华灵 叶明彬 +5 位作者 谢子强 肖宝华 廖宝林 王付民 王少锋 姜怡薇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49-356,共8页
通过线粒体调控区D-loop基因部分序列对广东沿岸和三沙海域3个地理群体(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粤西和海南省三沙市)共132个绿海龟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绿海龟地理群体的D-loop基因片段序列的A+T含量为68.... 通过线粒体调控区D-loop基因部分序列对广东沿岸和三沙海域3个地理群体(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粤西和海南省三沙市)共132个绿海龟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绿海龟地理群体的D-loop基因片段序列的A+T含量为68.2%,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共定义了1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在0.157~0.775之间,核苷酸多样性在0.00063~0.01017之间;3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分化,其中三沙群体和其他2个群体存在高度的分化,粤西群体和海龟保护区群体存在较小的分化,3个群体之间存在基因交流现象;采用邻位连接法(NJ)对132个序列片段和19个单倍型分别构建了系统发育树,3个群体的绿海龟存在较为复杂的交叉聚类现象,19个单倍型聚类为3个大的分支。本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绿海龟总体样本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广东沿岸与三沙海域的绿海龟种群存在基因交流现象。本研究为探究我国绿海龟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开展绿海龟种质资源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D-LOOP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培育幼年绿海龟的卫星追踪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明彬 陈华灵 +1 位作者 古河祥 李丕鹏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
2011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在3只人工培育的幼年绿海龟背甲上安装微型卫星追踪器,通过全球Argos系统开展追踪监测,旨在研究海龟洄游路线以及海流、海水叶绿素浓度等因子对洄游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幼龟洄游方向与同期海流趋同,洄游路... 2011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在3只人工培育的幼年绿海龟背甲上安装微型卫星追踪器,通过全球Argos系统开展追踪监测,旨在研究海龟洄游路线以及海流、海水叶绿素浓度等因子对洄游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幼龟洄游方向与同期海流趋同,洄游路线与历年产卵后母龟大体相似;洄游平均速度为0.2~1.8 km·h^(-1),洄游距离68~949 km;觅食场海水叶绿素浓度为1~2 mg·m^(-3)。揭示南海台湾至海南近岸海域间可能存在绿海龟洄游通道,绿海龟的洄游可能与食性及海流有关,开展增殖放流应充分考虑季节、海流等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幼龟 迁徙路线 洄游通道 卫星追踪 海流 觅食 人工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甲陆龟的人工饲养试验及行为观察初报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飞燕 古河祥 +3 位作者 肖圣杰 林日锦 陈华灵 夏中荣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455,共2页
从2004年,人工饲养了18个凹甲陆龟,对其食性、行为、疾病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凹甲陆龟喜躲藏于阴暗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爱吃平菇、熟地瓜、黄瓜、西红柿等瓜果,常患寄生虫、胃肠疾病,较难人工驯养,提出了凹甲陆龟人工饲养几点建议。
关键词 凹甲陆龟 人工饲养 行为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丽龟的生理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明彬 夏中荣 +4 位作者 陈华灵 古河祥 端金霞 张飞燕 李丕鹏 《蛇志》 2012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研究太平洋丽龟的生理结构及特点,为我国开展海龟保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1只误捕致死的太平洋丽龟进行解剖,观察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泄殖系统并测量记录。结果太平洋丽龟心脏位于胸部正中、稍偏右;食管内壁分... 目的研究太平洋丽龟的生理结构及特点,为我国开展海龟保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1只误捕致死的太平洋丽龟进行解剖,观察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泄殖系统并测量记录。结果太平洋丽龟心脏位于胸部正中、稍偏右;食管内壁分布许多锥状突起;小肠长240cm,占整个消化系统管道总长的53.1%,消化道总长与体长的比值(简称肠长比)为5.35;精巢1对,阴茎长30cm,可推断为成年的雄龟。结论太平洋丽龟的生理结构估计与其肉食性有关,这对开展人工驯养繁育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丽龟 解剖 生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源溶藻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明彬 陈华灵 +4 位作者 冯国清 梁志凌 端金霞 刘振兴 观玉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97-105,共9页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展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相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菌能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黄色,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1%NaCl葡萄糖磷酸盐胨水、蔗糖、甘露糖和赖氨酸脱羧酶上的生化特性均显示阳性,并且在3%~10%NaCl胨水均能生长;与NCBI上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同源性达100%。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恩诺沙星、萘啶酸、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和头孢曲松敏感;对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妥布霉素、大观霉素、诺氟沙星和氨曲南呈中介;对新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15种药物有耐药性。【结论】该菌株鉴定为溶藻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及头孢类(如头孢曲松)等药物较为敏感。试验结果为绿海龟稚龟溶藻弧菌病的诊断及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种苗培育 溶藻弧菌 16SrRNA分析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海龟阴茎脱垂治疗初报
15
作者 陈华灵 叶明彬 +1 位作者 李满文 观玉安 《海洋与渔业》 2021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绿海龟在全球范围处于濒危状态,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由于雄性绿海龟一生极少上岸,故海龟阴茎脱垂极少见,其相关的治疗方案更是鲜有报道。本报告旨在分享诊断和治疗绿海龟阴茎脱垂的经验,为我国海龟保护及人工繁殖项目开展和推广提... 绿海龟在全球范围处于濒危状态,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由于雄性绿海龟一生极少上岸,故海龟阴茎脱垂极少见,其相关的治疗方案更是鲜有报道。本报告旨在分享诊断和治疗绿海龟阴茎脱垂的经验,为我国海龟保护及人工繁殖项目开展和推广提供切实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保护动物 绿海龟 濒危状态 全球范围 人工繁殖 阴茎脱垂 治疗方案 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药房发药交待的重要性
16
作者 陈华灵 《心理医生(下)》 2011年第10期1530-1530,共1页
药品是防病、治疗、保健、诊疗的特殊商品,药效的高低取决与多方面的因素,而药房发药交待是其中较重要的因素。如何指导病人用药,不光是医师的责任,更是药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药房发药交待是医院对外的窗口,亦是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 药品是防病、治疗、保健、诊疗的特殊商品,药效的高低取决与多方面的因素,而药房发药交待是其中较重要的因素。如何指导病人用药,不光是医师的责任,更是药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药房发药交待是医院对外的窗口,亦是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药房发药是否妥当,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身体健康,因发药交待不周或交待错误而致死人命的资料,屡有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药交待 药房发药 临床治疗效果 特殊商品 病人用药 身体健康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治疗2期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易天江 谢睿彬 +2 位作者 严汝庆 陈静清 陈华灵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001-5003,共3页
目的分析七叶皂苷钠治疗2期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治疗该病的新方法,并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该院诊断为2期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8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 目的分析七叶皂苷钠治疗2期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治疗该病的新方法,并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该院诊断为2期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8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治疗方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易惊、惊跳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及皮疹的康复情况、丙种球蛋白用量、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肌酶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缩短,丙种球蛋白用量减少,易惊、惊跳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及皮疹疗效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肾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及其余各项心肌酶谱指标、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叶皂苷钠对症治疗2期手足口病,能缩短易惊、惊跳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的康复时间,缩短发热和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手足口病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浴I号方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18
作者 陈华灵 易天江 +2 位作者 李晓云 张宝华 陈志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5-98,共4页
在手足口病治疗中,分析中药浴I号方治疗效果。方法 共收治86例手足口病患儿(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43例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而43例中药组中在上述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中药浴I号方治... 在手足口病治疗中,分析中药浴I号方治疗效果。方法 共收治86例手足口病患儿(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43例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而43例中药组中在上述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中药浴I号方治疗,具体时间是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对不同组别患儿的情况。结果 中药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性(P<0.05),前一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同组别存在差异性(P<0.05),中药组更短于另一组,以及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不良反应中,两组间未有差异(P>0.05)。结论 在为HFMD患儿提供中药浴I号方后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浴I号方 手足口病 安全性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益微生物(EM)在绿海龟稚龟培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明彬 古河祥 +1 位作者 陈华灵 林日锦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有益微生物 EM 绿海龟 稚龟培育 饵料系数 养殖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
作者 陈华灵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6期69-70,共2页
目的:评价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处方3687张,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分析方法,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32.1%,用... 目的:评价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处方3687张,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分析方法,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32.1%,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22.83%;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居第一;在DDDs排序中口服类药物的总DDDs略高于注射类;大部分抗菌药物DUI接近1。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有越梯级用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