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地区严重创伤救治规范体系的建立和推广
1
作者 陈创造 唐银 +6 位作者 李王安 林才 施志国 曾贤梁 高咏萱 薛倩茹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710-713,共4页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损害控制手术—重症创伤管理—创伤康复”一体化严重创伤救治规范体系,通过创伤回顾审核及构建创伤数据库推动创伤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规范救治和持续改进使笔者医院严重创伤患...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损害控制手术—重症创伤管理—创伤康复”一体化严重创伤救治规范体系,通过创伤回顾审核及构建创伤数据库推动创伤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规范救治和持续改进使笔者医院严重创伤患者病死率仅为4.88%。创办“惠州市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班”、“惠州市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班”,向基层医院推广笔者医院严重创伤救治规范体系,总体提高全市严重创伤综合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救治规范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分级创伤急救培训体系构建——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创造 李王安 +5 位作者 林才 施志国 曾贤梁 高咏萱 唐惠婷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718-720,F0003,共4页
通过过去两年对广东省惠州市不同对象创伤急救培训的实践,包括公众培训、惠州市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班、惠州市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班,提高了公众的创伤自救能力、乡镇基层医院的初级创伤救治能力以及县市级医院的严重创伤生命支持... 通过过去两年对广东省惠州市不同对象创伤急救培训的实践,包括公众培训、惠州市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班、惠州市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班,提高了公众的创伤自救能力、乡镇基层医院的初级创伤救治能力以及县市级医院的严重创伤生命支持能力,初步建成“公众-基层-精英”三级创伤培训体系,该体系有助于提高城市综合创伤救治能力,为构建惠州市“镇-县-市”三级创伤中心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吸收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培训课程的精髓及优点,设计出适合地市级创伤培训体系发展的课程,在培训推广和区域广覆盖方面具有与CTCT及ATLS不一样的地方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急救 城市分级 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陈创造 何小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334-336,共3页
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 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手术修补是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办法,自1887年Bassini首创加强腹股沟后壁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经历了前路张力修补、开放式无张力修补、腹腔镜技术修补的历史过程,其中也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手术方式,将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手术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曾贤梁 李王安 +3 位作者 施志国 林才 陈创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45-46,49,共3页
目的探究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急诊CT检查确诊的101例骨盆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157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观... 目的探究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急诊CT检查确诊的101例骨盆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157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骨科损伤控制(DCO)理论开展对应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室指标、骨折复位效果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和Col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DIC及MOD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4 h后,观察组PT短于对照组,HCT、PLT高于对照组,血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中开展DCO理论能有效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院前急救 院内救治 损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严重创伤一体化急救模式实施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创造 李王安 +4 位作者 林才 施志国 曾贤梁 李署湘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在市级综合大医院实施互联网+严重创伤一体化急救模式,探讨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创伤中心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接诊的542例严重创伤(ISS≥16分)病人作为一体化组,将2015年接诊的240例严重创伤病人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的院内急救... 目的:在市级综合大医院实施互联网+严重创伤一体化急救模式,探讨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创伤中心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接诊的542例严重创伤(ISS≥16分)病人作为一体化组,将2015年接诊的240例严重创伤病人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的院内急救等待时间和死亡率。结果:一体化组院内抢救零等待,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组(8.3%vs 12.91%,P<0.05)。结论:在市级综合大医院实施互联网+严重创伤一体化急救模式有很强的现实需要,能明显提高严重创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严重创伤 一体化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回顾结合时间轴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与质量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创造 李王安 +3 位作者 林才 施志国 曾贤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4-596,共3页
严重创伤导致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健康问题,是36岁以下成人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对严重创伤患者及早进行规范救治可降低致残、致死率。为此,本院创伤中心要求创伤小组严格遵循《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原则并... 严重创伤导致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健康问题,是36岁以下成人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对严重创伤患者及早进行规范救治可降低致残、致死率。为此,本院创伤中心要求创伤小组严格遵循《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原则并结合复苏时间轴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复苏;每2周抽取一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视频回顾,持续改进接诊与复苏过程中的不足。现笔者回顾分析本院创伤中心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复苏的297例严重创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患者 复苏时间 创伤中心 时间轴 高级创伤生命支持 效率与质量 死亡原因 致死率
原文传递
粘连性肠梗阻168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振华 陈创造 林木平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肠梗阻患者168例,其中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接受手术治疗者48例。48例中行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32例,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16例。将48例患者分为早期手术(≤36 h...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肠梗阻患者168例,其中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接受手术治疗者48例。48例中行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32例,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16例。将48例患者分为早期手术(≤36 h)、中期手术(36~72 h)及晚期手术(≥72 h),分析其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 48例中早期手术20例,中期手术14例,晚期手术1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中,1例晚期手术的患者术后6 d出现梗阻(肠扭转),经再次手术后治愈,1例晚期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后切口愈合良好,2例1年内出现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余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胃肠外科中以肠梗阻的病因最为复杂,病情变化快,现在腹腔镜技术普及面广,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期腹腔镜手术干预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腹腔镜 粘连松解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