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凤群 刘素芳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3期3627-3628,共2页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治疗价值及各自优缺点。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160例子宫全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阴式子宫全切组78例,开腹子宫全切组82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对照研究。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治疗价值及各自优缺点。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160例子宫全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阴式子宫全切组78例,开腹子宫全切组82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对照研究。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排便,术后腹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上皮内瘤变与传统开腹子宫全切除相比较有微创、美观、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手术 开腹手术 子宫全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惫感与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凤群 陈金雅 +1 位作者 李便平 伍淑燕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7期6040-6042,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惫感以及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8名护士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疲惫感与亚健康情况与年龄、每周工作时长以及手术室工作年限成正相关(P<0.05),手术室护士的亚健...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惫感以及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8名护士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疲惫感与亚健康情况与年龄、每周工作时长以及手术室工作年限成正相关(P<0.05),手术室护士的亚健康状况与工作疲惫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疲惫感以及亚健康状况较为严重,其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工作时长以及工作年限,且工作疲惫感与亚健康状况也息息相关,应当在管理方面更加注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疲惫感 亚健康 手术室 护士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联合间苯三酚序贯疗法在终止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凤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联合间苯三酚序贯疗法在终止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产科妊娠12~14周,且自愿性进行终止妊娠的孕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联合间苯三酚序贯疗法在终止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产科妊娠12~14周,且自愿性进行终止妊娠的孕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55)和B组(n=55),另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院终止妊娠者55例作为对照组。A组:米索前列醇(0.2 mg)、米非司酮联合间苯三酚;B组:米索前列醇(0.4 mg)、米非司酮联合间苯三酚;对照组:按常规将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100 mg注射于患者的羊膜腔内。比较三组临产后疼痛程度、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阴道出血量、引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患者临产后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产后阴道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联合间苯三酚序贯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患者宫颈扩张,有效缩短宫缩发动时间及终止妊娠时间,尤以米索前列醇0.2 mg为最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 间苯三酚 序贯疗法 不同剂量 终止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HMG、曲普瑞林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凤群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900-901,共2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疾病,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占75%。传统的促排卵方案为: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其妊娠率低且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OHSS)。对PCO...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疾病,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占75%。传统的促排卵方案为: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其妊娠率低且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OHSS)。对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治疗是目前治疗PCOS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曲唑 曲普瑞林 人绝经期促性腺素 卵巢过度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凤群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684-684,共1页
关键词 子宫 非脱垂性 子宫全切术 阴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凤群 伍冬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对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四肢骨折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主诉疼痛时给予口服止痛药。干预组在正确评估疼痛基础上,采取复位固定、抬高伤肢制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对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四肢骨折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主诉疼痛时给予口服止痛药。干预组在正确评估疼痛基础上,采取复位固定、抬高伤肢制动、做好心理护理等措施,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干预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法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护理 四肢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门诊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凤群 《现代医药卫生》 CAS 2011年第1期137-137,共1页
骨科患者往往情况紧急、病情危重,而骨科门诊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早期和最密切,经常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护士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防护不当,面临职业暴露的机会将明显增多,
关键词 个人防护 护士职业 骨科门诊 暴露因素 骨科患者 开放性伤口 病情危重 门诊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液、抑菌药物在气道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凤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780-1781,共2页
关键词 气道护理 湿化液 抑菌药物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切开术后 人工气道建立 粘膜纤毛清除 吸入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凤群 许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6期2682-2683,共2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即将第1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实验组(2%利多卡因50ml加红花饮片10g),第2次...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即将第1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实验组(2%利多卡因50ml加红花饮片10g),第2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和一次成功率,以评价利多卡因和红花混合液外用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和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效果明显、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红花液 外用 静脉穿刺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凤群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9期5129-5130,共2页
静脉穿刺是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与无痛是患者和护士关注的焦点。而患者常常惧怕穿刺疼痛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这为及时采取正常治疗方式设置了障碍,并成为护患纠纷的潜在因素。因此,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的疼痛,并使操作更... 静脉穿刺是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与无痛是患者和护士关注的焦点。而患者常常惧怕穿刺疼痛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这为及时采取正常治疗方式设置了障碍,并成为护患纠纷的潜在因素。因此,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的疼痛,并使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将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疼痛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非氏滴管给药的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凤群 《吉林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990-991,共2页
目的:探讨莫非氏滴管给药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需静脉用药的病人分为经莫非氏滴管注入组(观察组)和静脉推注组(对照组)两组。观察两组给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及空气进入人体的机会明显减少,与对照... 目的:探讨莫非氏滴管给药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需静脉用药的病人分为经莫非氏滴管注入组(观察组)和静脉推注组(对照组)两组。观察两组给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及空气进入人体的机会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莫非氏滴管的给药方式具有方便、省时、减少不良反应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非氏滴管 静脉给药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配制方法与橡胶微粒产生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凤群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橡胶微粒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了一次性12号针头(斜面针)和9号针头(斜面针)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即直刺与斜刺,进行综合分析。观察哪种方法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结果一次性9号针(斜面针)与一次性12... 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橡胶微粒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了一次性12号针头(斜面针)和9号针头(斜面针)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即直刺与斜刺,进行综合分析。观察哪种方法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结果一次性9号针(斜面针)与一次性12号针(斜面针)直刺与斜刺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斜面进针法较垂直进针法显著减少了橡胶微粒的产生;一次性9号针头(斜面针)与一次性12号针(斜面针)相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一次性9号针头一次性12号针头显著减少了橡胶微粒的产生。结论一次性9号~12号针头(斜面针)很锋利,其针径为900μm^1200μm,直刺时容易对像胶塞造成切割,使橡胶微粒增多,斜角进针,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橡胶微粒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褥疮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凤群 《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7年第4期39-40,共2页
褥疮为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多年来各国护理人员致力于褥疮的研究,因地制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国外许多学者对褥疮的发生机制、形成因素、预防及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笔者从众多的有关文献中,对以... 褥疮为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多年来各国护理人员致力于褥疮的研究,因地制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国外许多学者对褥疮的发生机制、形成因素、预防及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笔者从众多的有关文献中,对以上4个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简要综述,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经验来促进我国护理工作的发展,从而达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护理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凤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172-1173,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应用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的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倾听患者的自觉症状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8例出现局部皮肤过敏症状,2例患者...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应用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的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倾听患者的自觉症状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8例出现局部皮肤过敏症状,2例患者有头痛、头晕、胸闷,2例患者有恶心、呕吐,另有3例患者有畏寒、发热等症状。结论对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加强巡视、观察,及早发现药物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使药物治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障碍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凤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5期1869-1870,共2页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护患纠纷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地由护患沟通障碍引起,真正属于护理差错的却微乎其微。因此,护患沟通是保证护理质量、防范护患纠...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护患纠纷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地由护患沟通障碍引起,真正属于护理差错的却微乎其微。因此,护患沟通是保证护理质量、防范护患纠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护患沟通障碍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并针对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障碍 护患纠纷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
16
作者 陈凤群 陈金雅 +1 位作者 李便平 伍淑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50例年龄<60岁的患者,并与年龄>60岁的50例患者比较,发生深静脉血栓部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临床表现,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患者提出相应的护...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50例年龄<60岁的患者,并与年龄>60岁的50例患者比较,发生深静脉血栓部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临床表现,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患者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非老年组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和肺血管栓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非老年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中以下肢肿痛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浅静脉过度充盈为主要表现者所占的比例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高于非老年患者,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 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学龄前患儿输液时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凤群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6期110-111,共2页
目的 解除患儿的恐惧害怕等心理,提高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随机抽样3~6岁门诊输液患儿100例,通过心理特征分析,然后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患儿的恐惧害怕心理有显著性改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认... 目的 解除患儿的恐惧害怕等心理,提高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随机抽样3~6岁门诊输液患儿100例,通过心理特征分析,然后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患儿的恐惧害怕心理有显著性改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认真分析患儿的心理特征,运用激励式心理护理是提高患儿合作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式心理护理 输液 护理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程序在老年患者输液时静脉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凤群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5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静脉保护 护理程序 输液时 感染性疾病 慢性疾病 功能减退 老年人 整体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注射病人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凤群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5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门诊注射病人 护理措施 晕厥 原因分析 门诊注射室 意识丧失 供血不足 临床特征 一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针剂在输液配药时减少泡沫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凤群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5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输液配药 中药针剂 泡沫 生理盐水注射液 静脉输液 注射给药 配伍禁忌 配药方法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