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味三七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建兵 陈其原 +4 位作者 文竹 赵洋 赵雪梅 龙扬 高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三七自古因其功效卓著颇受众多医家推崇,被誉为金疮杖疮之圣药,很多时候单用即效。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三七大量鲜为人知的临床功效又如雨后春笋般被各方医家发掘和应用。本文拟对单味三七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情... 三七自古因其功效卓著颇受众多医家推崇,被誉为金疮杖疮之圣药,很多时候单用即效。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三七大量鲜为人知的临床功效又如雨后春笋般被各方医家发掘和应用。本文拟对单味三七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味三七 功效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痛活络膏的制备和质量标准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其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止痛活络膏的制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乙醇渗漉提取,加压敏胶制成贴膏剂,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查。结果该贴膏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结论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关键词 止痛活络膏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相关的药品不良事件个例分析
3
作者 高天 陈其原 +5 位作者 何燕 张婷 陶孟瑶 麻文婧 马喜桃 罗晓琼 《中药与临床》 2014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保障人体安全用药。方法:对在临床中观察到的喜炎平注射液相关药品不良事件个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药品不良事件的分析需要考虑到临床中的多种混杂因素的干扰。结论:广大医务人员要重视个例药品安全性事件的... 目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保障人体安全用药。方法:对在临床中观察到的喜炎平注射液相关药品不良事件个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药品不良事件的分析需要考虑到临床中的多种混杂因素的干扰。结论:广大医务人员要重视个例药品安全性事件的报道和分析,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药品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管理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其原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8期18-19,共2页
分析评价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行文过程中将借鉴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中的相关模块,以具体展现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保健卫生服务项目时,信息化管理是如何实现并产生了哪些作... 分析评价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行文过程中将借鉴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中的相关模块,以具体展现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保健卫生服务项目时,信息化管理是如何实现并产生了哪些作用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卫生服务项目直接关系到我国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必须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服务的畅通实施保驾护航。信息化管理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它能够有效地收集、记录、处理信息,实现信息的规范化管理,有了它的帮助,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更顺利、更迅速。信息化管理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带来的好处是鲜明的,这种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 妇幼卫生服务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痛贴的制备及临床运用
5
作者 陈其原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71,共1页
目的:探讨消肿痛贴的制备与临床运用。方法:将处方中药物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浸膏加压敏胶制成贴膏剂。结果:该贴膏剂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是值得推广的有效外用制剂。结论:消肿痛贴运用于各类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其消... 目的:探讨消肿痛贴的制备与临床运用。方法:将处方中药物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浸膏加压敏胶制成贴膏剂。结果:该贴膏剂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是值得推广的有效外用制剂。结论:消肿痛贴运用于各类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其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功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痛贴 制备工艺 临床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口服液与金蒿解热颗粒联合使用对社区人群预防性干预COVID-19的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阎博华 蒋志伟 +28 位作者 曾洁萍 唐健元 丁红 夏结来 秦少容 金思岑 卢云 张娜 王志虹 黎海燕 桑小雅 武丽娜 唐诗韵 李燕 陶孟瑶 王巧灵 王钧冬 谢红艳 陈其原 杨生文 胡念双 杨建琼 鲍晓霞 张琼 杨晓丽 江长勇 罗红艳 蔡正华 余曙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993-3000,共8页
为科学评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中药预防性给药(藿香正气口服液和金蒿解热颗粒联合使用)对社区人群干预效果,开展了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对纳入22 065例受试者整群随机分为2组。非干预组只给予健康... 为科学评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中药预防性给药(藿香正气口服液和金蒿解热颗粒联合使用)对社区人群干预效果,开展了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对纳入22 065例受试者整群随机分为2组。非干预组只给予健康指导,中药干预组在健康指导基础上给予2种中药配合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饭前口服,10 mL/次,每日2次。金蒿解热颗粒:饭后开水冲服,8 g/次,每日2次。疗程5 d,随访14 d。研究发现,随着用药时间的推进,中药干预组的不同时点发病率在入组后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且持续稳定的水平即0.01%~0.02%,而非干预组则在入组3~14 d整体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即0.02%~0.18%。2组均未发生COVID-19疑似或确诊病例。中药干预组感冒发病2例,非干预组发病26例。2组感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干预组感冒发病率小于非干预组。按年龄段分层分析,16~60岁人群,按发病率计算,中药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分别为0.01%和0.25%,2组感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人群分别为0.04%和0.21%,2组感冒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干预组的感冒发病率有高于干预组的趋势。中药对整体人群的保护率在91.8%,对16~60岁人群保护率尤为明显(95.0%)。提示藿香正气口服液和金蒿解热颗粒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社区居民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保护率,值得在社区进行推广应用。另外,安全性方面中药干预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低,与说明书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藿香正气口服液 金蒿解热颗粒 预防 社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