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云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91-93,1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LRC)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疗76例老年膀胱癌患者分为开放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ORC)组和LRC组,各38例。ORC组采用ORC治疗,LRC组采用LRC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LRC)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疗76例老年膀胱癌患者分为开放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ORC)组和LRC组,各38例。ORC组采用ORC治疗,LRC组采用LRC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肿瘤相关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RC组手术时间长于ORC组,术中出血量低于ORC组,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ORC组(P<0.05);术后两组IGF-Ⅰ表达水平均低于术前,IGFBP-3表达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不同时间点IGF-Ⅰ和IGFBP-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C组术后SOD表达水平高于ORC组,E、Cor表达水平低于ORC组(P<0.05);LR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RC组(P<0.05)。结论ORC与LRC治疗老年膀胱癌均可有效切除病灶,但LRC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术后应激反应轻,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老年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 开放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清扫时间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陈云路 朱海松 +1 位作者 文春森 王坤 《癌症进展》 2025年第2期178-180,18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清扫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淋巴结清扫时间的不同将8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分为长时间组(n=33,淋巴结清扫时间﹥34 min)和短时间组(n=47,淋巴结清扫时间≤34 min)。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清扫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淋巴结清扫时间的不同将8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分为长时间组(n=33,淋巴结清扫时间﹥34 min)和短时间组(n=47,淋巴结清扫时间≤34 min)。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清扫时间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重指数、术者手术经验均是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清扫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长时间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短时间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短时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体重指数、术者手术经验均是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清扫时间的影响因素,患者为女性、肥胖及术者手术经验﹤30例均可能导致淋巴结清扫时间延长,造成术中出血量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甲状腺癌误诊误治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淳 陈云路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误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年间误诊误治的26例甲状腺癌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有询问病史不全面、术前无详细的体检和必要的特殊检查、忽略了术中冷冻切片的重要性、忽视了甲状腺癌常与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误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5年间误诊误治的26例甲状腺癌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有询问病史不全面、术前无详细的体检和必要的特殊检查、忽略了术中冷冻切片的重要性、忽视了甲状腺癌常与甲状腺良性疾病共存的临床现象、缺少专门从事甲状腺疾病的专科。结论规范化、程序化、专科化的诊疗是减少或壁免甲状腺癌误诊误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肿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频率计设计
4
作者 陈云路 吴钦木 《现代机械》 2015年第3期83-84,89,共3页
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数字频率计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科研等各个领域。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频率计的主要电子元器件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数字频率计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科研等各个领域。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频率计的主要电子元器件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设计采用基于单片机的逻辑控制芯片对周期变化的频率进行频率测量,并将处理后的数据直接显示在LCD液晶显示屏上,以达到显示方便,清晰直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频率测量 LCD液晶显示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发生尿失禁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明阁 陈云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20-1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PKEP治疗的62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1个月的结果,选择发生尿失禁的31例患者作为发生...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20-1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PKEP治疗的62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1个月的结果,选择发生尿失禁的31例患者作为发生组,采用倾向性评分配比法选择术后未发生尿失禁的31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抗凝药物史、术前留置导尿管、前列腺体积、盆底肌训练、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排尿次数,以及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冲洗液温度、气囊注水量和导尿管堵塞等信息,分析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前列腺体积、盆底肌训练、操作时间、冲洗液温度、气囊注水量、导尿管堵塞是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前列腺体积大、未行盆底肌训练,以及操作时间长、冲洗液温度低、气囊注水量大和导尿管堵塞,是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BPH患者PKEP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依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 术后尿失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模型的调蓄池效果评估研究——以中国南方某城市典型地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云路 李鹏程 丁钰力 《四川环境》 2021年第6期29-34,共6页
调蓄设施是控制城区径流污染的重要方式,其规模的确定直接影响工程投资及效果,但如何合理确定调蓄设施规模,仍缺乏相关的规程及案例。针对我国南方某城市典型区域,采用Infoworks ICM模型及长系列降水资料对调蓄池的合理规模进行计算论证... 调蓄设施是控制城区径流污染的重要方式,其规模的确定直接影响工程投资及效果,但如何合理确定调蓄设施规模,仍缺乏相关的规程及案例。针对我国南方某城市典型区域,采用Infoworks ICM模型及长系列降水资料对调蓄池的合理规模进行计算论证,以溢流污染物总量影响受纳水体水质的溢流次数作为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调蓄效益与调蓄池的规模成正相关,当调蓄池规模为8mm时,调蓄设施的工程效益最佳,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相似地区调蓄池规模计算论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设施规模计算 溢流频次 Infoworks I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花泌炎灵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云路 朱海松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银花泌炎灵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5~2018-06本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平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银花泌炎灵片口服治疗... 目的:探讨银花泌炎灵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5~2018-06本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平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银花泌炎灵片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清IL-10、TNF-α、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QOL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银花泌炎灵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银花泌炎灵 血清细胞因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未预置双J管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8
作者 杨登科 王俊 +9 位作者 胡伟 焦湘 张锐 郭大勇 闫俊领 王文浩 李新伟 张绍辉 高喆 陈云路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免留双J管一期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在该院住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的29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前不留置双J管一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对照组术前留置双J管... 目的探讨术前免留双J管一期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在该院住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的29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前不留置双J管一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对照组术前留置双J管一周后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相关数据。结果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观察组一次性置鞘的成功率为89.19%,对照组成功率为9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费用分别是(20 161.02±579.52)和(21 340.16±732.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清石率观察组是89.87%,对照组是9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留置双J管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28.38%(42/148)和22.30%(33/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肾绞痛、输尿管石街和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未提示输尿管狭窄的患者,不预留双J管一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也具有较高的清石率,且能减少双J管留置期间带来的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 双J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粉碎器在1.94μm铥激光剜除术治疗体积大于80ml前列腺增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登科 胡伟 +9 位作者 焦湘 郭大勇 闫俊领 王俊 王文浩 张绍辉 李新伟 李中泰 高喆 陈云路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粉碎器在1.94μm铥激光剜除体积大于80 ml前列腺增生(BPH)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5例体积>80 ml的良性BPH患者根据剜除后组织取出方法分两组进行对照试验:A组45例,采用1.94μm铥激光剜... 目的探讨组织粉碎器在1.94μm铥激光剜除体积大于80 ml前列腺增生(BPH)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5例体积>80 ml的良性BPH患者根据剜除后组织取出方法分两组进行对照试验:A组45例,采用1.94μm铥激光剜除后汽化切割成碎块冲出;B组50例,采用1.94μm铥激光剜除后粉碎器吸出。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获取的腺体组织重量、尿管留置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获取的腺体组织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获取的腺体组织重量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在血红蛋白下降量、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IPSS、PVR、Qmax和QOL,两组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术后IPSS、PVR、Qmax和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94μm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无论是采取激光汽化切割组织还是用粉碎器吸出组织,均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和并发症低等特点。但采取粉碎器吸出组织具有能缩短手术时间、获取更多的组织标本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μm铥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 手术 剜除 粉碎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拉激光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探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登科 焦湘 +8 位作者 郭大勇 闫俊领 王永军 王文浩 李新伟 张绍辉 李中泰 高喆 陈云路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微拉(Vela XL)激光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和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4月,应用经尿道微拉激光手术治疗80例BPH。患者平均年龄(73.3±10.6)岁,前列腺术前体积平均(75.8±23.... 目的探讨微拉(Vela XL)激光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和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4月,应用经尿道微拉激光手术治疗80例BPH。患者平均年龄(73.3±10.6)岁,前列腺术前体积平均(75.8±23.5)ml,术前IPSS评分(21.3±9.1)分,最大尿流率(Qmax)(6.9±3.8)ml/s。手术方法采用分叶整体切割法:先在5、7及12点处分别切开一沟槽,内至膀胱颈,外不超过精阜,宽约0.5-1.0cm,深达外科包膜,然后从12点处开始,贴近包膜整体切除左侧叶,当还有少量组织未完全离断时,用激光将左侧叶快速汽化切割成小块组织以便能冲出,同法切除右侧叶,最后切除中叶。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0.1±18.3)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手术并发症,无输血病例。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2.6(1-3)d。术后1个月IPSS评分(6.9±2.5)分,Qmax(23.8±5.1)ml/s,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05)。结论微拉激光具备强大的汽化切割功能和良好的止血功能,对组织的热损伤小。分叶整体切割法适用于微拉激光前列腺切除,具有切除速度快、组织切除彻底、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拉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μm铥激光“三叶五步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登科 焦湘 +7 位作者 郭大勇 闫俊领 王文浩 李新伟 张绍辉 李中泰 高喆 陈云路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6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总结1.94μm铥激光“三叶五步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技巧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14年5月15日至2016年5月15日期间,我院应用经尿道1.94μm铥激光手术治疗305例BPH患者。患者平均年龄(70.3±17.8)... 目的总结1.94μm铥激光“三叶五步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技巧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14年5月15日至2016年5月15日期间,我院应用经尿道1.94μm铥激光手术治疗305例BPH患者。患者平均年龄(70.3±17.8)岁,前列腺体积(71.8士24.3)ml(40~190m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2.8±4.9)分,最大尿流率(Qmax)(7.2±2.8)ml/s,残余尿量(RUV)(97.3±18.4)ml,PSA值(2.9±1.6)ng/ml。手术方法采用“三叶五步剜除法”。结果3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7.2±25.9)min,导尿管留置时间2.7d(1~4d),术后3个月Qmax(23.1±5.2)ml/s,IPSS评分(7.0±3.7)分,RUV(8.9±3.3)m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切综合征、继发性大出血、尿道狭窄、排尿困难、远期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无新发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组织学检查均诊断为BPH。结论1.94μm铥激光“三叶五步剜除法”组织切除彻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BPH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μm铥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 手术 剜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顾弟弟的一天
12
作者 陈云路 《小学时代》 2018年第32期15-15,共1页
今天,妈妈躺在床上,一直咳嗽个不停,看着很难受,一量体温,哎呀!都快39 度了!很不巧,爸爸又出差,于是,我便主动承担了照顾一岁多弟弟的义务。
关键词 照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乃芳 陈云路 《外国文学研究》 1980年第1期77-80,63,共5页
契诃夫汲取了前人的精华,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短篇小说杰出的巨匠。在他以前,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用这样简短的文字反映出如此丰富深刻的生活,塑造出如此众多的、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点是:
关键词 契诃夫小说 艺术特色 短篇小说 艺术特点 典型形象 高尔基 丰富深刻 小说结构 新生活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的蝴蝶
14
作者 陈云路 《作文世界(高中版)》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进才中学 人生哲理 姿态万千 王晓华 生物能 人生态度 动态美 美丽动人 令人
原文传递
豫南地区尿路结石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俊 杨登科 +2 位作者 焦湘 王文浩 陈云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豫南地区尿路结石的成分,为该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基本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并取得结石标本的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红外线光谱法对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豫南地区尿路结石的成分,为该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基本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并取得结石标本的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红外线光谱法对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的24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男女比例1.96∶1,18~59岁年龄段是结石发病的主要人群。上尿路结石200例,下尿路结石7例,混合尿路结石42例。左、右、双侧结石分别是98例、107例、44例。结石成分分析显示,225例(90.4%)含草酸钙的结石。单一成分结石以草酸钙结石(98例)最为常见,混合成分结石以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06例)最为常见。草酸钙结石除了在膀胱中发生率低外,在其他部位发生率均较高。磷酸钙结石在全尿路各个部位出现的情况无差异。尿酸类结石在膀胱中发生率较高。驻马店市及周边地区结石成分均以草酸钙结石为主,磷酸钙类结石在各个地区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豫南地区泌尿系结石各年龄段均有发生,通过对该地区结石的成分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对降低结石的复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成分分析 防治
原文传递
双波长半导体激光“分叶整体切割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登科 焦湘 +8 位作者 郭大勇 闫俊领 王永军 王文浩 李新伟 张绍辉 李中泰 高喆 陈云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波长半导体激光系统(CeralasHPD)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5日-2013年6月25日期间,应用经尿道CeralasHPD手术治疗51例BPH。患者平均年龄(69.5±7....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波长半导体激光系统(CeralasHPD)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5日-2013年6月25日期间,应用经尿道CeralasHPD手术治疗51例BPH。患者平均年龄(69.5±7.3)岁,前列腺术前体积平均(73.5±17.7)ml,术前IPSS评分(20.4±7.3)分,最大尿流率(Qmax)(7.2±3.4)ml/s。采用“分叶整体切割法”,先在5、7、12点处分别切开一沟槽,内至膀胱颈,外不超过精阜,宽约0.5~1.0cm,深达外科包膜,然后从12点处开始,贴近包膜整体切除左侧叶,再切除右侧叶,最后切除中叶。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1.2士19)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手术过程中视野清晰,无手术并发症,无输血病例。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2.7(1-3)d。术后1个月IPSS评分(7.0=k2.3)分,最大尿流率Qmax(24.3±5.6)ml/s,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CeralasHPD能高精度地切割组织,同时具备强大的汽化功能和良好的止血功能,对组织的热损伤小。双波长半导体激光“分叶整体切割法”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切除速度快,组织切除彻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前列腺切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半导体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 手术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改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登科 焦湘 +7 位作者 郭大勇 闫俊领 王永军 王文浩 张绍辉 李新伟 李中泰 陈云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中输尿管吻合及双J管置人方法的改良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月,对3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ction,UPJO)患者实施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吻合方...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中输尿管吻合及双J管置人方法的改良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月,对3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ction,UPJO)患者实施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吻合方法采取两针固定连续缝合法,双J管放置采取Trocar外推置法。观察手术时间、吻合时间、置双J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等,总结手术技巧,并与前期18例采用间断缝合和双J管经Trocar内放置的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改良手术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8.2±16.3)min、(114.7±17.5)min(P〈0.05),输尿管吻合时间分别为(24.2±4.9)min、(49.4±7.5)min(P〈0.05),双J管置入时间分别为(3.6±1.0)min、(9.1±2.2)min(P〈0.05),两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改良手术组随访3~30个月,平均9.2个月,B超提示肾积水消失11例,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21例。结论: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中采取两针固定连续缝合法吻合,可以降低输尿管吻合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经Trocar外推置法放入双J管,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原文传递
国产1.94μm铥激光对前列腺组织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登科 王俊 +7 位作者 焦湘 郭大勇 闫俊岭 李新伟 张绍辉 王文浩 陈云路 高喆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904-908,共5页
目的:研究国产1.94μm铥激光对犬前列腺组织的汽化、切割等生物学效应,并与进口1.94μm铥激光进行对比。方法:将12只健康的成年雄性犬按照功率为60W、90W、120W随机均分成三组,获取每只犬的新鲜前列腺组织,采用不同功率的国产1.94μm铥... 目的:研究国产1.94μm铥激光对犬前列腺组织的汽化、切割等生物学效应,并与进口1.94μm铥激光进行对比。方法:将12只健康的成年雄性犬按照功率为60W、90W、120W随机均分成三组,获取每只犬的新鲜前列腺组织,采用不同功率的国产1.94μm铥激光分别作用于每组的前列腺组织,测量并记录不同功率作用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取4只犬的前列腺组织,每个组织采用60W、90W、120W功率切割后将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切割及热损伤的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90 W功率的条件下,国产1.94μm铥激光和进口1.94μm铥激光切割汽化前列腺组织的效果差异。结果:不同功率的国产1.94μm铥激光作用于前列腺组织引起的反应强度不同,随着功率的增加,切割速度、汽化效率逐渐增加,但是前列腺组织的热损伤范围并没有明显增加。组织学观察可见汽化周围出现碳化,汽化边缘组织呈现空泡,组织的热损伤区域染色加深。在切割速度方面国产1.94μm铥激光和进口1.94μm铥激光分别为(0.73±0.02)mm/s和(0.57±0.02)m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汽化效率上国产1.94μm铥激光为(10.71±0.37)mg/s,进口1.94μm铥激光为(11.46±0.31)mg/s,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国产1.94μm铥激光在热损伤方面与进口1.94μm铥激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1.94μm铥激光对前列腺组织有较强的切割、汽化作用和较浅的热损伤,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铥激光 切割效应 汽化效应 热损伤 前列腺组织
原文传递
血小板参数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朱海松 马逸凡 +2 位作者 陈云路 刘起 文春森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5-18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3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未骨转移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采用单...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3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未骨转移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骨转移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骨转移组121例(52.2%),无骨转移组111例(47.8%)。两组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Z=-8.226,P<0.0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Z=-7.936,P<0.01)、血小板数量(PLT)(Z=-7.139,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Z=-4.114,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Z=-4.531,P<0.01)、血小板比容(PCT)(Z=-7.900,P<0.01)、Gleason评分(χ^(2)=21.158,P<0.01)及临床T分期(χ^(2)=66.97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年龄(Z=-1.228,P>0.05)和前列腺体积(PV)(Z=-1.66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PSA(P<0.01)、PLT(P<0.01)及临床T分期(P<0.01)是初诊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LT+tPS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95%可信区间(CI):0.840~0.924],高于单独PLT的AUC[0.771(95%CI:0.711~0.832)]或tPSA的AUC[0.813(95%CI:0.758~0.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6、-4.553,P<0.01)。PLT及tPSA单独预测骨转移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0.50×109/L和149.50 ng/ml,敏感性分别为68.6%和64.5%,特异性分别为82.9%和88.3%。PLT与tPSA联合检测预测骨转移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81.1%。结论PLT是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LT>230.5×109/L提示患者骨转移风险较高。PLT与tPSA联合可弥补单独检测的不足,提高对初诊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血小板 骨转移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