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绘就美丽中国生态画卷
1
作者 陈东冬 《共产党员》 2024年第21期28-29,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走向系统化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走向系统化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演化规律,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各生态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关系,走系统化治理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治理 系统工程 美丽中国建设 统筹考虑 系统化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东冬 李志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72,共6页
依据《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本研究在广泛征求了评估专家、学校领导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了三所应用型本科... 依据《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本研究在广泛征求了评估专家、学校领导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了三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实测分析。这一研究解决了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缺乏评价体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谣言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东冬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24,共3页
网络谣言具有传播路径的隐形性、传播内容的社会性和无限复制性,传播根源的多元性等特点,涉及面广、影响力强,成为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网络谣言是一种非理性的社会认知活动,涉及到建构社会理性、保障社会公平、稳定... 网络谣言具有传播路径的隐形性、传播内容的社会性和无限复制性,传播根源的多元性等特点,涉及面广、影响力强,成为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网络谣言是一种非理性的社会认知活动,涉及到建构社会理性、保障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提升社会公信力、引导社会舆论以及构建网络主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社会管理问题。政府在治理网络谣言过程中应注意掌握谣言背后的真实民意和呼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网络谣言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创新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调研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东冬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9,共5页
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中评估专家对教师授课情况和试卷质量的评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课程教学质量的5个要素与教师职称、年龄、课程类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试卷质量总体情况,提出了提高新建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设想。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课程教学 试卷质量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主发展进程中的道德困境与伦理秩序重建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东冬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0,共3页
网络民主的影响已经从媒体交流、经济发展、商业运行等逐渐延伸到了社会管理以及民主政治等领域,网络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民主为民众参与民主政治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的互动模式。但是,网络民主在发展... 网络民主的影响已经从媒体交流、经济发展、商业运行等逐渐延伸到了社会管理以及民主政治等领域,网络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民主为民众参与民主政治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的互动模式。但是,网络民主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加剧了人的异化和道德沦丧,导致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道德责任主体难以确定,使得网络民主陷入无序的发展状态,这些伦理困境制约了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进程,笔者还针对网络民主发展的对策建议提出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促进和完善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主 伦理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稳定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东冬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117,共4页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对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产物,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但是在民族地区仍存在一些不...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对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产物,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但是在民族地区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域下分析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要素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观 民族地区 和谐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域下数字治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东冬 郭锋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9-105,共7页
数字化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活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强大力量。在风险社会视角下,数字治理能够改进科层化治理体系不足,重构风险治理空间边界,整合风险治理资源,对于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智能化、风险治理精准化、风险决策科学化具有重... 数字化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活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强大力量。在风险社会视角下,数字治理能够改进科层化治理体系不足,重构风险治理空间边界,整合风险治理资源,对于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智能化、风险治理精准化、风险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治理也面临着数字鸿沟、信息安全、权力垄断、伦理风险等问题,数字治理给风险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对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优化数字治理路径,完善法律法规和伦理制度建设,促进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融合,通过多元治理主体协作共治,规范数字权力运行,不断提升数字治理法治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数字治理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产阶层消费行为和消费伦理解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东冬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142,共2页
我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和消费伦理的形成由于受到传统消费文化、外来消费文化和主流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具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等特点,中产阶层通过消费来显示个性和品味,注重消费活动中商品所体现的"时尚价值"和"符号价值&quo... 我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和消费伦理的形成由于受到传统消费文化、外来消费文化和主流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具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等特点,中产阶层通过消费来显示个性和品味,注重消费活动中商品所体现的"时尚价值"和"符号价值",通过消费来排解压力,确认自身的主体性存在。文章指出,应弘扬中华文化,通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来引导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消费价值观,对大众消费文化价值观起到良性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层 消费行为 消费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生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的困境和有效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东冬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8-9,共2页
民生视角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内容、切入点和动力源泉,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民生视角下,社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探讨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和观念是社会... 民生视角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内容、切入点和动力源泉,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民生视角下,社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探讨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和观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坚持群众路线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多方参与是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社会管理创新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产阶级研究的现状、意义及需要拓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东冬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阶层出现了新的分化与重组。中产阶级悄然崛起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理论界一直比较关注中产阶级问题,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产阶级研...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阶层出现了新的分化与重组。中产阶级悄然崛起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理论界一直比较关注中产阶级问题,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产阶级研究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对中产阶级研究进行简单综述的基础上,对研究中需要拓展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级 职业定位 “共同富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东冬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2-44,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存在肤浅化、差异性、功利性、是非混淆化等问题。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存在肤浅化、差异性、功利性、是非混淆化等问题。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保障大学生利益为切入点,依托网络技术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不同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实践,改进高校教育思路,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社会思潮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角色失范与网络谣言的内在关联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东冬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4期61-65,共5页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角色失范干扰了网络生态环境的发展,日益成为影响新媒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新媒体角色失范表现在信息失真、舆论导向失范、舆论监督权利被无限放大、伦理道德失范、管控失范等多方面。新媒体角色失范与网络谣...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角色失范干扰了网络生态环境的发展,日益成为影响新媒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新媒体角色失范表现在信息失真、舆论导向失范、舆论监督权利被无限放大、伦理道德失范、管控失范等多方面。新媒体角色失范与网络谣言传播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为网络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信息源、技术平台、心理根源、文化基础。规范新媒体的发展,既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有效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失范 网络谣言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主的伦理困境与秩序重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东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Z期13-14,共2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至31.8%,其影响从媒体交流、经济发展。
关键词 网络民主 网民规模 亿人 网络主体 媒体交流 伦理困境 言论自由 网络政治 网络舆情 道德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东冬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3期78-83,共6页
在新时代,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体现了鲜明的唯物史观,也是应对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多样化、社会结构异质化、社会风险聚集化的客观要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凝聚价值共识难度大、体制机制不健全、... 在新时代,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体现了鲜明的唯物史观,也是应对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多样化、社会结构异质化、社会风险聚集化的客观要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凝聚价值共识难度大、体制机制不健全、本领恐慌等一系列现实困境,需要从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制度引领、组织引领、服务引领、资源引领、技术引领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社会治理 党的执政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东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8-22,61,共6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特色。本文力争从国际国内两种视角分析解读当...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特色。本文力争从国际国内两种视角分析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其中,解放思想是根本前提;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科学发展是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特色,实现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传承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是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根本要求,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时代特色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谣言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挑战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东冬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4-27,40,共5页
社会谣言本身具有可信因素是其传播的内在因素,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其传播的根本原因,信谣和传谣成为公众的情绪宣泄方式是其传播的社会心理因素,政府、专家及媒体公信力降低是其传播的深层根源,多样化的传播路径是其传播的技术... 社会谣言本身具有可信因素是其传播的内在因素,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其传播的根本原因,信谣和传谣成为公众的情绪宣泄方式是其传播的社会心理因素,政府、专家及媒体公信力降低是其传播的深层根源,多样化的传播路径是其传播的技术因素。社会谣言是民意的非理性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社会公平的期待。面对建构社会理性、保证社会公平、维持社会稳定、提升社会信任、引导社会舆论、重建社会价值观这些新课题,政府应从创新社会管理入手,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信用监督约束和惩罚机制,强化技术监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谣言 政府治理 社会管理创新 法制建设 信息公开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东冬 《福州党校学报》 2021年第3期51-55,共5页
新时代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体现了鲜明的唯物史观,也是应对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多样化、社会结构异质化、社会风险聚集化的客观要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凝聚价值共识难度大、体制机制不健全、... 新时代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体现了鲜明的唯物史观,也是应对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多样化、社会结构异质化、社会风险聚集化的客观要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凝聚价值共识难度大、体制机制不健全、本领恐慌等一系列现实困境,需要从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制度引领、组织引领、服务引领、资源引领、技术引领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社会治理 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东冬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7-29,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特色,解放思想是根本前提;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科学发展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特色,解放思想是根本前提;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科学发展是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实现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传承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是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根本要求,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时代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的应用场景、风险困境和优化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东冬 郭峰 《福州党校学报》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成为发展趋势。数字治理应用场景广泛,具有强大的数据、技术、资本、资源的聚集和配置功能,能够改进科层化治理体系不足。搭建治理技术平台,重构治理空间边界,整合治理资源,创新治理流程...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成为发展趋势。数字治理应用场景广泛,具有强大的数据、技术、资本、资源的聚集和配置功能,能够改进科层化治理体系不足。搭建治理技术平台,重构治理空间边界,整合治理资源,创新治理流程,对于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实现基层治理精准化、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数字治理也面临着数字鸿沟、信息安全、权力寻租、伦理风险等方面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基层政府数字治理路径,完善法律法规和伦理制度建设,促进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融合,形成多元治理主体协作共治,规范数字权力运行,不断提升基层政府数字治理智能化、专业化和法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数字技术风险 优化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实践困境和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东冬 《宁夏党校学报》 2022年第4期114-121,共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风险的论述和观点为风险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治理难度,风险社会治理面临着理念困境、信任困境、结构困境、组织困境、制度困境等一系列治理困境。政府应当更新风险治理理念、完善风...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风险的论述和观点为风险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治理难度,风险社会治理面临着理念困境、信任困境、结构困境、组织困境、制度困境等一系列治理困境。政府应当更新风险治理理念、完善风险治理机制、整合风险治理资源、丰富风险治理工具、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高风险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治理 治理机制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