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世孝 任小凤 +4 位作者 贾敏 刘芳艳 杨芝润 范德良 周德章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1期2212-2214,共3页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及漏误诊的原因。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左乳癌38例,右乳癌22例。X线表现:肿块48例,不对称性局部密度增高或结构扭曲7例,...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及漏误诊的原因。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左乳癌38例,右乳癌22例。X线表现:肿块48例,不对称性局部密度增高或结构扭曲7例,恶性钙化为主要表现5例。X线诊断正确55例(91%),误诊4例(7%),漏诊1例(2%)。结论乳腺钼靶X线检查方便,快捷实用,对乳腺癌的检出率高,对恶性钙化表现为主的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乳腺癌的不典型征象及致密型乳腺是漏误诊的主要原因,任何不对称性局部密度增高,局灶性结构扭曲,较密集的微细钙化均应结合B超、MRI检查,以减少漏误诊,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钼靶摄影 诊断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X线摄影乳腺癌误漏诊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世孝 任小凤 +3 位作者 周红俐 贾敏 刘芳艳 彭霞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乳腺癌误诊因素。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102例,就其中漏误诊10例,回顾性分析其钼靶X线征象及漏误诊的原因。结果 1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左乳癌4例,右乳癌6例。X线表现:肿块型4例,非肿块型6例。漏误诊10例,占9.8%,其...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乳腺癌误诊因素。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102例,就其中漏误诊10例,回顾性分析其钼靶X线征象及漏误诊的原因。结果 1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左乳癌4例,右乳癌6例。X线表现:肿块型4例,非肿块型6例。漏误诊10例,占9.8%,其中误诊9例,漏诊1例。误诊为增生灶4例,良性占位5例。结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漏误诊率在10%以下,X线征象不典型、缺乏间接征象、致密型乳腺、照片质量等是致漏误诊的主要原因,任何不对称性局部密度增高、局灶性结构扭曲,较密集的微细钙化均应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减少漏误诊,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X线对非肿块型乳腺癌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世孝 任小风 贾敏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探讨钼靶X线在非肿块型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学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17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征象,评价钼靶X线对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和应... 目的:探讨钼靶X线在非肿块型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学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17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征象,评价钼靶X线对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和应用价值。结果:17例非肿块型乳腺癌中,临床触及肿块者10例,未触及肿块者7例。影像表现为恶性钙化8例,结构扭曲5例,小片状高密度影4例。钼靶X线诊断准确14例(82.4%);误诊2例,占11.8%;漏诊1例,5.8%。结论:钼靶X线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方便快捷、诊断准确率较高,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及查体更能有效防止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非肿块型 钼靶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献血心态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世孝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献血者 献血心态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存在引起转氨酶增高因素的献血者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世孝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0,共2页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处理 14 240份血液标本来自白银市中心血站2006年3月-2008年5月无偿献血者的新鲜血清标本,其中男8 402份,女5 838人,年龄18-52岁,
关键词 转氨酶 行为干预 效果分析 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陈世孝 罗贤兵 +1 位作者 郭维知 裴帮举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2期2082-208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静脉尿路造影(DIVU)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动态法静脉尿路造影558例,对其检查方法、X线表现进行研究,且取传统造影法(IVU)500例就其中X线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逆行尿路插管造影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态... 目的探讨动态静脉尿路造影(DIVU)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动态法静脉尿路造影558例,对其检查方法、X线表现进行研究,且取传统造影法(IVU)500例就其中X线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逆行尿路插管造影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态法静脉尿路X线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4%,传统法符合率为8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动态法造影558例中行逆行插管造影96例,占17.2%,传统法造影500例中行逆行插管造影134例,占26.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DIVU方便快捷,不受年龄、体质及腹部病变的限制,拓宽了尿路疾病检查的适应症。结论动态法静脉尿路造影能提高尿路病变的X线诊断准确性,减少逆行插管造影。对尿路梗阻性病变、泌尿系肿瘤、先天畸形、外伤等,能作出准确定位与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动态尿路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消化道枣核异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曾朝强 王晶 +3 位作者 聂麟 张福洲 陈世孝 斯兴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330-1332,1341,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2例经手术或内窥镜证实的消化道枣核异物患者的MSCT图像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静脉双期扫描。食管异物患者扫描范围为口咽至贲门,胃肠异物患者扫描范围为全腹。扫描图像行1mm薄... 目的探讨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2例经手术或内窥镜证实的消化道枣核异物患者的MSCT图像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静脉双期扫描。食管异物患者扫描范围为口咽至贲门,胃肠异物患者扫描范围为全腹。扫描图像行1mm薄层重组及多平面重组。所有图像与手术或内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2例消化道枣核异物均经MSCT检出,其中,食管异物17例,胃窦异物1例,空回肠及回盲部异物4例。结论 MSCT能够准确诊断、定位消化道枣核异物及其并发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消化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早期数字X射线钡剂造影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世孝 罗贤斌 陈华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早期数字X射线钡剂造影影像特征。方法 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均使用数字X射线机钡剂造影,以连续大口服钡法为主,正位、左右前斜位动态采集图像。结果 49例食管早期癌中,上段14例,中段23例,下段12例;主要X... 目的探讨食管癌早期数字X射线钡剂造影影像特征。方法 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均使用数字X射线机钡剂造影,以连续大口服钡法为主,正位、左右前斜位动态采集图像。结果 49例食管早期癌中,上段14例,中段23例,下段12例;主要X射线表现为:病变处食管黏膜不规则、浅小溃疡形成或局限性小充盈缺损,管壁增厚,柔弹性减低,造影剂局部流空减缓。结论使用数字X射线机,运用连续动态采集图像及图像后处理功能,采用大口服钡法,辅以低张食管双对比造影与操作技巧,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病变得到清楚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X射线 诊断 数字X射线机 食道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晶 张福洲 +2 位作者 陈世孝 曾朝强 聂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2453-2456,共4页
目的:探讨1.5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5例直肠癌患者的MRI图像,将MRI 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分析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 目的:探讨1.5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5例直肠癌患者的MRI图像,将MRI 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分析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高分辨率MRI直肠癌T分期准确性为86.7%(39/45),经统计软件分析MRI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792,P<0.001)。结论:1.5T高分辨率MRI能够较准确地对直肠癌进行术前T分期,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期相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红俐 陈世孝 +3 位作者 任勇 张福洲 孙昊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多期相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33例PRCC患者的多期相C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分析不同亚型在临床指标、CT影像特征、多期相CT... 目的:探讨多期相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33例PRCC患者的多期相C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分析不同亚型在临床指标、CT影像特征、多期相CT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Ⅱ型PRCC的病理学分期及分级均显著高于Ⅰ型(T3+T4期肿瘤,31.8%vs 9.1%;高级别肿瘤,54.5%vs 9.1%)(P<0.05),两型在性别、年龄、高危因素、肿瘤最大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型在形态、边界、异质性、CT分型、集合系统受累、囊变坏死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Ⅱ型病灶主要呈分叶状(54.5%),边界模糊(63.6%)、密度不均(95.5%),易浸润性生长(50%)、常伴集合系统受累(40.9%)和囊变坏死(81.8%),在钙化、淋巴结增大、静脉癌栓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型皮髓质期净增CT值分别为(17.18±17.60)HU、(38.91±22.31)HU,Ⅰ、Ⅱ型实质期净增CT值分别为(26.45±12.06)HU、(40.00±18.96)HU,两种亚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增强三期、延迟期净增CT值及绝对洗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期相CT对PRCC亚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与MRI在膝关节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晶 曾朝强 +2 位作者 陈世孝 张福洲 聂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0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对比与观察双源CT与MRI在膝关节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4年2月到2018年2月选择在我院经病理诊断为膝关节骨肿瘤患者112例,包括恶性骨肿瘤(恶性组)42例和良性骨肿瘤(良性组)7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双... 目的对比与观察双源CT与MRI在膝关节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4年2月到2018年2月选择在我院经病理诊断为膝关节骨肿瘤患者112例,包括恶性骨肿瘤(恶性组)42例和良性骨肿瘤(良性组)7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双源CT与MRI特征,判定诊断效果。结果对比良性组患者,恶性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发病位置等指数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瘤周水肿、骨皮质突破、压迫关节等MRI表现发生率都显著多于良性组患者(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双源CT与MRI在膝关节骨肿瘤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5.2%和97.6%,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与MRI在膝关节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都有很好的价值,两者相互间不可替代,可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膝关节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MRI 膝关节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髓性脂肪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建英 胡凌云 +4 位作者 张福洲 何孔明 陈世孝 杨浩 蒋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4080-4084,共5页
目的:探讨纵隔髓性脂肪瘤(mediastinal myelolipoma)的CT及MRI表现特点、诊断价值,以提高本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髓性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7例患者肿块均位于... 目的:探讨纵隔髓性脂肪瘤(mediastinal myelolipoma)的CT及MRI表现特点、诊断价值,以提高本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髓性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7例患者肿块均位于后纵隔;其中5例患者单侧单发,1例单侧两个结节,1例双侧多发。CT表现:病灶形态较规则,部分呈类圆形,呈等、低混杂密度,其内见CT值为负值的更低密度脂肪区,增强扫描呈轻度-中度不均匀性强化;MRI表现:病变T1WI及T2WI序列上均呈不均匀混杂信号,病灶内见斑点状、小片状脂肪信号,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结论:CT及MRI检查可以发现纵隔髓性脂肪瘤的相关影像学特征,是术前诊断髓性脂肪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能为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髓性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数字化X线胸部摄影质量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勇 胡鸿 +1 位作者 陈世孝 罗贤斌 《西部医学》 2010年第7期1302-1303,共2页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DR)胸部摄影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00张DR胸部图像进行等级评定,调出非甲级片的原始数据,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甲级片率94.8%,非甲级片率5.2%,非甲级片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摄影参数选择不合理;图像后处...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DR)胸部摄影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00张DR胸部图像进行等级评定,调出非甲级片的原始数据,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甲级片率94.8%,非甲级片率5.2%,非甲级片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摄影参数选择不合理;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不当;人为因素。结论 DR图像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灵活把握摄影各环节的要素,才能获得优质的DR胸片,降低非甲级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 胸部摄影 影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下段梗阻的MRI误漏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红俐 陈世孝 +3 位作者 张福洲 母其文 沈阳 何晓静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对胆总管下段梗阻的MRI检查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择经手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病理学确诊的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246例,均行常规序列、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动态增强扫描。依据良、恶性病变分为两组,良性病变... 目的对胆总管下段梗阻的MRI检查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择经手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病理学确诊的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246例,均行常规序列、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动态增强扫描。依据良、恶性病变分为两组,良性病变组177例和恶性病变组69例。对其中51例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良性梗阻MRI诊断准确率80.8%(143例),误漏诊率19.2%(34例),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27例,误诊为其他恶性病变3例,漏诊4例;恶性梗阻MRI诊断准确率75.4%(52例),误漏诊率24.6%(17例),误诊为其他恶性病变11例,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5例,漏诊1例。总误漏诊51例。结论 MRI对胆总管下段梗阻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良性组稍高于恶性组,误漏诊原因与病变过小、各种因素干扰、影像特征分析不到位、罕少见病例认识不足、忽略合并的其他病变、缺乏典型征象等相关。诊断医师需总结经验、与临床紧密结合,部分结果仍需依赖手术、ERCP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胆总管下段梗阻 误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泪样骨病的X线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德章 母其文 陈世孝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2期2408-2410,共3页
目的探讨蜡泪样骨病的X线表现特征及X线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为蜡泪样骨病的患者,采用患侧与对应的正常侧肢体摄片对比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特征。结果蜡泪样骨病患者的增生骨质像蜡烛燃烧融化时蜡油的堆积和流注... 目的探讨蜡泪样骨病的X线表现特征及X线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为蜡泪样骨病的患者,采用患侧与对应的正常侧肢体摄片对比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特征。结果蜡泪样骨病患者的增生骨质像蜡烛燃烧融化时蜡油的堆积和流注,也可呈象牙样致密影或/和斑点、泪滴样改变,其X线表现具有典型性。结论 X线检查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对蜡泪样骨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泪样骨病 增生骨质 X线特征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骨骨折DR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勇 陈世孝 《西部医学》 2012年第4期746-747,750,共3页
目的分析DR(Digital Radiography,DR)对距骨骨折漏诊原因,探讨预防方法,提高距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25例距骨骨折的DR检查结果,并对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5例距骨骨折中,14例首次DR检查准确诊断... 目的分析DR(Digital Radiography,DR)对距骨骨折漏诊原因,探讨预防方法,提高距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25例距骨骨折的DR检查结果,并对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5例距骨骨折中,14例首次DR检查准确诊断,11例经复查或进一步CT检查才明确诊断。结论 DR检查足踝创伤时,应结合患者病史、投照条件、投照角度、短期的随访复查及结合CT检查,从而减少距骨骨折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 距骨骨折 漏诊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皮质旁骨肉瘤1例
17
作者 陈华平 游箭 +2 位作者 陈世孝 张福州 唐治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01-2201,共1页
关键词 骨肉瘤 皮质旁 桡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单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伴肾动静脉发育变异1例
18
作者 陈华平 向敬池 +1 位作者 陈世孝 游箭 《西部医学》 2010年第2期392-392,共1页
关键词 双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肾动脉 肾静脉 变异 迷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CT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43
19
作者 斯兴无 周红俐 +2 位作者 陈华平 徐彬 陈世孝 《西部医学》 2017年第8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与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经TACE治疗的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均行MRI、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 目的探讨MRI与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经TACE治疗的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均行MRI、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并对MRI、CT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DSA显示病灶166个,其中115个病灶存在肿瘤复发或残余,51个病灶无肿瘤复发或残余;MRI检出108个复发或肿瘤残余病灶,准确率为94.53%,敏感性为93.04%,特异度为100.00%;CT检出76个复发或肿瘤残余病灶,准确率为69.53%,敏感性为66.08%,特异度为100.00%;MRI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有包膜病灶的检出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及残余病灶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原发性肝癌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癌与胃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20
作者 禹健 陈世孝 +1 位作者 何朗 李海青 《西部医学》 2014年第9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胃癌及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二者的鉴别诊断要点,减少二者的漏误诊率。方法对53例手术及病理均证实胃恶性肿瘤的患者分析其胃肠钡餐、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3例病例中有30例最终病检证实为原发胃癌,23例证实为胃淋... 目的总结原发胃癌及胃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二者的鉴别诊断要点,减少二者的漏误诊率。方法对53例手术及病理均证实胃恶性肿瘤的患者分析其胃肠钡餐、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3例病例中有30例最终病检证实为原发胃癌,23例证实为胃淋巴瘤。临床表现多为上腹包块、腹痛、消瘦、恶心、呕吐,影像学表现主要是肿块、充盈缺损、龛影等。结论原发胃癌与胃淋巴瘤具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但是二者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部CT等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中又有各自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可以使原发胃癌与胃淋巴瘤的误诊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淋巴瘤 影像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