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面悬索-钢框架混合结构施工方法及全过程模拟分析
1
作者 狄增辉 罗斌 +1 位作者 阮杨捷 刘欣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宿迁学院新校区图书馆项目为新型立面悬索-钢框架混合结构,为实现其顺利施工,提出了一种采用少量临时支撑架周转连续施工的方法。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施工过程模拟方法,并对周转所需临时支撑架层数、悬索张拉及... 宿迁学院新校区图书馆项目为新型立面悬索-钢框架混合结构,为实现其顺利施工,提出了一种采用少量临时支撑架周转连续施工的方法。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施工过程模拟方法,并对周转所需临时支撑架层数、悬索张拉及其上部钢梁安装顺序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结构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并分析结构响应,重点关注4个立面悬索结构,掌握结构状态,验算承载力和变形。结果表明,采用新安装单元两步激活法可更好地模拟实际施工过程;采用2层支撑架周转施工且悬索张拉先于其上部钢梁安装,可顺利实现结构施工并有效减少支撑架投入;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应力、索力、结构位移均在合理控制范围内;结构施工完成后与设计状态基本一致,验证了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悬索 张拉 钢框架 有限元分析 应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辐式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索长和外联节点坐标组合随机误差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阮杨捷 罗斌 +3 位作者 魏程峰 郭正兴 夏晨 李金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0-315,共6页
通过随机误差影响分析索长误差和外联节点坐标误差对索力的影响特性,确定合理的误差控制指标.对比了定值分布、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3种索长误差分布模型,分析了环索和径向索的长度误差对索力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索长误差控制标准.计算结果... 通过随机误差影响分析索长误差和外联节点坐标误差对索力的影响特性,确定合理的误差控制指标.对比了定值分布、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3种索长误差分布模型,分析了环索和径向索的长度误差对索力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索长误差控制标准.计算结果表明,环索力受径向索长误差影响较小,径向索和环向索的索力受环索索长误差影响基本一致.索长误差限值越小,外联节点的安装误差限值越大.各榀外联节点的安装误差限值不同,高处限值比低处小.为满足索力误差不超出±10%的要求,案例工程控制指标为:拉索制作长度误差应不超出索长的±0.01%,低处和高处外联节点沿径向索方向的坐标误差应分别不超出±83和±6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辐式单层索网结构 随机误差影响分析 索长误差 外联节点坐标误差 施工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货架梁柱节点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巍巍 冯波 +2 位作者 阮杨捷 徐郝 邱梦月 《江苏建筑》 2013年第2期48-52,共5页
钢货架梁柱节点的性能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使用最多的钢货架半刚性节点的破坏情况和研究现状,总结了梁柱节点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和进展情况,并在理论和试验对比... 钢货架梁柱节点的性能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使用最多的钢货架半刚性节点的破坏情况和研究现状,总结了梁柱节点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和进展情况,并在理论和试验对比分析基础上,提出钢货架节点性能研究的有关建议,指出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货架 梁柱节点 半刚性节点 试验研究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铰拉梁式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斌 丁明珉 +2 位作者 潘杰 郭正兴 阮杨捷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67,137,共8页
按照刚性脊索穹顶结构的思路,将常规肋环型索穹顶中的脊索替换为三铰拉梁,提出了一种三铰拉梁式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制作了1个直径为6 m的三铰拉梁式肋环型索穹顶结构模型,对其张拉成型过程和不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数值模... 按照刚性脊索穹顶结构的思路,将常规肋环型索穹顶中的脊索替换为三铰拉梁,提出了一种三铰拉梁式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制作了1个直径为6 m的三铰拉梁式肋环型索穹顶结构模型,对其张拉成型过程和不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张拉成型过程中,斜索和环索的索力逐渐增大,拉梁局部变形逐渐减小,结构整体由存在较大平面外偏移的松弛状态逐渐刚化成型;竖向荷载作用下,三铰拉梁式肋环型索穹顶整体变形较小,拉梁中铰局部变形是预应力设计和位移控制的关键;结构整体为柔性空间体系,对非对称荷载作用较为敏感;卸载后,结构可以恢复初始的形状与内力,呈现弹性特征。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结构在张拉成型和加载过程中的位形和受力规律,可用于三铰拉梁式肋环型索穹顶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环型索穹顶 三铰拉梁 张拉施工成型 静力试验 受力性能
原文传递
大开口刚性内拉环索穹顶结构成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宁远 罗斌 +2 位作者 赵旻旻 阮杨捷 仇荣根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57,215,共9页
为实现大开口刚性内拉环索穹顶结构的顺利成形,以成都凤凰山专业足球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牵引下层索网提升和张拉双层索网的施工方法,对内拉环与索杆系提升顺序、牵引工装索长度优化和脊索锚接时机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AN... 为实现大开口刚性内拉环索穹顶结构的顺利成形,以成都凤凰山专业足球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牵引下层索网提升和张拉双层索网的施工方法,对内拉环与索杆系提升顺序、牵引工装索长度优化和脊索锚接时机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ANSYS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并分析施工成形过程中的结构响应。结果表明:牵引下层索网提升和张拉双层索网的施工方法可使结构顺利成形并减少50%的牵引设备投入;内拉环先于索杆系提升可有效减轻内拉环的扭转;斜索张拉阶段结构内力和位移变化较大,应谨慎控制张拉进度;结构成形后与设计状态基本一致,验证了成形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穹顶 大开口刚性内拉环 有限元分析 施工全过程分析 结构成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