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I并泵衰竭PCI后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并呼吸机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阮宏云 冯春光 +1 位作者 王彦炯 韩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泵衰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因AMI合并泵衰竭收住我院CCU患者105例,均行急诊 PCI术...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泵衰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因AMI合并泵衰竭收住我院CCU患者105例,均行急诊 PCI术及药物等常规治疗,其中 IABP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IABP及无创呼吸机),常规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心脏彩超及BNP等指标变化以及有无并发症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IABP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明显升高,心率逐渐降低至稳定,左室射血分数[(35±9)%比(37±10)%]明显提高,BNP水平[(467±197) pmol/L比(236±146) pmol/L]、死亡率(28.9%比19.1%)显著下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16.2±4.1) d比(11.6±3.4) d],P<0.05-<0.01。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无创呼吸机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病情,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院内死亡率,为进一步的改善预后治疗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搏动术 心肌梗塞 正压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活性抑制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阮宏云 陈清枝 +1 位作者 徐瑞金 袁志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07-909,共3页
目的观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ase2)活性抑制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和甘草次酸(GA)组,饲喂6周,后经颈动脉测血压、取血测量血中11β-HSDase2活性、内皮素(ET-1)及一氧化氮(NO)的含... 目的观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ase2)活性抑制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和甘草次酸(GA)组,饲喂6周,后经颈动脉测血压、取血测量血中11β-HSDase2活性、内皮素(ET-1)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取胸主动脉作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并测定主动脉中ET-1和NO的含量。结果GA组大鼠血压为(172.90±6.0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43.40±9.52)mmHg(P<0.01);而血浆11β-HSDase2活性由0.48±0.09降低为0.29±0.12(P<0.05),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减退[最大舒张百分比由(101.71±4.73)%降至(81.94±3.51)%,P<0.01],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增强[最大收缩反应由(1.02±0.07)g/mg增至(1.32±0.07)g/mg,P<0.01],主动脉和血浆中ET-1含量增加,而NO含量减少。结论11β-HSD2活性抑制可通过改变血管内皮功能使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 高血压 甘草次酸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HSD2活性抑制在大鼠血管重构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阮宏云 陈清枝 +2 位作者 袁志华 徐瑞金 蒋文龙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HSD2)活性抑制对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以及其在血压升高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和甘草次酸组(M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甘草次酸饲喂六周。然后经颈动脉测量血压、采血测量血中11β-HSD... 目的:观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HSD2)活性抑制对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以及其在血压升高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和甘草次酸组(M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甘草次酸饲喂六周。然后经颈动脉测量血压、采血测量血中11β-HSD2活性;以及测定血浆和主动脉中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含量,并石蜡包埋切取的主动脉,切片染色后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甘草次酸组大鼠血压为(172.9±6.1)mmHg,较对照组(143.4±9.5)mmHg明显升高(P<0.01);而血浆11β-HSD2活性较对照组明显抑制[(0.5±0.1)∶(0.3±0.1)](P<0.05);M组主动脉和血浆中内皮素含量增加(P<0.05),而一氧化氮含量减少(P<0.05)。光镜下C组主动脉平滑肌排列整齐规则,管腔内皮完整,无增生;M组中膜明显增厚[(126.7±10.8)∶(94.8±8.9)](P<0.01),平滑肌排列紊乱,但管腔增大不明显[(1006.7±86.5)∶(1108.4±108.9)](P>0.05)。结论:11β-HSD2活性抑制导致血管重构,可能是血压升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11-β-还原酶2 高血压 甘草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所致1例横纹肌溶解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阮宏云 张毅刚 李小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4期123-124,127,共3页
通过对1例诊断明确的苯扎贝特所致横纹肌溶解病例的报道,明确在临床如何诊断及治疗该病。经过文献复习,探讨贝特类调脂药所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尤其对于联合用药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高危患者更需及时监测肌酶... 通过对1例诊断明确的苯扎贝特所致横纹肌溶解病例的报道,明确在临床如何诊断及治疗该病。经过文献复习,探讨贝特类调脂药所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尤其对于联合用药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高危患者更需及时监测肌酶等指标,在临床上尽量避免或减少该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横纹肌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文龙 陈清枝 +2 位作者 李东野 夏勇 阮宏云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 探讨肾脏中 11β -羟类固醇脱氢酶 (11β -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 ,11β -HSD)活性和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的关系。方法 选择EH患者 5 4例 (经检测 2 1例为低肾素水平 ,33例肾素水平正常或升高 )和正... 目的 探讨肾脏中 11β -羟类固醇脱氢酶 (11β -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 ,11β -HSD)活性和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的关系。方法 选择EH患者 5 4例 (经检测 2 1例为低肾素水平 ,33例肾素水平正常或升高 )和正常对照 30例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尿液中的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浓度 (两者比值即肾脏 11β -HSD活性 ) ,将 2组 11β-HSD活性进行比较。 结果 对照组尿液中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的比值是 0 .4 4±0 .15 ,高血压组的比值是 0 .4 9± 0 .2 8(低肾素型亚组 0 .6 4± 0 .31,非低肾素型亚组 0 .4 0± 0 .2 3)。对照组和高血压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非低肾素型亚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低肾素型亚组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肾脏 11β -HSD的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但是低肾素型高血压患者肾脏中 11β-HSD活性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脏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 酶活性 低肾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煤工尘肺并存高粘血症98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阮宏云 李燕 谢勋鹏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HE-NE 激光 内照射 高粘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心肌梗死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
7
作者 徐瑞金 陈清枝 +3 位作者 李东野 夏勇 阮宏云 袁志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开胸法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及梗死心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喂养6周,检测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处死动... 目的 开胸法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及梗死心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喂养6周,检测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处死动物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组织中HGF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左室功能降低,心肌梗死组织中HGF含量降低(P <0 .0 1)。结论 本实验结果为外源性给予HGF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梗死组织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血流动力学指标 酶联免疫吸附法 家兔 新西兰大白兔 心肌梗死模型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组织 HGF 冠状动脉 左室功能 心功能 左室支 外源性 手术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影响
8
作者 曹秋玫 侍作胜 +2 位作者 阮宏云 龙建军 李明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A06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重构(LVRM)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d),共20周,观测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重构(LVRM)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d),共20周,观测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E/A)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患者SBP、DBP明显下降(P< 0.001),IVST、PWT、LAD、LVMI明显减小(P<0.001),LVDd有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HR及LVEF、LVFS无明显变化(P>0,05),而E/A明显上升(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逆转左室肥厚;缬沙坦可以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缬沙坦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可以长期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重构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而冠状动脉造影有病变的患者临床分析
9
作者 侍作胜 王跃涛 +4 位作者 阮宏云 李明哲 李旭东 曹秋玫 黄宜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而冠状动脉造影有病变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我们对267例临床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有病变的患者而核素心肌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正常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按...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而冠状动脉造影有病变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我们对267例临床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有病变的患者而核素心肌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正常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要求完成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其中97例(34.8%)运动负荷试验达到了满意的次极量运动心率。267例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68例(62.9%),双支血管病变61例(22.8%),三支血管病变35例(13%),单支左主干血管病变3例(1.12%);35例三支病变中有27例(77%)各支血管之间的狭窄程度相差≤20%,显示狭窄病变较均衡。267例患者狭窄冠状动脉共410支,其中左前降支188支(45.9%)、左回旋支106支(25.9%)、右冠状动脉104支(25.4%)、左冠状动脉主干12支(2.9%);狭窄程度为50%~70%的有175支(42.7%)、70%~90%的有203支(49.5%)、90%~100%的有32支(7.8%)。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狭窄多出现在运动量不足、轻中度狭窄患者、单支病变及均衡性三支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MI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家兔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10
作者 徐瑞金 陈清枝 +3 位作者 李东野 夏勇 阮宏云 袁志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MI)后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使用开胸法建立MI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干预6周,Maclab/8s多功能生理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卡托普...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MI)后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使用开胸法建立MI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干预6周,Maclab/8s多功能生理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左室发展压(LVDP)、+dp/dt、-dp/dt显著升高(P<0.01),但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其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卡托普利能明显改善心梗后左室功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卡托普利 心律失常 左室功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左心房内径的影响
11
作者 蒋鹤 阮宏云 +2 位作者 张毅刚 王森 韩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PBMV)术后左心房内径(LAD)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断为中重度RMS患者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为AF,A...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PBMV)术后左心房内径(LAD)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断为中重度RMS患者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为AF,A组14例患者行PBMV术,B组9例患者行RFA+PBMV术。在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下使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终点为全部肺静脉-心房间电隔离。PBMV采用Inoue球囊技术实施。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月、术后12月LAD、二尖瓣瓣口面积等指标,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在收缩末期测量LAD(前后径)。随访采用门诊随访形式,随访期间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和经胸心脏超声。结果A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恢复窦性心律,B组患者术后6月LAD、术后12月LAD较A组患者均减小[术后6月LAD:(39.1±2.6)mm比(45.7±5.9)mm;术后12月LAD:(39.6±2.3)mm比(45.5±4.8)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RFA与术后6月LAD具有负相关性(P<0.05),术前LAD与术后6月LAD具有正相关性(P<0.05)。术后6月LAD、术后6月中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与患者术后12月LAD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RFA能够降低RMS合并AF患者PBMV术后L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持续性心房颤动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意义
12
作者 袁志华 陈清枝 +3 位作者 李东野 夏勇 徐瑞金 阮宏云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稳定性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79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组...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稳定性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79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ox-LDL浓度。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Ab-Ox-LDL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Ab-ox-LDL和hs-CRP在对照组无相关性(r=0.302,P>0.05),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r=0.706,P<0.01);在冠心病组,Ab-ox-LDL与Gensini积分呈低度相关(r=0.36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呈正相关。结论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不仅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评价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二者在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自身抗体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Ab-ox-LDL及C反应蛋白升高的意义
13
作者 袁志华 陈清枝 +3 位作者 李东野 夏勇 徐瑞金 阮宏云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6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05名患者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ox-LDL和hs-CRP浓度。结果冠心...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b-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05名患者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b-ox-LDL和hs-CRP浓度。结果冠心病各组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Ab-ox-LDL和hs-CRP在对照组呈低度正相关,在冠心病组呈高度正相关;在冠心病组,Ab-ox-LDL与Gensini积分呈低度相关。结论血清Ab-ox-LDL及hs-CRP水平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评价冠心病斑块的稳定性,二者在冠状动脉硬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Ab-ox-LDL C反应蛋白 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 冠状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急性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鹏 杨向军 +6 位作者 付强 路雯 阮宏云 张倩 白洁 万鹏 邱崇荣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ESM)-1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对患者短期...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ESM)-1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中心首次发病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107例,按是否服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54例(替格瑞洛组)以及对照组53例(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入院即刻、服药后24 h、服药后第4天、服药后第7天IL-6和ESM-1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并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IL-6和ESM-1浓度在服药后24 h均有明显上升,第4、第7天两者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1随IL-6浓度增高而升高,ESM-1和IL-6呈正相关(r=0.462,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缺血终点事件、出血事件以及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在行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更加迅速地降低细胞炎症反应且可以稳定血管内皮,从而强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并降低缺血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而无明显出血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白细胞介素-6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创伤后ARDS病人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章义利 潘利伟 +3 位作者 庄荣 林孟相 应斌宇 阮宏云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1例收入ICU内的ARDS病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生理盐水100ml每天2次静脉注...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1例收入ICU内的ARDS病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生理盐水100ml每天2次静脉注射,其余治疗方案两组均相同,然后对两组病人血CRP和MMP-2水平、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APACHEII评分进行测定。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各项值呼吸频率(次/分)、PaCO2(mmHg)、PaO2/FiO2、APACHEII评分、年龄及CRP、MMP-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乌司他丁治疗可显著减少ARDS病人血CRP、MMP-2的表达(P<0.01),显著改善ARDS病人的呼吸情况,改善APACHEII评分(P<0.001)。结论乌司他丁抑制ARDS的CRP、MMPs表达和改善呼吸情况,对ARDS病人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 胰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变化及己酮可可碱治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义利 阮宏云 +3 位作者 庄荣 林孟相 潘利伟 应斌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86-158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己酮可可碱(PTX)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1例收入ICU内的ARDS患者分为PTX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己酮可可碱(PTX)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1例收入ICU内的ARDS患者分为PTX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APACHEⅡ评分进行测定。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值呼吸频率、PaCO2(mmHg)、PaO2/FiO2、年龄及MMP-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PTX治疗可显著减少ARDS患者血清中MMP-9的表达(P<0.05),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情况,改善APACHEⅡ评分(P<0.001)。结论:PTX抑制ARDS的MMP-9表达和改善呼吸情况,对ARDS患者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明胶酶B 己酮可可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ARDS患者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测定意义
17
作者 章义利 阮宏云 +3 位作者 庄荣 林孟相 潘利伟 应斌宇 《浙江实用医学》 2008年第5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ARDS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1)比较42例ARDS患者及13例健康者血清CRP及MMP-2水平的差异;(2)同时对42例ARDS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将APACHEⅡ分值分别与CRP和MM... 目的探讨创伤后ARDS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1)比较42例ARDS患者及13例健康者血清CRP及MMP-2水平的差异;(2)同时对42例ARDS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将APACHEⅡ分值分别与CRP和MMP-2进行相关分析;(3)将42例ARDS患者按照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血清CRP及MMP-2水平的差异。结果(1)ARDS患者的血清CRP及MMP-2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2)ARDS患者血清CRP及MMP-2水平与APACHEⅡ分值成正相关(r=0.629,r=0.531;均P<0.01);(3)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MMP-2水平均较存活组高(P<0.01)。结论血中CRP和MMP-2水平是反映ARDS病情及评价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 CRP 基质金属蛋白酶-2 APACHE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主任的几个“多一些”和“少一些”
18
作者 阮宏云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第9期115-116,共2页
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切身体会,谈谈班主任工作的“三多三少”。班主任请多一些陪伴学生,少一些“窗口贴”;班主任请多一些理解、宽容,少一些厉声训斥;班主任请多一些细心,少一些唠叨。每一个老师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 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切身体会,谈谈班主任工作的“三多三少”。班主任请多一些陪伴学生,少一些“窗口贴”;班主任请多一些理解、宽容,少一些厉声训斥;班主任请多一些细心,少一些唠叨。每一个老师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地磨炼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班主任 陪伴 细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阮宏云 王临光 +2 位作者 冯春光 王彦炯 韩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08-3610,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而收住我院CCU患者89例为病例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而收住我院CCU患者89例为病例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m L/d入液静滴,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监测心率(HR)、血压(BP)、平均肺动脉压(m P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脏指数(CI)及心排血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RP等炎性因子指标。结果:参附治疗组在治疗48h后,CVP、m PAP、PCWP均明显降低,同时CI及CO均明显升高(P<0.05);TNF-α、IL-6、CRP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并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为进一步的改善预后治疗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风心病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阮宏云 宫海滨 +2 位作者 侍作胜 张开广 李先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24-32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缬沙坦对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以及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AI)影响,以探讨结构重构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5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永久性房颤接受开胸换瓣手术者,共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23例;试... 目的通过观察缬沙坦对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以及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AI)影响,以探讨结构重构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5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永久性房颤接受开胸换瓣手术者,共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23例;试验组(缬沙坦干预组)28例,所有患者在行外科手术前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免疫印迹方法半定量检测心房肌中p38MAPK、AT1R及AT2R;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左右心房均明显减小,尤以左心房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的p38MAPK含量及AT1R的含量减少(P<0.01);AT2R的含量则增加(P<0.01)。对照组患者凋亡指数明显高于试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且与左房内径大小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时心房肌细胞凋亡与p38MAPK通路相关,缬沙坦可以减缓心房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细胞凋亡 结构重构 P38MAP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