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
作者 阮一帆 王智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此,要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锚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定位,搭建知识图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数字赋能,打造育人新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产能力,深化数字交往,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6
2
作者 阮一帆 明月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共10页
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项整体、系统、稳步推进的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涵盖其基础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从实践理路方面审视,需要在精神生产活动的完整过程中推进共建共享共赢共富。要深化精神生产改革、优化精神分配机制、夯实精神交往基础、提高精神消费能力,实现精神生产的共建、精神分配的共享、精神交往的共赢以及精神消费的共富,使人们拥有丰盈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精神状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目标体系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公共卫生安全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3
作者 阮一帆 钟元佐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2,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思想,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实践经验,传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健康思想,系统阐明了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思想,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实践经验,传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健康思想,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战略目标以及实施方略,形成了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习近平关于公共卫生安全重要论述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推进中国特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公共卫生安全重要论述 公共卫生体系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13
4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75,共4页
当代德国联邦议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形成了主要由议会、政府、政党、学校和社会组织构成的较完善的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建立了"国家主导与政府行政指导下社会组织普遍协同和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 当代德国联邦议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形成了主要由议会、政府、政党、学校和社会组织构成的较完善的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建立了"国家主导与政府行政指导下社会组织普遍协同和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政治教育 资源体系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德国学校政治教育课程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11
5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李战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2,共3页
二战结束特别是建国以后,(联邦)德国逐步构建了较系统和完善的学校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德国学校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历程,以揭示德国学校政治教育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以期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 德国 政治教育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启示(1776-1976) 被引量:6
6
作者 阮一帆 孙文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9,共8页
美国政府自独立战争以来就注重普及公民教育,18、19世纪长期以"美国精神"和爱国主义培养民众的国家及民族认同感。1916年以后,美国将"社会科"课程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开启了现代公民教育时代。冷战初期的美国... 美国政府自独立战争以来就注重普及公民教育,18、19世纪长期以"美国精神"和爱国主义培养民众的国家及民族认同感。1916年以后,美国将"社会科"课程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开启了现代公民教育时代。冷战初期的美国公民教育一度强调意识形态的对抗,在经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变革后走上了传授公民技能与培养批判精神并重的道路。美国公民教育200年的发展变迁史能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民教育 “社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文理中学高中历史课教学要求及其特点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阮一帆 傅安州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介绍了德国文理中学高中阶段历史课教学在“能力”和“知识”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认为这些要求体现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特点。这一课程设计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德国 文理中学 高中 历史课教学 教学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在当代德国,以民主和政治参与为核心的政治教育工作,在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德国政府进行社会治理和政治统治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
关键词 德国 政治教育 政治参与意识 民主政治制度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教学法及其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阮一帆 刘敏 杜海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94,共3页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教学法包括班级讨论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公民参与教学法以及结合社区资源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对于我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课堂教学,轻社会支持"、"重理论阐释,轻实践践行&q...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教学法包括班级讨论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公民参与教学法以及结合社区资源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对于我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课堂教学,轻社会支持"、"重理论阐释,轻实践践行"、"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等不足,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民教育 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政治教育冲突理论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刘洋 《理论月刊》 2008年第7期137-139,共3页
冲突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德国政治教育教学法的主要指导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冲突"为基本概念和逻辑起点的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在向青少年灌输基本政治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更着眼于促进青少年对现实政... 冲突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德国政治教育教学法的主要指导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冲突"为基本概念和逻辑起点的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在向青少年灌输基本政治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更着眼于促进青少年对现实政治冲突的分析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理性地、积极地、有能力地参与未来社会政治生活。该理论还是联邦德国历史上首次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政治教育思想理论,并深刻影响了之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政治教育 冲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阮一帆 明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共8页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下精神生产的实质、从精神生产角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根据唯物史观,在“供给--...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下精神生产的实质、从精神生产角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根据唯物史观,在“供给--需求”辩证关系的理论框架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就是精神产品能够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实现我国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面临资本逻辑、文化交锋、数字异化、机制壁垒等现实挑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有效供给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以坚守中华文化为立场观点,以优化数字智能为技术支持,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机制为制度要求,通过夯实精神生产的价值根基、厚植精神生产的文化底蕴、优化精神生产的表达方式、健全精神生产的共享机制等理路深化精神生产供给侧改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社会精神产品和公共精神产品,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生产 精神生活 美好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5
12
作者 阮一帆 王智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50-58,共9页
ChatGPT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技术,但也可能产生规范失控、关系失衡、认知失准等不同维度的伦理风险。通过分析ChatGPT之于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成... ChatGPT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技术,但也可能产生规范失控、关系失衡、认知失准等不同维度的伦理风险。通过分析ChatGPT之于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成因,发现其面临的风险既可能来自应用主体层面技术伦理意识淡薄,也可能来自应用技术层面对教育伦理的僭越,还可能来自应用价值层面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的钝化。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既要以法为据,完善技术伦理风险防范制度,也要以人为本,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同时还要以道驭术,实现核心价值观对技术的有效规制,做好ChatGPT伦理风险的整体性应对,为思想政治教育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思想政治教育 伦理风险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德国政治教育思想理论变迁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2
13
作者 阮一帆 李战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9,共6页
二战后,政治教育在联邦德国恢复经济、重建政治、反思纳粹、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不同时期政治教育的理论思想,既体现了联邦德国政府和学术界对本国政治教育的地位、功能及规律的认识历... 二战后,政治教育在联邦德国恢复经济、重建政治、反思纳粹、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不同时期政治教育的理论思想,既体现了联邦德国政府和学术界对本国政治教育的地位、功能及规律的认识历程,也指导了不同时期的政治教育实践。通过对战后不同历史阶段联邦德国政治教育思想理论的探究,能够梳理出一条其政治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线索,揭示其发展变迁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德国 政治教育 思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阮一帆 彭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7-372,共6页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决策、组织、实施和管理机构。1952年后,联邦德国议会和政府以此为核心,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国家政治教育体系。半个多世纪以来,该政治教育体系在巩固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权、清算和...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决策、组织、实施和管理机构。1952年后,联邦德国议会和政府以此为核心,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国家政治教育体系。半个多世纪以来,该政治教育体系在巩固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权、清算和反思纳粹主义、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内部统一"以及实施公民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 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玛“帝国乡土服务中心”及其历史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阮一帆 郑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帝国乡土服务中心"是魏玛共和国"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的决策、组织和实施机构,受一战后魏玛共和国特殊的政治、社会局势的影响,"帝国乡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集中于重建德意志的国家主义和民族精... "帝国乡土服务中心"是魏玛共和国"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的决策、组织和实施机构,受一战后魏玛共和国特殊的政治、社会局势的影响,"帝国乡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集中于重建德意志的国家主义和民族精神,而对民主政治文化的培育存在极大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魏玛共和国的灭亡和纳粹的崛起,也成为战后德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反思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玛共和国 帝国乡土服务中心 政治教育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阮一帆 郁思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3-85,共3页
习近平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着眼于为开新局提供精神动力、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论述内涵丰富,系统、深刻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梳理建构了中... 习近平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着眼于为开新局提供精神动力、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论述内涵丰富,系统、深刻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梳理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创新性提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论述有助于传播正确的党史观,巩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助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领导;有助于增强四个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共产党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被引量:3
17
作者 阮一帆 吴倩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创新成果,它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法治思想遵循人类社会历史运动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创新发展于当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流中...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创新成果,它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法治思想遵循人类社会历史运动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创新发展于当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流中,坚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变化而推进法治建设;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真实映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阮一帆 谢然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2,F0002,共9页
列宁用"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个概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并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总结了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列宁用"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个概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并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总结了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即党性、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对于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要深刻把握意识形态的党性和科学性,不断创新意识形态理论与工作方法;要坚持意识形态的斗争性,精神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意识形态阵地意识;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运用正确的意识形态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意识形态 科学的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 被引量:2
19
作者 阮一帆 胡梦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以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主旨,以开展思想动员、激发精神动力、进行价值引领、促进关系协调、助力社会治理为行动指向,在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道路上发挥着“生命线”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以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主旨,以开展思想动员、激发精神动力、进行价值引领、促进关系协调、助力社会治理为行动指向,在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道路上发挥着“生命线”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后,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层面应注重拓展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的空间和进路,注重推动内容建构的同频共振和深度嵌入,在实践层面应注重突出方法的传承运用和不断调适,注重推进载体的继承创新和整合优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强化自身服务保障功能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新征程 服务中心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三重文化路径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阮一帆 唐祎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90-96,共7页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就十分强调国家意识教育,面对特殊的国情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新加坡政府充分挖掘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发展,在全社会弘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建构了包含新加坡身份认同文化、儒...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就十分强调国家意识教育,面对特殊的国情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新加坡政府充分挖掘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发展,在全社会弘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建构了包含新加坡身份认同文化、儒家伦理文化和国家危机管理文化的国家意识教育三重文化路径,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思想道德基础,对于我国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国家安全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国家意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进路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