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药一匹绸薄层鉴别和咖啡酸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勇 李金洲 +4 位作者 魏江存 谢臻 阙祖亮 陈子隽 庞丹清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通过用咖啡酸作为指标性的成分,建立壮药一匹绸的含量测定和薄层鉴别方法,比较壮药一匹绸在不同产地咖啡酸的含量。方法应用硅胶GF254来作为薄层鉴别的薄层板,展开剂为体积比甲苯:甲酸:乙酸乙酯(5:1.2:3)的溶剂,以365 nm紫外灯下作... 目的通过用咖啡酸作为指标性的成分,建立壮药一匹绸的含量测定和薄层鉴别方法,比较壮药一匹绸在不同产地咖啡酸的含量。方法应用硅胶GF254来作为薄层鉴别的薄层板,展开剂为体积比甲苯:甲酸:乙酸乙酯(5:1.2:3)的溶剂,以365 nm紫外灯下作为观察环境。流动相:甲醇-0.1%磷酸(23:77),检测波长320 nm,含量用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碳十八柱(4.60×250 mm,5μm)与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C18柱(4.60×250 mm,5μm)测定,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结果薄层色谱中能够验出咖啡酸,其专属性强,斑点显示清楚。咖啡酸进样量在0.015 1~0.453μg(R2=0.999 9)范围之内时,与峰面积呈现比较良好的线性关系。壮药一匹绸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RSD=2.68%)、97.56%(RSD=1.57%)、99.79%(RSD=2.05%)。结论此方法可以有效鉴别一匹绸,可将一匹绸中的咖啡酸准确测定。此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高、显色稳定性好、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匹绸 咖啡酸 HPLC 薄层鉴别 壮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当归藤H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3
2
作者 阙祖亮 庞丹清 +3 位作者 陈勇 陈子隽 李金洲 魏江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422,共8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当归藤HPLC指纹图谱。方法当归藤85%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5 nm。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当归藤HPLC指纹图谱。方法当归藤85%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5 nm。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2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40,并指认了没食子酸,儿茶素;聚类分析将12批样品分为2类。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藤 指纹图谱 HPLC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阙祖亮 刘鼎 +3 位作者 陈勇 张昕 魏江存 庞丹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和瑶族民间常用药材当归藤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当归藤药材资源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乙醇回流提取当归藤药材,浓缩成浸膏,用系统溶剂分离法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当归藤提取部位,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和瑶族民间常用药材当归藤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当归藤药材资源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乙醇回流提取当归藤药材,浓缩成浸膏,用系统溶剂分离法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当归藤提取部位,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成分通过波谱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从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其中的两个分别是豆甾醇(Ⅱ)、维生素E(Ⅲ)。结论:这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当归藤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藤 化学成分 壮药 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金洲 陈勇 +3 位作者 谢臻 陈子隽 魏江存 阙祖亮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7期23-25,共3页
瑶族的药浴,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芬兰的桑拿、土耳其的蒸汽浴合称为世界三大沐浴文化,享誉全球。从瑶医理论出发,探究瑶浴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突出疗效,综合瑶浴产品的研究进展,总结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瑶浴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瑶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沐浴文化 瑶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抗炎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昕 魏江存 +1 位作者 阙祖亮 陈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21期67-69,共3页
由于传统抗炎的药物长期使用易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些具有明显抗炎作用的中药逐渐用于临床治疗。笔者根据近年来专家学者在中药抗炎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新型抗炎中药及制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炎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的种植及采收加工现状 被引量:14
6
作者 阙祖亮 庞丹清 +3 位作者 陈勇 陈子隽 李金洲 魏江存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41-46,共6页
三七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食药价值的发掘,使得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三七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为了更好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三七品种选育、种植选地、病虫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研... 三七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食药价值的发掘,使得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三七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为了更好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三七品种选育、种植选地、病虫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三七产业在今后发展的一些建议,为三七进一步的开发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种植 采收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棱菊薄层鉴别和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魏江存 陈勇 +3 位作者 谢臻 李耀华 李兵 阙祖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1-2614,共4页
目的以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六棱菊薄层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广西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薄层鉴别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体积比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为展开剂,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含量测定采用色谱柱In... 目的以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六棱菊薄层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广西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薄层鉴别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体积比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为展开剂,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含量测定采用色谱柱Inertsil ODS-3 C18柱(4.60mm×250mm,5um);流动相:甲醇-0.1%磷酸(28∶72),检测波长329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中可以检出绿原酸,斑点清晰,专属性好。绿原酸进样量在0.099~0.99ug(R^2=0.9999)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六棱菊低、中、高加样组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0%(RSD=2.09%)、98.24%(RSD=1.96%)和99.65%(RSD=2.15%)。广西境内10批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别较大,广西百色隆林德娥乡所产六棱菊药材所含绿原酸含量最高,而广西上思县和桂林平乐县绿原酸含量最低,广西武鸣、南宁市邕宁和桂林荔浦的六棱菊中绿原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该方法能有效鉴别六棱菊,准确测定绿原酸的含量,为开发利用六棱菊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棱菊 绿原酸 含量测定 薄层鉴别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飞龙掌血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唐春丽 陈小媛 +2 位作者 康梦莹 阙祖亮 李耀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6期659-659,共1页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民族药飞龙掌血的相关文献,本文对其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民族药飞龙掌血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飞龙掌血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酒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魏江存 秦祖杰 +5 位作者 谢臻 陈勇 李耀华 黄冬美 马艳 阙祖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生大黄和酒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其泻下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将72只试验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生、空白对照组、生大黄的大承气汤(生DCQ)6、10 g·kg^(-1)剂量组、酒大黄的大承气汤(酒DCQ)6、10 g·kg^(-1)剂量组,按容积... 目的:研究生大黄和酒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其泻下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将72只试验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生、空白对照组、生大黄的大承气汤(生DCQ)6、10 g·kg^(-1)剂量组、酒大黄的大承气汤(酒DCQ)6、10 g·kg^(-1)剂量组,按容积20 mL/kg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c活性实验,比较生、酒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小鼠的正常泻下作用、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c活性的差异。结果:生、酒大黄对大承气汤的泻下作用的影响有差异,但其变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与生、酒大黄存在着联系。生DCQ组、酒DCQ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其对正常小鼠正常泻下作用、炭末推进作用、抑制Na^+-K^+-ATPase活性的作用有差异,且给药组间比较,生DCQ组泻下作用的影响差异最显著,给药剂量6、10 g·kg^(-1)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生、酒大黄对大承气的泻下作用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可能与君药生、酒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引起大承气汤复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大黄 泻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药材细圆藤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阙祖亮 魏中璇 +2 位作者 陈勇 魏江存 庞丹清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4期82-84,97,共4页
对细圆藤多个产地的药材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细圆藤药材的质量标准。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中药品标准研究方法对细圆藤药材进行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属的检测;细圆藤药材检查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 对细圆藤多个产地的药材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细圆藤药材的质量标准。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中药品标准研究方法对细圆藤药材进行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属的检测;细圆藤药材检查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性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与均值分别是4. 38%~6. 92%,5. 85%; 3. 37%~10. 76%,5. 62%; 0. 04%~3. 57%,0. 63%; 9. 78%~23. 02%,17. 67%。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广西壮药细圆藤药材的质量标准,暂定细圆藤药材水分不高于8. 3%,总灰分不高于12. 91%,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4. 28%,浸出物不低于7. 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圆藤 质量评价 浸出物 总灰分 酸不溶灰分 水分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一匹绸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江存 秦祖杰 +5 位作者 陈子隽 谢臻 陈勇 阙祖亮 李金洲 庞丹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优化一匹绸总黄酮含量测量方法。方法:测定一匹绸总黄酮的含量,并对加入3种化学试剂后的显色静置时间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测定方法在减少干扰物质的同时,使3种显色剂的总显色时间减少;在稳定的显色时间内,测定结果的平均加样回... 目的:优化一匹绸总黄酮含量测量方法。方法:测定一匹绸总黄酮的含量,并对加入3种化学试剂后的显色静置时间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测定方法在减少干扰物质的同时,使3种显色剂的总显色时间减少;在稳定的显色时间内,测定结果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2%,RSD为2.87%(n=6)。结论:此方法可以有效鉴别一匹绸,改进后的总黄酮测定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显色稳定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测定一匹绸总黄酮含量的理想方法,也可为其他原料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匹绸 咖啡酸 TLC HPLC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玟君 陈勇 +3 位作者 庞丹清 阙祖亮 陈子隽 李金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37-140,共4页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之一,其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三七多糖在免疫调节、降血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三七多糖提取、炮制方法...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之一,其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三七多糖在免疫调节、降血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三七多糖提取、炮制方法对其含量影响、含量测定及其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多糖 提取 含量测定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棱菊的薄层鉴别和橙皮苷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江存 陈勇 +7 位作者 谢臻 秦祖杰 黄冬美 马家宝 陈圣斌 阙祖亮 陈子隽 李金洲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139-142,共4页
以橙皮苷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六棱菊(Laggera alata)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广西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橙皮苷含量。薄层色谱中可以检出橙皮苷,斑点清晰,专属性好。橙皮苷进样量在0.30~2.25μg范围(R2=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六棱... 以橙皮苷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六棱菊(Laggera alata)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广西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橙皮苷含量。薄层色谱中可以检出橙皮苷,斑点清晰,专属性好。橙皮苷进样量在0.30~2.25μg范围(R2=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六棱菊低、中、高加样组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0%(RSD=2.78%)、99.97%(RSD=2.08%)和99.01%(RSD=1.36%)。广西境内10批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橙皮苷的含量差别较大,这可能与气候、温度、土壤、水分、光照等生长条件有关。该方法能有效鉴别六棱菊,准确测定橙皮苷含量,为开发利用六棱菊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棱菊(Laggera alata) 橙皮苷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批不同产地六棱菊中咖啡酸的工艺优化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26
14
作者 魏江存 陈勇 +6 位作者 谢臻 李耀华 唐春丽 阙祖亮 庾延和 张昕 庞丹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792-4795,共4页
目的:优化六棱菊中咖啡酸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回流提取法提取六棱菊中咖啡酸。以提取含量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咖啡酸提取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优化六棱菊中咖啡酸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回流提取法提取六棱菊中咖啡酸。以提取含量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咖啡酸提取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咖啡酸为对照品,在320 nm波长下测定10批不同产地六棱菊药材中的咖啡酸含量。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1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3 h。以此条件对咖啡酸进行工艺验证试验,六棱菊中咖啡酸平均含量为0.521 1 mg/g(RSD=1.18%,n=3)。10批不同产地六棱菊药材中咖啡酸含量在0.375 2~0.776 6 mg/g之间,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六棱菊药材中咖啡酸含量与产地和采收季节等有关。本试验优选工艺提取咖啡酸重复性较好;建立的咖啡酸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棱菊 含量测定 咖啡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三七的药理作用与保健养生 被引量:10
15
作者 魏江存 陈勇 +3 位作者 阙祖亮 李金洲 陈子隽 庞丹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A02期118-123,128,共7页
三七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草药,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具有治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在临床应用和保健养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市场上对三七保健食品的研究不够全面,产品剂型种类不多,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其相关的药... 三七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草药,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具有治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在临床应用和保健养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市场上对三七保健食品的研究不够全面,产品剂型种类不多,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其相关的药理作用,研发出相关的剂型所对应的药品和保健食品,充分挖掘三七的药用价值。对三七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为与三七相关的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药理作用 保健养生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民族药当归藤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丹清 陈勇 +4 位作者 阙祖亮 李金洲 陈子隽 李耀华 刘玟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04-106,共3页
当归藤为紫金牛科植物当归藤(Embelia parviflora Wall.)的干燥地上部分,是广西壮瑶药,属于中国民族药。随着民族药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家着重发展民族药,希望中药民族药"走出去",提升医药创新能力,形成产学研销一体化的发展... 当归藤为紫金牛科植物当归藤(Embelia parviflora Wall.)的干燥地上部分,是广西壮瑶药,属于中国民族药。随着民族药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家着重发展民族药,希望中药民族药"走出去",提升医药创新能力,形成产学研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实现资源分享、合作共赢。文章研究和归纳了近三十几年当归藤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使人们更加详细了解当归藤药材,为当归藤药材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 当归藤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当归藤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棱菊生药学与质量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江存 陈勇 +5 位作者 魏中璇 叶信 阙祖亮 庾延和 张昕 庞丹清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2期1-2,共2页
从六棱菊的资源分布、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研究和含量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六棱菊分布广泛,主要产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其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多样,含有黄酮类、甾体类、挥发油、酚酸类、倍半萜类、三萜类和脂肪烃类等成分。六棱菊植物... 从六棱菊的资源分布、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研究和含量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六棱菊分布广泛,主要产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其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多样,含有黄酮类、甾体类、挥发油、酚酸类、倍半萜类、三萜类和脂肪烃类等成分。六棱菊植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民间用药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棱菊 生药学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不同产地及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药材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丹清 阙祖亮 +4 位作者 陈勇 陈子隽 李金洲 魏江存 刘玟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及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药材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为当归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及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药材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当归藤药材具有9个共有...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及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药材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为当归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及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药材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当归藤药材具有9个共有峰,根据聚类分析法可分为3大类;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有6个共有峰,根据聚类分析法可分为2大类。结论:红外图谱分析可为当归藤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藤 聚类分析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瑶药红凉伞中岩白菜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江存 陈勇 +6 位作者 康梦莹 叶信 魏中璇 阙祖亮 庾延和 张昕 庞丹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140-2142,共3页
目的:优化红凉伞中岩白菜素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岩白菜素含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项拟合,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工艺为72. 45%乙醇,回流时... 目的:优化红凉伞中岩白菜素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岩白菜素含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项拟合,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工艺为72. 45%乙醇,回流时间112 min,回流温度81. 1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红凉伞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凉伞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岩白菜素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药扁担藤薄层鉴别和原儿茶酸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江存 陈勇 +6 位作者 谢臻 李耀华 庾延和 阙祖亮 张昕 庞丹清 邓丽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4期30-34,共5页
目的:以原儿茶酸为指标性成分,建立扁担藤薄层鉴别和提取工艺以及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薄层鉴别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体积比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2∶6∶1)为展开剂,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采用正交试验,以原儿茶酸含量为指标,考... 目的:以原儿茶酸为指标性成分,建立扁担藤薄层鉴别和提取工艺以及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薄层鉴别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体积比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2∶6∶1)为展开剂,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采用正交试验,以原儿茶酸含量为指标,考察溶剂浓度、溶剂体积和回流时间对扁担藤中原儿茶酸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色谱柱BDS HYPERSIL C18柱(4.60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28∶72),检测波长258nm,流速1.0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色谱中可以检出原儿茶酸,斑点清晰,专属性好。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292~0.1460μg(R2=0.999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扁担藤低、中、高加样组原儿茶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2%(RSD=1.73%)、98.54%(RSD=0.96%)和97.83%(RSD=1.40%)。溶剂浓度为影响扁担藤中原儿茶酸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40%乙醇,溶剂体积为20m L,提取时间2.5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该方法能有效鉴别瑶药扁担藤,能准确地测定其原儿茶酸的含量,为开发利用其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担藤 原儿茶酸 含量测定 薄层鉴别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