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门静脉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阎良 应荣 +7 位作者 花东明 黄建平 刘岗 顾宏刚 叶圳 冯寿全 梁超 冯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59-663,共5页
目的研究经门静脉输注自体骨髓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治疗的9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 目的研究经门静脉输注自体骨髓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治疗的9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45例进行保肝利尿等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治疗组),45例进行常规治疗+自体骨髓经门静脉输注(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肝功能指标和评分。结果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6个月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上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MEL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治疗组这些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3、6个月联合治疗组TBIL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低,治疗后3、6个月联合治疗组Child-Pugh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低,治疗后6个月联合治疗组ALT水平和MELD评分较常规治疗组低,PLT较常规治疗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常规治疗虽然对部分肝硬化指标有改善,但联合治疗的总体效果更佳,维持时间更持久。自体骨髓移植可以明显促进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重建,改善肝硬化情况,降低Child-Pugh评分等级,为下一步脾切除手术创造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移植 失代偿期肝硬化 肝功能重建 经门静脉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问甲状腺癌
2
作者 阎良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2期58-59,共2页
据统计,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6%的速度在递增,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甲状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主要通过产生甲状腺激素来调节机体的代谢,一旦患上甲状腺癌,将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机体功能造成严重的... 据统计,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6%的速度在递增,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甲状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主要通过产生甲状腺激素来调节机体的代谢,一旦患上甲状腺癌,将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机体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有效防治甲状腺癌尤为重要。下面将通过8个问题带领大家认识甲状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机体功能 甲状腺激素 恶性肿瘤 内分泌腺 全球范围 有效防治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卢璐 冯煜 阎良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收集并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例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ICI相关性结肠炎的病程特点、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特点... 目的收集并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例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ICI相关性结肠炎的病程特点、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特点、治疗方法以及患者预后转归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ICI相关性结肠炎诊断年龄为48~70岁。6例患者在接受2~6次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疗程后,出现ICI相关性结肠炎,中位疗程为4.1个;首次抗PD-1/PD-L1治疗后,ICI相关性结肠炎起病时间为14~84 d,中位时间为53 d。6例患者中,4例为2级ICI相关性结肠炎,且病变在左半结肠,3级、4级各1例,病变范围均为全结肠。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而连续性的黏膜糜烂、充血和水肿,2例3~4级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镜下可见多发不规则溃疡。黏膜活检病理均表现为黏膜活动性炎症伴隐窝炎、隐窝脓肿。6例患者完成结肠镜后,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3~4级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3 d临床应答不佳,升级为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6例患者均未重启ICI治疗。结论ICI相关性结肠炎有其相应的ICI治疗史以及临床、内镜、组织学特征,应根据患者症状予以分级治疗。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应答不佳时,应尽早开启生物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结肠炎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医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 被引量:37
4
作者 阎良 黄建平 +4 位作者 汤雪峰 沙粒 蒋海锋 孔宪诚 赵聪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加速康复外科(CMERA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本试验系前瞻性研究,为系列CMERAS研究的一部分。收入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患者,... 目的探讨中医加速康复外科(CMERA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本试验系前瞻性研究,为系列CMERAS研究的一部分。收入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患者,均接受LC,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围手术期给予口服中药胃肠汤治疗,且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准备。观察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试验组LC术后排气时间[(12.5±2.2)h vs (16.1±3.4)h]、排便时间[(24.9±4.2)h vs (38.5±8.3)h]、进食时间为[(8.6±1.5)h vs(12.5±1.3)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C术后第1天胃泌素水平[(69.56±11.23)μg/mL vs (48.11±6.22)μg/mL]、胃动素水平[(198.27±36.04)μg/mL vs (124.98±20.46)μ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4.1±1.3)h vs (7.9±1.7)h]、术后住院时间[(1.6±1.2)d vs (2.5±1.5)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LC围手术期,能加快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加速康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中药胃肠汤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大承气汤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前肠道准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阎良 黄建平 刘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大承气汤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前分别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加味大承气汤中药进行肠道准备,观察肠道清洁程度、术... 目的探讨加味大承气汤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前分别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加味大承气汤中药进行肠道准备,观察肠道清洁程度、术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肠内容物菌落计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住院天数及直接医疗成本。结果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相当,在术前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抑制肠道细菌及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同时由于肠道功能恢复加快及更少的并发症,治疗组在住院天数及直接医疗成本方面具更有社会经济学效应。结论加味大承气汤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前肠道准备的应用中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肠道准备 直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中药白及覆膜生物补片对促进组织愈合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阎良 黄建平 +4 位作者 张浩 郭绍文 陈佳 韩志宏 谢晓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S1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含有纳米级中药白及覆膜生物补片对大鼠创面组织的愈合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A组)、白及普通补片组(B组)、普通白及生物补片(C组)和纳米级白及生物补片(D组)。各组大鼠均手术造成机械性全层皮肤圆形... 目的观察含有纳米级中药白及覆膜生物补片对大鼠创面组织的愈合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A组)、白及普通补片组(B组)、普通白及生物补片(C组)和纳米级白及生物补片(D组)。各组大鼠均手术造成机械性全层皮肤圆形创面一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术后第3天、第6天及第9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计算创面愈合率;HE染色后进行毛细血管数量计数;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每张切片的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 (1)造模后第3天,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6天,D组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9天,D组与A、B、C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后第3天,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6、第9天各组新生毛细血管计数均明显增多,D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造模后第3天,VEGF在各组创面的肉芽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B组、C组、D组表达为弱阳性(+),A组表达为阴性到弱阳性(-^+);C、D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D组VEGF阳性表达高于A、B组。造模后第6天,VEGF的阳性表达在4组创面肉芽组织中均上升,D组为强阳性(+++);B、C组为中度阳性(++);而A组表达为弱阳性(+)。D组中VEGF阳性表含量高于A、B组(P<0.05)。造模第9天以后,创面修复开始进入组织修复期,VEGF的阳性表达水平均开始下降。结论纳米级中药白及覆膜生物补片能加速伤口愈合,可能与其促进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创面愈合 纳米 覆膜生物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建平辨治胆石症、胆囊炎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阎良 刘岗 +1 位作者 张浩 张熹玮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46-47,共2页
黄建平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肝胆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擅长治疗各类肝胆胰疾病。笔者有幸师从黄建平教授,获益匪浅,兹将老师辨治胆石症、胆囊炎的经验整... 黄建平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肝胆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擅长治疗各类肝胆胰疾病。笔者有幸师从黄建平教授,获益匪浅,兹将老师辨治胆石症、胆囊炎的经验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胆囊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黄建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自慰致直肠异物嵌顿诊治体会(附4例报道)
8
作者 阎良 黄建平 +3 位作者 许文捷 王菊凤 孔宪诚 沙粒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9-851,共3页
在过去的外科临床中,直肠异物嵌顿的病例并不多见。由于异物的种类和来源的不同,加之患者羞于坦诚病史,使得直肠异物嵌顿的诊治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原则。近年来肛门直肠异物的报道逐渐增多,并成为外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性自慰 直肠 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P-gp、CD147和E-cadherin表达的意义
9
作者 阎良 吴雪卿 +1 位作者 黄建平 庞惠芳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9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P-gp、CD147和E-cadherin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不耐药细胞、药物诱导的耐药细胞和mdr1基因导入的耐药细胞中P-gp、CD147和E-cadherin(E-cd)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P-gp在不耐药细胞中表达...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P-gp、CD147和E-cadherin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较不耐药细胞、药物诱导的耐药细胞和mdr1基因导入的耐药细胞中P-gp、CD147和E-cadherin(E-cd)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P-gp在不耐药细胞中表达很弱,而在两株耐药细胞中均呈高表达。CD147在药物诱导的耐药细胞中表达增强,分子量较小。而E-cd在药物诱导的耐药细胞中表达缺失。结论药物诱导和基因转入均能造成乳腺癌细胞产生多药耐药,而CD147和E-cd在三株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与mdr1基因或P-gp蛋白表达并无直接关系,其内在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耐药细胞 基因表达 P-GP蛋白 CD147蛋白 E-CADHER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蒋海锋 赵聪 +6 位作者 汤雪峰 孔宪诚 沙粒 阎良 刘令圭 饶文龙 黄建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81-483,48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5、10及15 min这三个时间点,针刺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治疗后20、25及30 min,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在降低血浆CRP方面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但血浆β-EP及CCK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针刺对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治疗效果优于麻醉镇痛药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久的优势,同时能降低胆绞痛患者的CRP水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胆囊穴 阳陵泉 胆绞痛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宁片在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恩伟 顾宏刚 +2 位作者 阎良 黄建平 张静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06-2609,共4页
目的评估胆宁片用于因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行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非随机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对因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 206例(男808例,女1 398例),术后口服胆宁片13周... 目的评估胆宁片用于因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行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非随机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对因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 206例(男808例,女1 398例),术后口服胆宁片13周,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并对其中1 733例有程度不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症状的患者,观察药物的有效性。结果在2 206例服用胆宁片患者中有10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总人数的4.9%),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大便次数增多。这些患者的绝大部分经采用"减少试验用药剂量"的措施后仍能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和随访。经Kruskal-Wallis Test分析,术后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症状的患者在接受胆宁片治疗后5周、9周、13周,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这3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显示随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症状进行性改善。结论胆宁片临床应用安全性高;胆宁片能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症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症状改善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宁片 慢性胆道感染 胆石病 胆囊切除术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皮下分离的直线型隧道在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建平 刘岗 +2 位作者 孔宪诚 鲍宇克 阎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直线型隧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胸壁三孔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40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钙化灶4例。在游离皮瓣时,采用金属棒朝颈部方向直行...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直线型隧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胸壁三孔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40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钙化灶4例。在游离皮瓣时,采用金属棒朝颈部方向直行分离,形成直线型隧道,在良好的视野下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的过程。结果 40例均于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单侧)28例,甲状腺切除术(单侧)5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2例(此2例术中快速病理报告为甲状腺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手术时间(78.5±18.6)min,术中出血(40.2±15.6)ml,术中游离皮瓣时间(14.3±3.8)min,甲状腺肿瘤直径(3.8±2.5)cm。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3.5±2.0)d。1例术后声音嘶哑,3个月内恢复。2例术后一过性低钙,自行恢复。未发生皮下积液和血清肿。随访12~36个月,平均28个月,未发现复发。术后3个月1例胸部麻木感。美观满意度调查,32例十分满意,8例满意。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直线型隧道创伤小,减少血清肿和皮肤挛缩,操作易掌握,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 经胸壁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格拉司琼防治恶性肠道肿瘤化疗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孔宪诚 阎良 +1 位作者 沙粒 黄建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1983-1986,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格拉司琼防治恶性肠道肿瘤化疗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恶性肠道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每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化疗过程中给予格拉司琼止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格拉司琼防治恶性肠道肿瘤化疗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恶性肠道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2组,每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化疗过程中给予格拉司琼止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斑蝥胶囊。比较2组近期疗效、消化道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组R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防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仅CD4^+、CD4^+/CD8^+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CD3^+、CD4^+、CD4^+/CD8^+、NK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恶性肠道肿瘤化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复方斑蝥胶囊和格拉司琼相对于单用格拉司琼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毒副反应,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格拉司琼 恶性肠道肿瘤 消化道不良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评价及对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岗 杜磊 +7 位作者 阎良 张熹玮 张浩 蒋海锋 孔宪诚 李财宝 汤雪峰 黄建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医快速康复外科(CMERAS)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快速康复外科(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治疗组予CM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采用"云中医"...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医快速康复外科(CMERAS)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快速康复外科(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治疗组予CM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采用"云中医"视诊仪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医证型的变化情况,比较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前、术后第1天组间比较,脾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无证型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组间比较,治疗组脾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无证型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术中肠道清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直接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ERAS相比,CMERAS有利于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脾虚、气虚、痰湿、阴虚等病理状态,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 术后康复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踏板在腹腔镜辅助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沙粒 刘岗 +9 位作者 沃敏 杜磊 张浩 张熹玮 阎良 蒋海锋 孔宪诚 李财宝 黄建平 汤雪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踏板在腹腔镜辅助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腹腔镜辅助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于术后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干...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踏板在腹腔镜辅助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腹腔镜辅助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于术后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干预,治疗组于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踏板干预。两组疗程均为7日,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股总静脉内径(D_V)、呼气末股总静脉最大流速(Vmax)、股总静脉内径/股总动脉内径(D_V/D_A)、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情况。结果①组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治疗组(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D_V、D_V/D_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7、0.000<0.05),治疗组Vma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D-D、P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0.05)。④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踏板可有效降低腹腔镜辅助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及股总静脉生理指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 下肢静脉血栓 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敷贴 防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不同Borrmann分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孔宪诚 黄建平 +1 位作者 阎良 汤雪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于不同Borrmann分型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5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行常规静脉化疗...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于不同Borrmann分型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5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行常规静脉化疗的82例患者为对照组,行静脉化疗联合HIPEC的83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5年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orrmannⅠ型、Ⅱ型患者,两组复发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orrmannⅢ型、Ⅳ型患者,观察组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72-4、CA19-9、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72-4、CA19-9、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联合HIPEC治疗,可提高BorrmannⅢ、Ⅳ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降低5年内复发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增加,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BORRMANN分型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E26转录因子-1联合^(18)F-FDG PET/CT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孔宪诚 黄建平 +1 位作者 阎良 汤雪峰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3期4764-476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E26转录因子-1(Ets-1)检测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PET/CT)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E26转录因子-1(Ets-1)检测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PET/CT)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7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截止时间2021年2月,无死亡病例。根据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结合临床随访结果分为术后复发组(31例)和术后未复发组(147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CYFRA21-1、Ets-1水平,并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测定半定量参数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CYFRA21-1、Ets-1水平、SUV_(max)指标单独及三者联合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复发组血清CYFRA21-1、Ets-1水平、SUV_(max)值均高于术后未复发组[(5.79±0.61)μg/L比(2.68±0.29)μg/L、(6.16±0.63)μg/L比(2.78±0.31)μg/L、(3.81±0.41)比(1.38±0.15)](P<0.01)。术后复发患者血清CYFRA21-1、Ets-1水平、SUV_(max)值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45μg/L、3.51μg/L、2.56,三项指标单独检测诊断胃癌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95%CI 0.674~0.742)、0.709(95%CI 0.617~0.737)、0.715(95%CI 0.676~0.749),灵敏度分别为77.42%、74.19%、80.65%,特异度分别为68.71%、66.67%、69.39%,准确度分别为70.22%、67.98%、71.35%;三项指标联合诊断胃癌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95%CI 0.724~0.846),灵敏度为67.74%、特异度为85.03%、准确度为82.02%,三项联合检测诊断胃癌术后复发的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CYFRA21-1、Ets-1水平及SUV_(max)值联合诊断胃癌术后复发较单一指标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E26转录因子-1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结直肠癌15例误诊误治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孔宪诚 沙粒 +1 位作者 阎良 黄建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例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14.71%(15/102),平均误诊时间为(4.52±0.84)d。误诊...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例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14.71%(15/102),平均误诊时间为(4.52±0.84)d。误诊为肠胃炎3例,肠梗阻、结肠炎、直肠息肉各2例,痔疮、细菌性痢疾、胃肠炎伴胆囊结石、急性胰腺炎、肛周脓肿及缺铁性贫血各1例。经乙状结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肛门指检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直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3例,盲肠癌、升结肠癌各2例。8例予择期手术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6例予保守治疗,其中3例死亡;1例拒绝治疗要求出院。所有患者均行13年随访,其中1例死亡,3例复发,余均预后良好。结论临床应警惕青年结直肠癌发病可能,详细了解病史,完善相关检查,争取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青年人 误诊 胃肠炎 肠梗阻 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伊马替尼及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宪诚 黄建平 阎良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去甲伊马替尼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含0.1%甲酸和2 nmol·L-1的醋酸铵混合溶液-甲醇=40:60(v/v)为流动相;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4.6 mm×150 mm,5μm...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去甲伊马替尼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含0.1%甲酸和2 nmol·L-1的醋酸铵混合溶液-甲醇=40:60(v/v)为流动相;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流速为0.4 m L·min-1;柱温为45℃。结果伊马替尼和去甲伊马替尼的线性范围都为1~2000 ng·m L-1,最低检测限为1 ng·m L-1;伊马替尼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1.3%~103.2%,去甲伊马替尼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6%~102.4%,日内和日间变异均〈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满足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临床药物浓度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去甲伊马替尼 LC-MS/MS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方法测定人血浆中多西环素浓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宪诚 阎良 黄建平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建立迅速、简单、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多西环素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以含0.04%TFA的混合溶液(甲醇-乙腈-水=45∶45∶10,v/v/v)为流动相;采用Dikma C18柱(30 mm×4.6 mm,5μm)分离,通... 目的建立迅速、简单、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多西环素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以含0.04%TFA的混合溶液(甲醇-乙腈-水=45∶45∶10,v/v/v)为流动相;采用Dikma C18柱(30 mm×4.6 mm,5μm)分离,通过电喷雾电离源(ESI),以选择性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444.7→428.1(多西环素)和m/z 464.6→448.0(内标,去甲金霉素)。结果建立的人血浆内多西环素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50~5 000 ng·mL-1,定量下限可达50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2%。结论该方法预处理简洁,灵敏,专属性强,可方便用于人血浆中多西环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LC-MS MS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