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对李公朴、闻一多被刺事件的反应与对策——李闻惨案再研究之一 被引量:4
1
作者 闻黎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闻一多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如今,这一惨案已过去整整60年。为了纪念闻一多殉难60周年,中国闻一多研究会、武汉大学文学院、闻一多基金会联合主办了“闻一多殉难6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7月),本期文学版特从会议论... 闻一多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如今,这一惨案已过去整整60年。为了纪念闻一多殉难60周年,中国闻一多研究会、武汉大学文学院、闻一多基金会联合主办了“闻一多殉难6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7月),本期文学版特从会议论文中组织了这一组笔谈。其中,闻黎明的《美国对李公朴、闻一多被刺事件的反应与对策》,回到历史现场,仔细分析了李闻惨案后美国的反应与对策,有助于透视当时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整合与变动。陈国恩的《书信中所呈现的闻一多人格》则从解读闻一多的书信入手,详尽分析了闻一多的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人格。李乐平的《闻一多前期新诗理论的贡献》认为,作为诗论家的闻一多在其前期提出的艺术观点都有针对性,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邓乔彬、赵晓岚的《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研究了闻一多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重点强调了闻一多的学术史贡献。刘殿祥的《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则在中国现代学术史背景下观照闻一多的学术史价值,很有针对性。许祖华、孙红震的《闻一多大学教育理念的现代意蕴》研究了作为大学文学院院长与教授的闻一多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新理念及其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李公朴 美国 惨案 中国现代学术史 纪念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口碑 有益的尝试——读齐红深先生的《流亡——抗战期间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历史》 被引量:3
2
作者 闻黎明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6,共2页
作者评述《流亡——抗战期间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历史》一书,从一个过去人们关注不是很多的东北学生流亡史侧面,补充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事实。与目前同类著作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对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历史的活... 作者评述《流亡——抗战期间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历史》一书,从一个过去人们关注不是很多的东北学生流亡史侧面,补充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事实。与目前同类著作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对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历史的活生生地抢救。二是在口述历史的采撷和整理上,所表现的全民抗战这一强音,也让人对时代主流加深了认识。它的价值还表现在对迄今一些仍然不能正视日本对华战争侵华性质论调的回应。和所有口述历史一样,《流亡》的史料势必将成为史学家获取资料的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流亡 学生 口述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警报”:西南联合大学战时生活研究之一 被引量:2
3
作者 闻黎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54,共6页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数百次对昆明狂轰乱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当地民众的战时生活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对昆明的大轰炸中,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合大学也屡次遭袭,造成多名教职工伤亡,大量校舍和图书、仪器损毁...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数百次对昆明狂轰乱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当地民众的战时生活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对昆明的大轰炸中,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合大学也屡次遭袭,造成多名教职工伤亡,大量校舍和图书、仪器损毁。然而,敌人的轰炸并没有从精神上吓倒联大师生,大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空袭,在"跑警报"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态逐渐乐观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西南联合大学 战时生活 “跑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青年远征军 被引量:1
4
作者 闻黎明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4年第1期31-47,共17页
抗战胜利前夕的中国青年远征军,是中国知识青年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具体体现,它在补充兵员、改善军队素质、提高作战能力、满足中美英军队对日作战需要、保证战争顺利运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以国立西... 抗战胜利前夕的中国青年远征军,是中国知识青年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具体体现,它在补充兵员、改善军队素质、提高作战能力、满足中美英军队对日作战需要、保证战争顺利运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个案考察对象,就其在这次从军运动中产生过哪些问题、进行过哪些思考、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青年从军后接受的训练和承担的任务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目前,大陆对于正面战场的研究已日趋接近真实,同时也仍不免存在着注重宏观、忽略微观的缺欠。由此看来,对于中国青年远征军的研究,还有不少问题有待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合大学 中国青年远征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闻一多参加大江会始末 被引量:2
5
作者 闻黎明 《江淮文史》 2013年第2期94-108,共15页
关于我祖父闻一多的研究,曾经是一门显学。由于毛泽东当年号召写“闻一多颂”,因此,所谓的“闻一多道路”——从自由主义者向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转变,已经被众多的研究者谈论得太多太多,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一个经典性范本。... 关于我祖父闻一多的研究,曾经是一门显学。由于毛泽东当年号召写“闻一多颂”,因此,所谓的“闻一多道路”——从自由主义者向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转变,已经被众多的研究者谈论得太多太多,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一个经典性范本。然而,当今天回过头来重新细读闻一多的资料时,我依然为一连串的问题所吸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大江会 中国知识分子 民主主义者 自由主义者 毛泽东 研究者 经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闻一多与中国民主同盟 被引量:1
6
作者 闻黎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13,共12页
闻一多是具有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的优秀知识分子。三重人格中,能够载入史册、流垂青史的无疑是“斗士”形象。所谓“斗士”,概括的说是坚持反对腐败专制统治、拥护民主建国路线的斗争和献身精神,若进一步还原客观历史,则突出... 闻一多是具有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的优秀知识分子。三重人格中,能够载入史册、流垂青史的无疑是“斗士”形象。所谓“斗士”,概括的说是坚持反对腐败专制统治、拥护民主建国路线的斗争和献身精神,若进一步还原客观历史,则突出表现在为实现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路线相一致的中国民主同盟纲领的不懈努力。本文通过闻一多认识民盟、加入民盟、贡献民盟的过程,论述了闻一多与中国民主同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中国民主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远征军 被引量:1
7
作者 闻黎明 《江淮文史》 2014年第2期142-159,共18页
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抗战胜利前夕因为军事需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史学界围绕运动缘起、政策制定、编制概况、作用意义等,进行过广泛研究。本文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对象,透过这面镜子,展现... 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抗战胜利前夕因为军事需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史学界围绕运动缘起、政策制定、编制概况、作用意义等,进行过广泛研究。本文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对象,透过这面镜子,展现中国教育界在抗战时期的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知识青年 远征军 抗战胜利 国民政府 抗战时期 史学界 教育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二一运动”研究
8
作者 闻黎明 《神州》 2007年第11期36-41,共6页
关于"一二一"这次运动的研究,史学界、教育界曾推出不少成果,但对于运动中教授群体的去李(宗黄)斗争,介绍的似乎还不够。实际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保存的朱家骅档案中,就有一些这种材料。在若干与"一二... 关于"一二一"这次运动的研究,史学界、教育界曾推出不少成果,但对于运动中教授群体的去李(宗黄)斗争,介绍的似乎还不够。实际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保存的朱家骅档案中,就有一些这种材料。在若干与"一二一惨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蒋介石 西南联大 昆明 学生 一二一运动 教授会 学潮 学校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知识精英对战后处理日本的主张
9
作者 闻黎明 《江淮文史》 2017年第6期124-136,1,共13页
经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胜利曙光乍现的时候,中国知识精英阶层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处理中日两国关系及战后赔偿问题,其中对战争赔偿问题的认识,以及对琉球群岛、钓鱼岛等被窃取领土的主张,不乏远见卓识。回顾当年知识精... 经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胜利曙光乍现的时候,中国知识精英阶层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处理中日两国关系及战后赔偿问题,其中对战争赔偿问题的认识,以及对琉球群岛、钓鱼岛等被窃取领土的主张,不乏远见卓识。回顾当年知识精英阶层的美好政治愿景,深刻折射出中国人民血的觉醒,至今仍有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日本问题 知识精英 主张 后处理 抗战胜利 精英阶层 中国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胜利前夕郭沫若与吴晗闻一多的往来 被引量:1
10
作者 闻黎明 侯菊坤 《郭沫若学刊》 1989年第1期64-68,82,共6页
今年深秋,为了编写祖父闻一多的年谱长编,我们收集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其中有几份弥足珍贵,这就是1945年上半年,郭沫若写给吴晗的三封信,和闻一多。
关键词 吴晗 文化界人士 文化工作 文协 诗歌朗诵会 李公朴 文化运动 抗战文化 生之胜利 《女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几何题改编为开放题的一些做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闻黎明 《数学教学》 2001年第2期13-15,共3页
我们认为只有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的主体精神力量才能得以显现,个性独特化才能得以外化,才会创造出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教学过程开放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开放题的教学,因为开放题的教学侧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 我们认为只有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的主体精神力量才能得以显现,个性独特化才能得以外化,才会创造出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教学过程开放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开放题的教学,因为开放题的教学侧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而不是问题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几何题 开放题 弱性化 换形法 编制方法 移动法 探求法 逆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闻一多与胡适
12
作者 闻黎明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1910年,他考取清华学堂第二批直接出洋的留美官费生。闻一多比胡适小8岁,当胡适1917年从美国学成回国时,他刚刚从清华学校中等科升入高等科。因此,说起来他们虽然是清华校友,但这种年龄上...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1910年,他考取清华学堂第二批直接出洋的留美官费生。闻一多比胡适小8岁,当胡适1917年从美国学成回国时,他刚刚从清华学校中等科升入高等科。因此,说起来他们虽然是清华校友,但这种年龄上的差异把他们划成了两代人。胡适年纪稍长,可毕竟属于上一辈,在五四时代已成为先生,而闻一多在五四时代还是个青年学生。不过,闻一多对胡适并不陌生,因为胡适不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者之一,而且其《尝试集》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共同的兴趣,缩短了两人的距离。1921年3月11日,闻一多在《清华周刊》发表过一篇题为《敬告落伍的诗家》的文章,极力反对学校的复古空气,把热衷于写古诗的人称作“落伍的诗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梁实秋 胡适 徐志摩 莎士比亚 叶公超 罗隆基 新月社 青岛大学 青年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梁实秋的小说《公理》
13
作者 闻黎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于梁实秋的小说《公理》闻黎明《公理》是梁实秋在美国留学时期创作的一篇纪实性短篇小说,也是迄今梁实秋各种文集中尚未收录的一篇佚文。1923年,梁实秋从清华学校毕业,于9月3日来到科罗拉多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史。科罗拉大学... 关于梁实秋的小说《公理》闻黎明《公理》是梁实秋在美国留学时期创作的一篇纪实性短篇小说,也是迄今梁实秋各种文集中尚未收录的一篇佚文。1923年,梁实秋从清华学校毕业,于9月3日来到科罗拉多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史。科罗拉大学位于河泉,规模不大,全校只有五百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闻一多 短篇小说 科罗拉多 公理 清华学校 民族歧视 吴文藻 《七子之歌》 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闻一多年谱长编》
14
作者 闻黎明 《写作》 2022年第4期15-22,共8页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闻一多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变化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可供利用的资料不足。为改变这种状况,已故史学家闻黎明先生曾花费数十年时间孜孜以求、锐意穷搜、精心编撰《闻一多年谱长编》。这部著作一版再版,已成为闻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闻一多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变化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可供利用的资料不足。为改变这种状况,已故史学家闻黎明先生曾花费数十年时间孜孜以求、锐意穷搜、精心编撰《闻一多年谱长编》。这部著作一版再版,已成为闻一多研究的必备参考书。在这篇文章中,闻先生主要述说了编撰《闻一多年谱长编》的缘起、体例、选材标准,详细介绍了其广泛查询、搜集资料的艰辛历程和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从中可了解《闻一多年谱长编》的成书经过,对于如何编撰人物年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年谱长编》 缘起 体例 编选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知识分子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介绍
15
作者 闻黎明 《学术动态(北京)》 2010年第13期15-19,共5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闻黎明撰写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于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应本刊之约,闻黎明撰稿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学术特色和写作过程等内容。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抗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写作过程 学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初中数学“蓝筹题”有效运用的探索
16
作者 田海霞 闻黎明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2年第9期26-29,共4页
特级教师张晋红老师把浙教版九下P17作业题第6题称为数学课本中的“蓝筹题”,类比为股市中那些质地最好的蓝筹股.笔者对此十分赞同.这道题的设计,以一个基本图形和核心概念为基础,在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准确掌握数学定理的基础上,... 特级教师张晋红老师把浙教版九下P17作业题第6题称为数学课本中的“蓝筹题”,类比为股市中那些质地最好的蓝筹股.笔者对此十分赞同.这道题的设计,以一个基本图形和核心概念为基础,在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准确掌握数学定理的基础上,借助数学直觉,提炼基本图形所隐含的性质和结论,完成求解.此题在图形折叠领域中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还能以“动一动”折叠、两次折叠、变换背景折叠、逆向思维折特殊角度、折出抛物线等方式发挥作用,发展前景较好,因此称此题为“蓝筹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本 初中 数学定理 数学概念 数学直觉 逆向思维 发展前景 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承载课堂 联想启迪智慧——一节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课的体会
17
作者 陆开渠 闻黎明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4年第8期34-37,共4页
一、背景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习不再是“记忆”知识,而是... 一、背景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习不再是“记忆”知识,而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提出更多的、更新的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改进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复习课 相似三角形 启迪智慧 课堂 联想 原有知识 爱因斯坦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激活思维 生本彰显价值——从一堂中考复习课谈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18
作者 姚立婧 闻黎明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16年第7期7-10,共4页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形式下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其实质在于“以生定教”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若...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形式下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其实质在于“以生定教”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追寻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最终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本课堂 问题情境 格点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教授群体转变的几个因素──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闻黎明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56-177,共22页
论抗日战争时期教授群体转变的几个因素──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的个案研究闻黎明将大学教授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这个群体集中了知识分子的精华,也不仅因为教授们可以通过个人的才能智慧以及遍... 论抗日战争时期教授群体转变的几个因素──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的个案研究闻黎明将大学教授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这个群体集中了知识分子的精华,也不仅因为教授们可以通过个人的才能智慧以及遍布各个领域的弟子对社会施以诸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民党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大会 大学教授 国民参政会 宪政期成会 《大公报》 闻一多 清华大学
原文传递
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 被引量:21
20
作者 闻黎明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8,共14页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目前,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对于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关注的还很不够。本文旨在对全国高...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目前,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对于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关注的还很不够。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师资最强大、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同时,拟就不同阶段的从军意识、动员方式、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这既有助于体现这所大学战时从军活动的全貌,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对抗战与建国关系的思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战时从军 战地服务 译员征调 青年远征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