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及其编码蛋白的研究应用进展
1
作者 闵德省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章介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A)噬菌体的分类、编码蛋白及其在治疗SA感染、生物被膜去除、细菌检测、食品防腐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分析其在防治SA感染方面的优势及局限性,并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 编码蛋白 替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闵德省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文综述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分类、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应用及其用于抗菌感染的优势和限制,旨在为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球菌 噬菌体 裂解酶 替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及IL-2对其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鲜思美 张友 +7 位作者 李婷 杨倩 饶体宇 吴伯梅 包涛涛 闵德省 包细明 张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IL-2对其免疫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构建的pVAX1-B2L-F1L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后,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2L-F1L...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B2L、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IL-2对其免疫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构建的pVAX1-B2L-F1L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后,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2L-F1L融合基因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将pVAX1-B2L-F1L、pVAX1-B2L-F1L+pVAX1-IL-2、pVAX1空载体、生理盐水对照组KM系小鼠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以及Th1型(IL-2、IFN-γ)、Th2型(IL-4、IL-6)细胞因子;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AX1-B2L-F1L重组质粒能够在MDBK细胞中表达;pVAX1-B2L-F1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及IL-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B2L-F1L组;该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IL-4、IL-6细胞因子水平与pVAX1-B2L-F1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该联合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pVAX1-B2L-F1L组(p<0.05)。由此表明,pVAX1-B2L-F1L能够诱导小鼠产生Orf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联合pVAX1-IL-2诱导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且能够促进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本研究为Orf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fV B2L基因 F1L基因 IL-2 融合表达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肠道球虫病三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闵德省 包涛涛 +4 位作者 鲜思美 顾庆林 梁倩 杨倩 郑维豪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2-76,82,共6页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兔穿孔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的三重PCR方法,试验首先根据GenBank中的兔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基因、黄艾美耳球虫Efla基因、大型艾美耳球虫Eman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的退火...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兔穿孔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的三重PCR方法,试验首先根据GenBank中的兔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基因、黄艾美耳球虫Efla基因、大型艾美耳球虫Eman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建立一种用于检测兔肠道球虫病的三重PCR方法,然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最后分别采用该方法及单一PCR方法对82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重PCR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9.7℃,最佳引物(F/R)浓度为0.15/0.15,0.20/0.20,0.20/0.20μmol/L(Eper、Efla、Eman基因);该方法能特异性扩增出兔穿孔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三种兔球虫卵囊靶基因,而斯氏艾美耳球虫、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能够检测出穿孔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三种兔球虫卵囊基因组DNA的最低限值分别为6.0,6.4,8.0 pg,两种模板浓度组合(60,64,80 ng/μL和6.0,6.4,8.0 ng/μL)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所有重复均扩增出预期目的条带;临床样本中,该方法的单一球虫检出率为53.6%,两种球虫检出率为30.5%,三种球虫检出率为7.3%;除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的混合感染类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1.8%外,其他感染类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整体符合率为98.8%。说明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检测兔穿孔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球虫 穿孔艾美耳球虫 黄艾美耳球虫 大型艾美耳球虫 三重PCR方法
原文传递
羊口疮病毒DZ株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倩 李鹏飞 +5 位作者 鲜思美 包涛涛 张友 闵德省 梁倩 顾庆林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24,共6页
为研究羊口疮病毒(ORFV)DZ株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特性,将ORFV-DZ株分别接种犊牛睾丸细胞(BT)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2种原代细胞,以及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系(GSF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宫颈癌细胞系(Hela)、牛肾细胞系(MDBK)... 为研究羊口疮病毒(ORFV)DZ株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特性,将ORFV-DZ株分别接种犊牛睾丸细胞(BT)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2种原代细胞,以及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系(GSF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宫颈癌细胞系(Hela)、牛肾细胞系(MDBK)、犬肾细胞系(MDCK)、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乳仓鼠肾细胞系(BHK-21)7种传代细胞,通过细胞病变(CPE)、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CID_(50)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RFV-DZ株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特性。结果表明:ORFV-DZ株能在BT、Hela以及MDBK 3种细胞中有效增殖,且出现细胞变圆、聚集、脱落等CPE;IFA检测ORFV-DZ株接种这3种细胞均能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收集BT、Hela和MDBK细胞培养的F5代细胞毒,测得其TCID_(50)值分别为10^(-5.81)·0.1 mL^(-1)、10^(-4.22)·0.1 mL^(-1)、10^(-4.88)·0.1 mL^(-1);qPCR检测结果中,ORFV-DZ株在BT细胞中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拷贝数未发生明显变化,在MDBK细胞中F5代时病毒拷贝数已下降,而在Hela细胞中,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病毒拷贝数逐步下降。这一研究得到了适合ORFV-DZ株有效增殖的细胞为BT和MDBK,为后续ORFV的基础研究以及疫苗研发等提供了细胞学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细胞 增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调查与分析
6
作者 管彦昆 夏龙 +2 位作者 杨秋明 闵德省 安敏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13-115,共3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州省某县鸡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在不同的季节随机采集该县6个乡镇120只鸡的粪样进行虫卵检查。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粪样进行虫卵收集,通过光学显微镜对虫卵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鸡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州省某县鸡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在不同的季节随机采集该县6个乡镇120只鸡的粪样进行虫卵检查。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粪样进行虫卵收集,通过光学显微镜对虫卵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鸡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种类以组织滴虫、鸡球虫病、前殖吸虫、鸡绦虫、鸡蛔虫、禽胃线虫为主。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更好地为该地区防控鸡蛔虫、禽胃线虫、组织滴虫、鸡球虫等优势虫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感染率 寄生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IL-2和OrfV-F1L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的免疫应答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婷 包细明 +7 位作者 鲜思美 张益 饶体宇 吴伯梅 张友 刘嫒 李鹏飞 闵德省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4-931,共8页
为评价pVAX1-IL-2和pVAX1-F1L联合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分别将pVAX1-F1L+pVAX1-IL-2、pVAX1-F1L、pVAX1空载体、PBS对照组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KM系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以及Th1型(I... 为评价pVAX1-IL-2和pVAX1-F1L联合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分别将pVAX1-F1L+pVAX1-IL-2、pVAX1-F1L、pVAX1空载体、PBS对照组通过后腿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KM系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以及Th1型(IL-2、IFN-γ和TNF-α)、Th2型(IL-4、IL-6和IL-10)细胞因子;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AX1-F1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及IL-2、IFN-γ和TNF-α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F1L组,与pVAX1组、PB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pVAX1-F1L+pVAX1-IL-2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IL-4、IL-6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pVAX1组和PBS组,与pVAX1-F1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pVAX1-F1L+pVAX1-IL-2免疫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pVAX1-F1L组、pVAX1组和PBS组(P<0.01)。结果表明,pVAX1-IL-2和pVAX1-F1L联合免疫小鼠,能诱导小鼠产生Orf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pVAX1-IL-2诱导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且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OrfV F1L基因 核酸疫苗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六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贵州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包涛涛 鲜思美 +5 位作者 包细明 杨倩 张友 饶体宇 吴伯梅 闵德省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8-1285,共8页
鉴定临床症状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原并分析病原耐药性。通过采集临床样本、细菌培养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动物感染试验确定6株分离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A),将其命名为RA-SS1~RA-SS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 鉴定临床症状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原并分析病原耐药性。通过采集临床样本、细菌培养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动物感染试验确定6株分离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A),将其命名为RA-SS1~RA-SS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仅对头孢氨苄、氧氟沙星、利福平及磺胺异恶唑4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对其他常用的16种抗生素并不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除arm A、bla(SHV)、bla(CTXM-9G)、erm A、erm B及erm C 6种耐药基因没有扩增出来,oqx A、oqx B、erm F、aph(3′)-Ⅱa、rmt C、aac(6′)-Ⅰb、qnr B、bla(DHA)、bla(OXA)及qnr A 10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100.0%、83.3%、83.3%、50.0%、50.0%、16.7%、16.7%及16.7%。结果表明:从贵州某养鸭场分离出6株RA;各分离株具耐12种以上抗生素高达100.0%,1株RA可同时耐17种抗生素,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首次报道在RA分离菌株上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RA分离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出率关系紧密且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本研究为RA的鉴定、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多重耐药
原文传递
羊口疮病毒F1L与B2L基因核酸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友 杨倩 +5 位作者 鲜思美 吕碧英 饶体宇 吴伯梅 包涛涛 闵德省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451,共8页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F1L与B2L基因核酸疫苗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小鼠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应答效果,分别将PVAX1-F1L+PVAX1-B2L、PVAX1-B2L、PVAX1-F1L、PVAX1空载体与PBS通过后腿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 为评价羊口疮病毒(OrfV)F1L与B2L基因核酸疫苗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小鼠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应答效果,分别将PVAX1-F1L+PVAX1-B2L、PVAX1-B2L、PVAX1-F1L、PVAX1空载体与PBS通过后腿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不同时间段的小鼠血清中OrfV特异性抗体及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并通过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及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P<0.05)高于PVAX1-F1L和PVAX1-B2L单独免疫组,IL-4细胞因子水平差异不明显,但均与PVAX1空载体和PBS组差异极显著(P<0.01);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与PVAX1-F1L和PVAX1-B2L单独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PVAX1空载体和PB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PVAX1-F1L+PVAX1-B2L联合免疫小鼠能够增强OrfV特异性抗体的分泌和细胞免疫应答,这为羊口疮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F1L、B2L基因 核酸疫苗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贵州省部分地区8种鸭病毒性疾病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包涛涛 鲜思美 +5 位作者 张益 杨倩 张友 闵德省 饶体宇 吴伯梅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5-1412,共8页
为掌握贵州省部分地区2016—2018年鸭的8种重要病毒病的流行情况。以贵阳、安顺、黔南及黔东南地区的7个养鸭场共计28 230羽发病鸭为调查分析对象,通过走访调查,现场随机采集血清样本168份,病料样本64份。采用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检... 为掌握贵州省部分地区2016—2018年鸭的8种重要病毒病的流行情况。以贵阳、安顺、黔南及黔东南地区的7个养鸭场共计28 230羽发病鸭为调查分析对象,通过走访调查,现场随机采集血清样本168份,病料样本64份。采用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发病鸭血清中H9亚型AIV和NDV感染抗体;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发病鸭血清DHV、NDRV、DTMUV、MDPV、DuCV和NGPV感染抗体;采用PCR/RT-PCR方法检测8种病原核酸。结果显示,贵州省鸭群免疫接种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亚型)及鸭瘟疫苗;血清学方法检测出NDV、DuCV、DTMUV及H9亚型AIV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62%(80/168)、22.61%(38/168)、8.93%(15/168)及7.14%(12/168),而DHV、NDRV、NGPV和MDPV感染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CR/RT-PCR方法对64份临床样本进行8种病原核酸检测,NDV、H9亚型AIV、NGPV及DuCV特异性核酸片段检出率分别为34.38%(22/64)、21.88%(14/64)、12.50%(8/64)及7.81%(5/64),NDV与AIV H9亚型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8.75%(12/64),而DHV、NDRV和MDPV特异性核酸片段均未被检测出。结果表明,贵州省鸭存在NDV、H9亚型AIV、DTMUV、DuCV及NGPV五种病毒感染,不同病毒以单纯和混合感染形式感染贵州鸭。本研究旨在为贵州省鸭的病毒性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