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类分析的ModEM三维反演复杂地形网格剖分
1
作者 胡士晖 闵刚 +3 位作者 孙浥钦 陈春江 李春婷 张志豪 《物探与化探》 2025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地形因素对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结果有显著影响,虽然前人在压制地形影响上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复杂地形(高程变化大)的网格剖分上还存在设计网格复杂与数据高程点校正困难的问题。本文针对主流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模块ModEM,提出了... 地形因素对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结果有显著影响,虽然前人在压制地形影响上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复杂地形(高程变化大)的网格剖分上还存在设计网格复杂与数据高程点校正困难的问题。本文针对主流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模块ModEM,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快速带地形网格自动设计剖分新方法,核心内容包括K-means++算法和聚类效果评价,与不考虑地形的均匀分层、等比分层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基于聚类的分层方法生成的地形网格具有更高的地形近似度,将地形网格与实际地形之间的平均误差降低了25%;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据高程地形改正的匹配计算;③不仅可用于快速的设计地形网格,其分层特点还可以被参考用于其他建模软件的网格剖分。利用该方法演示了某矿区复杂地形高程数据剖分的全部流程,生成了更能代表实际地形特征的电阻率结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获得了更加精细的三维反演结果。理论和实际应用说明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网格剖分的地形适应性,对于压制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地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MODEM 地形网格剖分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深部渗漏通道三维数值模拟与案例分析
2
作者 李春婷 闵刚 +3 位作者 刘康 舒荣波 司富豪 孙浥钦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725-734,共10页
在水库大坝、尾矿库、稀土矿原位地浸等领域中存在的渗漏通道会造成水库大坝及尾矿库溃坝,稀土矿山水土流失、山体崩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破坏环境,面对这些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在工程领域,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断层、... 在水库大坝、尾矿库、稀土矿原位地浸等领域中存在的渗漏通道会造成水库大坝及尾矿库溃坝,稀土矿山水土流失、山体崩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破坏环境,面对这些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在工程领域,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断层、堤坝渗漏通道、煤矿采空区等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笔者针对这类型的渗漏通道,结合地质情况,建立一系列三维模型,对采用二极、三极、偶极-偶极、温纳、温纳-斯伦贝尔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和反演,分析不同装置对渗漏通道的勘探效果。这对于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库大坝、尾矿库、稀土矿原位地浸等领域的渗漏通道实际探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际案例中,采用先进资料处理技术高质量完成实测数据的处理解释,建立工区地下三维电阻率结构模型,经过后期钻孔验证,反演结果有效地识别了渗漏通道、孤石以及风化层残积物,为工区正常运转及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通道 高密度电阻率法 三维模型 数值模拟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T法在黔东北岑巩地区的页岩气勘探试验 被引量:19
3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2 位作者 张兵 余谦 魏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5-824,8,共10页
页岩气常见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而储气地层相对于围岩电阻率普遍较低,页岩气的富集指标取决于储气地层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干酪根类型、生烃率、埋深和裂缝等,故以先寻找低阻层再进行页岩气富集指标测试的找气... 页岩气常见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而储气地层相对于围岩电阻率普遍较低,页岩气的富集指标取决于储气地层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干酪根类型、生烃率、埋深和裂缝等,故以先寻找低阻层再进行页岩气富集指标测试的找气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次试验选择在黔东北岑巩地区开展音频大地电磁(AMT)勘探,确定了两套可能储气的低阻目标层,结合前人在该区的地化分析结果统计出牛蹄塘组页岩地层的技术指标参数,确定了变马冲组下部及牛蹄塘组为主要生气储气地层,前者富集规模较小,后者富集规模较大。W-2井的钻探结果验证了大地电磁法勘探加岩石样品地化分析的组合手段可以以较高的分辨率确定页岩气富集地层的埋深及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法 黔东北 牛蹄塘组 有机碳 页岩气 地化分析 富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4 位作者 夏时斌 周军 张兵 蔡学林 梁斯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97-2413,共17页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位于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流动的必经之处,又是南北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和GPS速度场非连续性衰减和转换的关键部位,其地壳结构及地壳变形机制受到国内外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了解研究区深部细结构及主要边... 岷山隆起带与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位于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流动的必经之处,又是南北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和GPS速度场非连续性衰减和转换的关键部位,其地壳结构及地壳变形机制受到国内外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了解研究区深部细结构及主要边界断裂空间展布特征,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及中强地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分别横跨岷山隆起带及西秦岭构造带中段的两条大地电磁剖面(SG-WQL-L1与SG-WQL-L2)小点距观测数据,采用大地电磁相位张量分解技术对两条剖面上各个测点的电性走向、二维偏离度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原始数据进行主轴方位角校正处理,进一步采用NLCG(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方法开展TE与TM模式的相位和电阻率联合反演,获取沿剖面方向30 km以浅的电阻率结构模型,并完成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两条大地电磁剖面勘探成果揭示出,马尔康地块中上地壳发育的壳内低阻层与峨山隆起上地壳低阻体在深部交汇,岷江断裂带与虎牙断裂带受控于马尔康地块与岷山隆起带上地壳底部的滑脱面,滑脱面呈现往东角度逐渐变陡峭的趋势且在岷江附近出现"断坡"构造,历史强震震源深度显示虎牙断裂为岷山隆起带新生代强震的发震断裂;西秦岭构造带中段中上地壳沿剖面方向表现为横向分块、纵向分层的电性结构特征,中地壳12~25 km左右发育厚度不等的壳内低阻层,壳内低阻层多与研究区次级地块的边界断裂在深部交汇,次级地块以及区分次级地块的活动断裂带可能是GPS速度场在研究区呈现非连续性的递减并伴随方向转换的构造成因;青藏高原内部的软流圈物质向NE和SSE流动,驱动巴颜喀拉地块东缘上地壳沿中上地壳低阻层东向运移,受到摩天岭高阻地块的阻挡作用,软弱的岷山隆起带发生地壳褶皱变形并向东逆冲推覆从而形成高耸的岷山山脉,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左旋运动加速了岷山的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山隆起 西秦岭构造带 中上地壳 电性结构 大地电磁 青藏高原东缘 壳内低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MT法在昆玉线宝峰深埋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2 位作者 李坚 雷旭友 余年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1,共4页
宝峰深埋隧道洞深附近地质情况复杂,需对岩体完整性进行评价。依据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带地形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结果,把电阻率异常分为Ⅴ类、Ⅳ类、Ⅲ类及Ⅱ类,分别对应极破碎岩体(Ⅴ级围岩)、破碎岩体(Ⅳ级围岩)... 宝峰深埋隧道洞深附近地质情况复杂,需对岩体完整性进行评价。依据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带地形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结果,把电阻率异常分为Ⅴ类、Ⅳ类、Ⅲ类及Ⅱ类,分别对应极破碎岩体(Ⅴ级围岩)、破碎岩体(Ⅳ级围岩)、较破碎岩体(Ⅲ级围岩)和完整岩体(Ⅱ级围岩)。结合围岩分级结果,查明了宝峰深埋隧道洞深附近岩性、断层破碎带及岩溶位置,对岩体完整性进行了评估。经钻孔及地质资料验证,CSAMT勘探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 隧道 电阻率异常 围岩分级 断层破碎带 岩溶发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无监督语音降噪的听觉感知鲁棒主成分分析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闵刚 邹霞 +2 位作者 韩伟 张雄伟 谭薇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针对现有稀疏低秩分解语音降噪方法对人耳听觉感知特性应用不充分、语音失真易被感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语音降噪的听觉感知鲁棒主成分分析法。由于耳蜗基底膜对于频率感知具有非线性特性,该方法采用耳蜗谱图作为语噪分离的基础。此... 针对现有稀疏低秩分解语音降噪方法对人耳听觉感知特性应用不充分、语音失真易被感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语音降噪的听觉感知鲁棒主成分分析法。由于耳蜗基底膜对于频率感知具有非线性特性,该方法采用耳蜗谱图作为语噪分离的基础。此外,选用符合人耳听觉感知特性的板仓-斋田距离度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在稀疏低秩建模过程中引入非负约束以使分解分量更符合实际物理含义,并在交替方向乘子法框架下推导了具有闭合解形式的迭代优化算法。文中方法在语音降噪时是完全无监督的,无需预先训练语音或噪声模型。多种类型噪声和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噪声抑制效果较目前同类算法更为显著,且降噪后语音的可懂度和总体质量有所提高、至少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语音降噪 听觉感知 鲁棒 监督 迭代优化算法 优化目标函数 噪声模型
原文传递
AMT法在四川广元宝轮地区中浅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3 位作者 张迅 夏时斌 孔凡涛 邓佳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0-702,共13页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作为一种中浅部勘探技术,相较于传统直流电法,具有工作效率高、不受高阻层屏蔽和对低阻层分辨率较高等优点。本文基于四川广元宝轮地区深部地质调查的需求,依托研究区物性测试成果和地质构造背景,建立包含逆冲断层...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作为一种中浅部勘探技术,相较于传统直流电法,具有工作效率高、不受高阻层屏蔽和对低阻层分辨率较高等优点。本文基于四川广元宝轮地区深部地质调查的需求,依托研究区物性测试成果和地质构造背景,建立包含逆冲断层、飞来峰构造和岩体构造的典型地电模型,使用正演软件开展大地电磁正演模拟,分析了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在垂直构造走向的方向开展AMT勘探工作,采用NLCG反演技术获取高精度二维电性剖面,结合研究区物性测试成果和地表地质调查成果,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并建立沿剖面方向的地质模型,查明了梨树坝断层的深部展布特征、飞来峰构造及主要地质体的深部边界与规模等地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法是开展中浅部地质调查的有效手段,能较好分辨出中浅部具有电性差异的不同规模地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中浅部勘探 综合解释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偶极子源航空瞬变电磁对飞行高度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2 位作者 毛立峰 胡清龙 邱林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91-594,共4页
根据A.A.考夫曼推导水平层状介质表面上磁偶极子电磁场表达式的思路,推导出了水平层状大地上方磁偶极子电磁场的表达式,采用两层和三层典型层状大地模型,研究了不同飞行高度的电磁场响应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飞行高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测点... 根据A.A.考夫曼推导水平层状介质表面上磁偶极子电磁场表达式的思路,推导出了水平层状大地上方磁偶极子电磁场的表达式,采用两层和三层典型层状大地模型,研究了不同飞行高度的电磁场响应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飞行高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测点的电磁响应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磁 磁偶极子 汉克尔变换 G-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舍勒铜矿床深、边部及外围找矿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2 位作者 王刚 贾安生 李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9-777,共9页
根据前期对阿舍勒铜矿床成矿规律的了解,结合钻探、化探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可知矿区主要矿体Ⅰ号矿体北部呈隐伏状,并具有继续北延、深度逐渐加大的趋势,为深、边部找矿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地点。本文介绍了激发极化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 根据前期对阿舍勒铜矿床成矿规律的了解,结合钻探、化探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可知矿区主要矿体Ⅰ号矿体北部呈隐伏状,并具有继续北延、深度逐渐加大的趋势,为深、边部找矿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地点。本文介绍了激发极化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探测深部硫多金属矿体中的优势及其工作方法;在试验区进行激电中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组合勘探,测量结果充分验证了Ⅰ号矿体的北延趋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二维反演剖面较好的反应了Ⅰ号矿体"U"字型空间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直流激发极化法 中梯装置 CSAMT法 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混合激励的超低速率分段声码器 被引量:3
10
作者 闵刚 张雄伟 +1 位作者 杨吉斌 安云峰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0-685,共6页
为满足通信和多媒体存储对超低速语音编码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平均编码速率为200和300 bps的超低速率声码器算法。结合分段声码器和M ELP算法的优点,该算法对语音建立了混合激励分段编码模型。提出了线谱对参数的变维矩阵量化和激励参数... 为满足通信和多媒体存储对超低速语音编码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平均编码速率为200和300 bps的超低速率声码器算法。结合分段声码器和M ELP算法的优点,该算法对语音建立了混合激励分段编码模型。提出了线谱对参数的变维矩阵量化和激励参数的变维矢量量化方案,在超低速率条件下获得了较好的量化效果,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码本存储量。非正式主观听力测试表明:编码速率为300 bps时,重建语音保持了较高的可懂度和一定的自然度;编码速率为200 bps时,语音质量仍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编码 混合激励 矢量量化 语音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区深部三维结构与底板破碎带勘探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闵刚 舒荣波 +3 位作者 刘康 程蓉 陈书 袁慧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3-1843,共11页
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的开采模式而言,矿体下方(花岗岩基底)发育的裂隙构造(破碎带)、地下暗河等渗漏通道,会严重降低离子型稀土矿的采收率,同时沿不良地质体流出的浸矿液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调查花岗岩基底破碎带(渗漏通道)的... 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的开采模式而言,矿体下方(花岗岩基底)发育的裂隙构造(破碎带)、地下暗河等渗漏通道,会严重降低离子型稀土矿的采收率,同时沿不良地质体流出的浸矿液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调查花岗岩基底破碎带(渗漏通道)的发育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福建省长汀稀土矿C2勘探区的地层及构造特征,设计了12条勘探剖面来完成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的数据采集,并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勘探剖面较好地圈定了花岗岩风化层的厚度以及深部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解释结果与研究区布置的钻探结果一致。勘探成果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储量评估、渗漏通道封堵及回收巷道的布置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高密度电阻率法 电性结构 渗漏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型燃料组件额定流速流致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闵刚 薄涵亮 +3 位作者 姜胜耀 贾海军 曲新兴 杨晶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针对贫铀叠层板型燃料组件,采用了一种新的软测量方法,进行了其在经受冷却剂额定流速冲刷时的振动实验。获得了该组件在额定流速6 m/s下的流致振动动态响应时间域和频率域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叠层板型燃料组件 流致振动 虚拟仪器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软测量方法测定叠层板型燃料组件的固有频率 被引量:2
13
作者 闵刚 薄涵亮 +1 位作者 姜胜耀 曲新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的软测量方法.并且开发了基于软测量原理的实时多通道固有频率分析"仪器".利用该仪器测定了干模态下一种叠层板型燃料组件的固有频率.
关键词 虚拟仪器 软测量 固有频率 叠层板型燃料组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非负稀疏信号重构的交替方向乘子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闵刚 张雄伟 +2 位作者 杨吉斌 胡永刚 潘竟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11-1417,共7页
非负稀疏信号在欠定线性观测条件下的重构效果不理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文中将非负稀疏信号重构建模为线性规划问题,在交替方向乘子法的框架下得到了具有闭合解形式的优化算法,且算法复杂度较低。为了进一步增强重构信号的稀疏性,... 非负稀疏信号在欠定线性观测条件下的重构效果不理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文中将非负稀疏信号重构建模为线性规划问题,在交替方向乘子法的框架下得到了具有闭合解形式的优化算法,且算法复杂度较低。为了进一步增强重构信号的稀疏性,提出了迭代加权线性规划算法,通过对权值向量和重构信号交替优化提高了重构准确率。实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针对随机生成信号和实际语音能量谱这两类非负稀疏信号均取得了较好的重构效果,重构性能优于目前一些流行的稀疏信号重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 稀疏 交替方向乘子法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法磁反射系数在深埋含锰地层调查中的应用--以贵州松桃杨立掌锰矿床毗邻区的次级成锰槽盆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闵刚 张予杰 +3 位作者 张解成 孔凡涛 蔡盼盼 王品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5-1018,共14页
音频大地电磁法是深埋金属矿勘探中一种常用的物探方法,研究音频大地电磁对深埋、薄层锰矿的勘探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论文首先通过建立典型地电模型,完成了大地电磁正演模拟、反演计算及大地电磁的磁反射系数成像,从理... 音频大地电磁法是深埋金属矿勘探中一种常用的物探方法,研究音频大地电磁对深埋、薄层锰矿的勘探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论文首先通过建立典型地电模型,完成了大地电磁正演模拟、反演计算及大地电磁的磁反射系数成像,从理论上提出磁反射系数可以提高大地电磁法的深部分辨率;然后以贵州松桃杨立掌锰矿床毗邻区的次级成锰槽盆为勘探对象,完成了横跨成锰槽盆的音频大地电磁勘探及资料处理,获得了沿测线方向的二维电阻率模型和磁反射系数成像等值线图;最后参考研究区物性资料及钻井柱状图,进行了电阻率模型与磁反射系数成像结果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研究发现,磁反射系数能够有效提高大地电磁法对深部电性层的划分能力,合理运用磁反射系数开展大地电磁多参数解释有利于提高大地电磁法的解释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电阻率 磁反射系数 锰矿床 线性边界 次级成锰槽盆 杨立掌锰矿区 松桃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弧形构造带甘肃大沟—内蒙古乱井中上地壳电性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闵刚 程建华 +2 位作者 尹秉喜 蔡学林 夏时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4-1475,共12页
利用大地电磁探测方法在宁南弧形构造带内蒙古乱井—甘肃大沟段进行了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通过二维反演获得了研究区的电性结构模型,模型清楚揭示出了该区典型的电性结构特征:(1)中上地壳电性结构整体表现为"碎块状"的... 利用大地电磁探测方法在宁南弧形构造带内蒙古乱井—甘肃大沟段进行了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通过二维反演获得了研究区的电性结构模型,模型清楚揭示出了该区典型的电性结构特征:(1)中上地壳电性结构整体表现为"碎块状"的构造特征,其中走廊构造带总体表现为相对低阻,北祁连碰撞造山带总体表现为相对高阻;(2)海原地震震源区的震源断裂所反映的低阻带构造样式既不像走滑断裂那样陡峭,也不像逆冲断裂那样平缓,而是兼具走滑与逆冲断裂带的双重特征;(3)研究区壳内低阻层呈现不连续分布,总体表现为南深北浅的构造样式,一般都终止于高阻地块边缘或与逆冲推覆构造的滑脱面相交汇处;(4)清水河裂褶带内发育的高阻地块可能为晚古生代或早中生代发育在元古宙基底上的古隆起,为该区燕山期构造运动提供了深部大地电磁资料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弧形构造带 大地电磁探测 电性结构 壳内低阻层 古隆起 滑脱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成都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闵刚 陈进超 +3 位作者 文晓涛 李军 刘爱疆 林凯 《中国地质教育》 2021年第4期35-39,共5页
新时代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应用地球物理方向)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改革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理念,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成都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 新时代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应用地球物理方向)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改革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的理念,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成都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近8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与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我国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技术与工程 新工科 工程教育认证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闵刚 陈翠香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9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螺旋CT征象,其中神经内分泌瘤15例,神经内分泌癌7例。所有患者均具备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资料。结果:2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螺旋CT征象,其中神经内分泌瘤15例,神经内分泌癌7例。所有患者均具备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12例强化峰值出现在动脉期。明显强化6例,中度强化13例,低度强化3例。静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缓慢下降。两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峰值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征象有明显特征,可以和大多数胰腺肿瘤鉴别,增强峰值强度大小有助于良恶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酶注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闵刚 傅晓 陈翠香 《社区医学杂志》 2005年第8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胶原酶注射 腰间盘突出症 CT检查 药物治疗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闵刚 吴建省 +2 位作者 林椿森 邱任远 李晶磊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1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8岁,经术后病理验证的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螺旋CT征象,所有患者均具备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资料。结果:CT征象表现为患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8岁,经术后病理验证的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螺旋CT征象,所有患者均具备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资料。结果:CT征象表现为患者单发,带包膜的囊实性包块;CT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动脉期表现为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渐进性强化,仅1例患者动脉期显著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有典型特征性,绝大多数患者可在术前提供提示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