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36
1
作者 闵凡贵 王希龙 +3 位作者 袁文 张钰 潘金春 王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对2-12月龄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常规方法测定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的19项生理和12项生化指标,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性别差异,并与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以及其他小型猪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对2-12月龄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常规方法测定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的19项生理和12项生化指标,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性别差异,并与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以及其他小型猪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仅生理指标中的粒细胞分类计数和生化指标中的总胆固醇差异显著。同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同类指标比较,生理指标中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存在差异,生化指标中有6项差异显著。同其他种类小型猪同类指标差异较与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间差异明显。结论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稳定,许多生理生化指标接近人类,可能逐步替代犬、猴用于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和生物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闵凡贵 潘金春 +4 位作者 王希龙 陈瑞爱 王凤国 罗书明 叶健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8-222,共5页
为测定不同年龄段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研究影响脏器系数的因素,试验选用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74头(其中♂43头,♀31头),测定体重和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胃6个脏器的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分别以年龄... 为测定不同年龄段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研究影响脏器系数的因素,试验选用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74头(其中♂43头,♀31头),测定体重和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胃6个脏器的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分别以年龄和体重为研究因素,对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进差异性、相关和回归分析。性别间比较显示,不同年龄段小型猪脏器重量少量脏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脏器系数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大,脏器重量显著增加(P<0.0001);在脏器系数对年龄因素的分析中,心脏、肝脏、肺脏和胃出现显著减小的趋势(P<0.0001),而脾脏和肾脏的减小趋势不明显(P>0.05),而在脏器系数对体重因素的分析中,所有脏器系数均出现明显减小的趋势(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脏器的重量和脏器系数受体重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对五指山小型猪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的影响不大,年龄和体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体重因素最为关键,脏器重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脏器系数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脏器重量 脏器系数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闵凡贵 潘金春 +3 位作者 袁文 张钰 罗显立 王希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测定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对脏器重量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方法实验选用6-10月龄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30头(其中♂16头、♀14头),分别测定体重和7个主要... 目的测定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对脏器重量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出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方法实验选用6-10月龄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30头(其中♂16头、♀14头),分别测定体重和7个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通过SAS软件进行脏器系数的性别间比较和各脏器重与体重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性别间比较,小型猪仅有心脏的脏器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公猪的胃脏和母猪的肺脏外,所测脏器重量与体重间均有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公猪的肝脏和肾脏,母猪的心脏、肝脏和肾脏对各自体重有影响。结论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系数性别间差异较小,其体重与某些脏器重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 脏器重量 脏器系数 相关与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流感病毒不同途径接种BALB/c小鼠临床病理学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闵凡贵 张钰 +5 位作者 赵维波 王静 刘香梅 刘忠华 谭文雅 黄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比较BALB/c小鼠不同途径接种H5N1流感病毒产生的临床和病理学变化。方法利用1株鹅源性H5N1流感病毒通过鼻腔、静脉和脑内等方式接种BALB/c小鼠,观察小鼠在接种后7 d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接种1 d后,小鼠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目的比较BALB/c小鼠不同途径接种H5N1流感病毒产生的临床和病理学变化。方法利用1株鹅源性H5N1流感病毒通过鼻腔、静脉和脑内等方式接种BALB/c小鼠,观察小鼠在接种后7 d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接种1 d后,小鼠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接种2 d后开始出现死亡,接种4 d后,临床症状明显恢复。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小鼠不同途径接种H5N1流感病毒后,所产生的主要病变相似,且病毒最先到达的器官损伤相对严重。从病程进展来看,接种后2 d各组织器官的病变最严重,随着时间增长,肺脏和肾脏等器官的病变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心脏和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在感染过程中未见明显恢复。结论小鼠不同途径接种H5N1流感病毒后引发相似的症状,病毒最先到达的器官损伤相对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流感病毒 接种 BALB/C小鼠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主要繁殖性状的多重回归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闵凡贵 潘金春 +1 位作者 袁文 王希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试验选取45头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初产母猪,测定总产仔数(X1)、初生活仔数(X2)、初生窝重(X3)、初生个体重(X4)、21d活仔数(X5)、21d窝重(X6)、21d个体重(X7)、断奶活仔数(X8)、断奶个体重(X9)和断奶窝重(Y)等10个繁殖性状表型值,... 试验选取45头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初产母猪,测定总产仔数(X1)、初生活仔数(X2)、初生窝重(X3)、初生个体重(X4)、21d活仔数(X5)、21d窝重(X6)、21d个体重(X7)、断奶活仔数(X8)、断奶个体重(X9)和断奶窝重(Y)等10个繁殖性状表型值,并对各繁殖性状表型值进行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以揭示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真实关系。结果显示,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绝大多数繁殖性状的表型值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有3对性状间存在较弱负相关。通过多重回归分析建立的估计断奶窝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98690-2.61933X5+1.13628X6-7.55296X7+3.33048X8+6.74545X9,并且形成了三因素水平的性状间因果关系层次。通径分析剖析了相关性状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显示X5~X9对断奶窝重有显著性直接影响,表明母猪的泌乳力和营养水平对其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先天性繁殖性状对繁殖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 繁殖性状 多重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测定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下颌骨参数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闵凡贵 潘金春 +2 位作者 袁文 罗显立 王希龙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探讨小型猪下颌骨变量的特异性和测定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对25例6~12月龄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17,♀8)的下颌骨变量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直接法系采用万能角度尺、游标卡尺、卷尺等仪器直接对23个主要变量进行... 为探讨小型猪下颌骨变量的特异性和测定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对25例6~12月龄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17,♀8)的下颌骨变量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直接法系采用万能角度尺、游标卡尺、卷尺等仪器直接对23个主要变量进行测量;间接法通过数码相机拍照,采用Photoshop标尺进行11个变量的测定。统计分析显示,直接法所测下颌骨的23项变量中有6项性别间差异显著;间接法测定的11项变量中,有5项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别判别函数中,逐步判别法的直接法有6项变量引入函数式,而间接法有7项变量引入函数式;对于回代检验的性别判别中,间接法显示出更高的准确率。结果表明,两种下颌骨测定法均能对性别进行区分,间接法所选变量显示出更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 下颌骨 直接测定法 间接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小型猪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闵凡贵 潘金春 +2 位作者 王希龙 徐志勇 钟柏堂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77,共6页
为加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将甘南地区蕨麻小型猪引入广东地区进行选育和比较研究,通过动物行为学、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蕨麻小型猪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动物行为学正常,母猪发情... 为加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将甘南地区蕨麻小型猪引入广东地区进行选育和比较研究,通过动物行为学、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蕨麻小型猪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动物行为学正常,母猪发情周期约18d,发情时间持续3~4d,妊娠期(114.61±4.35)d(n=66),与原产地基本一致;母猪产活仔数为(5.59±1.98)头,仔猪初生体重为(0.75±0.17)kg,初生窝重为(4.19±1.67)kg,较原产地显著增加(P〈0.05),初生体尺也明显增加,但生长发育特征与原产地放牧型蕨麻小型猪相似;测定的19血液生理指标和12生化指标中,性别间仅有2项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原产地放牧型蕨麻猪比较,绝大多数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三年的选育,蕨麻小型猪逐步适应广东低海拔亚热带气候环境,并保持了体小和生长缓慢的特性,为蕨麻小型猪的进一步选育和实验动物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小型猪 适应性 繁殖性能 生长发育 血液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CUC在AAALAC体系中的作用与运行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闵凡贵 张钰 +7 位作者 李文德 何坚 龚宝勇 黄海燕 魏社林 王希龙 李舸 陈梅丽 《实验动物科学》 2017年第6期49-54,共6页
无论在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中,还是在国际AAALAC认证体系中,IACUC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承担着机构内实验动物的使用与管理、动物福利的落实等重要工作内容。本文结合广东实验动物监测所IACUC在AAALAC认证体系和许可证管理中的运行情况,探... 无论在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中,还是在国际AAALAC认证体系中,IACUC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承担着机构内实验动物的使用与管理、动物福利的落实等重要工作内容。本文结合广东实验动物监测所IACUC在AAALAC认证体系和许可证管理中的运行情况,探讨IACUC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及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国内实验动物机构IACUC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CUC 动物使用计划 IACUC审批 监督检查 人员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流感病毒的肺外器官损伤 被引量:2
9
作者 闵凡贵 刘忠华 +1 位作者 张钰 黄韧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0-851,共2页
自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18人感染H5N1流感病毒后6人死亡以来,H5N1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的报道就未曾间断。2005年,随着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相继发现高致病性H5N1流感病毒,引起了全世界国家的重视,并积极采取各种紧急措施防治禽流感。现... 自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18人感染H5N1流感病毒后6人死亡以来,H5N1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的报道就未曾间断。2005年,随着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相继发现高致病性H5N1流感病毒,引起了全世界国家的重视,并积极采取各种紧急措施防治禽流感。现已证明。引起流行的病原—H5N1流感病毒,与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聚合酶蛋白序列仅有10个氨基酸之差,很有可能再次暴发全球大流行。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宿主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危重患者甚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流感病毒 肺外器官 病理变化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通风笼具(IVC)技术指标检测及参数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闵凡贵 王静 +3 位作者 潘金春 黄树武 龚宝勇 张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IVC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并评价IVC参数的稳定性。方法依据GB 14925-2010与DB32/T 972-2006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摆放在普通环境和屏障环境的IVC进行检测,分析IVC微环境对外环境技术指标的依赖程度,比较不同换气次数测定方法的差异,... 目的探讨IVC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并评价IVC参数的稳定性。方法依据GB 14925-2010与DB32/T 972-2006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摆放在普通环境和屏障环境的IVC进行检测,分析IVC微环境对外环境技术指标的依赖程度,比较不同换气次数测定方法的差异,并计算各指标的相对偏差和笼盒泄漏率。结果IVC微环境的温度、湿度与外环境参数正相关;依据GB14925-2010附录方法测定的笼盒内换气次数明显高于流量计法的测定值(t-test,P=0.0001);IVC笼架对角线上5个笼盒的换气次数、噪声、风速的相对偏差较小,但静压差的相对偏差较大;IVC笼盒泄漏率检测结果高达75%。结论IVC的使用受制于外环境条件,笼架不同位置的笼盒内静压差的稳定性差,与较高的笼盒泄漏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IVC国家或行业准制(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C 技术指标检测 相对偏差 泄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小型猪繁殖性能测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闵凡贵 潘金春 +3 位作者 袁文 陈瑞爱 王凤国 王希龙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测定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繁殖性能指标。方法依据相关标准,测定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种猪繁殖性能,并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繁殖行为学参数稳定,母猪性成熟早,胎次对窝产仔率、仔猪生存率以... 目的测定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繁殖性能指标。方法依据相关标准,测定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种猪繁殖性能,并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繁殖行为学参数稳定,母猪性成熟早,胎次对窝产仔率、仔猪生存率以及个体重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多数统计学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窝产活仔数与出生个体重间存在负相关,并且随着胎次的增加负相关性增强。结论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生产繁育性能较高,具有较好的实验动物化价值。仔猪个体发育过程中个体间差异仍有增大的趋势,提示种群仍需进一步选育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群 五指山小型猪 繁殖性能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流感病毒感染恒河猴短期和恢复期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闵凡贵 张钰 +5 位作者 赵维波 王静 刘香梅 刘忠华 谭文雅 黄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58-60,共3页
为观察恒河猴在感染H5N1流感病毒后短期和恢复期的病理学变化,利用1株鹅源H5N1流感病毒环甲膜穿刺接种恒河猴。感染后短期内恒河猴产生了典型的肺炎和肺外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3个月后,恒河猴从病理上表现恢复。病理检查结果表明,H5N1流... 为观察恒河猴在感染H5N1流感病毒后短期和恢复期的病理学变化,利用1株鹅源H5N1流感病毒环甲膜穿刺接种恒河猴。感染后短期内恒河猴产生了典型的肺炎和肺外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3个月后,恒河猴从病理上表现恢复。病理检查结果表明,H5N1流感病毒对恒河猴的感染是一种急性的呼吸道综合征,并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症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可通过自身免疫调节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流感病毒 环甲膜穿刺接种 病理变化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分枝杆菌PPD的猕猴全血IFN-γ释放试验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闵凡贵 郭羽 +4 位作者 罗挺 潘金春 刘助红 黄树武 张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18,共5页
目的分析全血IFN-γ释放试验在猕猴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测定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阴性猕猴血清样本的基础IFN-γ含量。然后以PBS为对照,200 IU bovine-PPD为刺激抗原,分别与TST阴性和阳性猕猴肝素抗凝血共培养约24 h... 目的分析全血IFN-γ释放试验在猕猴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测定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阴性猕猴血清样本的基础IFN-γ含量。然后以PBS为对照,200 IU bovine-PPD为刺激抗原,分别与TST阴性和阳性猕猴肝素抗凝血共培养约24 h,收集血浆,测定IFN-γ含量。通过分析抗原刺激前后血浆IFN-γ含量变化和刺激指数探讨全血IFN-γ释放试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TST阳性猕猴血清基础IFN-γ含量明显高于TST阴性猕猴,但离散度都较大。PPD刺激前后,TST阴性猕猴血浆IFN-γ含量无明显变化,而TST阳性猕猴血浆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刺激指数结果显示,TST阳性猕猴明显高于TST阴性猴(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IFN-γ含量和刺激指数均可作为全血IFN-γ释放试验的评价指标。结论本研究基于小样本量的实验结果证实,全血IFN-γ释放试验是猕猴分枝杆菌快速诊断的有益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全血IFN-γ释放试验 PPD 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闵凡贵 赵维波 +5 位作者 张钰 刘香梅 王静 刘忠华 谭文雅 黄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1-173,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利用1株鹅源性H5N1流感病毒经环甲膜穿刺接种恒河猴,通过观察恒河猴在接种后短期内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可行性。结果恒河... 目的探讨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利用1株鹅源性H5N1流感病毒经环甲膜穿刺接种恒河猴,通过观察恒河猴在接种后短期内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可行性。结果恒河猴接种H5N1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与人和动物感染后的主要症状相似,是很好的模型动物。结论环甲膜穿刺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是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和造模的良好途径,并为其它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的造模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流感病毒 环甲膜穿刺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老年食蟹猴免疫衰退分析
15
作者 闵凡贵 吴玉娥 +3 位作者 李文德 潘金春 刘忠华 黄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9期94-96,共3页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值,并对动物进行剖检和病理学检查,分析老年食蟹猴免疫系统的变化。结果发现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倒置,胸腺退化消失,脾脏和淋巴结萎缩,脾脏的白髓和淋巴结的浅层皮质中存在少量的淋巴小结,但没有...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值,并对动物进行剖检和病理学检查,分析老年食蟹猴免疫系统的变化。结果发现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倒置,胸腺退化消失,脾脏和淋巴结萎缩,脾脏的白髓和淋巴结的浅层皮质中存在少量的淋巴小结,但没有形成明显的生发中心。表明该老年食蟹猴免疫系统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CD4/CD8 免疫衰退 病理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H5N1病毒不同途径感染BALB/c小鼠的临床和病理比较
16
作者 闵凡贵 刘香梅 +4 位作者 赵维波 王静 张钰 刘忠华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57-,共1页
我们将禽流感H5N1病毒通过鼻腔、尾静脉和脑内接种方式接种BALB/c小鼠,观察小鼠在感染过程中临床症状和各个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感染1天后,小鼠打堆、猥琐、毛色混乱、眼角有分泌物;感染第2天的小鼠均出现死亡;感染4天后,小鼠从临床症... 我们将禽流感H5N1病毒通过鼻腔、尾静脉和脑内接种方式接种BALB/c小鼠,观察小鼠在感染过程中临床症状和各个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感染1天后,小鼠打堆、猥琐、毛色混乱、眼角有分泌物;感染第2天的小鼠均出现死亡;感染4天后,小鼠从临床症状上表现恢复。收集各种方式感染的小鼠的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不同接种途径感染H5N1流感病毒后,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相似;从各个脏器的病变程度来看,病毒最先到达的器官损伤最严重。感染第2天各组织器官的病变最严重,随着感染时间增长,肺脏和肾脏等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心脏和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在感染过程中未见明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H5N1病毒 鼻腔接种 静脉接种 脑内接种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猴结核病免疫学诊断抗原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闵凡贵 吴铁 黄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5,共4页
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解码加速了对重组抗原的克隆和表达,LAM、38 ku抗原1、6 ku抗原、ESAT-6、CFP-10和Mtb8.4等特异性抗原的出现,弥补了经典抗原OT和PPD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丰富了TST、LTT、ELISA和IFN-γ检测等诊断方... 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解码加速了对重组抗原的克隆和表达,LAM、38 ku抗原1、6 ku抗原、ESAT-6、CFP-10和Mtb8.4等特异性抗原的出现,弥补了经典抗原OT和PPD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丰富了TST、LTT、ELISA和IFN-γ检测等诊断方法的内容,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论文结合免疫学诊断抗原在各诊断方法中的应用,概括分析了各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鉴于检测经费、仪器设备和检测频率的限制,目前TST仍是实验猴场最实用的监测方法,而其他诊断方法在阳性猴的确诊和实验室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猴 结核分支杆菌 免疫学诊断抗原 免疫学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2015年广东地区实验小鼠和大鼠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调查 被引量:16
18
作者 潘金春 赵维波 +5 位作者 陈梅玲 吴瑞可 闵凡贵 黄树武 邝慧文 张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9,85,共7页
目的调查2013~2015年广东地区实验小鼠和大鼠的病原携带情况。方法本文涉及的样品主要来源于监督检测的抽样样品和委托检测的送样样品,共收集到广东省12家监督单位和32家委托单位样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项目及标准外的螺杆菌和小鼠诺... 目的调查2013~2015年广东地区实验小鼠和大鼠的病原携带情况。方法本文涉及的样品主要来源于监督检测的抽样样品和委托检测的送样样品,共收集到广东省12家监督单位和32家委托单位样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项目及标准外的螺杆菌和小鼠诺如病毒进行检测。结果监督检测和委托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3年中监督检测的小鼠检出4种病原,包括绿脓杆菌(0.7%)、嗜肺巴斯德杆菌(0.3%)、肺炎克雷伯杆菌(0.7%)和鞭毛虫(1.7%),未检出病毒;大鼠检出1种病原即嗜肺巴斯德杆菌(1.1%),未检出病毒和寄生虫。委托检测的小鼠检出15种病原,包括绿脓杆菌(3.7%)、嗜肺巴斯德杆菌(5.2%)、支原体(1.9%)、金黄色葡萄球菌(0.7%)、肺炎克雷伯杆菌(0.8%)、螺杆菌(45.3%),小鼠肝炎病毒(8.5%)、小鼠脑脊髓炎病毒(7.0%)、小鼠诺如病毒(16.2%)、鼠痘病毒(0.3%)、小鼠细小病毒(0.5%)、仙台病毒(0.1%)、鞭毛虫(11.7%)、蠕虫(1.0%)、体外寄生虫(0.1%)。大鼠检出8种病原,包括绿脓杆菌(3.4%)、嗜肺巴斯德杆菌(8.6%)、支原体(0.9%)、金黄色葡萄球菌(2.9%)、泰泽病原体(4.8%)、大肠杆菌(1.0%)、大鼠细小病毒H-1株(3.0%)、大鼠冠状病毒(1.0%),未检出寄生虫。其中,实验小鼠7种病原,包括绿脓杆菌、嗜肺巴斯德杆菌、螺杆菌、鞭毛虫、小鼠肝炎病毒、小鼠脑脊髓炎病毒和小鼠诺如病毒,大鼠2种病原,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泰泽病原体,检出范围广、检出率较高,而且存在区域分布特点,即设施污染后能在多次送检的动物中检出这些病原。结论本研究获得广东省实验大小鼠病原流行情况和分布,这些数据的统计为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各动物实验设施的质量控制方案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大鼠 病原菌 病毒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造模对大鼠肱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珺 李凤华 +6 位作者 袁顺仪 吴玉娥 闵凡贵 赵宇红 陆幸妍 黄韧 李青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肱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基础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低、中、高频率组(L、M、H组)分别2次/周、4次/周、6次/周肌肉注射Dex,每次1.0 mg.kg-1],给...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肱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基础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低、中、高频率组(L、M、H组)分别2次/周、4次/周、6次/周肌肉注射Dex,每次1.0 mg.kg-1],给药30 d后取肱骨脱钙、石蜡包埋,骨形态计量学分析骨量、骨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肱骨上段松质骨: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组差异无显著性,M、H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明显降低(P<0.01),骨小梁宽度、数目明显减少(P<0.05),分离度明显增加(M组P<0.05;H组P<0.01)。肱骨中段皮质骨: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M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H组骨组织总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数、皮质骨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骨髓腔面积百分数明显增大(P<0.05)。肱骨生长板: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M和H组的生长板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L组肥大细胞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H组的肥大细胞直径明显减少(M组P<0.01;H组P<0.05)。结论短期、低频率(30d,每次1.0 mg.kg-1,2次/周)应用Dex不改变肱骨形态,当注射频率上升(4次/周)时仅观察到松质骨丢失,而皮质骨无变化,高频率时松质骨、皮质骨均严重丢失,3种频率用药均抑制肱骨生长板的生长发育,提示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用药频率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合理设计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肱骨 松质骨 皮质骨 生长板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树武 闵凡贵 +1 位作者 王静 潘金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9-235,共7页
目的研究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方法分别采集广东地区三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C57BL/6、ICR、BALB/c小鼠和Wistar、SD大鼠的盲肠内容物样品,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V4-V5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测序... 目的研究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方法分别采集广东地区三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C57BL/6、ICR、BALB/c小鼠和Wistar、SD大鼠的盲肠内容物样品,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V4-V5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测序平台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与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对序列去杂优化后OTU聚类分析,稀释性曲线说明本次测序的数据量合理;实验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共分成八个门,其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据主要地位,属水平上主要是拟杆菌属(Bacteroides)、Hungatella、副杆状菌属(Parabacteroide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样品间差异性分析显示相同设施来源动物的菌群组成相似性较高;Alpha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同种设施的动物物种丰富度相近;Beta分析显示相同设施动物的肠道菌群差异较小,但品系对肠道菌群差异性有所影响。结论不同来源设施的饲养环境是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品系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大鼠 肠道菌群 Illuminami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