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1
作者 闫金成 彭阿钦 李增炎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2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治疗 骨折固定术 手术方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闫金成 张英泽 潘进社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影响因素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汉族X染色体上6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余兵 秦群霞 +2 位作者 闫金成 张洪波 李生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调查西安汉族人群6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DXS8378、DXS7132、DXS6789、DXS101、HPRTB和DXS7423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方法应用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结果。结果在120例女性无关个体中,DXS8378、D... 目的调查西安汉族人群6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DXS8378、DXS7132、DXS6789、DXS101、HPRTB和DXS7423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方法应用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结果。结果在120例女性无关个体中,DXS8378、DXS7132、DXS6789、DXS101、HPRTB和DXS7423分别检出5、6、11、10、8和4个等位基因;分别检出10、17、29、32、22和7种基因型;此6个位点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此6个X染色体STR位点均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在个体识别和女孩的亲权鉴定中有应用价值,对疾病相关研究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股骨干骨折修复术前隐性失血的规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利伟 王洪炳 +4 位作者 闫金成 张开 古雪建 李长江 史福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623-8628,共6页
背景:手术时机的把握、术后功能锻炼及预后情况同隐性失血密切相关,因此骨科临床对骨折隐性失血的关注越来越多。骨折修复围手术期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性失血,相关研究较多,而对于骨折修复术前隐性失血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临床单侧闭... 背景:手术时机的把握、术后功能锻炼及预后情况同隐性失血密切相关,因此骨科临床对骨折隐性失血的关注越来越多。骨折修复围手术期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性失血,相关研究较多,而对于骨折修复术前隐性失血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临床单侧闭合股骨骨折患者修复术前血常规的检测,观察隐性失血的规律,以期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失血量,及时纠正贫血。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初次单纯一侧股骨干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老年组(≥60岁)21例,非老年组(<60岁)29例。入院后于早晨抽空腹血液测血常规,记录修复术前1-6 d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观察患者每天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下降程度以及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了解患者失血量情况。结果与结论: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入院后每日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一定的规律性:患者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最低值均出现在第5天,第1天与第5天的差值分别为10.08%,34.66 g/L,第1天至第5天血常规指标值逐渐下降,第5天达最低,第6天升高。老年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的最大差值为第1天与第4天的差值,即血红蛋白d1-4为38.84 g/L,红细胞压积d1-4为11.86%,计算失血量为1 335.3 m L;非老年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最大差值为第1天与第5天的差值,即血红蛋白d1-5为30.42 g/L,红细胞压积d1-5为9.23%,计算失血量为1 073.7 m L。老年组和非老年血常规指标差值分别从第5天和第6天开始降低。对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血常规指标值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隐性失血量明显大于非老年组。提示股骨干骨折患者修复术前隐性失血量较多,而受伤第1天测得的血常规指标不能立即反映当时的失血量,血常规指标随着入院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老年组患者失血量较非老年组患者多,并且失血速度较快。因此,隐性出血应在股骨干骨折中加以重视,规律复查血常规,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贫血,减少修复术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失血 手术 血红蛋白类 血细胞比容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干骨折 隐性失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伟 张英泽 +3 位作者 侯志勇 宋朝晖 王庆贤 闫金成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945-946,共2页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罹患的骨科疾病之一,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的X线片上有骨关节炎征象。多数膝关节骨关节炎累及内侧间室,症状较重者需行手术治疗。课题组经系列解剖学研究、影像学研究、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骨...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罹患的骨科疾病之一,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的X线片上有骨关节炎征象。多数膝关节骨关节炎累及内侧间室,症状较重者需行手术治疗。课题组经系列解剖学研究、影像学研究、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骨质疏松会造成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由于胫骨内侧平台承担60%~80%的负荷,外侧平台承担负荷较小,而且外侧有腓骨支撑,膝关节内侧沉降较为严重;这既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也是促进其进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截骨术 外侧平台 胫骨内侧 影像学研究 生物力学实验 骨科疾病 解剖学研究 膝关节内侧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余华 李少星 +1 位作者 赵长义 闫金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3年第43期7571-7580,共10页
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关于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有限元分析,国内外少见关于此类的报道。目的:建立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制作胫骨远端关节面不同面积的缺损,并模拟在不同位相下胫骨远端... 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关于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有限元分析,国内外少见关于此类的报道。目的:建立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制作胫骨远端关节面不同面积的缺损,并模拟在不同位相下胫骨远端关节面发生形变、位移情况,预测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的最大允许程度和探讨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力学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1名正常成年男性踝关节的多排螺旋CT扫描,获得连续断层图片,导入Mimics医学建模软件生成实体模型后,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3.0进行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赋值生成有限元模型。约束边界条件,模拟踝关节远端轴向受力,得出在不同位相下胫骨远端关节面有限元模型上的应力分布与位移结果。结果与结论:建立人体踝关节有限元模型总单元数为157 990,总节点数为193 801。3个位相,都是随着胫骨远端缺损面积的增大,接触面积逐渐减小,尤其是跖屈位在缺损直径13 mm的面积时,变化最为明显;3个位相的接触面积,在中立位接触面积最大;在中立位和背屈位都是随着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面积的增大,应力峰值逐渐增大,都是在11-13 mm以后应力峰值明显增大;在中立位和背屈10°位,主要集中在后内和后外象限;在跖屈10°位,变化比较复杂,在11-13 mm,随着缺损面积的增大应力峰值变化明显增大,到13 mm应力峰值达到最大值。所以,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最大缺损直径可认为是11-13 mm。胫骨远端关节软骨及骨床缺损直径超过11-13 mm的圆面积,关节功能将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踝关节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增炎 冯和林 +2 位作者 张英泽 闫金成 魏海强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888-889,共2页
目的通过对微创经皮钢板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回顾性随访分析,比较两者的特点及临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胫腓骨骨折中使用带锁髓内钉组与微创经皮钢板组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 目的通过对微创经皮钢板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回顾性随访分析,比较两者的特点及临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胫腓骨骨折中使用带锁髓内钉组与微创经皮钢板组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完全负重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骨折愈合时间、X 线暴露时间、Johner-Wruhs 评价、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两者都具有手术不剥离骨膜、创伤小等优点,带锁髓内钉适合胫骨骨干及胫骨多段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对胫骨骨干或干骺端的骨折都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 带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ma钉治疗70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昌平 冯和林 +3 位作者 李增炎 吴希瑞 闫金成 宋连新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总结Gamma钉治疗70 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40 例70 岁以上患者粗隆间骨折均采用Gamma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9~20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除2 例死亡外,其余38 例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Gamma钉具有固定牢... 目的总结Gamma钉治疗70 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40 例70 岁以上患者粗隆间骨折均采用Gamma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9~20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除2 例死亡外,其余38 例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Gamma钉具有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老年粗隆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老年 GAMMA钉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中载距突骨折移位发生率及对手术复位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开 苗晓燕 +2 位作者 杨晶 申晓宇 闫金成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4期3738-3742,共5页
目的研究载距突骨折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发生率、移位程度和方式,探讨载距突骨块与距骨间的解剖对位关系,以及载距突骨折对术中复位和固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311例新鲜跟骨关节... 目的研究载距突骨折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发生率、移位程度和方式,探讨载距突骨块与距骨间的解剖对位关系,以及载距突骨折对术中复位和固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311例新鲜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跟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三个平面CT扫描。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系统分类,把所有患者分为有载距突骨折组和无载距突骨折组,比较2组之间骨折移位程度。将骨折块与距下关节面间成角超过10°和任意平面错位超过3 mm定义为移位。结果 311例(347足)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57.9%(201/347)存在载距突骨折。76.6%(154/201)的载距突骨折为冠状位骨折线,其次12.9%(26/201)为矢状位骨折线,6.5%(13/201)的载距突为粉粹性骨折,此外还有2%(4/201)的为"T"形或倒"T"形骨折线和1%(2/201)为水平位骨折线。10.9%(22/201)载距突骨折错位程度≥3 mm,18.4%(37/201)载距突骨折成角≥10°。结论载距突骨折后内侧骨块与距骨不能完全保持解剖关系,发生成角和错位的几率较大,跟骨骨折时载距突能与距骨维持原有解剖对位关系的传统理论不成立。术中骨折复位时螺钉置入可能导致骨块分离,甚至使跟骨后关节面塌陷成角。术前应评估患者载距突完整性和解剖对位情况,跟骨骨折存在载距突骨折移位或粉碎性骨折时,可能会影响术中骨折复位和固定,必要时根据情况选择内外侧联合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载距突 骨折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国强 柴明祥 +1 位作者 闫金成 吴希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据文献^([1-2])报道,儿童上肢骨折7%~9%发生在肘部,其中肱骨髁上骨折占肘部骨折的60%~80%,多发于4~7岁儿童。可见这种损伤发生率较高,如果处理不当,易遗留肘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3])。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病机制... 据文献^([1-2])报道,儿童上肢骨折7%~9%发生在肘部,其中肱骨髁上骨折占肘部骨折的60%~80%,多发于4~7岁儿童。可见这种损伤发生率较高,如果处理不当,易遗留肘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3])。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并发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儿童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增炎 李俊敏 +2 位作者 张英泽 闫金成 宋朝晖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半肢骨骺发育异常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随访自1988~2002年本院诊治半肢骨骺发育异常14例,平均随访8(2~13)年,所有病人均有连续X线片及功能检查记录.结果:采用GAFS(Global Assesment Function Scale)评分治疗优良率90%... 目的:探讨半肢骨骺发育异常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随访自1988~2002年本院诊治半肢骨骺发育异常14例,平均随访8(2~13)年,所有病人均有连续X线片及功能检查记录.结果:采用GAFS(Global Assesment Function Scale)评分治疗优良率90%.结论:半肢骨骺发育异常及时诊断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征 治疗 发育异常 半肢骨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英泽 闫金成 +2 位作者 潘进社 彭阿钦 吴希瑞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自行设计制造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螺钉———锚钉。方法 选8具成年防腐尸体,每具尸体的两只股骨分别用锚钉或加压钉固定,随机取4组在NJ50B扭转试验机上进行扭转试验,4组在WD25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负载试验。记录股骨头扭... 目的 自行设计制造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螺钉———锚钉。方法 选8具成年防腐尸体,每具尸体的两只股骨分别用锚钉或加压钉固定,随机取4组在NJ50B扭转试验机上进行扭转试验,4组在WD25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负载试验。记录股骨头扭转角度与扭力矩,记录股骨头下沉移位与负载。结果 在扭转试验中,股骨头扭转2°及4°时锚钉组的扭力矩显著高于加压钉组(t=20914,P<001;t=2738,P<005)。在负载试验中,股骨头下沉2mm及5mm时锚钉组的承载负荷显著高于加压钉组(t=2859,P<005;t=3176,P<005)。结论 锚钉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固定牢固的优点。它除具备有骨折端加压作用及较强的抗负载作用外,有很好的抗旋转作用,使股骨颈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提高了骨折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锚钉 生物力学 治疗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不同直径加压螺纹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文山 张英泽 +4 位作者 潘进社 王殿臣 李石玲 闫金成 顾志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直径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取成人股骨上段防腐标本32例 ,挑选 5例骨密度值相近的标本留用 ,其余 2 7例根据骨密度值配对分成A、B、C、D、E 5组 ,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各组依次用直径 5、6、7、8和 9m... 目的 :比较不同直径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取成人股骨上段防腐标本32例 ,挑选 5例骨密度值相近的标本留用 ,其余 2 7例根据骨密度值配对分成A、B、C、D、E 5组 ,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各组依次用直径 5、6、7、8和 9mm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后 ,行生物力学实验。将留用的 5例标本分别拧入 5种加压螺纹钉 ,用CT观察螺纹钉对骨质的破坏范围。结果 :随螺纹钉直径增粗 ,各组在扭转 5°时的扭力矩及扭转至屈服时的最大扭力矩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F =1 .71 1 ,P >0 .0 5;F =2 .40 2 ,P >0 .0 5) ;在股骨头下沉 3mm时的负荷及负载至屈服时的最大负荷逐渐增加 (F =8.391 ,P <0 .0 1 ;F =7.2 6 8,P <0 .0 1 ) ;螺纹钉对骨质的破坏范围随之增大。结论 :在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时 ,在保证内固定强度的前提下 ,应选用体积尽可能小的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内固定 加压螺纹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增炎 彭阿钦 +2 位作者 闫金成 侯志勇 齐向北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自 1996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 41例进行分析 ,其中L钢板固定 12例 ,DCS固定 2 0例 ,顺行交锁髓内钉 4例 ,逆行交锁髓内钉 2例 ,双支撑钢板 3例。术后...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自 1996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 41例进行分析 ,其中L钢板固定 12例 ,DCS固定 2 0例 ,顺行交锁髓内钉 4例 ,逆行交锁髓内钉 2例 ,双支撑钢板 3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41例术后随访 4~ 35个月 ,平均 18个月。延迟愈合 9例 ,浅层感染 6例。经清创引流未取内固定均痊愈。本组优良率 80 %。结论 切开复位 ,尽量保护软组织。可用间接复位技术 ,坚强内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 ,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开放骨折且软组织损伤严重早期可行外固定架固定。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骨折固定术 L钢板固定 DCS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的鉴别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增炎 张英泽 +1 位作者 闫金成 张国川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骨骺 骨疾病 发育性 诊断 治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法在骨科生物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华 李少星 闫金成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074-1076,共3页
有限元分析法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的数值计算方法,是矩阵方法在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基本原理是一个由无限个质点组成并且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近似为有限个小单元所组成的集合体,这些单元可以是四边形、... 有限元分析法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的数值计算方法,是矩阵方法在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基本原理是一个由无限个质点组成并且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近似为有限个小单元所组成的集合体,这些单元可以是四边形、空间四面体、八面体等,而这些单元又在被称为节点的一些特殊位置上相连接,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靠节点来传递,称为节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法 骨科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的特点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增炎 张英泽 闫金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创伤性髋关节脱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IL-23p19不同长度3'UTR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利伟 李文建 +5 位作者 郑颖 仝宇红 赵晓东 赵岚 钱雪松 闫金成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IL-23p193'UTR质粒(在PGL3中),并且进行鉴定,为调查鼠IL-23p193'UTR区对IL-23p19的表达调控提供条件。方法用mp193'UTR/PGL3-controlvectorDNA作为模板,设计不同长度3'UTR的引物,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IL-23p193'UTR质粒(在PGL3中),并且进行鉴定,为调查鼠IL-23p193'UTR区对IL-23p19的表达调控提供条件。方法用mp193'UTR/PGL3-controlvectorDNA作为模板,设计不同长度3'UTR的引物,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将PCR扩增产物回收,酶切,并克隆到PGL3control载体中,通过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结果构建了4个不同长度的小鼠IL-23p193'UTR区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证实与原设计相同。结论成功构建4个不同长度的小鼠IL-23p193'UTR区的质粒,这4个不同长度的质粒含有不同的ARE区,为进一步调查不同ARE区对小鼠IL-23p19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物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p19 UTR A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挡钉技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杰 郑颖 +1 位作者 赵岚 闫金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94-496,共3页
胫骨是人体主要负重骨骼,肩负着行走和负重的功能.胫骨骨折目前是人体最常见的长骨骨折之一,如果胫骨骨折处理不恰当,很容易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骨缺损,甚至感染引起骨髓炎等,骨折固定不理想,还可能形成骨折端内/外侧成角或旋转... 胫骨是人体主要负重骨骼,肩负着行走和负重的功能.胫骨骨折目前是人体最常见的长骨骨折之一,如果胫骨骨折处理不恰当,很容易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骨缺损,甚至感染引起骨髓炎等,骨折固定不理想,还可能形成骨折端内/外侧成角或旋转移位等畸形愈合,这些都将给下肢功能造成难以代偿的障碍.目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已是一项非常受临床医生欢迎的技术,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内固定器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增炎 张英泽 闫金成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创伤性髋关节脱位 TDHC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