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互补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张文兵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62,共10页
文章利用联合国统计司的贸易统计数据,首先运用狭义和广义的贸易结合度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测度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互补程度,然后运用贸易特化指数和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互补类型和互补动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 文章利用联合国统计司的贸易统计数据,首先运用狭义和广义的贸易结合度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测度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互补程度,然后运用贸易特化指数和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互补类型和互补动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总体互补程度和各类产品的互补程度均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中美高新技术贸易的总体互补类型属于产业内互补,但不同产品差异明显;"入世"对中美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互补程度及互补类型的影响较为明显;较高的进出口贸易结合度和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为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未来的发展则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贸易互补性 贸易结合度 贸易特化指数 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对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秦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2,共6页
利用空间集聚指数法测度了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分析了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平均地理集聚度较高且上升明显,它提高了产业垂直分工程度和产业规模,但却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不... 利用空间集聚指数法测度了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分析了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平均地理集聚度较高且上升明显,它提高了产业垂直分工程度和产业规模,但却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就业影响不同。初始集聚度高的产业一般就业密度较高,其变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初始集聚程度低的行业就业密度低,其集聚度的下降对就业具有正向影响且趋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地理集聚 就业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竞争研究——兼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30,共8页
本文运用产品相似度指数、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和市场占有率分析了2002-2006年中美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竞争情况。同时,将这种竞争与韩国的农产品关税水平和对美国的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结合起来分析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本文运用产品相似度指数、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和市场占有率分析了2002-2006年中美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竞争情况。同时,将这种竞争与韩国的农产品关税水平和对美国的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结合起来分析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两国农产品以及分类的谷物及制品、油、油籽与油脂、水果、蔬菜与植物产品、水产品在韩国市场竞争明显,竞争程度较高。这种竞争在美韩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与其他因素一起通过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出口韩国产生很显著的影响。据此,中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这一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关农产品 出口竞争 比较优势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动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6,共6页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分析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对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竞争力提升是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主要基础,而进口增长则是竞争...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分析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对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竞争力提升是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主要基础,而进口增长则是竞争力提升和需求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产品贸易增长的动因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基于这种动因的增长却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中国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促进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 增长动因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评价--动机、支持措施及对世界粮食供求影响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53-60,共8页
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应对国际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但各国生物质能源战略的出发点却似乎并不在于此。从动机看,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真正动机更像是抢占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场,而巴西等少数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动机则在于规避农产品贸易保护、改变与... 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应对国际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但各国生物质能源战略的出发点却似乎并不在于此。从动机看,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真正动机更像是抢占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场,而巴西等少数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动机则在于规避农产品贸易保护、改变与发达国家的斗争形式和斗争领域。从支持与保护措施看,它是农产品贸易大国推行农业支持与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一种特殊形式。扭曲的动机和支持与保护措施使得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对世界粮食供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进一步恶化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竞争手段 农产品贸易保护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区域和民族三维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4-51,共8页
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和国内市场占有率,从国家、区域和民族三个角度对2002—2008年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中国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和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均不强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 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和国内市场占有率,从国家、区域和民族三个角度对2002—2008年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中国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和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均不强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强于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各地区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普遍高于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且存在巨大的差异,中西部地区明显强于东部地区且呈上升趋势;外资的进入是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和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三维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茶叶产业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茶叶面临着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和印尼等国强有力的竞争,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就这一问题,运用FAO的统计资料,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 茶叶产业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茶叶面临着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和印尼等国强有力的竞争,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就这一问题,运用FAO的统计资料,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单产4个评价指标,测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茶叶在4个评价指标上基本处于劣势地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钻石”模型中国际竞争力的5 个决定因素,从要素禀赋、公司策略与竞争、关联产业、需求因素和政府行为5个层面提出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与建议。在对策与建议中,重点明确了政府在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的职能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叶 国际竞争力 “国家钻石”模型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共4页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本文运用F-F指数法,对2000-200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各细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各细分产业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呈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中,...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本文运用F-F指数法,对2000-200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各细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各细分产业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呈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中,垂直产业内贸易居于优势地位;中国装备制造业和细分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的水平产业内贸易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其它细分产业变化不大。这说明中国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国际装备制造业的低端,扩张的基础在于成本优势,竞争内涵和发展内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兼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竞争内涵 被引量:2
9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1,共4页
本文运用F-F指数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度与分解,分析其结构变动,揭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扩张基础、发展内涵与竞争内涵。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水平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新疆农垦经济》 2006年第3期19-24,共6页
本文利用FAO的统计资料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单产四个评价指标,比较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剖析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国... 本文利用FAO的统计资料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单产四个评价指标,比较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剖析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国家钻石”模型中国际竞争力的五个决定因素出发,提出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叶 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变动与决定因素——基于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逢柱 孟祺 《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2期24-29,共6页
对1996-2005年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变动及决定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又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水平产业内贸易贡献不大;加入WTO前后两个阶段产业内贸... 对1996-2005年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变动及决定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又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水平产业内贸易贡献不大;加入WTO前后两个阶段产业内贸易及其结构变动呈相反的趋势;要素禀赋结构及其变化是产业内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三个因素的影响很微弱。这表明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扩张的基础是成本优势且主要集中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加入WTO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结构变动 决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逢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6-71,共6页
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相对单产和价值增值系数等指标,选取韩国、意大利等国作为对象,分析比较了1996—2004年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及其原因。在竞争结果层面上,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不强且呈现下降趋势;在竞争潜... 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相对单产和价值增值系数等指标,选取韩国、意大利等国作为对象,分析比较了1996—2004年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及其原因。在竞争结果层面上,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不强且呈现下降趋势;在竞争潜力层面上,中国板栗成本优势明显但呈现下降态势,生产能力优势明显且呈现上升趋势;在竞争实力层面上,中国板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呈逐步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国际竞争力 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闫逢柱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6-18,共3页
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对个人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整体社会资本的弱化,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如何提升农村社会资本,进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 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对个人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整体社会资本的弱化,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如何提升农村社会资本,进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湾农业劳动力要素的变化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逢柱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0-302,共3页
我国台湾农业是典型的“精致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要素的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要素绩效的提高。台湾农业劳动力要素的这种变化对祖国大陆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启示。大陆应加大对农民的... 我国台湾农业是典型的“精致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要素的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要素绩效的提高。台湾农业劳动力要素的这种变化对祖国大陆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启示。大陆应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视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要素 变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商对祖国大陆农业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逢柱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44,共3页
本文利用海峡两岸的官方数据,通过对大陆的台商农业直接投资和非农业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析了台商对祖国大陆农业直接投资的特点,明确了台商农业直接投资在海峡两岸的突出地位,对未来台商农业直接投资西进大陆的走势进行了直观展望。
关键词 台商 农业直接投资 特点 前景 直接投资 祖国大陆 非农业 展望 海峡两岸 官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设置农产品绿色壁垒的战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逢柱 冯德连 《皖西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7-48,共2页
本文以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为起点,应用三国博弈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设置农产品绿 色壁垒的基本思路以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 绿色壁垒 三国博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农产品在美市场的竞争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逢柱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5-23,共9页
在明确两岸农产品在美市场竞争表现的基础上,运用产品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对两岸农产品在美市场的总体竞争强度、竞争关系和竞争品种进行了测算与分类。得出的结论是:两岸农产品在美市场总体上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竞争强度... 在明确两岸农产品在美市场竞争表现的基础上,运用产品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对两岸农产品在美市场的总体竞争强度、竞争关系和竞争品种进行了测算与分类。得出的结论是:两岸农产品在美市场总体上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竞争强度有上升趋势,但竞争产品品种有限,竞争基础也发生了变化。这为两岸农业在技术、投资和一体化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美国市场 农产品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现代农业人力资本的变化及对大陆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逢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430-434,共5页
人力资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利用台湾官方的统计资料,选取受教育程度、性别和年龄三个指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农业人力资本的变化及其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指出大陆应该重视农村职业教育,正视农村社会保障和人口老龄... 人力资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利用台湾官方的统计资料,选取受教育程度、性别和年龄三个指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农业人力资本的变化及其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指出大陆应该重视农村职业教育,正视农村社会保障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乡镇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力资本 农业发展 变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年第6期80-85,共6页
茶叶是与可可、咖啡并列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是世界茶叶市场的五大出口国。从“国家钻石”模型来看,政府对茶叶产业的扶持是导入新的生产要素,是调整茶叶经营主体要素结构缺陷的... 茶叶是与可可、咖啡并列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是世界茶叶市场的五大出口国。从“国家钻石”模型来看,政府对茶叶产业的扶持是导入新的生产要素,是调整茶叶经营主体要素结构缺陷的重要方式。而茶叶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则是提升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叶 国际竞争力 “国家钻石”模型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问题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逢柱 《经济前沿》 2005年第9期24-28,共5页
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问题是目前两岸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这一焦点进行了分析。首先指出台湾农产品贸易的特点和面临的压力,接着分析了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的优劣势,最后阐述了新时期两岸农业实现双赢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 台湾省 农产品 出口贸易 竞争优势 贸易顺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