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白延斌 陈彬 +2 位作者 张海亮 陈锴 闫照虹 《肿瘤药学》 CAS 202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探究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分别为羟考酮组、右美托咪定组、羟考酮联合右美... 目的探究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分别为羟考酮组、右美托咪定组、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联合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情况以及术后12、24、48 h疼痛VAS评分。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术前12 h和术后12、24 h免疫细胞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和抗炎因子IL-2、IL-8、IL-10水平。结果术后12、24、48 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术后12 h,三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高于其余两组;三组CD8+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联合组低于其余两组。术后24 h,三组患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24 h,三组患者IL-2、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羟考酮和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用于接受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静脉自控镇痛,有利于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右美托咪定 乳腺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闫照虹 张芳芳 +1 位作者 刘伟娜 李娟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614-3617,共4页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5例纳入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5例纳入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全麻处理,观察组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分析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舒适度,手术前后应激功能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上述各时间点的B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h、24 h时观察组皮质醇以及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以及术后谵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h、24 h时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麻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以及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盐酸罗哌卡因 腹横肌神经阻滞 应激功能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病人麻醉方案优化及对肠道屏障功能、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影响的差异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闫照虹 赵建奎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研究肠梗阻病人麻醉方案优化及对肠道屏障功能、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影响的差异性。方法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接受肠梗阻手术病人93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实验组则采用全... 目的研究肠梗阻病人麻醉方案优化及对肠道屏障功能、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影响的差异性。方法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接受肠梗阻手术病人93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实验组则采用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腹直肌鞘阻滞。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肠道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X)]、氧化应激[过氧化氢酶(CAT)和肾上腺素]、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以及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麻醉药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手术后1天和手术后3天DAO、ETX、TNF-α、IL-6和肾上腺素水平水平均高于手术前,CAT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手术后1天和手术后3天DAO、ETX、TNF-α、IL-6和肾上腺素水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天CA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病人接受全麻复合TAP+腹直肌鞘阻滞麻醉效果较高,对于肠道屏障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较低,且能够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麻醉方案 肠道屏障功能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2AR2βarrestin2NFκB通路的地佐辛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照虹 喻倩 +2 位作者 李娟 张芳芳 刘伟娜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期9-15,20,共8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及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RI组),地佐辛高、中、低剂...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及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RI组),地佐辛高、中、低剂量组(20、10、5 mg/kg),每组12只。地佐辛各剂量组在造模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地佐辛,Sham组和MIRI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手术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MIRI模型。再灌注2 h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LVEDP),评价心脏功能;并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左心室组织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β2AR、β-arrestin2、IκBα、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心肌组织病理学可见,Sham组心肌纤维完整、排列整齐,MIRI组心肌严重受损,局部肌纤维横纹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Sham组相比,各治疗组明显好转。与Sham组相比,MIRI组大鼠HR、LVSP、Bcl-2/Bax比值、心肌组织β2AR、β-arrestin2、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各治疗组较MIRI组明显升高(均P<0.05);与Sham组相比,MIRI组LVEDP、血清CK、CK-MB、TNF-α、IL-6水平、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NF-κB p65蛋白表达、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各治疗组较MIRI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地佐辛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MIRI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β2AR、β-arrestin2、IκBα的表达,降低NF-κB p6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地佐辛 β2肾上腺素受体/β-抑制蛋白2/核转录因子-κB 心肌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娟 刘伟娜 +2 位作者 牛晶 张芳芳 闫照虹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917-2920,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的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3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按给予氢吗啡酮的不同剂量分成对照组41例,A组44例,B组47... 目的研究对比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的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3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按给予氢吗啡酮的不同剂量分成对照组41例,A组44例,B组47例。对照组实施罗哌卡因椎旁阻滞,A组予以0.1 mg/kg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B组予以0.15 mg/kg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处理。比较2组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状况,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术后12 h、24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组与B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术后2 h、6 h、12 h、24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组与B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术后2 h、6 h、12 h时的HR高于对照组,而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术后2 h、6 h、12 h、24 h时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66%,较对照组的2.44%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分别与B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的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均优于单纯罗哌卡因,且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然而,差异性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方案对镇痛效果、应激反应的影响相当,且低剂量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方案的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氢吗啡酮 罗哌卡因 椎旁神经阻滞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牛江涛 冀晋杰 +1 位作者 祁富军 闫照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2959-2961,共3页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受到广大麻醉医师的关注,在伤害前给予有效镇痛,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舒适度,提高麻醉效果[1]。鉴于此,本研究观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氢吗啡酮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受到广大麻醉医师的关注,在伤害前给予有效镇痛,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舒适度,提高麻醉效果[1]。鉴于此,本研究观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氢吗啡酮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旨在为临床制定该类患者麻醉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氢吗啡酮 麻醉方案 血流动力学 麻醉医师 应激反应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娟 闫照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Riker镇静-躁动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T1、T2、T3时,观察组的HR、MAP、RR均优于对照组(P<0.05)。T4、T5时,观察组的Cor、AngⅡ、GLU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T4时,观察组的CD3^+、CD4^+水平及CD4^+/CD8^+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能增强麻醉效果,减少应激反应及对免疫功能功能的影响,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促进术后苏醒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腹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同步扩容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8
作者 王瑗 闫照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072-2073,共2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同步扩容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01-2019.01,2年以内在我院进行治疗妊娠高血压产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硬膜外麻醉)...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同步扩容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01-2019.01,2年以内在我院进行治疗妊娠高血压产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病人入室液体同步扩容,对照组无同步扩容。分别观察在麻醉起效时间、T1(给药后即刻)、T2(给药后15min)MAP,HR,以及使用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剂量,胎儿娩出时间,术者肌松满意度,产妇对麻醉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起效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T1,MAP有明显差异,p<0.50。T2观察组与对照组,MAP数据无明显差异。另两组均未发生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同步液体扩容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更快,胎儿娩出时间更短,蛛网膜下腔注药后T1即刻血压下降明显,T2两组并无明显差异,术者对观察组肌松满意度及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 液体同步扩容 妊娠高血压产妇 剖宫产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肺癌术后早期睡眠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闫照虹 白娟 +4 位作者 韩瑞丽 郭飞 孙绪德 高昌俊 王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肺癌患者术后早期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筛选2023年3—7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组(TEAS组)与对照组(CON组),每组4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肺癌患者术后早期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筛选2023年3—7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组(TEAS组)与对照组(CON组),每组42例。TEAS组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穴位选用双侧神门(HT7)、内关(PC6)、三阴交(SP6);对照组(CON组)只粘贴电极片连接电刺激仪,但不接通电源。通过记录两组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2 h及出院前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睡眠情况,记录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结果TEAS组术后24 h、术后72 h及出院前PSQI、AIS总分及VAS评分均低于CON组(P<0.05);TEAS组术后24 h睡眠障碍发生率(58.8%)低于CON组(80.5%)。切口疼痛、不能翻身为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9.584、9.745),TEAS为保护因素(OR 0.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TEAS可一定程度改善肺癌术后早期睡眠障碍。切口疼痛、不能翻身为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TEAS为术后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睡眠障碍 危险因素 肺癌术后 随机对照试验 神门 内关 三阴交
原文传递
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虹 闫照虹 +3 位作者 李璟 于海涛 白雪帆 于代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538-542,共5页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证实有感染灶存在或有高度可疑的感染灶。脓毒症是ICU内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近十年来,虽然政府在救治脓毒症患者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源于...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证实有感染灶存在或有高度可疑的感染灶。脓毒症是ICU内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近十年来,虽然政府在救治脓毒症患者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源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仍高达30%-60%。心血管系统在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着色。过去的四五十年,开展了很多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也积累了不少循证医学证据。然而,心脏只是心血管系统的一部分。诸如脓毒症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系脓毒症对心脏的直接效应,还是脓毒症引起心脏前、后负荷及神经体液因素的变化,继而引起心脏继发改变的研究,至今仍在继续。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合理有效地指导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功能障碍 脓毒症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