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单纯性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伴黄斑裂孔一例
1
作者 闫淑 杜敏 杨凯转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6-847,共2页
患者,女,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中心黑影遮挡1个月于2019年11月25日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患者自述视力好,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病史,无近亲结婚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视力检查右眼0.3,左眼0.8;双眼眼前节未见... 患者,女,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中心黑影遮挡1个月于2019年11月25日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患者自述视力好,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病史,无近亲结婚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视力检查右眼0.3,左眼0.8;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黄斑中心凹偏颞下方见约0.5个视盘大小的圆形棕黑色隆起、边界清晰,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黄斑裂孔 右眼视力 患者自述 黄斑中心凹 医院眼科 视力检查 全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闫淑 杜敏 +1 位作者 邵玲 杨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态学改变的特征。方法:对67例(90眼)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必要时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病理性近视性黄斑...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态学改变的特征。方法:对67例(90眼)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必要时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常见表现有表现8种类型:(1)漆裂纹性黄斑病变:12例18眼,占20%;(2)黄斑前膜性黄斑病变:6例9眼,占10%;(3)Fuchs斑性黄斑病变:5例8眼,占8.9%;(4)黄斑出血性黄斑病变:22例28眼,占31.1%;(5)黄斑萎缩性黄斑病变:9例14眼,占15.6%;(6)黄斑劈裂性黄斑病变:6例6眼,占6.7%;(7)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4例4眼,占4.4%;(8)视网膜脱离性黄斑病变:3例3眼,占2.7%。结论:OCT能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形态;FFA能更准确地确定病变的性质,推测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黄斑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荧光血管造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淑 朱淑敏 +4 位作者 杜敏 邵玲 沈策英 刘钰 李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6-2099,共4页
目的:观察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FVD)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观察2015-01/2018-04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患者6例11眼,其中男2例3眼,女4例8眼,年龄52. 5±1. 7(43~67)岁。... 目的:观察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FVD)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观察2015-01/2018-04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患者6例11眼,其中男2例3眼,女4例8眼,年龄52. 5±1. 7(43~67)岁。眼前节、眼压及ERG均未见异常,无家族史。最佳矫正视力(BCVA):0. 08~0. 8,EOG:9眼正常,2眼轻度下降。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眼底彩照、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主要特征。结果:眼底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见约≤1PD大小的黄色斑块;卵黄样物质沉积处在FFA及ICGA均呈低荧光,部分在FFA晚期出现荧光积存; OCTA B-scan示卵黄样物质沉积在感光细胞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之间,随着疾病的进展,感光细胞层逐渐被破坏,外核层变薄,RPEBruch膜复合体层变薄或消失; OCTA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见暗区,周围见强反射信号,En-face图像见暗区。结论:多种成像模式相结合有助于AFVD的诊断,减少漏诊、误诊,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协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准确评价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荧光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琰 邵玲 +1 位作者 杜敏 闫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4-1456,共3页
目的:研究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6/2016-06于我院治疗的190例190眼DME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单独使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90例90眼患者... 目的:研究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6/2016-06于我院治疗的190例190眼DME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单独使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90例90眼患者设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100例100眼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评价两组患者黄斑水肿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注药次数;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mo。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BCVA分数均显著高于术前,对照组治疗后1、3、6、12mo显著高于术前,治疗后6、12mo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mo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MT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1、3、6、12mo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无黄斑水肿渗漏率为45.0%,显著高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相较于单独采用雷珠单抗治疗,可改善远期视力和黄斑水肿,减少注药次数,且降低CMT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改良及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崔铮 闫淑 +6 位作者 刘荣 李贵刚 陈志祺 杨红 裴晗 李涛 李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0,共3页
背景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的体外培养是进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研究的基础,人眼球供体的缺乏是限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主要原因,与人高度同源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已经建立,但其分离方法对细胞损伤较大,影响细胞的... 背景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的体外培养是进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研究的基础,人眼球供体的缺乏是限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主要原因,与人高度同源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已经建立,但其分离方法对细胞损伤较大,影响细胞的培养效率。目的建立和改良大鼠RVECs的培养方法。方法选取5只SD大鼠眼球,获得视网膜,用组织块培养法,将大鼠视网膜用质量分数0.1%胶原酶消化,并加入质量分数20%胎牛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添加物(ECGS),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和后充分吹打,制备细胞及组织悬液,接种于人纤维粘连蛋白(FN)包被的培养瓶中。用Ⅷ因子相关抗体鉴定培养的内皮细胞。结果组织块法消化培养2d可见细胞从组织块游出,培养4d可伸出触角呈梭形,5~6d可融合生长,培养14d后的细胞呈单层生长,培养的细胞Ⅷ因子相关抗体染色阳性。传代培养的细胞接种2h可重新贴壁,恢复融合生长状态。结论视网膜组织块培养并用胶原酶消化可获得活性较强的细胞和碎片,再用高选择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和FN促贴壁进行选择性培养,可获得纯度较高的RVE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凯转 乔玉好 闫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8-302,307,共6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100例(100眼)DME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DM...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100例(100眼)DME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DME病理学类型将患者分为3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组(40眼)、囊样黄斑水肿组(35眼),弥漫性视网膜增厚组(25眼)。以末次抗VEGF治疗后1个月CMT下降率≥20%为患者黄斑水肿消退疗效达标,反之为未达标。以BCVA提高2行及以上为患者视力提高疗效达标,反之为未达标。比较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个月三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糖相关指标、血压、血脂指标及生化指标、眼科相关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抗VEGF玻璃体内注射对DME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末次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BCVA(logMAR)、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黄斑水肿消退疗效未达标患者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HDL)、基线CMT、感光细胞外节长度均小于疗效达标患者,收缩压(SBP)、基线BCVA(logMAR)、椭圆体带(EZ)破坏比例均大于疗效达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力提高疗效未达标患者HbA1c、载脂蛋白(apoA)、基线BCVA均大于疗效达标患者,基线CMT小于疗效达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SBP、低HDL、基线CMT薄、EZ破坏是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未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高apoA水平、基线BCVA(logMAR)高是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提高未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结论 高SBP、低HDL、基线CMT薄、EZ破坏、高apoA水平、基线BCVA(logMAR)高是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短期疗效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疗效反应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邵玲 杜敏 +3 位作者 海金秀 闫淑 刘钰 高雪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评价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BRVO性黄斑水肿患者44例44只眼,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压、眼底彩色... 目的:评价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BRVO性黄斑水肿患者44例44只眼,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压、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激光光凝组(对照组),每组22只眼。随访期间采用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视力预后有效率分别为63.6%、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患者CRT较治疗前分别减少了(126.2±54.6)、(60.7±21.6)μm,与治疗前的CR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8、11.00,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BRVO性黄斑水肿可以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焦显微镜下真菌菌丝形态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洁 牛际铭 +3 位作者 杜敏 刘钰 邵玲 闫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6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共焦激光显微镜下不同真菌菌丝形态分析总结,为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并为进一步共焦激光显微镜下菌属菌种鉴定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共焦激光显微镜下查到菌丝的75例真菌性... 目的:通过对共焦激光显微镜下不同真菌菌丝形态分析总结,为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并为进一步共焦激光显微镜下菌属菌种鉴定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共焦激光显微镜下查到菌丝的7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共焦显微镜下不同时期和不同患者的各种菌丝形态,总结其特点。结果:不同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共焦显微镜下菌丝形态表现多样,感染早期菌丝数量少,不易查到,需要仔细观察。活动期菌丝量较多,排列密集,不同菌种形态不同,有呈水平分布,长线状、竹节样高反光,有节段或分支,有呈簇状垂直或斜行分布,分支较多、较细;菌丝旁也可见小点状、圆珠状、短棒状等真菌孢子样形态,呈高反光,也有呈低反光表现,共48例48眼。使用过抗真菌药物的部分病例可见断裂的菌丝节段、肿胀菌丝,有的菌丝变得僵直,有的形态奇特,粗细不一。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复查的2例显示菌丝减少或仅存少量节段,3例已查不到菌丝,病灶区上皮层完全修复,基质层纤维化瘢痕形成,呈高反光。结论: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一项有效手段,并能判断病情转归及指导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 菌丝 真菌性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激光与传统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凯转 闫淑 杜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44-647,652,共5页
目的比较微脉冲激光与传统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110眼)慢性CS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微脉冲激光治疗组(n=60)和传... 目的比较微脉冲激光与传统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110眼)慢性CS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微脉冲激光治疗组(n=60)和传统激光治疗组(n=50),2组患者均给予卵磷脂络合碘胶囊和益脉康分散片治疗,微脉冲激光治疗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微脉冲激光治疗,传统激光治疗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激光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下积液(SRF)高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治疗后6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CSC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BCVA、SRF高度及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BCVA、SRF高度及CRT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个月,微脉冲激光治疗组患者的BCVA、SRF高度及CRT显著低于传统激光治疗组(P<0.05),治疗后3、6个月,2组患者的BCVA、SRF高度及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脉冲激光治疗组和传统激光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78.00%(39/60),微脉冲激光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激光治疗组(χ^(2)=5.445,P<0.05)。治疗后6个月内2组患者患眼均未出现激光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6~12个月,微脉冲激光治疗组和传统激光治疗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33%(2/60)、12.00%(6/50),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38,P>0.05)。结论与传统激光治疗相比,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微脉冲激光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CSC患者的BCVA、SRF和CRT,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微脉冲激光 传统激光 视力 视网膜下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8^IPK基因在糖尿病鼠视网膜中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荣 石慧 +5 位作者 胡维琨 闫淑 崔铮 李涛 裴晗 李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9-322,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以往的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而P58^IPK可以抑制这些因子的表达,因此P58^IPK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值得深人研究。目的检测P58^IPK。在糖...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以往的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而P58^IPK可以抑制这些因子的表达,因此P58^IPK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值得深人研究。目的检测P58^IPK。在糖尿病大鼠模型视网膜中的动态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58^IPK抑制DR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18只sD大鼠腹腔注射60mg/kg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3、6个月各处死6只大鼠;另6只匹配的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取视网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法检测P58^IPKmRNA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观察P58^IPKmRNA随糖尿病的发展出现的动态变化。结果造模后糖尿病组大鼠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血糖均≥16.5mmol/L,造模成功率为100%。造模后1个月、3个月鼠视网膜中P58^IPKmRNA/β-actinmRNA的A值分别为0.800±0.005和0.975±0.0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25±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89、t=62.784,P〈0.05),造模后6个月鼠视网膜P58^IPK/β—actin的A值为0.671±0.004,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84,P〈0.05)。结论P58^IPK。参与DR的发病机制,可能具有延缓DR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8^IPK 内质网应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Vogt-小柳原田病的眼底特征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玲 杜敏 闫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5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VKH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共54眼,进行常规视力、裂隙灯检查、间接眼底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 目的:分析早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VKH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共54眼,进行常规视力、裂隙灯检查、间接眼底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并给予激素治疗,随访观察半年,总结分析眼底病变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眼底表现为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水肿、浆液性视网膜脱离;FFA表现为早期针尖样强荧光点,晚期视盘渗漏及视网膜多湖状荧光素积存。OCT表现为神经上皮层多发性脱离。激素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结论:眼底表现、FFA、OCT等有助于早期VKH的诊断,早期系统规范化的激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改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明颗粒联合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敏 邵玲 +2 位作者 闫淑 狄浩浩 刘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911-912,共2页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80例80只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压、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80例80只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压、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激光光凝组(激光组)和芪明颗粒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组(联合组),分别为40只眼。随访期间采用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以12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情况。结果 12个月随访时,激光组、联合组激光光凝的平均次数分别为1.9、1.4次,联合组激光光凝次数少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联合组患者较治疗前视力预后有效率分别为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联合组患者CRT较治疗前分别减少了(90.7±19.6)、(126.2±30.6)um,与治疗前的CR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7,26.085,P<0.01)。结论芪明颗粒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以减少重复激光光凝次数,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治疗 芪明颗粒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VAN综合征的治疗及其疗效观察
13
作者 邵玲 闫淑 +1 位作者 杜敏 乔宝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764-76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方法治疗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综合征(idiopathic retinal vasculitis,aneurysms and neuroretinitis,IRVAN)的效果。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IRVAN综合征患者7例14眼。其中Ⅱ期4眼,Ⅲ期10眼;视力...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方法治疗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综合征(idiopathic retinal vasculitis,aneurysms and neuroretinitis,IRVAN)的效果。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IRVAN综合征患者7例14眼。其中Ⅱ期4眼,Ⅲ期10眼;视力≥0.6者6眼,0.3者4眼,≤0.1者4眼。4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无灌注区;Ⅲ期中4眼行全视网膜光凝(PRP),2眼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PRP,4眼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PRP。随访6mo^10a,观察视力及眼底病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者6眼,视力维持不变者6眼,视力提高后又下降者2眼;其中≥0.6者9眼,0.3~0.6者4眼,≤0.1者1眼。Ⅱ期视力稳定4眼,1眼于随访期内出现无灌注区扩大,补充完成PRP后病情稳定;Ⅲ期中4眼行PRP后视力维持不变2眼,视力提高2眼;2眼给予雷珠单抗联合PRP治疗后视力提高;4眼伴玻璃体积血者,治疗后视力提高,其中2眼病情稳定,2眼反复出现玻璃体积血,视力下降。眼底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封闭,视盘或视网膜新生血管萎缩。结论:Ⅱ期病变行PRP治疗长期效果好;Ⅲ期病变可根据情况给予单独PRP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或抗VEGF治疗等,但可出现病情反复。早期行PRP治疗可有效控制病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VAN综合征 治疗 视网膜血管炎 全视网膜激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和石英砂尾矿制备建材陶粒烧结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夙琛 阮德明 +4 位作者 邹辉煌 王强 闫淑 贺玲玲 王湘英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石英尾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助剂如河道底泥、矿山浮选脱硫废渣,可制备建材陶粒.在原料配比m(石英尾砂)∶m(污泥)∶m(粘合剂)∶m(河道底泥)=4∶4∶3∶3、进料温度400℃、预热时间20min、焙烧温度1100℃、焙烧...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石英尾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助剂如河道底泥、矿山浮选脱硫废渣,可制备建材陶粒.在原料配比m(石英尾砂)∶m(污泥)∶m(粘合剂)∶m(河道底泥)=4∶4∶3∶3、进料温度400℃、预热时间20min、焙烧温度1100℃、焙烧时间25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陶粒强度为5.11 MPa,吸水率为11.7%,堆积密度为913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石英砂尾矿 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和石英尾矿制备建材陶粒的烧结温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夙琛 阮德明 +4 位作者 邹辉煌 王强 闫淑 贺玲玲 王湘英 《煤炭与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94-96,148,共4页
为了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将污泥配以石英砂尾矿、粘合剂和河道底泥添加剂可以生产轻质陶粒。利用脱水污泥,经过粉磨、干燥、焙烧等加工工艺,按照陶粒原料组成以污泥∶石英砂尾矿∶粘结剂∶河道底泥=4∶4∶3∶3、进料温度为400℃... 为了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将污泥配以石英砂尾矿、粘合剂和河道底泥添加剂可以生产轻质陶粒。利用脱水污泥,经过粉磨、干燥、焙烧等加工工艺,按照陶粒原料组成以污泥∶石英砂尾矿∶粘结剂∶河道底泥=4∶4∶3∶3、进料温度为400℃、预热时间为20 min、烧结时间为25 min为条件,考察烧结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 080℃时,陶粒的筒压强度最大、吸水率和堆积密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石英砂尾矿 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辅助治疗布病脊神经根病变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毛红 闫淑 +5 位作者 闫俊萍 王德步 苏文兰 高二凤 陈连清 陈志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布鲁氏菌性脊神经根病变是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系统表现之一,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脊神经根病变.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缺乏统一的认识.我科自2009年2月~2012年10月共收治布鲁氏菌性脊神经根病变患者15例,经采集病史、体检、影像学... 布鲁氏菌性脊神经根病变是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系统表现之一,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脊神经根病变.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缺乏统一的认识.我科自2009年2月~2012年10月共收治布鲁氏菌性脊神经根病变患者15例,经采集病史、体检、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最终明确诊断,并经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15例患者,年龄21~ 67岁,内蒙古籍15例.与动物有密切接触史15例.从患病到确诊时间35~ 57 d,平均41 d.15例患者均有活动受限,腰背痛;午后高热,大汗;椎间隙及椎体感染征象.对照组患者15例,年龄20\60岁,内蒙古籍15例.与动物有密切接触史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 脊神经根病变 脱水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生命力美学的问题之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炫 蔡甜甜 闫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0,共10页
在生命力对生命感觉、意志、情感差异进行捍卫并产生文化创造力的意义上,中华生命力美学以改造传统儒道美学和西方生命美学的美学问题为宗旨,旨在从中国儒道文化轻视和排斥的生命力之历史和现实中提出自己的美学问题:一是从历史上汉民... 在生命力对生命感觉、意志、情感差异进行捍卫并产生文化创造力的意义上,中华生命力美学以改造传统儒道美学和西方生命美学的美学问题为宗旨,旨在从中国儒道文化轻视和排斥的生命力之历史和现实中提出自己的美学问题:一是从历史上汉民族外受侵略、内受奴役,个体生命不能捍卫自己的意志和情感尊严,从而失去战斗力的历史中提出“生命强大”与“国家强大”的关系问题;二是来自对中国文学经典如《山海经》《国风》《乐府民歌》等崇尚生命力的优秀文化进行总结,提出尊重生命力关联创造力的现代性问题;三是针对先秦诸子受制于《易经》凶吉思维使生命感受大同形成哲学利益问题小异之局限,从捍卫生命复杂性的生命力入手提出区别先秦哲学的超功利问题;四是对当代青年柔化、宅化和网络愤化现象进行生命力强弱的审视性分析,从而指出生命力外柔内强是中国现代个体建设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问题 中华尊严 优秀文化 感受大同 力量强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文化复兴论的哲学审视——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炫 闫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3,共7页
梁漱溟揭示了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异彩之处及形成原因,指出文化发展的三个路向和人类文化的未来趋势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他试图将儒家的“仁”与西方的生命意志等哲学打通,用直觉主义为儒学辩护,因而造成了如下三种理论局限:一是儒家的“仁... 梁漱溟揭示了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异彩之处及形成原因,指出文化发展的三个路向和人类文化的未来趋势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他试图将儒家的“仁”与西方的生命意志等哲学打通,用直觉主义为儒学辩护,因而造成了如下三种理论局限:一是儒家的“仁”本质上与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直觉是矛盾的问题被悬置,从而呈现理论拼凑问题;二是忽略了中国创造力文化资源和柏格森创造进化哲学的相关性,使其提倡的文化复兴还是儒家文化的复兴;三是对文化复兴只强调“应该复”而缺乏“如何兴”的思考,从而难以展开基于自己的哲学问题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改造的哲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文化复兴 中西文化 哲学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印表印水性油墨在薄膜上耐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闫淑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7-155,共9页
目前,国内用于在非吸收性材料的绝大多数水性油墨仍在研发中,印刷适性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改变柔印表印水性油墨体系中连结料的组成、添加耐摩擦助剂及耐水助剂的方法来提高其在乳白PE薄膜上的附着牢度和耐抗性,并对其产生的... 目前,国内用于在非吸收性材料的绝大多数水性油墨仍在研发中,印刷适性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改变柔印表印水性油墨体系中连结料的组成、添加耐摩擦助剂及耐水助剂的方法来提高其在乳白PE薄膜上的附着牢度和耐抗性,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通过对水性油墨的黏度、细度、热稳定性等基本性能及耐抗性等应用性能进行测试,发现在保证水性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的前提下,将水性聚氨酯树脂R1与实验室自制的水性丙烯酸树脂R2拼混作为柔印表印水性油墨的连结料,可提高水性油墨在乳白PE薄膜上的附着牢度,同时耐抗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该体系中添加0.5%耐摩擦助剂H2及0.5%耐水助剂NS1可使水性油墨在乳白PE薄膜上的耐抗性达到企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印表印水性油墨 耐抗性 附着牢度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炎治疗中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淑 《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肠炎治疗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睢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小儿肠炎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小儿肠炎治疗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睢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小儿肠炎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腹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2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42例,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肠炎治疗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能起到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炎 个性化护理干预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