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2152例HIV/AIDS流行特征及CD_4^+CD_8^+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莉 马艳玲 +5 位作者 杨朝军 苏莹珍 施玉华 杨榆玲 闫文云 张光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6-358,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方法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三标TruCount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对2 152例H 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CD4、CD8检测。结果10~19岁组H IV/AIDS中女性占61.5%,暗娼占28.2%,远远大于其他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方法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三标TruCount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对2 152例H 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CD4、CD8检测。结果10~19岁组H IV/AIDS中女性占61.5%,暗娼占28.2%,远远大于其他年龄组。通过性途径传播的在50岁以上组中所占比例最大(52.6%),10~19岁组次之,占41.0%;2 144例中CD4+<200个/mL的有356例(16.6%),其中50岁以上龄组<200个/m l的占36.8%,10~19岁组中>350个/m l的占82.1%;AIDS患者CD4+、CD4+/CD8+低于H IV感染者(P<0.001和P<0.001),2 144例H IV/AIDS中CD4+/CD8+≥1的有41例,其中女性占51.2%,异性传播感染的占31.7%。结论目前云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仍以注射吸毒人群为主,但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危险性加大。CD4+、CD4+/CD8+与临床进程明显相关,随着疾病的进展,CD4+、CD4+/CD8+持续降低。发现部分感染者CD4+/CD8+≥1,未倒置情况是否提示该组感染时间较短,其流行病学分析资料是否可为艾滋病的控制提供依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特征 CD4^+/CD8^+T淋巴细胞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5例HIV/AIDS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病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莉 王玲 +7 位作者 周曾全 闫文云 张光彩 王玉 崔文庆 陆继云 李江嵘 施玉华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6期205-210,共6页
目的 了解云南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探索适合云南省省情的HIV/AIDS治疗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收集门诊325例HIV/AIDS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和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三标TruCount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 目的 了解云南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探索适合云南省省情的HIV/AIDS治疗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收集门诊325例HIV/AIDS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和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三标TruCount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进行CD4、CD8的绝对计数,使用b-DNA仪和RNA3.0 Assay版本试剂对其中151例进行病毒载量的测定。结果 (1)165例HIV感染者和160例艾滋病病人的CD4、CD4/CD8均未表现出性别差异(P>0.05)。(2)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CD4、CD8和CD4/CD8未表现出年龄差异(P>0.05)。(3)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CD4、CD8和CD4/CD8汉族与傣族无差异(P>0.05)。(4)AIDS病人的CD4细胞明显低于HIV感染者,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5)根据CD4细胞数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CD4细胞>350/μl,B组CD4细胞为350-200/μl,C组CD4细胞<200/μl,结果显示,组间CD4、CD4/CD8和病毒载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随着CD4和CD4/CD8的减少,病毒载量不断上升,呈现负相关(r=-0.369,P<0.01)。CD8计数在A组和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均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6)将40份血液传播、31例性传播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以暴露时间的不同(≥5年和<5年),各分为两组,结果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免疫功能 病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早期HIV感染者的蛋白带型变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莉 贾曼红 +3 位作者 张兴彩 王玲 闫文云 崔文庆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早期感染 HIV感染 蛋白带型变化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5例HIV/AIDS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莉 王玲 +7 位作者 周曾全 闫文云 张光彩 王玉 崔文庆 陆继云 李江嵘 施玉华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5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HIV AIDS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吸毒方式吸毒人群HIV及H C V感染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马艳玲 杨莉 +8 位作者 陆林 闫文云 杨朝军 施玉华 苏莹珍 陈玲 陈会超 乔恩发 贾曼红 《皮肤病与性病》 2011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吸毒方式吸毒人群HIV及HCV感染状况,为制定吸毒人群HIV及HCV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7年对云南省3 551名吸毒者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采集血样进行HIV及HCV抗体检测。结果 3 551名吸毒者中H IV感染者568例,感染率为...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吸毒方式吸毒人群HIV及HCV感染状况,为制定吸毒人群HIV及HCV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7年对云南省3 551名吸毒者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采集血样进行HIV及HCV抗体检测。结果 3 551名吸毒者中H IV感染者568例,感染率为16.0%,其中注射吸毒者感染率为21.2%(534/2516);非注射吸毒者感染率为3.3%(34/1035);HCV感染者2 421例,感染率为68.2%,其中注射吸毒者感染率为85.7%(2 157/2 516),非注射吸毒者感染率为25.5%(264/1 035);568例H IV感染者中,530例合并感染HCV,合并感染率为93.3%。结论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人群与非注射吸毒人群HIV、HC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需要加强吸毒人群干预工作,包括减少针具共用及推广安全套使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PCR方法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杨朝军 杨莉 +3 位作者 马艳玲 陈玲 包佑红 闫文云 《卫生软科学》 2011年第9期634-635,共2页
[目的]了解集合PCR方法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VCT人群HIV抗体阴性的血浆样本1600份,以1:5:50的方法集合样本,再用RT-PCR的方法检测HIV核酸。[结果]共检测VCT门诊HIV抗体阴性样本1600份,发现1例HI... [目的]了解集合PCR方法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VCT人群HIV抗体阴性的血浆样本1600份,以1:5:50的方法集合样本,再用RT-PCR的方法检测HIV核酸。[结果]共检测VCT门诊HIV抗体阴性样本1600份,发现1例HIV核酸阳性,追踪检测其HIV抗体、CD4计数和病毒载量。[结论]集合PCR方法应用于艾滋病高流行地区VCT人群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早期感染者,控制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PCR VCT人群 HIV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件一次成形凸模底部不破裂成形条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娜 李群 +1 位作者 张文文 闫文云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0,共4页
针对锥形件在一次成形时凸模底部容易破裂的缺陷,分析了锥形件变形特征和成形机理,定义了锥形件一次成形中,锥壁上质点靠模位移最大点为关键点,得出了锥形件一次成形至极限条件,凸模底部不破裂的计算条件,利用Dynaform软件对锥形件一次... 针对锥形件在一次成形时凸模底部容易破裂的缺陷,分析了锥形件变形特征和成形机理,定义了锥形件一次成形中,锥壁上质点靠模位移最大点为关键点,得出了锥形件一次成形至极限条件,凸模底部不破裂的计算条件,利用Dynaform软件对锥形件一次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得出相对误差,分析计算条件的适用性。利用实验验证计算值的适用性,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同时给出计算条件的修正系数,其相对误差均小于22%,修正后的计算条件对于判断凸模底部不破裂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件 一次成形 数值模拟 凸模底部 破裂
原文传递
锥形件一次成形不起皱条件下的质点径向位移
8
作者 李娜 张文文 +2 位作者 李群 赵石岩 闫文云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37,共5页
针对锥形件在一次成形过程中易出现起皱缺陷,分析了锥形件的成形特征,给出锥形件的成形机理,定义一次成形中锥壁上质点靠模位移最大点为不起皱关键点,并依据材料性能和几何条件,给出了锥形件一次成形极限不起皱关键点径向位移的计算条... 针对锥形件在一次成形过程中易出现起皱缺陷,分析了锥形件的成形特征,给出锥形件的成形机理,定义一次成形中锥壁上质点靠模位移最大点为不起皱关键点,并依据材料性能和几何条件,给出了锥形件一次成形极限不起皱关键点径向位移的计算条件。利用网格应变测试仪,分别对3种材料进行锥形件成形实验分析验证,得出锥形件一次成形不起皱条件下不同相对锥顶直径的径向位移实验值,并与计算条件得出的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两者的误差,初步判定计算条件的适用性。给出计算条件的修正值和修正后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最终获得计算条件的修正结果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件 一次成形 不起皱关键点 质点径向位移 起皱
原文传递
基于美国防火标准的车辆地板耐火试验研究
9
作者 闫文云 张建敏 +2 位作者 张西洋 牛江佩 姜鑫 《机车车辆工艺》 2023年第6期39-42,共4页
针对输出北美市场的双层不锈钢轨道车辆,设计了能够满足美国车辆防火标准NFPA 130的地板结构耐火样件,并顺利通过了权威试验机构30 min的耐火试验。阐述了美国车辆防火标准NFPA 130的测试要求和试验过程,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此地板耐火... 针对输出北美市场的双层不锈钢轨道车辆,设计了能够满足美国车辆防火标准NFPA 130的地板结构耐火样件,并顺利通过了权威试验机构30 min的耐火试验。阐述了美国车辆防火标准NFPA 130的测试要求和试验过程,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此地板耐火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分析了地板结构防火样件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技术,为车辆的防火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为其他执行美国防火标准的轨道车辆地板耐火结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板 结构耐火 耐火试验 北美 NFPA 1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工程在转向架系统研发与制造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西洋 闫文云 +2 位作者 姜斌 刘国田 毕越宽 《机车车辆工艺》 2022年第2期44-46,共3页
基于并行工程技术理论,根据其对产品研发与制造过程的信息集成、协同作业、开发期短、优化产品结果等特点,将并行工程理念应用于转向架产品研制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定制化Windchill系统及CREO软件,建立基于产品数据库的转向架平行工程... 基于并行工程技术理论,根据其对产品研发与制造过程的信息集成、协同作业、开发期短、优化产品结果等特点,将并行工程理念应用于转向架产品研制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定制化Windchill系统及CREO软件,建立基于产品数据库的转向架平行工程系统,从而提高转向架研发与制造工作效率,实现转向架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 产品数据库管理 转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架构架气密性焊缝焊接质量控制
11
作者 张西洋 闫文云 +1 位作者 柳士强 姜斌 《焊接技术》 2021年第8期74-76,共3页
转向架构架附加气室是转向架重要功能性结构,为空气弹簧提供稳压作用。气室由钢板件焊接而成,焊缝的密封性决定气室是否串气,对车辆稳定安全影响较大。通过实际生产操作中改进焊缝的焊接工艺参数,提高焊缝质量;增加气密检测工序,配合气... 转向架构架附加气室是转向架重要功能性结构,为空气弹簧提供稳压作用。气室由钢板件焊接而成,焊缝的密封性决定气室是否串气,对车辆稳定安全影响较大。通过实际生产操作中改进焊缝的焊接工艺参数,提高焊缝质量;增加气密检测工序,配合气密检测工装提前检测焊缝密封性,提前发现解决问题,降低构架气室焊缝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气室 气密性 焊接工艺参数 工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转向架焊缝打磨研究
12
作者 张西洋 姜斌 +1 位作者 闫文云 刘梦颖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23年第S01期53-55,58,共4页
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后通过打磨工序,提高其质量。因为构架焊缝较多,打磨量大,打磨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就会被放大。文章通过分析构架人工打磨的工作现状、安全影响因素,给出应对措施。对比人工打磨与自动打磨系统,得出一种更安全、... 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后通过打磨工序,提高其质量。因为构架焊缝较多,打磨量大,打磨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就会被放大。文章通过分析构架人工打磨的工作现状、安全影响因素,给出应对措施。对比人工打磨与自动打磨系统,得出一种更安全、高效的打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打磨 安全行为 自动打磨 打磨工具 人工打磨
原文传递
新型高速动车组碰撞仿真分析
13
作者 熊力 沈立伟 +3 位作者 高国燕 王秀丹 闫文云 沈体强 《铁道车辆》 2023年第6期16-22,共7页
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碰撞事故,不但会损坏车辆结构,而且还会严重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高速列车的被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各主机厂的重视。对高速列车进行耐撞性能研究并设计吸能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高速列车在意外碰撞事故中... 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碰撞事故,不但会损坏车辆结构,而且还会严重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高速列车的被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各主机厂的重视。对高速列车进行耐撞性能研究并设计吸能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高速列车在意外碰撞事故中的受损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文章以时速400 km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安全的设计思路,按照标准EN 15227:2008+A1:2010对C-Ⅰ类型的碰撞描述进行了耐碰撞仿真计算与分析,评估了其防碰撞性能,并结合计算结果给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碰撞 仿真分析 防碰撞性能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抗体阳性者HIV蛋白印迹带型与免疫状况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会超 陈敏 +10 位作者 苏莹珍 李俊杰 施玉华 方清艳 闫文云 李志晴 杨莉 杨朝军 陈玲 董莉娟 马艳玲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3-1065,共3页
HIV主要攻击的靶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出现进行性或不规则的下降.CD4+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辅助CD8+T淋巴细胞发挥细胞毒性效应.因此,CD4+T淋巴细胞计数能够直接... HIV主要攻击的靶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出现进行性或不规则的下降.CD4+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辅助CD8+T淋巴细胞发挥细胞毒性效应.因此,CD4+T淋巴细胞计数能够直接反映人体免疫功能,是提供HIV感染者免疫系统损害状态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HI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人体产生针对HIV的抗体,目前主要通过检测抗HIV特异抗体,对HIV感染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抗体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免疫状况 蛋白印迹 相关性 阳性者 CD8+T淋巴细胞 HIV感染者
原文传递
云南省2000—2007年静脉吸毒者、性病就诊者和孕产妇HIV-1新近感染率及流行趋势变化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莉 马艳玲 +11 位作者 罗红兵 贾曼红 杨朝军 王慜杰 陈会超 沈圣 梅静远 田飞 施玉华 闫文云 陆林 蒋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在云南省艾滋病监测哨点用BED—CEIA方法开展HIV-1新近感染检测,估算新近感染率和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00—2007年云南省静脉吸毒(IDU)监测哨点、性病门诊监测哨点和孕产妇监测哨点样本,采用连续的横断面调查,对经过血清学检... 目的在云南省艾滋病监测哨点用BED—CEIA方法开展HIV-1新近感染检测,估算新近感染率和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00—2007年云南省静脉吸毒(IDU)监测哨点、性病门诊监测哨点和孕产妇监测哨点样本,采用连续的横断面调查,对经过血清学检测确认为HIV-1阳性样本再进行BED—CEIA检测。结果研究样本共计144780份,检出HIV-1阳性样本4932份,完成BED—CEIA检测4678份,判为新近感染样本723份。相邻两年样本合并分析,2000—2007年IDU监测哨点HIV-1平均感染率在18.2%~26.9%之间,新近感染率分别为14.65%、6.21%、4.06%、2.23%;性病门诊监测哨点HIV-1平均感染率在1.6%~3.2%之间,新近感染率分别为1.46%、0.76%、0.52%、0.33%;孕产妇监测哨点HIV-1平均感染率在0.2%~0.5%之间,新近感染率分别为0.16%、0.11%、0.10%、0.09%。结论三类监测人群中,IDU、性病门诊就诊者和孕产妇新近感染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新近感染率 BED—CEIA检测
原文传递
滤纸片干血斑HIV-1DNA检测技术在婴儿HIV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朝军 陈敏 +4 位作者 陈玲 苏莹珍 陈会超 闫文云 杨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滤纸片干血斑技术在婴儿HIV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0-2011年在云南省昆明、大理、德宏和临沧市(州)的14个妇幼保健院中,对所有感染HIV的孕妇所生的6周至18个月的婴儿进行调查,共计286名。采用滤纸片干血斑采血与罗... 目的探讨滤纸片干血斑技术在婴儿HIV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0-2011年在云南省昆明、大理、德宏和临沧市(州)的14个妇幼保健院中,对所有感染HIV的孕妇所生的6周至18个月的婴儿进行调查,共计286名。采用滤纸片干血斑采血与罗氏HIV-1DNA检测技术对HIV感染产妇所生的婴儿进行HIV早期诊断研究,并与18个月时婴儿的HIV抗体结果进行比较。同时阶段性采集并检测滤纸片干血斑的HIV抗体,了解未感染HIV婴儿的抗体阴转时间。并对孕妇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286名婴儿中,有148名男性、138名女性。对286名婴儿进行了HIV-1DNA检测,有8名婴儿HIV-1DNA检测结果为阳性,HIV感染率为2.8%(8/286),与18个月时婴儿的HIV抗体检测结果完全-致;其余278名DN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婴儿,其抗体也均为阴性。对143名HIV-1DNA阴性的婴儿进行随访,其在出生后6、9、12和18个月时的累计抗体阴转率分别是14.0%(20/143)、61.5%(88/143)、88.1%(126/143)和100.0%(143/143)。286例感染HIV的孕妇中,抗病毒治疗组孕妇所生婴儿的HIV感染率为2.14%(6/280),未抗病毒治疗孕妇组婴儿HIV感染率为33.3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喂养组婴儿的HIV感染率为2.55%(7/274),纯母乳喂养组婴儿HIV感染率为8.33%(1/12)。结论滤纸片干血斑HIV-1DNA检测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6周至18个月龄婴儿HIV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传播 垂直 早期诊断 HIV-1 诊断技术和方法
原文传递
1997-2005年云南省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安晓静 张勇 +12 位作者 贾曼红 马艳玲 余慧芬 潘颂锋 崔文庆 马爱兵 杨志敏 杨莉 张光彩 杨朝军 闫文云 张睿达 张惋悦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1997-2005年自愿咨询检测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为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5年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自愿匿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5年,云南省艾滋病自... 目的分析云南省1997-2005年自愿咨询检测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为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5年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自愿匿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5年,云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共检测血清标本12278份,检出HIV感染者2343份,阳性检出率由2001年的9.4%上升到2005年的24.8%。求检者中,以汉族、20~40岁的性活跃人群为主,女性、高学历人员逐年增加;2001年后,职业构成呈多元化;随着性伴通知的要求,阳性配偶检测人数增加较快。HIV感染者中以静脉吸毒人群为主,而静脉吸毒者多集中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小学、初中和无业人员、农民中;性人群HIV检出逐年上升,集中在工人、个体户、驾驶员、干部职员、私商和初、高中文化层次;31~40岁人群HIV检出上升幅度较大;随着阳性配偶的大量检测,使已婚人群中被检出的HIV感染者随之增加,母婴传播的感染者也被更多地发现。结论1997-2005年云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数呈逐年上升,一般人群在VCT中都有接触并可及时发现HIV感染情况。加大VCT市场营销、促进VCT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云南省VCT网络是实现我国VCT目标、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要求;亟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转诊信息提供的能力;主动出击,大力开展针对低文化层次人群、性活跃人群、感染者配偶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性传染病 吸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亚型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艳玲 张勇 +13 位作者 陆林 杨莉 施玉华 杨朝军 罗红兵 闫文云 闵向东 苏莹珍 陈玲 乔恩发 陈会超 崔文庆 刘芳 贾曼红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92-894,共3页
目的研究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亚型的地理及人群分布。方法采集云南省2001-2006年1319名HIV-1感染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提取病毒RNA,用巢式PCR方法对gag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用进化树分... 目的研究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亚型的地理及人群分布。方法采集云南省2001-2006年1319名HIV-1感染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提取病毒RNA,用巢式PCR方法对gag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用进化树分析方法进行亚型分析。结果成功获得了644名HIV感染者的基因序列,发现云南存在7种HIV-1亚型的流行,包括CRF08_BC、CRF07_BC、CRF07/08_BC,CRF01_AE、C、B'及URFB/C。C/CRF07_BC/CRF08_BC在各地均存在,而CRF01_AE主要存在于与缅甸接壤的德宏、保山、西双版纳和普洱。此外,还发现在感染C/CRF07_BC/CRF08_BC的人群中,61.6%(270/438)为注射吸毒感染,而感染CRF01_AE的人群中,注射吸毒传播仅占8.5%(15/177)。结论云南省存在7种HIV-1亚型流行,亚型分布与传播途径相关,并存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HIV-1 亚型 分布
原文传递
注射吸毒人群HIV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艳玲 闫文云 +6 位作者 贾曼红 杨朝军 施玉华 陈玲 陈会超 乔恩发 杨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22-1622,共1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传播途径类似。云南省1989年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该人群的HIV感染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钱燕华等〔2〕对江苏省注射吸毒人员HCV感染进行调查...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传播途径类似。云南省1989年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该人群的HIV感染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钱燕华等〔2〕对江苏省注射吸毒人员HCV感染进行调查,感染率为92.5%。在实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地区,HCV引发的疾病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原因,目前云南省针对注射吸毒者HIV及HCV共感染的报道较少。为了解云南省注射吸毒人群HIV及HCV感染状况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吸毒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状态
原文传递
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艳玲 陆林 +12 位作者 杨莉 杨朝军 张勇 闫文云 闵向东 施玉华 苏莹珍 陈玲 乔恩发 陈会超 崔文庆 刘芳 贾曼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3-723,共1页
云南省自1989年首次发现成批HIV感染者以来,全省HIV感染流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止2006年底,全省共发现HIV感染者48951例,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均存在。为了解云南省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于2005—2006年开展了HIV-1分子流行病学... 云南省自1989年首次发现成批HIV感染者以来,全省HIV感染流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止2006年底,全省共发现HIV感染者48951例,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均存在。为了解云南省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于2005—2006年开展了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分析 分子流行病学 HIV-1 云南省 HIV感染者 艾滋病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