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不同地区传统牦牛酸奶品质差异及菌群结构分析
1
作者 任海佳 吴海玥 +3 位作者 胡蓉 闫忠心 胡博 郭娅慧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6-20,51,共6页
为了解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品质的差异和菌群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对青海省果洛(G)、玉树(Y)、海北(B)和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酸奶样品进行理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牦牛酸奶品质存在差异,果洛(G)和海南(N)地区牦牛酸奶样品的p... 为了解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品质的差异和菌群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对青海省果洛(G)、玉树(Y)、海北(B)和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酸奶样品进行理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牦牛酸奶品质存在差异,果洛(G)和海南(N)地区牦牛酸奶样品的pH和酸度普遍较好,玉树(Y)地区样品的黏度和持水性较高,果洛(G)地区6份样品持水性均达40%以上,海北(B)地区只有B5、B6样品的pH和酸度较好;通过16sRNA测序技术,4个地区牦牛酸奶鉴定出22个门和272个属,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G地区的优势菌属,而Y、N和B地区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实现传统发酵乳制品菌种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为更好地调控牦牛乳发酵产品的品质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有效提高青海牦牛乳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酸奶 理化特性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的牦牛不同部位嫩度差异研究
2
作者 林青 吴海玥 +2 位作者 胡蓉 闫忠心 刘云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179,共8页
为比较牦牛肉不同部位嫩度的差异,以及研究嫩度涉及的基因和途径的运输与合成之间的平衡,以牦牛外脊肉(WJR)、肩肉(JR)、黄瓜条(HGT)3个部位为模型,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3个部位中的共同高表达基因及显著... 为比较牦牛肉不同部位嫩度的差异,以及研究嫩度涉及的基因和途径的运输与合成之间的平衡,以牦牛外脊肉(WJR)、肩肉(JR)、黄瓜条(HGT)3个部位为模型,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3个部位中的共同高表达基因及显著差异基因。结果显示,JR/HGT/WJR中共同高表达基因为131个,JR/HGT、WJR/HGT和WJR/JR等3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607、713、295个。通过对3个部位的共同高表达基因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11种与嫩度相关候选的基因:肌球蛋白轻链(MYL1、MYL2),肌凝蛋白家族(TPM1、TPM2),编码横纹肌凝蛋白轻链亚基(MYLPF),肌球蛋白重链(MYH1、MYH2、MYH7),肌球蛋白结合蛋白(MYBPC2)、肌结蛋白(MYOT),Cal-sarcin-2基因(MYOZ1)。通过对3个部位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6种与嫩度相关的基因:肌凝蛋白β基因(TPM2)、肌凝蛋白γ基因(TPM3),肌球蛋白轻链2(MYL2),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LK3、MYLK4),肌球蛋白重链(MYH6)。最终从3个不同部位中共挖掘出15种影响嫩度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MAPK信号通路和氮代谢等途径调控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牦牛 转录组学 不同部位 嫩度品质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制方式对牦牛杂预制产品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吴海玥 胡蓉 闫忠心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解干制条件对牦牛杂预制产品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水分含量、复水性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了热风和真空冷冻两种不同的干制方式对牦牛杂产品的影响,并确定了干制工艺。结果表明,用50℃热风干制方法干制6 h,牦牛杂水分含量为7.23%,复... 为了解干制条件对牦牛杂预制产品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水分含量、复水性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了热风和真空冷冻两种不同的干制方式对牦牛杂产品的影响,并确定了干制工艺。结果表明,用50℃热风干制方法干制6 h,牦牛杂水分含量为7.23%,复水性为94.53%;在-30℃真空冷冻干燥12 h,牦牛杂水分含量为6.20%,复水性为94.23%。通过两种干制方式的对比分析发现,真空冷冻干制效果最佳,预制牦牛杂产品色泽诱人,组织均匀细腻,香气浓郁,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杂 热风干制 冷冻干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不同部位肌肉品质差异的分子机理
4
作者 刘云娜 胡蓉 +3 位作者 吴海玥 闫忠心 项洋 林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牦牛3个部位肌肉品质差异的分子机理。【方法】采集牦牛肩肉(shoulder,Sh)、外脊肉(striploin,St)、黄瓜条(silverside,Si),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转录组进行测序,数据经过滤后采用FPKM筛选Sh/Si、St/Si、St/Sh的差异表达... 【目的】探究牦牛3个部位肌肉品质差异的分子机理。【方法】采集牦牛肩肉(shoulder,Sh)、外脊肉(striploin,St)、黄瓜条(silverside,Si),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转录组进行测序,数据经过滤后采用FPKM筛选Sh/Si、St/Si、St/Sh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随机选取4个差异表达基因(2个上调基因BARX2和HOXA13,2个下调基因HOXC8和LOC11244151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对其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结果】测序后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序数据质量可靠。差异表达分析显示,Sh/Si的差异表达基因为607个,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为419和188个;St/Si的差异表达基因为713个,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为445和268个;St/Sh的差异表达基因为295个,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为132和163个。GO功能注释分类与KEGG通路分析发现,3个部位差异表达基因的主功能有离子运输、离子跨膜运输、细胞核、肌动蛋白基础纤维突起和阴离子输运等,富集的主要信号通路有氧化磷酸化、氮代谢和MAPK等。RT-qPCR结果证实了RNA-Seq结果的可靠性。【结论】NADH脱氢酶(泛醌)Fe-S蛋白(NDUFS6)、NADH脱氢酶(泛醌)1-亚复合物亚基8(NDUFB8)、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7(FGF7)、细丝蛋白C(FLNC)、碳酸酐酶14前体(CA14)和碳酸酐酶3(CA3)基因等可能是牦牛肉品质调控的主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肌肉品质 转录组测序 信号通路 生物功能 特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闫忠心 鲁周民 +2 位作者 刘坤 焦文月 赵佳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9-392,共4页
为探索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pectrometry)技术分析鉴定了50、60、70℃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和糖心枣5种红... 为探索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pectrometry)技术分析鉴定了50、60、70℃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和糖心枣5种红枣样品的香气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对红枣中7类主要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影响红枣香气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酯类、醛类、酸类和酚类;自然阴干的红枣香气品质较差,采用热风干制可有效提高红枣的香气品质;60℃热风干制的红枣香气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优于50℃和70℃热风干制红枣的香气品质,为红枣的干制工艺提供技术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可实现对红枣干制条件的区分,并能较好评价红枣的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品质控制 农产品 红枣 香气成分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红枣资源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6
6
作者 闫忠心 鲁周民 +2 位作者 刘坤 李新岗 徐怀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108,共7页
【目的】针对我国红枣加工利用研究现状,提出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为红枣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综合分析有关研究文献,从红枣的加工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结果】在红枣产品深加工、功能成分提取和加工副产... 【目的】针对我国红枣加工利用研究现状,提出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为红枣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综合分析有关研究文献,从红枣的加工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结果】在红枣产品深加工、功能成分提取和加工副产物利用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目前红枣加工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粗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缺乏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保健产品开发相对滞后,科学研究与工厂化生产联系不紧密以及浪费较严重等。【结论】应加大红枣新产品及功能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改善传统加工工艺,加强产品生产规范操作,建立卫生质量安全标准以及提高产品综合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加工利用 问题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牛排预制品的品质影响
7
作者 郭娅慧 吴海玥 +3 位作者 胡蓉 闫忠心 任海佳 胡博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牛排预制品的品质影响,通过分析牛排预制品中的pH、色差值、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定指标综合分析真空包装、热收缩包装和贴体包装3种包装方式对牛排预制品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 为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牛排预制品的品质影响,通过分析牛排预制品中的pH、色差值、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定指标综合分析真空包装、热收缩包装和贴体包装3种包装方式对牛排预制品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热收缩包装和贴体包装对牛排的蒸煮损失率均显著小于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pH呈显著性下降趋势,热收缩包装的pH在第15 d后有轻微的起伏,贴体包装组的pH略有下降。此外,贴体包装剪切力明显大于其他两组,不适于牛排预制品的包装。综上所述,总体保鲜效果为真空包装>热收缩包装>贴体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排 预制品 包装方式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藏羊肉质量评价 被引量:28
8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1-354,363,共5页
为探索藏羊肉的评价分级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脂肪酸甲酯法分析评价了羔羊肉和成年藏羊肉的氨基酸及脂肪酸比例构成。结果表明:成年藏羊肉氨基酸评分(AAS)与化学评分(CS)分值分别为7.65和5.54,风味及功能氨基酸含量较高,质... 为探索藏羊肉的评价分级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脂肪酸甲酯法分析评价了羔羊肉和成年藏羊肉的氨基酸及脂肪酸比例构成。结果表明:成年藏羊肉氨基酸评分(AAS)与化学评分(CS)分值分别为7.65和5.54,风味及功能氨基酸含量较高,质量评价等级优于羔羊肉。n-3PUFAs与n-6PUFAs的比值成年藏羊肉为11.19%,羔羊肉为12.88%,符合FAO/WHO所推荐的日常膳食比值10%~20%。羔羊肉PUFA比例(5.32%)显著高于成年藏羊肉(3.68%)(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种类较成年藏羊肉丰富。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及比例构成是实现藏羊肉营养质量评定及分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肉 氨基酸 脂肪酸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化市联富食品有限公司 被引量:7
9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6,共4页
兴化市联富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已通过ISO9001:2000,HACCP和清真认证、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证。公司拥有自己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5万亩。主要产品:脱水蔬菜、香辛调味料、天然蔬菜... 兴化市联富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已通过ISO9001:2000,HACCP和清真认证、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证。公司拥有自己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5万亩。主要产品:脱水蔬菜、香辛调味料、天然蔬菜粉三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产品主销:日本、韩国、欧美、港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用于方便面、饼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生产基地 蔬菜粉 企业卫生 脱水蔬菜 注册证 工业产品 南瓜粉 菠菜粉 青梗菜 大蒜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卡藏羊肉脂肪酸结构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4,共4页
为了解茶卡藏羊肉的脂肪酸特性,生产优质藏羊肉,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茶卡藏羊肉的脂肪酸,并以青海湖藏羊肉和祁连藏羊肉为对照对脂肪酸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茶卡藏羊肉饱和脂肪酸有4种,含量45.70%;不饱和脂肪酸有10种,含量38.73%... 为了解茶卡藏羊肉的脂肪酸特性,生产优质藏羊肉,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茶卡藏羊肉的脂肪酸,并以青海湖藏羊肉和祁连藏羊肉为对照对脂肪酸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茶卡藏羊肉饱和脂肪酸有4种,含量45.70%;不饱和脂肪酸有10种,含量38.73%,其他脂脂肪酸含量15.57%。功能脂肪酸有5种,含量35.41%,且含DHA和EPA。茶卡藏羊肉与青海湖藏羊肉和祁连藏羊肉相比在功能脂肪酸种类及结构方面具有优势,为青海藏羊肉资源的加工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卡藏羊肉 功能脂肪酸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尺、体质量的高原型藏羊核心选育群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白海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3-285,共3页
为探索高原型藏羊核心选育群的评价方法,分析了核心选育群藏羊的体尺、体质量及生产性能,并对体尺、体质量及生产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品种选育是提高藏羊体尺、体质量及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体尺、体质量与生产性能具有较好... 为探索高原型藏羊核心选育群的评价方法,分析了核心选育群藏羊的体尺、体质量及生产性能,并对体尺、体质量及生产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品种选育是提高藏羊体尺、体质量及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体尺、体质量与生产性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体尺、体质量可以实现对高原型藏羊生产性能的初步评价,为高原型藏羊的等级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羊 核心群 体尺 体质量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牦牛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分析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2 位作者 李升升 尼玛 冶成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2期20-22,共3页
为分析评价鲜牦牛肉的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氨基酸并进行氨基酸评分(AAS),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了脂肪酸。结果表明:从新鲜牦牛肉中检测出十七种氨基酸和十种脂肪酸。新鲜牦牛肉的氨基酸总量... 为分析评价鲜牦牛肉的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氨基酸并进行氨基酸评分(AAS),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了脂肪酸。结果表明:从新鲜牦牛肉中检测出十七种氨基酸和十种脂肪酸。新鲜牦牛肉的氨基酸总量为19.19g/100g,EAA/TAA为38.83%,EAA/NEAA为63.31%;脂肪含量3.99g/100g,脂肪酸含量为51.63%。鲜牦牛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也是具有均衡脂肪酸的高营养价值的鲜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牦牛肉 氨基酸 脂肪酸 氨基酸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优化牦牛乳糕点配方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5-57,共3页
为提高牦牛乳糕点质量品质,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酥油、曲拉、蕨麻及红糖用量对糕点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us(6^4)均匀设计试验对牦牛乳糕点配方进行优化,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酥油、曲拉、蕨麻及红糖... 为提高牦牛乳糕点质量品质,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酥油、曲拉、蕨麻及红糖用量对糕点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us(6^4)均匀设计试验对牦牛乳糕点配方进行优化,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酥油、曲拉、蕨麻及红糖用量对糕点感官品质影响效果显著,较好的配方为酥油19.8 g,曲拉31 g,蕨麻34 g,红糖16.7 g,奶皮5 g和红枣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牦牛乳 糕点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羊本品种选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14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2 位作者 白海涛 赵希国 牛建章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4期55-55,共1页
针对藏羊本品种选育研究现状,提出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为藏羊本品种选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综合分析有关研究文献,从藏羊本品种选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在综述选育历史,生产性能,选育措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 针对藏羊本品种选育研究现状,提出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为藏羊本品种选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综合分析有关研究文献,从藏羊本品种选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在综述选育历史,生产性能,选育措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藏羊本品种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核心群选育标准,技术落后,指标简单,资源浪费等。应加大藏羊本品种选育的研究,利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建立核心群选育标准以及提高本品种选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本品种选育 问题与建议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牧区风干牦牛肉的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李升升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1期20-23,8,共5页
为评价青藏高原牧户风干牦牛肉的营养品质,本文分析研究风干牦牛肉的营养成分,并对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风干牦牛肉必须氨基酸总量为25.81%,评分接近或高于理想模式,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Met);不饱和脂肪酸... 为评价青藏高原牧户风干牦牛肉的营养品质,本文分析研究风干牦牛肉的营养成分,并对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风干牦牛肉必须氨基酸总量为25.81%,评分接近或高于理想模式,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Met);不饱和脂肪酸种类丰富,10种脂肪酸种有6种;功能性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8.2%和2.11%。牧户风干牦牛肉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天然产品,具有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风干牦牛肉 营养品质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自然风干牦牛肉风味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王倩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5期7-10,共4页
为提高自然风干牦牛肉的口感,本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自然风干牦牛肉的风味配方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设计对糖、盐和料酒的添加量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自然风干牦牛肉最佳风味配方为,盐的浓... 为提高自然风干牦牛肉的口感,本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自然风干牦牛肉的风味配方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设计对糖、盐和料酒的添加量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自然风干牦牛肉最佳风味配方为,盐的浓度3.01%、糖浓度为1.01%、料酒浓度为3.35%。在此条件下自然风干牦牛肉感官得分值为86.93,为自然风干牦牛肉的品质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风干牦牛肉 风味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卡藏羊肉氨基酸质量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3期5-7,共3页
为分析评价茶卡羊肉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品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进行结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从茶卡羊肉中检测出十七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4.17g/100g,EAA/TAA为37.83%,EAA/NEAA为60.84%。茶卡羊肉是一... 为分析评价茶卡羊肉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品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进行结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从茶卡羊肉中检测出十七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4.17g/100g,EAA/TAA为37.83%,EAA/NEAA为60.84%。茶卡羊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为茶卡藏羊肉的深加工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卡羊肉 氨基酸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鲜剂对藏羊肉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忠心 靳义超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4期19-21,共3页
为探讨不同保鲜剂对藏羊肉的保鲜效果,采用托盘包装对壳聚糖、溶菌酶和乳酸链球菌素的保鲜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保鲜剂对藏羊肉的贮藏期有明显的延长作用,不同保鲜剂及浓度保鲜效果差异较大。溶菌酶(0.15%)保鲜效果优于Nisin(0... 为探讨不同保鲜剂对藏羊肉的保鲜效果,采用托盘包装对壳聚糖、溶菌酶和乳酸链球菌素的保鲜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保鲜剂对藏羊肉的贮藏期有明显的延长作用,不同保鲜剂及浓度保鲜效果差异较大。溶菌酶(0.15%)保鲜效果优于Nisin(0.25%)和壳聚糖(2%),新鲜肉贮藏时间为15d。经保鲜剂处理的藏羊肉的保鲜期提高明显,因此将对天然保鲜剂系统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肉 托盘包装 保鲜剂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冷冻牦牛血中血红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忠心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冷冻牦牛血液中血红素的得率,增加牦牛血液资源的利用价值。文中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UAE)研究了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出超声辅助提取冷... 为了提高冷冻牦牛血液中血红素的得率,增加牦牛血液资源的利用价值。文中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UAE)研究了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血红素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出超声辅助提取冷冻牦牛血液中血红素的最佳工艺。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0. 27 min,超声温度29. 41℃,超声比功率383. 28 W/100 m L,在此条件下血红素的得率为(0. 296±0. 021) g/100 m L,与预测值(0. 280±0. 017) g/100 m L相差不显著,验证了以牦牛血红素得率Y为响应值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能有效增加冷冻牦牛血液中血红素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牦牛血 血红素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燕麦全粉中淀粉的碱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忠心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1期10-12,共3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燕麦全粉中淀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设计对pH值、液料比和搅拌时间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燕麦全粉中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9.26、液料比8.44(mL...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燕麦全粉中淀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设计对pH值、液料比和搅拌时间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燕麦全粉中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9.26、液料比8.44(mL/g)、搅拌时间2.38h。在此条件下提取相对质量分数可达40.3115%,为进一步的工业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全粉 燕麦淀粉 碱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