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法《塞外纪程》稿本发现及史料价值
1
作者 张丙武 闫平凡 《贵州文史丛刊》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塞外纪程》为清初贵州学者陈法往返军台时所撰,现有民国凌氏刻本和黔南丛书影印本刊行,尚有稿本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塞外纪程》稿本记录了陈法往返军台时的主要行程经历,内容包括其时之军台生活及沿途所见之山川地貌、村落布局、道... 《塞外纪程》为清初贵州学者陈法往返军台时所撰,现有民国凌氏刻本和黔南丛书影印本刊行,尚有稿本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塞外纪程》稿本记录了陈法往返军台时的主要行程经历,内容包括其时之军台生活及沿途所见之山川地貌、村落布局、道路交通、耕种习惯、商业贸易以及风土人情等,是研究清初军台地方有关情况及清代军台效力政策的重要史料。鉴于稿本与刻本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笔者查阅相关史料并将其进行比对,以期对《塞外纪程》稿本的流传脉络、版本变化、文献价值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法 《塞外纪程》 稿本 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流域竹林、坌处、远口三地文书考释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闫平凡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2-84,共3页
一、三地文书概述 竹林、坌处、远口三地位于天柱县城东南。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清水江一带"梗隔三省,遂成化外"的局面便已基本结束;乾隆时期,坌处就开办了学堂。而清水江流域开发规模逐渐扩大,木商四面八方云集于此,形成了一定规... 一、三地文书概述 竹林、坌处、远口三地位于天柱县城东南。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清水江一带"梗隔三省,遂成化外"的局面便已基本结束;乾隆时期,坌处就开办了学堂。而清水江流域开发规模逐渐扩大,木商四面八方云集于此,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木材贸易市场。1949年以前当地乃林木流通码头,来自湖北武汉、黄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竹林 文书 考释 1949年 改土归流 雍正年间 乾隆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文书天柱卷史料价值续探——贵州辛亥革命后文书中的宣统纪年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平凡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11,共3页
清水江文书是贵州东南部与周边地区社会生活、历史面貌的原始契约档案,其中立契时间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年代信息。贵州经过辛亥革命后,虽然鼎革改元,有了新的纪年方式,但是由于地处偏远或者乡间习惯的原因,"宣统"纪年仍在... 清水江文书是贵州东南部与周边地区社会生活、历史面貌的原始契约档案,其中立契时间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年代信息。贵州经过辛亥革命后,虽然鼎革改元,有了新的纪年方式,但是由于地处偏远或者乡间习惯的原因,"宣统"纪年仍在此间延续。文书中保留的这些纪年方式,也可以和其它历史资料印证,展现了复杂的历史面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宣统纪年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之字非“卿”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平凡 《邯郸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3-36,共4页
荀子名况,又称孙卿或荀卿,近代学者多以为"卿"是荀子的字。本文疏理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典籍中记载的荀子的名字材料,通过分析前人对名字相为表里的认识,在考察"况"、"卿"的字义关系,以... 荀子名况,又称孙卿或荀卿,近代学者多以为"卿"是荀子的字。本文疏理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典籍中记载的荀子的名字材料,通过分析前人对名字相为表里的认识,在考察"况"、"卿"的字义关系,以及先秦、秦汉时期有关称呼变化的基础上,认为荀子的字由于文献不足,已不可知,"卿"只是其尊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山逸民考——兼谈辛亥革命时期的“大汉纪元”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平凡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0-93,共4页
关岭县汉元洞壁书"查山逸民"及"大汉元年",时代不明。经核实民国《镇宁县志》载乡绅王崇熹所自署"查山逸民"及其事迹与此洞所记合;又清水江文书中有"大汉元年"等纪元方式,亦可证此洞壁书时代... 关岭县汉元洞壁书"查山逸民"及"大汉元年",时代不明。经核实民国《镇宁县志》载乡绅王崇熹所自署"查山逸民"及其事迹与此洞所记合;又清水江文书中有"大汉元年"等纪元方式,亦可证此洞壁书时代为辛亥革命贵州光复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山逸民 大汉纪年 清水江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如何读经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平凡 《贵阳文史》 2011年第3期18-19,共2页
汉朝时的韦贤和他的儿子玄成,两人对经书都很有研究,后来都做到宰相。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们,流传出"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这句话。以此来看,劝人读经不是没有根据的。《三字经》里总结为"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 汉朝时的韦贤和他的儿子玄成,两人对经书都很有研究,后来都做到宰相。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们,流传出"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这句话。以此来看,劝人读经不是没有根据的。《三字经》里总结为"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至今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经 汉代 《三字经》 流传 教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京房为异党”说考辨
7
作者 闫平凡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3,共5页
京房《易》学是西汉《易》学之重要一家。由于后世对《汉纪》、《汉书》中记述其材料认识和理解的偏差,以致造成了"唯京房为异党"之说。本文从材料来源、语句意义及京房《易》在汉代的地位等三方面对此说法进行了考辨,指出了... 京房《易》学是西汉《易》学之重要一家。由于后世对《汉纪》、《汉书》中记述其材料认识和理解的偏差,以致造成了"唯京房为异党"之说。本文从材料来源、语句意义及京房《易》在汉代的地位等三方面对此说法进行了考辨,指出了此说不当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房 易学 异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建设中的非“三线人”——论湘黔铁路建设中贵州民兵的奉献精神
8
作者 闫平凡 《教育文化论坛》 201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三线建设是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产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从东部搬迁到三线地区的产业和人员无疑是三线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不可否认,在三线建设中,当地民众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三线研究中较少涉及,关注程度不够。而相关文... 三线建设是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产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从东部搬迁到三线地区的产业和人员无疑是三线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不可否认,在三线建设中,当地民众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三线研究中较少涉及,关注程度不够。而相关文史资料中保留了大量亲历者的相关回忆文章,对我们认识当时建设的情况有了更多的认识。文章以湘黔铁路的相关回忆资料为基础,对这群三线建设中的非"三线人"——贵州当地民兵做出的贡献做出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人 湘黔铁路 三线建设 民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季布传》引楚谚考析
9
作者 闫平凡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6-38,共3页
本文从《史记》、《汉书》中"金(黄金)"有关数量之具体用例,两书所引谚语押韵情况及流传中的变化做出考察,指出王念孙《读书杂志》所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斤"字为妄加之说失之偏颇,阐明谚语... 本文从《史记》、《汉书》中"金(黄金)"有关数量之具体用例,两书所引谚语押韵情况及流传中的变化做出考察,指出王念孙《读书杂志》所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斤"字为妄加之说失之偏颇,阐明谚语流传中呈现的形式变化宜具体待,不该一以绳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金(黄金) 押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音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文渊 闫平凡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在古代,人们就对肺音作过观察.1816年La?nnec发明了听诊器,从而开创了真正的听诊科学.此后,听诊器迅速成为所有诊断中最实际的工具.经过初期使用的启示和考验,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心脏听诊技术大大前进了,但在肺部听诊方面几乎没取得什... 在古代,人们就对肺音作过观察.1816年La?nnec发明了听诊器,从而开创了真正的听诊科学.此后,听诊器迅速成为所有诊断中最实际的工具.经过初期使用的启示和考验,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心脏听诊技术大大前进了,但在肺部听诊方面几乎没取得什么进展,原因何在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音 肺部 听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贵州地方志中有关贵阳安顺两府“枝”的研究
11
作者 杨凤武 闫平凡 《史志学刊》 2019年第4期74-80,共7页
明清贵州安顺、贵阳两府辖地内有大量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据地方志文献记载,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是以一种称为“枝”的基层单位进行自我管理的,“枝”类似于汉族地区实行的里甲制度。有“枝”的地方则称为“某枝... 明清贵州安顺、贵阳两府辖地内有大量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据地方志文献记载,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是以一种称为“枝”的基层单位进行自我管理的,“枝”类似于汉族地区实行的里甲制度。有“枝”的地方则称为“某枝”“某某枝”,“枝”或省写为“支”。“枝”分布和使用地域范围较为固定,主要分布于两府所辖插花地、附郭及亲辖地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内。作为清代一种特殊的地方管理制度,它并非专为一少数民族而设,亦非专为一地而立,“枝”在两府内的普遍存在与当时“协公稽查,约束苗民”的地方少数民族管理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地名 明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玉裁校释《释名》底本考
12
作者 闫平凡 张晓琳 《史志学刊》 2020年第1期73-79,共7页
关于段玉裁校释《释名》底本问题,此前有学者进行过研究,提出段氏所据底本乃吴琯本,本文通过材料对比,对段玉裁所引"今本"《释名》、毕沅所引"今本"《释名》、吴琯本《释名》以及现存《释名》版本进行梳理和比勘,... 关于段玉裁校释《释名》底本问题,此前有学者进行过研究,提出段氏所据底本乃吴琯本,本文通过材料对比,对段玉裁所引"今本"《释名》、毕沅所引"今本"《释名》、吴琯本《释名》以及现存《释名》版本进行梳理和比勘,进而判断段玉裁所据《释名》底本或为明代毕效钦校刊本,为段玉裁校释《释名》底本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本 《释名》 段玉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前《汉书》旧注辑佚与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平凡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汉书》 述评 辑佚 旧注 汉魏六朝时期 《班昭传》 《后汉书》 《三国志》
原文传递
彭元锦“万历十五年征剿播州叛”辨误——兼论地方志资料与其他相关记载的互证
14
作者 闫平凡 《中国地方志》 2017年第9期45-48,共4页
乾隆《永顺县志》记有彭元锦于万历十五年(1587)征剿"播州叛"事,后来地方志及研究者有沿袭此说者。考诸史实及永顺土司《历代稽勋录》记载,此说为脱文所致。地方志有相沿而误的资料,须与其他相关记载互证,以见史实。
关键词 彭元锦 《历代稽勋录》 播州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