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西地那非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确诊的4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保暖、碳酸氢钠碱化血液、积极治疗原发病、常...目的:评价西地那非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确诊的4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保暖、碳酸氢钠碱化血液、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给氧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鼻饲0.6~2.0 mg/(kg.次),每6 h 1次,疗程到停用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肺动脉压力(PAP)、氧合指数(OI)、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结果:西地那非组血气指标明显改善,肺动脉压下降,治疗组PAP和肺动脉/体循环收缩压(PAP/SBP)在治疗后各时点逐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和OI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步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PPHN能更好改善患儿的氧合指数、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压力,其疗效肯定。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损伤患儿神经智力发育及脑瘫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常规护理的46例患儿为对照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的55例患儿为观察组,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外,还采取视听触觉刺激。随访1a,评价2组脑瘫发生率及智力发...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损伤患儿神经智力发育及脑瘫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常规护理的46例患儿为对照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的55例患儿为观察组,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外,还采取视听触觉刺激。随访1a,评价2组脑瘫发生率及智力发育水平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运动发育指数(phychomoter development index,PDI)。结果观察组脑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DI和PD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脑损伤患儿脑瘫发生率,有助于其MDI和PDI的提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西地那非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确诊的40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保暖、碳酸氢钠碱化血液、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给氧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鼻饲0.6~2.0 mg/(kg.次),每6 h 1次,疗程到停用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肺动脉压力(PAP)、氧合指数(OI)、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结果:西地那非组血气指标明显改善,肺动脉压下降,治疗组PAP和肺动脉/体循环收缩压(PAP/SBP)在治疗后各时点逐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和OI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步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PPHN能更好改善患儿的氧合指数、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压力,其疗效肯定。
文摘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脑损伤患儿神经智力发育及脑瘫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常规护理的46例患儿为对照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的55例患儿为观察组,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外,还采取视听触觉刺激。随访1a,评价2组脑瘫发生率及智力发育水平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运动发育指数(phychomoter development index,PDI)。结果观察组脑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DI和PD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脑损伤患儿脑瘫发生率,有助于其MDI和PDI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