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F1+2对卵巢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曹梦杰 张驰裕 +2 位作者 张斌 闫国贝 苏威强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究卵巢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G)和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卵巢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对照组(未发生VTE患... 目的探究卵巢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G)和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卵巢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对照组(未发生VTE患者),分析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Spearman相关分别分析D-二聚体与FBG和F1+2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卵巢癌术后并发VTE的影响因素;受试工作者(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FBG和F1+2对于卵巢癌发生VTE的预测价值。结果卵巢癌术后并发VTE组红细胞[(3.49±0.47)×10^(12)/L]、血红蛋白[(106.88±15.45)g/L]低于对照组[(3.99±0.63)×10^(12)/L、(119.86±18.31)g/L,P<0.05];而D-二聚体[(3.35±1.17)mg/L]、FBG[(3.85±0.21)g/L]、F1+2[(267.44±62.18)pmol/L]均高于对照组[(0.45±0.11)mg/L、(2.90±0.14)g/L、(186.52±45.61)pmol/L,P<0.05];D-二聚体与F1+2呈正相关(r=0.433,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OR=2.485,95%CI=1.428~4.322)、FBG(OR=2.376,95%CI=1.011~5.540)和F1+2(OR=1.015,95%CI=1.001~1.03)为卵巢癌术后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FBG和F1+2预测卵巢癌术后并发VT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689、0.841;D-二聚体联合F1+2的AUC为0.911。结论卵巢癌术后并发VTE患者的D-二聚体、FBG和F1+2水平升高,且异常升高均为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指标对VTE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联合三者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片段1+2 卵巢癌 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小鼠生化指标及肾损害的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鹏 王辉 闫国贝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目的了解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的体质量、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等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传导对因糖尿病所致肾损害的影响机制。方法将60只T2DM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目的了解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的体质量、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等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传导对因糖尿病所致肾损害的影响机制。方法将60只T2DM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只),实验组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10 m·min^(-1),每天60 min,每周5天),对照组小鼠久坐不动。每4周检测两组小鼠体质量、血糖水平及上述生化指标。运动训练结束后将所有小鼠处死并检测其肾脏组织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变化。结果运动训练后实验组小鼠体质量、HbA1c、尿微量白蛋白、肝性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进食后血糖水平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小鼠TGF-β1、Smad3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Smad7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训练能控制T2DM小鼠的体质量,对保护肝肾功能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减轻T2DM所致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糖尿病肾损害 2型糖尿病 TGF-Β/SMAD信号通路 生化指标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R、SII及LDL-C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曹梦杰 张弛裕 +2 位作者 张斌 闫国贝 苏威强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03-706,共4页
目的:分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140例ASO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 目的:分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140例ASO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出现肌少症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和疾病相关特征,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有差异项目,通过ROC曲线分析LMR、SII及LDL-C对ASO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140例ASO患者中有50例发生肌少症,将其划分为发生组,肌少症发生率35.71%(50/140),未发生肌少症者共有90例,划分至未发生组,占比64.29%(90/140);发生组年龄、LMR、SII、LDL-C与未发生组的差异显著(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图发现,年龄、LMR、SII、LDL-C的AUC值为0.628~0.753。结论:年龄、LMR、SII及LDL-C在预测ASO患者发生肌少症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USP11在细胞中的功能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闫国贝 杨偲 +1 位作者 杨潮 叶茂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0-75,94,共7页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1(USP11)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去泛素化酶家族(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USP11能调节细胞内众多蛋白底物的稳定性及功能,包括DNA修复蛋白、病毒RNA复制相关蛋白、TG...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1(USP11)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去泛素化酶家族(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USP11能调节细胞内众多蛋白底物的稳定性及功能,包括DNA修复蛋白、病毒RNA复制相关蛋白、TGFβ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综述了USP11的结构、在细胞中的分子功能以及与肿瘤和病毒性疾病的关系,探讨了USP11作为治疗分子靶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 泛素化 肿瘤 分子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10的分子功能及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偲 闫国贝 +2 位作者 杨潮 罗美玲 叶茂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53-357,共5页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0,USP10)是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USP10参与了细胞中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炎症应答...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0,USP10)是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USP10参与了细胞中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炎症应答等。同时,USP10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其重要作用。现就USP10的分子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发现与USP10相关的某些关键的分子机制,为肿瘤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 肿瘤 分子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CB-MNCs联合hUC-MSCs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斌 赵宇亮 闫国贝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 研究应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hUCB-MNCs)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输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其外周血CD4+、CD8+、CD34+和CD38-细胞的变化。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6例... 目的 研究应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hUCB-MNCs)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输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其外周血CD4+、CD8+、CD34+和CD38-细胞的变化。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6例,被分为两组,每组5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肝、降酶、恩替卡韦抗病毒、降低门静脉压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UCB-MNCs和hUC-MSCs联合静脉输注,各每周1次,连续治疗2~8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CD34+和CD38-细胞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使用FibroScan行肝硬度检测(LSM)。结果 在治疗8 w末,观察组血清Alb水平为(30.9±3.2)g/L,显著高于对照组【(28.4±2.7)g/L,P<0.05】,而血清TBIL水平为(23.5±5.9)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8.4±6.8)μmol/L,P<0.05】;观察组CD4+、CD34+和CD38-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9.8±3.1)%、(7.3±1.9)%和(5.7±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6.1±3.9)%、(4.2±1.5)%和(4.6±1.2)%,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22.2±2.1)%,显著低于对照组【(28.5±2.5)%,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89.3±58.4)ng/L和(102.5±28.6)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7.9±62.5)ng/L和(135.8±36.2)ng/L,P<0.05】,而血清TGF-β和IL-10水平分别为(47.3±7.9)pg/L和(48.6±14.9)p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6±5.8)pg/L和(36.9±11.7)pg/L,P<0.05】;观察组Child-Pugh评分和LSM分别为(7.6±1.8)分和(8.0±0.2)k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5±1.7)分和(8.8±0.3)kPa,P<0.05】。结论 采用hUCB-MNCs联合hUC-MSCs输注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利于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与其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9介导的siRNA靶向USP11调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视网膜NF-κB表达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茵 张斌 +1 位作者 闫国贝 刘芳松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10,共6页
目的 探讨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去泛素化酶siRNA基因敲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视网膜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和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 目的 探讨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去泛素化酶siRNA基因敲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视网膜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和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2型糖尿病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和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仅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慢病毒载体和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慢病毒载体。造模4周及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血脂水平,收集视网膜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记法检测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 造模前后4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4周及8周末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最高,2型糖尿病组最低。造模前后4组大鼠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造模4周及8周末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最高,对照组最低。造模前后4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造模4周及8周末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最高,对照组最低。2型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阳性水平最高,其次为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对照组阳性水平最低。2型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最高,其次为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对照组最低。结论 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去泛素化酶siRNA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并抑制视网膜核因子κB的表达,发挥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鼠 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去泛素化酶 视网膜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宫颈分泌物微生物分布特征研究
8
作者 李小亮 闫国贝 伦瑞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9月到2022年12月收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女性患者345例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检测微生物分布情况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对... 目的:探讨与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9月到2022年12月收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女性患者345例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检测微生物分布情况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对特定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在345例患者中,判断为泌尿生殖道感染86例,占比24.93%,共分离到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革兰阳性菌30株,真菌5株,分布排前三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2株大肠埃希菌中,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00%,对头孢曲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20.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可达到90.9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住院时间、吸烟、年龄等为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P <0.05)。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相对比较低,糖尿病、住院时间、吸烟、年龄等为导致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感染 宫颈分泌物 微生物 耐药性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4和miR-155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及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刘鹏 王辉 闫国贝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6期1716-1720,1726,共6页
目的分析miR-194和miR-155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并探究miR-194、miR-155及HBV DNA载量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目的分析miR-194和miR-155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并探究miR-194、miR-155及HBV DNA载量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未给予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患者200例作为调查对象,并根据其疾病类型划分为HBV携带组(n=59)、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组(n=77)和肝硬化组(n=64),对肝硬化患者随访3个月并统计其预后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肝硬化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与血清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不同预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对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硬化组和CHB组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HBV携带组(P<0.05),且肝硬化组显著高于CHB组(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与血清HBV DNA载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及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血清HBV DNA载量及三者联合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54、0.759、0.801和0.89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miR-194、miR-155表达量显著上升,并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HBV DNA载量及预后密切相关,同时miR-194、miR-155联合HBV DNA载量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4 MIR-155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HBV DNA 预后
原文传递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MBP、MMP-9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国贝 田军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n=32)和轻症组(n=3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n=32)和轻症组(n=36),抽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MBP、MMP-9水平,比较两组血清MBP、MMP-9水平,分析血清MBP、MMP-9水平对病毒性脑炎病情的影响及对病毒性脑炎病情加重的预测效能。结果重症组血清MBP、MMP-9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BP、MMP-9水平升高是导致病毒性脑炎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OR>1,P <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BP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加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预测价值中等;血清MMP-9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加重的AUC为0.890,预测价值较高;血清MBP、MMP-9联合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加重的AUC为0.924,预测价值较高。结论血清MBP、MMP-9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呈高表达,二者水平上升与患儿病情加重有关联,临床可通过检测MBP、MMP-9水平预测病毒性脑炎病情进展,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髓鞘碱性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血α1、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茵 闫国贝 刘芳松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血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蛋白(mALb)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早期肾病患者为高血压肾病组,60... 目的探讨血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蛋白(mALb)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早期肾病患者为高血压肾病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α1-MG、β2-MG、Cys C和尿mALb水平,分析血α1-MG、β2-MG、Cys C和尿mALb单一和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病的价值。结果高血压肾病组血α1-MG[(41.78±12.26)mg/L]、β2-MG[(4.60±1.27)mg/L]、Cys C[(1.35±0.32)mg/L]及尿mALb[(80.74±10.49)mg/L]含量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高血压组血上述指标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4.687、22.186、17.964、36.417,均P<0.05)。血α1-MG、β2-MG、Cys C及尿mALb联合诊断高血压早期肾病的敏感度(95.00%)高于Cys C(83.33%)、β2-MG(68.33%)、α1-MG(61.67%),特异度(96.67%)高于α1-MG(86.67%)、β2-MG(80.00%)、mALb(76.67%),准确度(95.83%)高于血α1-MG(74.17%)、β2-MG(74.17%)、Cys C(87.50%)及尿mALb(80.83%)单一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α1-MG、β2-MG、Cys C和尿mALb均是诊断高血压早期肾病的有效指标,上述指标联合诊断能够提高疾病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Α1微球蛋白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