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尾松NAC转录因子基因PmNAC8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镐青青
姚圣
+3 位作者
刘佳禾
陈佩珍
张梦洋
季孔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216,共15页
NAC(NAM,ATAF1/2,CUC2)家族基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及激素信号转导。研究马尾松中NAC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答,为阐明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克隆一个...
NAC(NAM,ATAF1/2,CUC2)家族基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及激素信号转导。研究马尾松中NAC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答,为阐明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克隆一个NAC家族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检测其组织表达特性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情况;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运用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该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通过农杆菌注射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观察其亚细胞定位。该基因全长1726 bp,开放阅读框为1209 bp,编码402个氨基酸,将其命名为PmNAC8,GenBank登录号为MZ291447;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其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偏好使用A/T结尾的密码子,且烟草与酵母更适合作为PmNAC8的异源表达受体;qRT-PCR显示PmNAC8在根部表达量最高,且受机械损伤及植物激素GA、ABA的诱导;克隆获得PmNAC8上游1492 bp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胁迫诱导元件、赤霉素调控元件和光响应元件。PmNAC8参与多种逆境胁迫,可能在赤霉素信号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NAC
密码子偏性
亚细胞定位
非生物胁迫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尾松PmCYP720B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刘佳禾
镐青青
+2 位作者
姚圣
陈佩珍
季孔庶
《分子植物育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1,共12页
CYP720Bs在针叶树的松柏油树脂防御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中克隆Pm CYP720B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密码子偏好性;利用烟草叶片瞬时转化法对Pm CYP-720B1进行亚细胞定位;用RT-qPCR分析Pm CY...
CYP720Bs在针叶树的松柏油树脂防御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中克隆Pm CYP720B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密码子偏好性;利用烟草叶片瞬时转化法对Pm CYP-720B1进行亚细胞定位;用RT-qPCR分析Pm CYP720B1在马尾松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PmCYP720B1的ORF区域全长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该基因适合使用烟草、拟南芥进行异源表达。亚细胞定位发现Pm CYP720B1表达蛋白定位于内质网中。RT-qPCR分析结果表明,Pm CYP720B1在植物体内的根、茎、叶等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在新叶中最高,在茎中最低,且在幼嫩的新叶中明显高于老叶。本研究认为Pm CYP720B1基因具有典型的P450结构域,并推测其与松脂合成、植物光和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Pm
CYP720B1
密码子偏好性
亚细胞定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不同采种地红豆树种子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翟大才
房震
+5 位作者
吴锦菲
姚琦
柏晓辉
杨立春
镐青青
张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9,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采种地红豆树种子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为红豆树采种地试验和遗传资源保护、优质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采自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等5省13个采种地的红豆树种子进行纵径、横径、单...
【目的】分析不同采种地红豆树种子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为红豆树采种地试验和遗传资源保护、优质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采自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等5省13个采种地的红豆树种子进行纵径、横径、单粒质量、厚度、纵横径比、体积指数等6个性状测量,并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豆树种子性状都具有丰富的变异性(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体积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5.39%。利用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径、横径、单粒质量、厚度、纵横径比、体积指数等6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这些性状与经纬度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显示13个采种地种子可聚为5个类群,且各类群在6个性状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发现,13个采种地种子中综合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四川雅安、福建沙县和安徽歙县富堨的红豆树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种子性状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模型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尾松NAC转录因子基因PmNAC8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镐青青
姚圣
刘佳禾
陈佩珍
张梦洋
季孔庶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216,共1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60030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NAC(NAM,ATAF1/2,CUC2)家族基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及激素信号转导。研究马尾松中NAC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答,为阐明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克隆一个NAC家族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检测其组织表达特性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情况;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运用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该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通过农杆菌注射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观察其亚细胞定位。该基因全长1726 bp,开放阅读框为1209 bp,编码402个氨基酸,将其命名为PmNAC8,GenBank登录号为MZ291447;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其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偏好使用A/T结尾的密码子,且烟草与酵母更适合作为PmNAC8的异源表达受体;qRT-PCR显示PmNAC8在根部表达量最高,且受机械损伤及植物激素GA、ABA的诱导;克隆获得PmNAC8上游1492 bp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胁迫诱导元件、赤霉素调控元件和光响应元件。PmNAC8参与多种逆境胁迫,可能在赤霉素信号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马尾松
NAC
密码子偏性
亚细胞定位
非生物胁迫
启动子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NAC
codon bias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biotic stress
promoter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PmCYP720B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刘佳禾
镐青青
姚圣
陈佩珍
季孔庶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1,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30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共同资助。
文摘
CYP720Bs在针叶树的松柏油树脂防御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中克隆Pm CYP720B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密码子偏好性;利用烟草叶片瞬时转化法对Pm CYP-720B1进行亚细胞定位;用RT-qPCR分析Pm CYP720B1在马尾松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PmCYP720B1的ORF区域全长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该基因适合使用烟草、拟南芥进行异源表达。亚细胞定位发现Pm CYP720B1表达蛋白定位于内质网中。RT-qPCR分析结果表明,Pm CYP720B1在植物体内的根、茎、叶等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在新叶中最高,在茎中最低,且在幼嫩的新叶中明显高于老叶。本研究认为Pm CYP720B1基因具有典型的P450结构域,并推测其与松脂合成、植物光和代谢有关。
关键词
马尾松
Pm
CYP720B1
密码子偏好性
亚细胞定位
实时荧光定量PCR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PmCYP720BI
Codon preferenc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RT-qPCR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采种地红豆树种子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翟大才
房震
吴锦菲
姚琦
柏晓辉
杨立春
镐青青
张艳
机构
[
安徽省祁门县查湾森工采育场
安徽省歙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出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9,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4407)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项目(2005DKA21003)
+3 种基金
安徽省林业科技创新研究项目(AHLYCX-2018-10,AHLYCX-2018-29)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75132)
黄山学院生态学重点学科项目(zdxk201801)
生物资源研究所重点科研平台资助项目(kypt201801)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采种地红豆树种子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为红豆树采种地试验和遗传资源保护、优质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采自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等5省13个采种地的红豆树种子进行纵径、横径、单粒质量、厚度、纵横径比、体积指数等6个性状测量,并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豆树种子性状都具有丰富的变异性(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体积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5.39%。利用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径、横径、单粒质量、厚度、纵横径比、体积指数等6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这些性状与经纬度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显示13个采种地种子可聚为5个类群,且各类群在6个性状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发现,13个采种地种子中综合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四川雅安、福建沙县和安徽歙县富堨的红豆树种子。
关键词
红豆树
种子性状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模型
Keywords
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
seed characteristics
cluster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分类号
S72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尾松NAC转录因子基因PmNAC8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镐青青
姚圣
刘佳禾
陈佩珍
张梦洋
季孔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尾松PmCYP720B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刘佳禾
镐青青
姚圣
陈佩珍
季孔庶
《分子植物育种》
北大核心
2025
0
原文传递
3
不同采种地红豆树种子性状多样性分析
翟大才
房震
吴锦菲
姚琦
柏晓辉
杨立春
镐青青
张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