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寡糖对花生根区固氮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龚民 钱远超 +3 位作者 杜连涛 何久兴 孔梦 吕国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185,共8页
研究施用壳寡糖和纤维寡糖对花生根区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叶面喷施浓度为50 mg/L的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中固氮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特征... 研究施用壳寡糖和纤维寡糖对花生根区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叶面喷施浓度为50 mg/L的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中固氮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特征,分析2种寡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花生产量指标的影响。(1)与CK相比,CSOS处理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透明颤菌属(Vitreoscilla)、固氮氢自养单胞菌属(Azohydromonas)、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眉藻属(Calothrix)和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分别为10.99%、45.63%、29.88%、23.24%、181.13%、27.75%和36.61%。COS处理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和眉藻属(Calothrix)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分别为86.12%、664.41%和277.97%。(2)与CK相比,CSOS处理显著提高土壤中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5.50%和20.19%。CO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中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别为17.05%、18.68%和27.58%;此外,CSOS和COS处理相较于CK,土壤p H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0.08和0.06。(3)CSOS和COS处理均显著增加花生产量,分别为19.3%和22.0%。因此,叶面喷施壳寡糖和纤维寡糖,可以调节花生根区土壤不同固氮菌属的相对丰度和影响土壤的理化因子(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最终均显著提高花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纤维寡糖 固氮菌 花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钱远超 何久兴 +3 位作者 孔梦 宋吉青 斋藤信 吕国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4-473,共10页
土壤微生物种群类型,对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寡糖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特征,有助于正确、高效及安全使用寡糖。本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土壤培养,土壤施加50mg·L^(−1)的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溶液,以清水(... 土壤微生物种群类型,对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寡糖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特征,有助于正确、高效及安全使用寡糖。本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土壤培养,土壤施加50mg·L^(−1)的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溶液,以清水(CK)为对照处理,培养6d后取样,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均显著改变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提高细菌的物种观测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通过组间群落组成比较分析可知,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以及有益菌属溶杆菌属(Lyso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Haliangium、芽球菌属(Blastococc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相对丰度,但与纤维寡糖(COS)相比,壳寡糖(CSOS)处理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幅度更大。此外,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在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壳寡糖(CSOS)处理有益菌属Talaromyces的相对丰度增加195%,纤维寡糖(COS)处理有益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增加215%。综上,壳寡糖和纤维寡糖处理均能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其调控差异性有助于理解不同寡糖的调控机制,推动寡糖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纤维寡糖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真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真菌降解转化纤维素的机制与遗传改良前景 被引量:5
3
作者 钟耀华 钱远超 +1 位作者 任美斌 汪天虹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6-54,共9页
丝状真菌可以分泌大量纤维素酶及辅助酶来降解纤维素底物,也是目前工业上纤维素酶的主要生产者。回顾并综述了丝状真菌降解转化纤维素的酶系和机制进展,详细总结了组学研究在纤维素酶研究上的新成果,并探讨了提高丝状真菌酶系效率和产... 丝状真菌可以分泌大量纤维素酶及辅助酶来降解纤维素底物,也是目前工业上纤维素酶的主要生产者。回顾并综述了丝状真菌降解转化纤维素的酶系和机制进展,详细总结了组学研究在纤维素酶研究上的新成果,并探讨了提高丝状真菌酶系效率和产量的遗传改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丝状真菌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秦世玉 郭文英 +6 位作者 程锦 钱远超 刘红恩 高巍 聂兆君 李畅 赵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9-524,530,共7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对小麦根系鲜质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及不同直径下总根长、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镉降低了根鲜质量,且在高浓度镉(Cd 50)处理下降低幅度最大,达到23.95%,...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对小麦根系鲜质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及不同直径下总根长、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镉降低了根鲜质量,且在高浓度镉(Cd 50)处理下降低幅度最大,达到23.95%,这说明镉抑制了冬小麦根系生物量的积累。相对于Cd 0处理,Cd 0.5,Cd 5和Cd 50处理总根长分别降低了8.49%,7.34%(P<0.05),14.88%(P<0.05)。这说明镉能够明显抑制冬小麦根系的正常生长和伸长;对不同直径根长和总根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小麦根长的降低与Ⅰ级(0 cm<根长≤0.5 cm),Ⅱ级(0.5 cm<根长≤1.0 cm)和Ⅷ级(3.5 cm<根长≤4.0 cm)直径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相对于Cd 0处理,Cd 50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根系表面积,降低幅度为12.31%;对不同直径根表面积和总根表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表面积的降低与Ⅰ级(0 cm 2<根表面积≤0.5 cm 2)和Ⅱ级(0.5 cm 2<根表面积≤1.0 cm 2)直径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样对不同直径根体积和总根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根系体积与Ⅱ级(0.5 cm 3<根体积≤1.0 cm 3)直径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镉抑制小麦根的形态中,镉抑制细根的生长和形态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形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QM9414尿嘧啶缺陷型转化体系改进和β-葡萄糖苷酶的过量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立霞 钱远超 +1 位作者 戴美学 钟耀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10-2518,共9页
里氏木霉是广泛应用于纤维素酶生产的工业真菌,但高产突变株遗传操作困难,限制了菌种改良。首先利用定点整合策略敲除里氏木霉突变株QM9414的pyr4基因,成功构建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QP4,其遗传转化效率显著提高,而且产酶能力不受影响。... 里氏木霉是广泛应用于纤维素酶生产的工业真菌,但高产突变株遗传操作困难,限制了菌种改良。首先利用定点整合策略敲除里氏木霉突变株QM9414的pyr4基因,成功构建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QP4,其遗传转化效率显著提高,而且产酶能力不受影响。进一步在QP4中过量表达β-葡萄糖苷酶(BGL)基因bgl1,经大量平板显色筛选获得2株BGL活力明显增强的工程菌QPB4和QPB5,其酶活分别提高10.01倍和8.26倍。利用发酵酶液对2种不同预处理的玉米芯底物进行水解糖化实验,结果显示以酸处理玉米芯为底物时QPB4和QPB5的葡萄糖得率比QP4分别提高60.98%和52.44%,而以脱木素处理玉米芯为底物时其葡萄糖得率分别提高80.01%和86.00%。研究表明改进里氏木霉高产突变株遗传转化体系可以显著促进菌株改良,提高糖化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里氏木霉高产突变株 遗传转化 水解糖化 尿嘧啶营养缺陷型标记 构建和表达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VPS13基因缺失对菌丝分支、生孢和纤维素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瑞艳 侯运华 +2 位作者 王逸凡 钱远超 钟耀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5-1566,共12页
【目的】丝状真菌里氏木霉是纤维素酶生产的主要工业真菌。纤维素酶分泌过程中的蛋白运输途径是控制大量纤维素酶成功输出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蛋白分泌途径的特定靶标基因功能将有助于鉴定纤维素酶运输分泌过程的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 【目的】丝状真菌里氏木霉是纤维素酶生产的主要工业真菌。纤维素酶分泌过程中的蛋白运输途径是控制大量纤维素酶成功输出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蛋白分泌途径的特定靶标基因功能将有助于鉴定纤维素酶运输分泌过程的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借助基因敲除方法将里氏木霉液泡蛋白分选相关基因VPS13缺失,分析了该基因缺失对菌株生长、生孢尤其是纤维素酶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Double-joint PCR技术和同源重组策略构建里氏木霉VPS13基因缺失突变株,通过菌丝培养、显微观察、生孢检测、蛋白与酶活测定,系统比较VPS13基因敲除前后菌株的生长特征、菌丝形态、孢子形成、蛋白分泌以及纤维素酶活等。【结果】成功获得两株VPS13基因缺失株。与出发菌株相比,该基因突变后菌丝蔓延速率明显减慢,但菌体生物量在对数生长期后显著增多。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该基因缺失株菌丝更加密集,分支明显增多。此外,该基因缺失也导致菌株生孢延迟。纤维素底物平板分析发现VPS13基因缺失株菌落周围透明圈更加清晰,且透明圈圈径比是出发菌株的4倍,说明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有明显提高。进一步的液体发酵实验结果显示,该基因缺失导致蛋白产量及纤维素酶活力分别提高16.4%和21.9%。【结论】里氏木霉VPS13基因在菌丝生长、生孢、蛋白分泌等不同生物学过程中具有功能多样性,且该基因在菌种改良上可以作为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VPS13 基因缺失 生孢 蛋白分泌 纤维素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