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钱彩华 仲艳 陆关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7期1863-1868,共6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oisture associated skin damage,MA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23年1-7月外科病房术...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oisture associated skin damage,MA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23年1-7月外科病房术后放置腹部引流管的患者360例。其中1-3月应用前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4-7月应用后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HFMEA质量改进方法,成立外科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管理流程改进小组,并对其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的原因分析,比较改进前后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率,引流管管周MASDⅢ+Ⅳ度的发生占比以及主要失效模式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结果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后,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率下降(P<0.05),Ⅲ-Ⅳ度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减少(P<0.05),14项RP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管理模式有利于规范引流管管周MADS管理流程,规避护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管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3
2
作者 钱彩华 杨萍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1412-1413,共2页
通过对57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呼吸机相关肺炎与呼吸机设备的污染、重得使用、消毒不彻底、患者平卧位、气道损伤以及误吸有关,并提出护理对策,旨在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对策 肺炎危险因素 机械通气 气道损伤 平卧位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钱彩华 陆华东 徐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3期119-120,共2页
目前,全球肺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在现今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尚不能使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条件下。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 目前,全球肺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在现今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尚不能使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条件下。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护理理念,是指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将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进行正确的护理的决策。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三腔管鼻饲杜秘克预防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4
作者 钱彩华 陶冬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34期5125-5125,共1页
关键词 鼻饲 杜秘克 预防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管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钱彩华 丁国宏 白植琴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10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根据2010年1-12月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包括提高护士对吸入治疗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根据2010年1-12月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包括提高护士对吸入治疗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对患者的评估及健康教育、加强舒适护理、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等。结果实施CQI后,患者对吸入治疗的认知度、吸入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擅自停止吸入治疗的行为明显降低,同时也提高了科内护士的吸入治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支气管哮喘吸入治疗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吸入治疗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敏 王兆 +6 位作者 笪苗 金秋霞 姚萍丽 钱彩华 周庆 沈旭慧 华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前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效果。方法将呼吸重症监护室74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逐渐降低呼吸机压力值和PEEP值,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前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效果。方法将呼吸重症监护室74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逐渐降低呼吸机压力值和PEEP值,按经验撤机;观察组由医护团队按计划每日调整呼吸机吸气触发灵敏度,配合使用沙袋加压锻炼吸气肌,行床旁右侧膈肌超声监测。结果观察组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未发生吸气肌锻炼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膈肌超声监测下行吸气肌锻炼,效果较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 机械通气 膈肌超声 吸气肌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1
7
作者 陈璐 谢新芳 +2 位作者 钱彩华 杨金丽 宋建文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560例PIC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使用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560例PIC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使用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两周内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分级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5.71%(P=0.006)。结论根据评估表筛查出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上肢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二囊管置管患者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陶冬梅 陈慧敏 +1 位作者 钱彩华 沈鹦鹦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A期33-34,共2页
目的深入了解和理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在接受三腔二囊管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真实体验,以引导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全身心护理。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6例个案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大出血患者在进行三腔... 目的深入了解和理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在接受三腔二囊管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真实体验,以引导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全身心护理。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6例个案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大出血患者在进行三腔二囊管抢救过程及置管期间真实体验主要包括:极度的痛苦与忍耐、恐惧悲哀与无可奈何、健康信息需求、医务人员的支持需求。结论医护人员使用三腔二囊管抢救治疗患者的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和零距离关爱,鼓励患者战胜暂时的困难和痛苦,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能有效缓解患者因生理创伤带来的巨大压力,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二囊管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慧 陆华东 钱彩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0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接治的6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接治的6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理指标、生活质量指数、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情感功能和症状上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社会交往和13常活动上两组改善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BM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上的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轻三腔二囊管牵引拉力的止血效果和护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陶冬梅 钱彩华 李伟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索提高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减轻患者在应用过程中痛苦的措施。方法传统组按常规方法插入三腔二囊管,胃气囊内注气250 m l后,给予500 g重力经滑轮牵引;改良组的牵引拉力减轻至300 g。结果减轻三腔二囊管的牵引拉力后,患者近期... 目的探索提高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减轻患者在应用过程中痛苦的措施。方法传统组按常规方法插入三腔二囊管,胃气囊内注气250 m l后,给予500 g重力经滑轮牵引;改良组的牵引拉力减轻至300 g。结果减轻三腔二囊管的牵引拉力后,患者近期止血成功率与传统组相似,而拔管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且患者的痛苦程度也较传统组显著减轻(P<0.01)。结论减轻三腔二囊管的牵引拉力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易于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二囊管 牵引拉力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单囊管在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陶冬梅 陈慧敏 +5 位作者 徐玲芬 李伟平 陈苏红 陈洁 钱彩华 付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三腔单囊管在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采用三腔单囊管止血的病人设为实验组,将38例采用三腔二囊管止血的病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肺部感染、痛苦程度、拔管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情... [目的]观察三腔单囊管在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采用三腔单囊管止血的病人设为实验组,将38例采用三腔二囊管止血的病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肺部感染、痛苦程度、拔管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效果相近,实验组肺部感染、痛苦程度、拔管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腔单囊管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能有效压迫止血,降低肺部感染、拔管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病人痛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单囊管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注法在腔内心电图定位瓣膜式PICC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小萍 杨金丽 +3 位作者 周洪昌 蒋雪薇 宋建文 钱彩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4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泵注生理盐水法在腔内心电图定位瓣膜式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4~5月我院34例需行PICC置管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泵注生理盐水的方法打开三向瓣膜,引导腔内心电图进行导管尖端定位,观察置管准确性、腔内心电图稳定性、... 目的:探讨泵注生理盐水法在腔内心电图定位瓣膜式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4~5月我院34例需行PICC置管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泵注生理盐水的方法打开三向瓣膜,引导腔内心电图进行导管尖端定位,观察置管准确性、腔内心电图稳定性、心电波形中断情况、生理盐水用量和操作用时。结果:34例患者中导管尖端到位准确率为94.1%,心电图稳定率为88.2%,心电波形中断率为23.5%,生理盐水平均用量为(4.5±2.6)ml,平均操作耗时(11.6±2.8)min。结论:泵注法可使PICC前端的三向瓣膜持续开放,引导出连续、稳定的腔内心电波形从而实现腔内心电图将瓣膜式PICC尖端放置在理想位置,生理盐水用量少,操作可控性好,简便实用,导管尖端到位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尖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时依从性差的原因和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华 钱彩华 嵇利芳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2期142-143,共2页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通气时依从性差的原因和对策。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患者治疗信心不足、无创通气时舒适度差、患者不适应和经济压力。针对原因,采取多方式的知识宣教,及时给予舒适护理,争取社会及家庭支持,无创...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通气时依从性差的原因和对策。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患者治疗信心不足、无创通气时舒适度差、患者不适应和经济压力。针对原因,采取多方式的知识宣教,及时给予舒适护理,争取社会及家庭支持,无创通气过程中加强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例的呼吸道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新芳 钱彩华 钟紫外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4期358-360,共3页
总结36例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呼吸道护理。术前进行全面的呼吸系统评估,正确训练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避免胃食管反流;术后予舒适体位,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36例患者经术前及术后有效的呼吸道护理... 总结36例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呼吸道护理。术前进行全面的呼吸系统评估,正确训练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避免胃食管反流;术后予舒适体位,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36例患者经术前及术后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均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呼吸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湖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嵇利芳 钱彩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14期44-45,共2页
目的依据调查结果分析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发放和现场回收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2年1-12月,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完成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满意度、医护人员形象、医疗设备质量、医院环境和医疗费用的满意度低... 目的依据调查结果分析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发放和现场回收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2年1-12月,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完成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满意度、医护人员形象、医疗设备质量、医院环境和医疗费用的满意度低。在选择本院就诊原因上,医院服务态度和医疗专业技术选择较多,而医院声誉和医疗设备选择的较少。护士处理速度、医生专业技术、疗效、服务态度是患者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本院需要进一步改善病房内的设施,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满意度 医院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患者65例循证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疼痛状况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俞淑慧 钱彩华 +2 位作者 姚萍丽 王斌 陆华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心理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心理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VAS、SDS、SAS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日常及总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3.12±1.02)分、(30.45±5.78)分和(32.02±6.12)分]低于对照组[(4.23±1.10)分、(36.12±8.12分)和(39.12±7.45)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所提高,观察组[(84.12±5.12)分]高于对照组[(77.12±6.8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为9.23%,低于对照组2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78.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循证护理 心理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佳乐 钱彩华 +1 位作者 王斌 陆华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5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接诊的60例自体DC/CIK细胞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维...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接诊的60例自体DC/CIK细胞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维持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复查患者肝肾功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肝、肾功能检测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ALT、AST水平均降低,对照组TBIL水平降低,观察组TBIL水平下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Cys C、SCr、CCr肾功能检测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3.33%,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0.0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自体DC/CIK细胞治疗的肺腺癌患者后,患者肝肾功能影响小,临床疗效显著,取得较高护理满意度,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DC/CIK细胞 肺腺癌 肝肾功能 全程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对肺腺癌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娟 白植琴 +2 位作者 丁国宏 钱彩华 王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对肺腺癌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住院的88例肺腺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路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对肺腺癌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住院的88例肺腺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路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FVC、FEV1、FEV1/FVC、PEF及MMEF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FVC、FEV1、FEV1/FVC、PEF及MMEF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6 min步行距离比护理前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定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腺癌患者采用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心理焦虑和抑郁,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路径护理 肺腺癌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B引导护理干预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并发症预防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云超 张越 +2 位作者 琚亚亚 钱彩华 王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7期145-148,152,共5页
目的研究IMB引导护理干预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140例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肺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70)... 目的研究IMB引导护理干预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140例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肺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70)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70)采取IMB引导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发热、皮疹、寒战、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皮疹、寒战、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B引导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发热、皮疹、寒战、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临床疗效明显,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DC/CIK细胞维持治疗 IMB引导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的预防研究
20
作者 张越 顾云超 +2 位作者 钱彩华 邱国琴 王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2期157-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的预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的预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经1个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估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70.0%)明显高于对照组(4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疼痛评估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肺腺癌 DC/CIK细胞 疼痛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