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点突变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亚型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白淑英 冯世良 钱宗薇 《辽宁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探讨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点突变与母系遗传方式传递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亚型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206bp结合APaⅠ酶解方法,辅以阳性对照,即可确认线粒体tRNALeu(UU... 探讨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点突变与母系遗传方式传递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亚型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206bp结合APaⅠ酶解方法,辅以阳性对照,即可确认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核苷酸3243→G点突变。作者应用此种线粒体在基因突变诊断方法,对中国东北地区97例≤45岁、无亲缘关系,但各自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中筛选此基因突变,结果发现2例基因诊断阳性,在具有不常见临床表现表现的NIDDM亚群中占2.06%~6.2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线粒体基因突变对NIDDM亚型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各种合并症的PFN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宗薇 董志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60-462,共3页
本文检测60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联接蛋白(PFN)。结果;27例有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其PFN水平较无血管并发症者明显增高,这可能与心血管内膜细胞或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有关。21例合并感染的患者其PFN水平明显低于无感染者,可能由于感染时肝... 本文检测60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联接蛋白(PFN)。结果;27例有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其PFN水平较无血管并发症者明显增高,这可能与心血管内膜细胞或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有关。21例合并感染的患者其PFN水平明显低于无感染者,可能由于感染时肝细胞功能紊乱,PFN合成减少,以及调理作用过程的消耗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纤维联接蛋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有关问题(附44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钱宗薇 何风云 李淑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1982年第1期14-16,23,共4页
我院内科自1974年10月至1981年5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44例,现作一简要分析,并将救治中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男14例,女30例。年令自16~59岁,以18~35最多,计33例。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脑水肿 循环衰竭 阿托品化 复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家系糖尿病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白淑英 李彦华 +6 位作者 钱宗薇 朴顺福 代艳 杨艳梅 冯世良 宇广华 徐肇翊 《辽宁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1996~ 1 998年对辽宁地区 1 2 8个有遗传倾向的糖尿病家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受检后的糖尿病患病率为 54 7% ,较受检前的患病率 4 6 7%为高。调查显示母系遗传糖尿病患病率较父系为高 ,前者为 55 9% ,而后者... 1996~ 1 998年对辽宁地区 1 2 8个有遗传倾向的糖尿病家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受检后的糖尿病患病率为 54 7% ,较受检前的患病率 4 6 7%为高。调查显示母系遗传糖尿病患病率较父系为高 ,前者为 55 9% ,而后者为 4 9 5%。还提示糖尿病发病与肌体脂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密切相关 ,外部环境因素则与接触化学毒物、精神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 糖尿病 家系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
5
作者 钱宗薇 李彦华 +2 位作者 耿志忠 白淑英 赵月华 《辽宁医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110015)钱宗薇李彦华耿志忠白淑英赵月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加速心、脑、肾和视网膜病变的进程,使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110015)钱宗薇李彦华耿志忠白淑英赵月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加速心、脑、肾和视网膜病变的进程,使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1〕,为此在控制高血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降压药物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栓酶-3治疗糖尿病及其对血浆纤维联接蛋白(PFN)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钱宗薇 王玉珍 +1 位作者 郝文学 曲锦辉 《辽宁医学杂志》 1991年第4期200-201,共2页
纤维联接蛋白(Fibronectin简称FN)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与组织器官的纤维化、硬化过程有密切关系,我院用抗栓酶-3治疗4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用药前后血浆FN的水平变化,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糖尿病患者共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 纤维联接蛋白(Fibronectin简称FN)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与组织器官的纤维化、硬化过程有密切关系,我院用抗栓酶-3治疗4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用药前后血浆FN的水平变化,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糖尿病患者共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25~79岁,平均51.75岁。病程2月至1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抗栓酶 血浆 纤维联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遗传家系同胞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宇广华 秦怡 +6 位作者 徐肇翊 冯世良 白淑英 钱宗薇 石峰 徐希平 王滨燕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00-901,共2页
分析131 个Ⅱ型糖尿病(NIDDM)遗传家系内发病与未发病的同胞间的患病危险因素,分析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同胞间病与不病的特点和发病的危险因素。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因素后发现:对NIDDM 发病有... 分析131 个Ⅱ型糖尿病(NIDDM)遗传家系内发病与未发病的同胞间的患病危险因素,分析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同胞间病与不病的特点和发病的危险因素。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因素后发现:对NIDDM 发病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有:超重(OR= 174) 、本人精神创伤(OR= 229) 、多甜食(OR= 144) 、食量大(OR=248)、高血压(OR=236)、高血脂(OR=216);保护性作用的因素为体育运动(OR= 024)。单因素分析时有意义的还有多用动物油、多吃肥肉及维生素的保护作用等,但在多因素模型中无显著性差异。吸烟、饮酒、职业毒害(尘、化学毒物、噪声、震动)的危险性及蔬菜水果的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家系 危险因素 同胞发病 NI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栓酶-3号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明媛 钱宗薇 孙永芳 《辽宁医学杂志》 1992年第4期198-199,共2页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对本病无特效疗法。本组应用抗栓酶-3号(Svate.3)治疗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选择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病人150例,分为两组:①观察组:100人,男女各50人,平...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对本病无特效疗法。本组应用抗栓酶-3号(Svate.3)治疗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选择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病人150例,分为两组:①观察组:100人,男女各50人,平均年龄53.2岁,神经病变病程平均为5.3年。全组除2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外,其余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②对照组:50人,男24人,女26人,平均年龄为54.1岁,平均病程4.8年,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二、方法(一)糖尿病的治疗两组均在饮食治疗基础上加用降血糖药物,观察组中5例用胰岛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疗效 抗栓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过氧化脂质和载脂蛋白A_1、B水平与NID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4
9
作者 韩萍 钱宗薇 +1 位作者 郭兑山 王彦峰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2-214,共3页
测定了41例NIDDM病人(25例有大血管病变,16例无血管并发症)及33例正常人的血浆Lpo、ApoA_1、ApoB和脂蛋白。NIDDM各组与正常对照组、NID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之间比较,前者Lpo、ApoB水平升高,ApoA_1水平下降,且差异极显著... 测定了41例NIDDM病人(25例有大血管病变,16例无血管并发症)及33例正常人的血浆Lpo、ApoA_1、ApoB和脂蛋白。NIDDM各组与正常对照组、NID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之间比较,前者Lpo、ApoB水平升高,ApoA_1水平下降,且差异极显著。提示上述变化与NID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关系密切。NIDDM病人血浆Lpo水平与ApoB、LDL-C、TC、TG的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提示NIDDM病人Lpo代谢异常与其他血脂代谢异常有伴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过氧化脂质
原文传递
腹蛇抗栓酶-3治疗糖尿病及其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钱宗薇 韩萍 +1 位作者 郝文学 曲锦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8-169,共2页
抗栓酶-3是从蝮蛇毒中提取经反覆纯化而研制成的新制剂,为抗栓酶的第三代产品,其毒副作用较抗栓酶-2明显减少,疗效高而安全可靠。1989年我院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脑血栓形成、神经病变、高脂血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取得较好疗效。为... 抗栓酶-3是从蝮蛇毒中提取经反覆纯化而研制成的新制剂,为抗栓酶的第三代产品,其毒副作用较抗栓酶-2明显减少,疗效高而安全可靠。1989年我院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脑血栓形成、神经病变、高脂血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取得较好疗效。为进一步观察该药的降血糖作用,探索血糖下降的机理,我们选择了3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栓酶-3 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
原文传递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亚群与线粒体基因突变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萍 张振霞 +4 位作者 王艳军 钱宗薇 刘英敏 项坤三 吴松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35-336,共2页
线粒体 tRNA^(Leu(uuR))基因核苷酸(nt)3243A→G点突变在临床上可致呈母系遗传方式传递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用线粒体 rRNA^(Leu(uuR))基因突变诊断方法,在56例无亲缘关系,又小于45岁,各自均有 NIDDM 家族史的 NIDDM 病人中... 线粒体 tRNA^(Leu(uuR))基因核苷酸(nt)3243A→G点突变在临床上可致呈母系遗传方式传递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用线粒体 rRNA^(Leu(uuR))基因突变诊断方法,在56例无亲缘关系,又小于45岁,各自均有 NIDDM 家族史的 NIDDM 病人中,筛查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有2例基因诊断阳性,本病在不具备常见临床表现的 NIDDM 亚群中占3.6%~9.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线粒体基因突变对 NIDDM 的发病起重要作用,亦证实了线粒体 tRNA^(Leu(uuR))基因核苷酸(nt)3243A→G点突变在临床上可致呈母系遗传方式传递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线粒体 基因突变 NIDDM
原文传递
蝮蛇抗栓酶-3治疗糖尿病并发症94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宗薇 郝文学 曲锦辉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2-244,共3页
应用腹蛇抗栓酶-3治疗94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的脑血栓形成、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神经病变和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采用冲击疗法,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迅速、合并神经病变者,治疗后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改善。TG、TC、β-脂蛋... 应用腹蛇抗栓酶-3治疗94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的脑血栓形成、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神经病变和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采用冲击疗法,瘫痪肢体功能恢复迅速、合并神经病变者,治疗后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改善。TG、TC、β-脂蛋白水平和TC/HDL比值均降低(P<0.01),HDL水平上升(P<0.01),对比治疗前后血6-Keto-PGF_(1α)、TXB_2和纤维结合素FN的水平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药物疗法 蝮蛇抗栓酶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宗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2期635-637,共3页
随着糖尿病诊治水平的提高,病人生存时间延长,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糖尿病最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美路每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中,有1/4是DN患者。目前,DN亦认为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主要死因,因此引起国内外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诊治水平的提高,病人生存时间延长,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糖尿病最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美路每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中,有1/4是DN患者。目前,DN亦认为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主要死因,因此引起国内外糖尿病学者的广泛重视。本病早期诊断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糖尿病诊治 外糖尿病 肾病综合征 精尿病 肾功能损害 肾小球基膜 尿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原文传递
胎儿全胰腺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4
作者 钱宗薇 姚仪经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胎儿 胰腺移植 胰岛素
原文传递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粘度与心血管合并症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英敏 钱宗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液粘度 心血管病
原文传递
抗栓酶—3号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孙永芳 郭淑英 +4 位作者 钱宗薇 徐学新 吕淑清 郝文学 曲锦辉 《综合临床医学》 1992年第5期268-269,共2页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诸多慢性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原因之一。以往国内外对此无特效疗法。我组应用抗栓酶-3号(Svate-3)治疗该病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抗栓酶3 糖尿病性 周围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