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唐雪 谭小燕 +4 位作者 黄丽甜 农月稠 黄秀禄 玉颜庆 钟玫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180-182,18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足底压力异常的10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2...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足底压力异常的10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2,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6、12个月(T_(1)、T_(2)、T_(3)、T_(4))足底压力变化相关指标及干预后12个月内糖尿病足的发生情况。结果T_(2)、T_(3)及T_(4)时,干预组患者的足底峰值压力、足底冲量、足底剪切力、振动感觉阈值及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的踝肱指数、足部保护知识、自护行为及自我效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护理干预后12个月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足部知识、足部的自护能力及足部的自我效能,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足底压力、血糖水平及下肢血管状态,降低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动机理论 糖尿病 足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及生物半透膜覆盖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钟玫 颜晓东 +3 位作者 徐国玲 黄秀禄 谭小燕 农月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3期8152-8158,共7页
背景:糖尿病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其皮肤慢性溃疡愈合困难,常规创面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目的:探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在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 2007 年 7 月至 2010 年 12 月在广西壮族... 背景:糖尿病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其皮肤慢性溃疡愈合困难,常规创面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目的:探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在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 2007 年 7 月至 2010 年 12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 144 例,其中糖尿病足溃疡 132 例,压疮 12 例。分别采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或传统清创、换药方法治疗;同时均辅以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与结论:采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治疗的 109 例患者溃疡愈合 60 例,显效 30例,有效 14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95.4%。采用传统清创、换药方法治疗的35 例患者溃疡愈合 17 例,显效 10 例,有效 3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 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且负压创伤治疗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溃疡周边组织氧分压,负压泵连续运行最长 120 d,无并发症出现。说明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在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压疮 负压创伤治疗 慢性溃疡 安全性 有效性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在老年压力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钟玫 莫建明 +3 位作者 颜晓东 农月稠 黄秀碌 谭小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716-4718,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NPWT)在老年糖尿病压力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适应证、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老年压力性溃疡患者40例,分为负压创伤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组16例,两组均辅助清创、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负压治疗组周期25~114... 目的探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NPWT)在老年糖尿病压力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适应证、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老年压力性溃疡患者40例,分为负压创伤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组16例,两组均辅助清创、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负压治疗组周期25~114 d,平均(50.75±25.83)d,常规治疗组周期34~97 d,平均(65.7±35.6)d。负压治疗组溃疡愈合1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3%。常规治疗组溃疡愈合7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负压泵运行过程中噪声小,连续运行最长90 d(更换辅料时停机)无故障。结论负压治疗技术在老年糖尿病压力性溃疡患者治疗中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创伤治疗 压力性溃疡 局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糖尿病足截肢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钟玫 莫建明 +4 位作者 颜晓东 黄建皓 农月稠 黄秀碌 谭小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足时截肢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436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436例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足时截肢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436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436例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期间截肢发生率为20.41%(89/436)。吸烟、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血浆白蛋白、S-CRP、ABI≥0.3、超声示闭塞是被筛出来的有意义变量,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白细胞计数(β=1.188,OR=1.843)、总胆固醇(β=1.175,OR=2.230)、血红蛋白(β=1.520,OR=3.634)、HDL-C(β=1.067,OR=1.810)、糖化血红蛋白(β=1.114,OR=3.236)、下肢血管病变(β=1.184,OR=1.237)、S-CRP(β=1.404,OR=1.232)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加强控制血糖,加强抗感染、改善血管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预防截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分析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D_4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5
作者 钟玫 张莺 余承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38-839,共2页
对 2 6例胃癌病人行D4根治性切除手术。认为术前做好病人准备及特殊物品准备 ,术中重要血管或脏器损伤紧急处理时护士准确、从容的配合等护理 ,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D4 根治术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诊断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钟玫 颜晓东 +4 位作者 路文盛 李妮 陈晖 钟华 黄忠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7期616-620,共5页
目的分析Cushing综合征患者的不同病因、临床表现及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特点,评价各种病因鉴别诊断方法的效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为Cushing综合征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Cushing综合征患者的不同病因、临床表现及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特点,评价各种病因鉴别诊断方法的效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为Cushing综合征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的病因以Cushing病占的比例最高,主要临床表现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满月脸、紫纹、皮肤瘀斑在肾上腺瘤中的发生率比其他病理类型为高,64.3%的病人有典型的Cushing外貌,血糖异常、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61.9%、61.9%。Cushing综合征诊断试验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不被午夜1mg地塞米松抑制、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24h尿游离皮质醇升高、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清晨血皮质醇升高。在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鉴别诊断中,93.3%的肾上腺腺瘤病人不被8mg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71.4%的病人被8mg大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抑制。在影像学检查中,肾上腺CT可100%检查出肾上腺腺瘤。结论 Cushing病和肾上腺腺瘤是Cushing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在临床上关注一些有倾向性的表现,并结合ACTH检测、8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及影像学检查,方能对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作出准确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HING综合征 临床表现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乳缩小术的术中配合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钟玫 余承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巨乳缩小术 术中配合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TD患者妊娠早期T细胞水平变化及妊娠结局
8
作者 钟玫 余劲明 +7 位作者 蓝春勇 兰娇 粱岚 张莉 钟华 谭晓燕 卢杰 周幸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10期32-39,共8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Treg)和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的合并AITD妊娠早期患者124例为观察组,另选...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Treg)和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的合并AITD妊娠早期患者12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的妊娠早期孕妇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Treg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早期合并AITD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Treg、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42、4.259、5.192、8.499、5.09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CD8^(+)是妊娠早期合并AITD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232(1.058~2.614)、2.493(1.181~3.429)、2.368(1.269~3.558);Treg、CD3^(+)、CD4^(+)、CD4^(+)/CD8^(+)是其保护因素,OR值及其95%CI分别为0.886(0.327~0.935)、0.717(0.518~0.972)、0.935(0.764~0.993)、0.848(0.406~0.946),P<0.05。结论妊娠早期合并AITD患者的Treg、CD3^(+)、CD4^(+)、CD4^(+)/CD8^(+)水平下降,CD8^(+)水平升高,更容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调节性T细胞 T细胞亚群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糖尿病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钟玫 李玲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12期56-56,共1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在临床诊治体会及预防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科接诊的95例患者。发现用药不当是主要原因,低血糖昏迷会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癫痫"等其他病症,耽误治疗最佳时间...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在临床诊治体会及预防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科接诊的95例患者。发现用药不当是主要原因,低血糖昏迷会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癫痫"等其他病症,耽误治疗最佳时间。结果全力抢救治疗后,89例患者好转,3例患者有精神症状后遗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只有合理用药才能减少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生。低血糖症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有意识障碍的急诊患者减少诊治误差的重要措施是,发现患者出现病症即刻检查患者血糖,及时、合理地使用葡萄糖对患者实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低血糖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家兔脑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钟玫 李妮 +4 位作者 陈晖 莫祥兰 周微雅 陈翠玲 黄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8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DM)家兔脑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实验家兔随机分为糖尿病多次胰岛素(Ins)治疗组(A组,n=8)、50R预混Ins治疗组(B组,n=8)、30R预混Ins治疗组(C组,n=8)、糖尿病未治疗组(D组,n=8)及正...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DM)家兔脑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实验家兔随机分为糖尿病多次胰岛素(Ins)治疗组(A组,n=8)、50R预混Ins治疗组(B组,n=8)、30R预混Ins治疗组(C组,n=8)、糖尿病未治疗组(D组,n=8)及正常对照组(N组,n=8),其中4组建立四氧嘧啶诱导的家兔糖尿病模型,治疗30 d后,记录3个治疗组的胰岛素剂量及达标时间,观察空腹血糖、体重、TNF-α、IL-6,用TUNEL标记染色观察大脑顶叶锥体细胞病理学变化和凋亡数量并行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达标Ins用量(5.62±0.67)U/kg较A、C组少,C组达标时Ins用量最多(8.83±1.17)U/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达标时间最短(7.00±1.31)d、C组血糖达标时间最长(19.63±1.41)d,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实验结束时,体重与血糖呈负相关(r=-0.559,P<0.001)。与D组相比,A、B、C组TUNEL阳性细胞数、TNF-α、IL-6显著减少(P<0.01);IL-6、TNF-α与血糖呈正相关(r=0.751、0.799,P<0.001)。未治组绝大多数神经元变性凋亡率(26.67±0.99)%,与各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糖尿病可导致脑炎症因子表达增加,促进脑细胞凋亡,胰岛素可减轻糖尿病兔脑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三种胰岛素治疗方案中30R预混胰岛素方案是最佳的强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家兔模型 HE染色法 TUNEL标记染色法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2型糖尿病人的β细胞功能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钟玫 毕会民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人的β细胞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已确诊2型糖尿病的330例住院患者进行测定空腹、餐后2h血糖,空腹、餐后2h胰岛素、血脂、生长激素、糖化血红蛋白、皮质醇、体重指数、24h尿白蛋白排泄率、β细胞指数、胰岛素抵...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人的β细胞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已确诊2型糖尿病的330例住院患者进行测定空腹、餐后2h血糖,空腹、餐后2h胰岛素、血脂、生长激素、糖化血红蛋白、皮质醇、体重指数、24h尿白蛋白排泄率、β细胞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β细胞功能用HOMA-β公式[20FI NS/(FPG-3·5)]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用HOMA-IR公式(FI NSFPG/22·5)计算,并分析以上因素与β细胞指数、胰岛抵抗指数的关系。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细胞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重指数、生长激素呈正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可能与肥胖、生长激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酊导致会阴粘膜烧伤的教训
12
作者 钟玫 余承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70-670,共1页
关键词 碘酊 会阴粘膜烧伤 药物不良反应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颜晓东 钟玫 +3 位作者 徐国玲 黄秀禄 谭小燕 农月稠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NPWT)在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治疗中的适应证、持续负压运行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患者139例,分2组。负压创伤治疗组104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3例;年龄33~87岁,平均年龄6... 目的探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NPWT)在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治疗中的适应证、持续负压运行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患者139例,分2组。负压创伤治疗组104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3例;年龄33~87岁,平均年龄64.3岁。常规治疗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2~94岁,平均年龄63.6岁。溃疡形成时间最短2周,最长2.5年,糖尿病病程1个月~40年。负压创伤治疗组采用智能负压治疗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治疗时间最长120 d,最短15 d。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清创、换药方法,治疗时间最长97 d,最短14 d。2组均辅以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负压治疗组溃疡愈合31例,显效5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常规治疗组溃疡愈合1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6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个月溃疡无复发,3个月负压治疗组68例随访中4例下肢出现新溃疡。常规治疗组10例随访中1例下肢出现新溃疡。治疗安全性:负压泵运行过程中噪声小,连续运行最长120 d(更换辅料时停机)无故障,无出现并发症。结论智能负压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部皮肤难愈性溃疡治疗中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创伤治疗 糖尿病足 难愈性溃疡 局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导电接着性负极板的应用
14
作者 钟玫 李伟红 余承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02年第2期36-37,共2页
随着现代化医学及医疗器械的发展,高频电刀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手术之中,它不仅能大大减少手术中创面的出血,而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促进病人术后的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秀禄 谭小燕 +3 位作者 农月稠 徐国玲 钟玫 颜晓东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2期2040-2042,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在糖尿病足溃疡Wangner分级2~3级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94例,根据志愿入组方法分两组,观察组(智能负压创伤治疗)18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08例,两... 目的探讨国产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在糖尿病足溃疡Wangner分级2~3级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94例,根据志愿入组方法分两组,观察组(智能负压创伤治疗)18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08例,两组患者在清创后,观察组采用国产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湿敷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负压泵运行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智能负压泵运行噪音小,创面正、负压变换时间准确,正、负压值保持稳定,未发生器械不良事件。结论智能负压创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Wangner2~3级较常规创面处理方法疗效显著。国产智能负压泵在运行中显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负压泵 智能负压创伤治疗 经皮氧分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钟玫 《药物与人》 2015年第1期260-260,共1页
目的:分析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家孩子。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纳的3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全体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规治疗,同时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 目的:分析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家孩子。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纳的3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全体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规治疗,同时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连续治疗14d后,36例患者,显效21例(58.3%).有效14例(38,9%),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全体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不适感。结论: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获得性肺炎,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病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小燕 黄秀禄 +3 位作者 农月稠 钟玫 颜晓东 杨红叶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841-842,850,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的临床特点,制订预防糖尿病足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住院糖尿病足患者57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足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的临床特点,制订预防糖尿病足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住院糖尿病足患者57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足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合并高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病程有关,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且常合并高血压病及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护理工作应围绕加强宣教,强调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综合治疗,合适的足部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临床特点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广东省甘蔗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健文 冯淑杰 +6 位作者 钟玫 刘睿 沈万宽 陈仲华 杨湛端 徐苑娴 邓海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54-157,共4页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30个来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黑穗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用19对带型较稳定且条带清晰的引物从供试菌株群体中检测到了39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得到2.05条多态性带。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约0.74的相似系数水平,...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30个来自广东省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黑穗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用19对带型较稳定且条带清晰的引物从供试菌株群体中检测到了39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得到2.05条多态性带。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约0.74的相似系数水平,SSR标记把30个菌株划分为5个类群,类群1有22个菌株,包含了绝大部分来自粤西和粤北的菌株及全部的广州市郊菌株;在约0.8的相似系数水平,类群1可以进一步分为2个亚群体,亚群体1包含了90%的粤北菌株,亚群体2则包含了50%的粤西菌株。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呈显著相关,而与品种间的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粉菌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谭小燕 钟玫 +4 位作者 唐雪 黄秀禄 农月稠 玉颜庆 莫健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的临床特点,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DF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7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F的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的临床特点,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DF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7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F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DF组(88例)和非DF组(642例)。分析DF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DF组比较,DF组的糖尿病病程更长,白蛋白水平更低,肌酐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更高,伴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人数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发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危险因素(OR=2.218),而较高水平的白蛋白是抑制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保护因素(OR=0.901)。DF患者患足的胫部踝臂指数(ABI)、跖骨旁经皮氧分压(TcPO_(2))和局部灌注指数水平均低于对侧健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发下肢血管病变和较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危险因素。对伴有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加强预防DF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D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妮 钟玫 +2 位作者 廖珂华 谢建南 孙泽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1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检测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ODM组)56例和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DM组)40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尿微量蛋白,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D-二聚体(D-Dimer... 目的探讨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检测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ODM组)56例和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DM组)40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尿微量蛋白,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D-二聚体(D-Dimer,D-D),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心脏及颈总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以检查结果异常作为判断糖尿病靶器官损害的指标并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血压。结果病程、年龄、HbA1c、TC、TG、LDL-C、高血压、UAER、hs-CRP、D-D在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中指标增高,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C、hs-CRP对糖尿病靶器官的损害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LDL-C、hs-CRP与糖尿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糖尿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靶器官 高血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