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功能性纺织品表面颗粒物的迁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娟红 陈军 +2 位作者 钟海舰 郑利 郑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8-101,共4页
选取分别经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整理的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及元素分析观测纤维表面纳米材料的存在和形貌,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模拟条件下的浸出液,探讨是否存在因汗渍、水浸引起纳米颗粒物... 选取分别经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整理的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及元素分析观测纤维表面纳米材料的存在和形貌,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模拟条件下的浸出液,探讨是否存在因汗渍、水浸引起纳米颗粒物的脱落,以及在迁移过程中纳米颗粒物粒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织物纤维表面分散分布着不规则的颗粒物,粒径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由元素分析可知观察到的颗粒物分别是ZnO和TiO2;汗渍或水浸可以导致纳米材料的脱落和溶解,但浸提液中的颗粒物粒径在微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功能性纺织品 颗粒物 迁移性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近场光电多功能探针系统
2
作者 徐耿钊 刘争晖 +3 位作者 钟海舰 樊英民 黄增立 徐科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614-619,共6页
通过将光源和光学探测系统、电化学测量装置等与扫描探针显微镜相集成,研制了扫描近场光电多功能探针系统,在获得高分辨表面形貌像的同时还可同位测量局域光谱、光电压/光电流等光电性质,并可对固液界面光电化学过程进行原位观察。介绍... 通过将光源和光学探测系统、电化学测量装置等与扫描探针显微镜相集成,研制了扫描近场光电多功能探针系统,在获得高分辨表面形貌像的同时还可同位测量局域光谱、光电压/光电流等光电性质,并可对固液界面光电化学过程进行原位观察。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架构和功能及在石墨烯/氮化镓界面接触电学性质、氮化镓表面光电压等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同位的表面结构、拉曼光谱和局域导电特性的综合表征和分析,发现了石墨烯电极能够自适应地降低与半导体的接触势垒以及单个褶皱形成的局域导电通道。在紫外波段扫描光电压测试中捕捉到了单个位错所引起的局域表面光电压谱起伏。该系统有助于从实验上研究表界面和缺陷等微观要素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显微镜 光电压 电化学 拉曼光谱 氮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多CT设备间肝脏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
3
作者 周创辉 周建伟 +3 位作者 麦迪娜·巴吐尔 黄靖涵 秦耿耿 钟海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28-935,共8页
目的评估健康肝脏影像组学特征在多种CT扫描仪中的一致性,并探究基于图像和基于特征的协调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赣州市人民医院4台CT设备的243例健康成年人的腹部CT检查结果(Optima CT660:n=83,Re... 目的评估健康肝脏影像组学特征在多种CT扫描仪中的一致性,并探究基于图像和基于特征的协调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赣州市人民医院4台CT设备的243例健康成年人的腹部CT检查结果(Optima CT660:n=83,Revolution 512 CT:n=56,Emotion 16:n=69,Definition AS+CT:n=35)。对每位患者在肝门层面选择肝实质勾画直径为30 mm的三维感兴趣区域,使用Pyradiomics提取93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均值中心化、Z-Score、重采样、直方图匹配和ComBat方法协调设备间的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台扫描仪之间以及应用协调方法前后特征的一致性,并计算Cohen's d值,以评估不同方法的影响大小。结果肝脏影像组学特征总体一致性为55.38%,其中在相同制造商设备中为87.10%,在不同制造商设备为39.52%;经均值中心化、Z-Score、重采样、直方图匹配和ComBat方法协调后,总体保持一致的特征比例分别为:44.82%、68.82%、66.49%、76.52%和100%;d值分别为-0.57、0.62、0.57、0.78、1.59。结论肝脏CT影像组学特征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一致性较差,仅在同一制造商的扫描仪中保持良好。基于图像和特征的协调方法能有效减少由不同CT制造商和设备型号引起的特征变异;其中,重采样和直方图匹配依赖于具体的参数设置和参考图像的选取;基于特征的ComBat协调表现最佳,使得所有特征在不同设备之间均能保持一致,对未来跨设备或跨中心的研究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批次效应 影像组学 特征一致性 图像协调 特征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消除离子抛光截面样品上波纹现象的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杜凯 张燚 +6 位作者 刘争晖 钟海舰 宋文涛 张春玉 陈科蓓 徐耿钊 徐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3,共7页
目前,氩离子束抛光制备截面样品凭借其易于获得大面积平整表面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势被人们广泛采用。本文以单晶硅片为典型样品,通过氩离子抛光制备硅片的截面样品探究了消除截面样品上波纹现象的方法。实验表明通过调整样品在挡板上粘... 目前,氩离子束抛光制备截面样品凭借其易于获得大面积平整表面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势被人们广泛采用。本文以单晶硅片为典型样品,通过氩离子抛光制备硅片的截面样品探究了消除截面样品上波纹现象的方法。实验表明通过调整样品在挡板上粘接的凸出量并控制氩离子束流中中性快粒子的成分,可以有效增加在相同时间内离子束抛光的深度,消除截面区域的波纹,从而提高离子抛光制备截面样品的成功率。将上述离子抛光的规律推广应用到制备满足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测试要求的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截面样品上,大大提高了制备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截面样品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抛光 截面样品 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qPlus探针的扫描电镜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宇辰 陈科蓓 +6 位作者 刘争晖 陈家凡 钟海舰 张春玉 宋文涛 徐耿钊 徐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4-269,共6页
基于q Plus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其工作原理有别于传统的悬臂梁探针,结构也更加复杂,其探针尖端机械振动的振幅和方向是影响实验结果的核心问题。通常通过锁相放大器直接测量到的是来自音叉的压电电流,而不是针尖的... 基于q Plus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其工作原理有别于传统的悬臂梁探针,结构也更加复杂,其探针尖端机械振动的振幅和方向是影响实验结果的核心问题。通常通过锁相放大器直接测量到的是来自音叉的压电电流,而不是针尖的机械振动本身。本文提出了一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实空间实时观测q Plus探针振动状态的方法,在实验上得到了在压电陶瓷激励下,探针尖端振动的方向和振幅等要素,针尖振幅与激励电压呈线性关系,针尖机械振动的共振频率与压电电流的共振频率一致,符合理论预期;然而实验观察到的振动方向却接近于水平方向。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优化q Plus探针结构,提升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lus探针 扫描电子显微镜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氮化镓制备及其光学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程亮亮 刘争晖 +5 位作者 徐耿钊 钟海舰 张春玉 陈科蓓 宋文涛 徐科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0-794,共5页
超薄氮化镓(GaN)是一种厚度在纳米尺度的少层GaN薄片,相对于GaN体材料,量子限域效应会使超薄GaN的禁带宽度增大,超薄GaN有望应用于深紫外电子器件。通过使用微机械剥离法将制备出的少层硒化镓(GaSe)薄片(厚度为1~10 nm)与块状GaSe作为... 超薄氮化镓(GaN)是一种厚度在纳米尺度的少层GaN薄片,相对于GaN体材料,量子限域效应会使超薄GaN的禁带宽度增大,超薄GaN有望应用于深紫外电子器件。通过使用微机械剥离法将制备出的少层硒化镓(GaSe)薄片(厚度为1~10 nm)与块状GaSe作为前驱体,氨气作为氮源,在管式炉中不同温度下退火进行氨化,得到超薄GaN及块状GaN。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光致发光光谱及拉曼光谱对氨化后样品的形貌、成分、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薄GaN的光学带隙比块状GaN大0.16 eV,拉曼光谱中的纵模光学峰也会随着超薄GaN的厚度减小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氮化镓(GaN) GASE 氨化 光学带隙 光致发光(PL)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散介质中离子浓度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春玉 刘争晖 +4 位作者 徐耿钊 陈科蓓 宋文涛 钟海舰 徐科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5-60,共6页
为研究水分散介质中离子浓度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以4种不同纯度水样为分散介质,其中超纯水(电阻率≥18MΩ·cm)为空白溶液,分析其平均粒径大小,探讨在不同含盐量的分散介质中样品平均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以超纯水为分... 为研究水分散介质中离子浓度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以4种不同纯度水样为分散介质,其中超纯水(电阻率≥18MΩ·cm)为空白溶液,分析其平均粒径大小,探讨在不同含盐量的分散介质中样品平均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以超纯水为分散介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存在水化膜,使得粒径测量值大于粒子标称值,而少量离子的加入可以有效破除或压缩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水化膜,从而提高测试准确性,实现标准样品对粒径测量仪器的标定,为样品粒径测试中氯化钠或氯化钾溶液浓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粒径 分散介质 离子浓度 水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氮化镓肖特基异质结的葡萄糖传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斌 杜晓伟 +4 位作者 赵丽 郭泽灵 李新宇 赵伟栋 钟海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75-281,295,共8页
目的:利用石墨烯/氮化镓肖特基异质结构建一种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并对其灵敏度、线性检测范围、最低检出限和选择性等传感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转移工艺将单层石墨烯覆盖于氮化镓单晶表面形成肖特基异质结构,将不同浓度葡萄糖... 目的:利用石墨烯/氮化镓肖特基异质结构建一种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并对其灵敏度、线性检测范围、最低检出限和选择性等传感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转移工艺将单层石墨烯覆盖于氮化镓单晶表面形成肖特基异质结构,将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滴加到石墨烯表面并干燥后,利用探针台测量葡萄糖/石墨烯/氮化镓体系的电流-电压曲线,并获得开启电压,从而建立葡萄糖浓度和开启电压的对应关系。基于该对应关系可拟合得到标准曲线,并可计算出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检测范围和最低检出限等传感参数,进一步将刀豆蛋白A分子修饰在石墨烯表面,实现石墨烯/氮化镓肖特基异质结对于复杂体系中葡萄糖浓度的选择性检测。结果:该新型葡萄糖传感器的标准曲线为U=0.22363+1.89968×10^(-4)C、灵敏度为189.968 V·M^(-1)、最低检出限为0.330μM、线性检测范围为1~1000μM、7次重复实验的相对标准差为2.89%、15天前后实验的相对标准差为0.03‰、刀豆蛋白A分子修饰样品表面后各干扰物质的影响程度均低于1.50%。结论:石墨烯/氮化镓肖特基异质结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开启电压这一新型传感特性的葡萄糖传感器,其结构简单,易于制备,耐磨损腐蚀,性能优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氮化镓 肖特基界面 葡萄糖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