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阳慧 钟江华 +2 位作者 马添翼 敖雪 孙定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5期684-689,共6页
目的:分析三七总皂苷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6~8周龄SD大鼠50只,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大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的大... 目的:分析三七总皂苷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6~8周龄SD大鼠50只,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大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模成功后,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给予生理盐水+51 mg/kg三七总皂苷灌胃,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给予生理盐水+105 mg/kg三七总皂苷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观察大鼠病理组织、心功能、心力衰竭指标、心肌纤维化程度、炎性因子水平、Sirt1/Foxo1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血管管腔面积比值(PVCA/L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升高,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Sirt1、Foxo1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LVEDD、LVESD、NT-pro BNP、Mb、c TnI、CK-MB、CVF、PVCA/LA、IL-6、TNF-α水平降低,LVFS、LVEF水平及Sirt1、Foxo1表达量升高(P<0.05);与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比较,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LVEDD、LVESD、NT-pro BNP、Mb、c TnI、CK-MB、CVF、PVCA/LA、IL-6、TNF-α水平降低,LVFS、LVEF水平及Sirt1、Foxo1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减轻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心肌纤维化,改善其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irt1/Fox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三七总皂苷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转录因子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昌民 钟江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75-380,共6页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和心力衰竭等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管近年来AF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其防治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与其机制复杂不无关系。近年来,有关炎症小体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和心力衰竭等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管近年来AF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其防治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与其机制复杂不无关系。近年来,有关炎症小体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证实其与AF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综述系统全面的复习相关文献,就NLRP3炎症小体在AF发生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包括活化、机制和治疗进行概述,以期为AF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心房颤动 活化 作用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与可溶性ST2联合应用对住院死亡及1年全因死亡价值分析
3
作者 王鑫 杨萍 +1 位作者 吴淼 钟江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89-792,共4页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可溶性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sST2)两种标记物联合应用在住院死亡、1年全因死亡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以心力衰竭为主要...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可溶性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sST2)两种标记物联合应用在住院死亡、1年全因死亡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以心力衰竭为主要原因就诊患者900例。测定患者入院时NT-proBNP与sST2水平。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住院死亡及1年全因死亡。结果入选患者中38例住院死亡,139例于1年内死亡。根据患者基线sST2与NT-proBNP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NT-proBNP低+sST2低)、B组(NT-proBNP高+sST2低)、C组(NT-proBNP低+sST2高)、D组(NT-proBNP高+sST2高)。B组与C组患者相比年龄、扩张型心肌病比例、估测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比例、左室舒张末内径及血钠水平明显增高(P<0.05),心房颤动发生比例、感染发生比例、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减低(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组患者与A组患者相比住院死亡风险(HR=4.515,95%CI:1.288~15.602,P=0.018)明显增加;D组患者1年死亡风险最高,是A组的5.736倍(95%CI:3.114~10.396,P<0.001),其次为B组与C组患者。结论不同NT-proBNP及sST2水平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存在差异。两种标记物联合可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及1年死亡的风险分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死亡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刺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2蛋白 可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心肌能量代谢及PPARα信号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陈运起 吴钟伟 +3 位作者 赵圣吉 李堪董 王敢 钟江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9-1683,共5页
目的 研究miR-27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心肌能量代谢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信号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由于建模时意外死亡3只,因此健康组10只、模型组9只,miR-27b-NC... 目的 研究miR-27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心肌能量代谢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信号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由于建模时意外死亡3只,因此健康组10只、模型组9只,miR-27b-NC组9只、miR-27b组9只,miR-27b-NC组及miR-27b组于腹主动脉分别注射5μl(20 nmol/L)拮抗剂阴性对照、5μl(20 nmol/L)miR-27b拮抗剂,其余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共4 w。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纤维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27b、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mRNA、PPARα mRNA指标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指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微管相关轻链蛋白(LC)3Ⅱ、LC3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组织蛋白酶(Cath)D表达。结果 HE染色:健康组心肌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模型组与miR-27b-NC组心肌细胞水肿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此外还产生大量的成纤维细胞;miR-27b组与模型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Masson染色:胶原纤维呈现蓝紫色,心肌细胞及肌纤维呈现红色。健康组心肌组织结构正常,心腔附近有少量胶原纤维;模型组与miR-27b-NC组胶原纤维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miR-27b组胶原纤维增生有所减少。上述结果均提示建模成功。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与miR-27b-NC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游离脂肪酸(FFA)、心肌细胞凋亡、LC3Ⅱ、Beclin-1、CathD、miR-27b水平显著升高,LC3Ⅰ、AMPK、PPAR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经过抑制miR-27b后,NT-proBNP、FFA、心肌细胞凋亡、LC3Ⅱ、Beclin-1、CathD、miR-27b水平显著降低,LC3Ⅰ、AMPK、PPAR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沉默miR-27b表达后可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同时通过调控AMPK/PPARα通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水平,从而起到心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b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自噬 心肌能量代谢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潘嘉曦 钟江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焦亡是一种伴有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质膜上膜孔的形成、促炎因子和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和细胞肿胀与破裂。最近的研究表明,焦亡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抑制焦亡相关的靶点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研究... 焦亡是一种伴有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质膜上膜孔的形成、促炎因子和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和细胞肿胀与破裂。最近的研究表明,焦亡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抑制焦亡相关的靶点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综述了焦亡的信号通路和焦亡在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的作用以及与焦亡相关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慢性心力衰竭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家兔模型左心室三层心肌间Cx43表达异质性的改变 被引量:4
6
作者 钟江华 陆士娟 +4 位作者 陈小盼 左琦 刘正旺 孙定军 吴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17-419,423,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差异,探讨MIR易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MIR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MIR组建立MIR模型,假手术组同等条件饲养,未进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差异,探讨MIR易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MIR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MIR组建立MIR模型,假手术组同等条件饲养,未进行任何处理。检测并比较两组家兔左心室三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_(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以及Cx43蛋白(Cx43-pro)和mRNA(Cx43-Cq)的表达。结果:1.MIR组三层心肌APD_(90)和TDR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IR跨室壁复极离散显著增加。2.MIR组三层心肌的Cx43-pro表达与假手术组均有所降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ΔCx43-pro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IR增加了家兔跨室壁Cx43蛋白表达的异质性。3.与假手术组比较,MIR三层心肌Cx43-Cq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ΔCx43-Cq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表明MIR增加了跨室壁Cx43mRNA表达的异质性。结论:MIR左心室三层心肌间Cx43表达差异增大可能是导致心肌横断面上复极时程进一步离散易发MVA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缝隙连接蛋白43 复极离散 中层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钟江华 周晓舟 熊凤翔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0年第4期63-68,共6页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由于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式的独特优点,其研究已经成为第3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然而在经皮给药的临床应用中,人们发现,药物的经皮吸收存在着各种障碍,使得药物很难达...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由于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式的独特优点,其研究已经成为第3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然而在经皮给药的临床应用中,人们发现,药物的经皮吸收存在着各种障碍,使得药物很难达到预期的有效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的应用为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带来了契机,而天然的中药PE以其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给药 经皮吸收 中药 促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率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江华 姚震 +3 位作者 曾春芳 陈小盼 云美玲 李巍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PA)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UPA患者43例,在患者开始服用卡维地洛前24 h和每日服用25 mg 4周后分别行24 h Holter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PA)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UPA患者43例,在患者开始服用卡维地洛前24 h和每日服用25 mg 4周后分别行24 h Holter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以及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数。结果:UPA患者口服卡维地洛前后对比,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16.3%,TO降低,TS增加,HRT明显改善。结论:卡维地洛能够减少UPA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HRT。TO、TS可以作为评价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源性猝死疗效的新的心电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律失常 心率 卡维地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50
9
作者 钟江华 张光萍 柳小英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1年第2期68-72,共5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在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定量分析、基因分型、基因表...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在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定量分析、基因分型、基因表达研究、以及疫苗效力测定中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而且其定量范围极宽,无需做梯度稀释,特异性更强,克服了假阳性。本文分别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背景、原理、类型、技术优点和定量方法、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作了一个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 PCR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家兔中层心肌复极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江华 陈小盼 +1 位作者 姚震 杨新玮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层心肌复极异质性的影响。方法制作CHF家兔模型,并给予比索洛尔干预,然后分别测定其室颤阈值(VFT)以及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层心肌复极异质性的影响。方法制作CHF家兔模型,并给予比索洛尔干预,然后分别测定其室颤阈值(VFT)以及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结果CHF组3层心肌APD90均明显延长,但中层心肌APD90延长更为明显,跨室壁TDR增加,VFT明显降低。而与CHF组相比,比索洛尔治疗组(CHF+BIS),3层心肌APD90均进一步延长,以心内、外层心肌APD90延长更为明显,TDR减小,VFT阈值升高。结论比索洛尔能减小CHF3层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抑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复极 中层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 Ⅱ对左心室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江华 何喜民 +4 位作者 陈小盼 左琦 林云 黄珊 吴平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AngⅡ灌流对家兔左心室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及Cx43蛋白分布异质性的影响,探讨AngⅡ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AngⅡ灌流组,正常对照组离体心脏给予单纯改良台氏液灌流,AngⅡ... 目的观察AngⅡ灌流对家兔左心室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及Cx43蛋白分布异质性的影响,探讨AngⅡ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AngⅡ灌流组,正常对照组离体心脏给予单纯改良台氏液灌流,AngⅡ灌流组则给予含1μmol AngⅡ的台氏液灌流,分别检测两组家兔的室颤阈值(VFT)及心外膜下、中层心肌和心内膜下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以及三层心肌Cx43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和AngⅡ灌流组的VFT分别为(13.40±2.950)V和(8.30±1.77)V,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灌流组三层心肌的APD90均明显延长(P<0.05)。AngⅡ灌流组和正常对照组的ΔAPD90分别为(34.70±9.68)ms和(23.70±5.68)ms,TDR分别为(49.30±13.52)ms和(36.10±12.44)ms,AngⅡ灌流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AngⅡ灌流组中层心肌APD90的延长较心外膜下和心内膜下心肌更为明显。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灌流组三层心肌的Cx43蛋白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以中层心肌的下降最为显著。结论 AngⅡ灌流改变了正常家兔左心室心肌的跨室壁Cx43表达异质性,使左心室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增大,VFT下降,更加容易诱发M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Ⅱ 缝隙连接 复极不均一 中层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江华 陈小盼 +3 位作者 李巍景 云美玲 杨新玮 姚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左心室三层心肌之间单相动作电位的改变,以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易发心室颤动的基础电生理机制。方法用阿霉素制作充血性心力衰竭家兔模型,测定其室颤阈值(VFT)以及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左心室三层心肌之间单相动作电位的改变,以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易发心室颤动的基础电生理机制。方法用阿霉素制作充血性心力衰竭家兔模型,测定其室颤阈值(VFT)以及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VFT明显降低,三层心肌细胞APD90均明显延长,但中层心肌细胞较心外膜、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延长更为显著;充血性心力衰竭跨室壁TDR增加。结论中层心肌细胞APD90明显延长、跨室壁TDR增加可能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容易发生心室颤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室颤动 复极不均一性 中层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类圆线虫病漏诊一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江华 李思瑶 刘芙蓉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3239-3240,共2页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兼性寄生虫,也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寄生虫。人类感染粪类圆线虫并不罕见,当发生重度感染时,有导致死亡的风险。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一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粪类圆线虫病患者的临床资...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兼性寄生虫,也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寄生虫。人类感染粪类圆线虫并不罕见,当发生重度感染时,有导致死亡的风险。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一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粪类圆线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3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7d,意识淡漠2h”于2017年11月13日入院。既往有“天疱疮”病史1年,服用沷尼松6个月,初为80mg/d,后逐渐减量为50mg/d,近10d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类圆线虫病 漏诊 易感人群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家兔左心室三层心肌Cx43表达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江华 陈小盼 +4 位作者 陆士娟 黄珊 黄康 张伟 刘正旺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家兔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差异,探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发生机制。方法检测并对比正常家兔左心室三层心肌间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_(90))以及Cx43蛋白(Cx43-pro)和m RNA(Cx43-Cq)的表... 目的观察正常家兔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差异,探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发生机制。方法检测并对比正常家兔左心室三层心肌间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_(90))以及Cx43蛋白(Cx43-pro)和m RNA(Cx43-Cq)的表达差异。结果 (1)正常家兔三层心肌间APD_(90)存在差别,中层心肌(233.80±19.37)组织APD_(90)均长于心内膜(201.20±18.72)和心外膜下(202.70±19.91)心肌组织(P<0.05),说明家兔三层心肌间存在跨室壁复极的离散;(2)正常家兔三层心肌间的Cx43-pro[(0.58±0.08)vs(0.47±0.04)vs(0.57±0.07)]与Cx43-Cq[(24.61±2.82)vs(22.18±2.62)vs(24.43±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层心肌较心内膜与心外膜下心肌组织表达减少,表明家兔三层心肌间存在跨室壁Cx43表达的异质性。结论正常家兔中层心肌与心内外膜下心肌间存在Cx43蛋白表达不均一,这是左心室存在心肌横断面上复极离散的蛋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缝隙连接蛋白43 复极离散 中层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率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江华 陈小盼 +2 位作者 姚震 杨新玮 曾春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368-1368,1388,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以及比索洛尔干预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病人68例,分为DCM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以及比索洛尔干预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病人68例,分为DCM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DCM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口服2月后复查24hDCG监测。结果DCM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升高,TS降低;DCM患者口服比索洛尔2个月后,HRT有明显改善,表现为TO下降,TS升高。结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是DCM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HRT可作为DCM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比索洛尔能改善DCM患者HRT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率震荡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比索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发室性早搏与心率震荡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江华 姚震 +2 位作者 曾春芳 陈小盼 云美玲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762-763,共2页
目的研究频发室性早搏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临床选择159例病人,根据室性早搏数目分为频发室性早搏组、偶发室性早搏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数目、形... 目的研究频发室性早搏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临床选择159例病人,根据室性早搏数目分为频发室性早搏组、偶发室性早搏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数目、形态。结果频发室性早搏患者HRT现象较偶发室性早搏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变钝,TO升高,TS降低。结论频发室性早搏患者HRT明显受损,说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提示HRT降低可作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心率震荡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白族汉语方言的语音底层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江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对占湖南白族人口95%以上的张家界以及怀化市沅陵县的白族汉语方言中存在的几个语音现象与白语以及江西客赣方言进行比较后发现:湖南最为典型的白族汉语方言——桑植"民家腔"并不像之前学者们一致认为的保留了很多白语的底层... 对占湖南白族人口95%以上的张家界以及怀化市沅陵县的白族汉语方言中存在的几个语音现象与白语以及江西客赣方言进行比较后发现:湖南最为典型的白族汉语方言——桑植"民家腔"并不像之前学者们一致认为的保留了很多白语的底层,而与江西方言特别是赣语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这与其移民历史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白族 汉语方言 桑植“民家腔” 语音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湘语和吴语浊音声母发音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江华 陈立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26-129,共4页
本文对保存在现代湘语和吴语中的浊音声母的发音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主要从是否送气、清浊程度、浊音清化以及浊塞擦音和浊擦音的相互转化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 湘语 吴语 浊音声母 发音特征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与“金秋”——论词语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江华 陈立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5,共4页
文章以带有"阴"、"阳"字样的地名以及"阳春"、"三阳开泰"、"青春"、"金秋"等词语为例子,说明词语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词语教学应当成为传承优秀的民族传... 文章以带有"阴"、"阳"字样的地名以及"阳春"、"三阳开泰"、"青春"、"金秋"等词语为例子,说明词语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词语教学应当成为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教学 文化传承 阴阳五行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白族聚集区“民家腔”的语音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江华 陈立中 《民族论坛》 2011年第8X期97-100,104,共5页
本文以湖南省桑植县白族聚集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汉语方言"民家腔"作为调查和研究对象,归纳了其在声韵调方面的主要特点,发现最典型的"民家腔"芙蓉桥话与一般的西南官话存在较大差别。
关键词 桑植县 芙蓉桥白族乡 民家腔 语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