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状带式输送机巡检机器人故障检测技术
1
作者 陈辛镔 钟庆杨 +1 位作者 廖辉 苏金辉 《起重运输机械》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输送系统中的智能化维护成为保证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管带机故障检测新技术,该技术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算法,旨在实现对管状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的实时...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输送系统中的智能化维护成为保证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管带机故障检测新技术,该技术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算法,旨在实现对管状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早期故障预警。通过对振动信号、温度变化及磨损程度等多维度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研究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复杂工况环境下的故障诊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多种典型故障模式,并在实际应用中显著提高了管状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带式输送机 巡检机器人 故障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非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钟庆杨 殷思纯 +3 位作者 陈桂轩 何松美 林沛基 张峰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考察HIV感染者抗病毒疗效的非治疗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治疗指南对177例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随访。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后测定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疗效的非治疗因素。结... 目的:考察HIV感染者抗病毒疗效的非治疗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治疗指南对177例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随访。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后测定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疗效的非治疗因素。结果:治疗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36.9±78.0)个/μ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87.3±65.3)个/μL(P<0.01)。经多元回归分析,年龄、BMI指数、感染途径和治疗依从性是影响抗病毒治疗非治疗影响因素的影响因素。结论:增加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营养水平有助于改善HIV感染者的抗病毒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抗病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片与拉米夫定片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庆杨 殷思纯 +2 位作者 陈桂轩 何松美 林沛基 《海峡药学》 2016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片与拉米夫定片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78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和拉米夫定片治疗2年,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乙肝E抗原(HBe A...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片与拉米夫定片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78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和拉米夫定片治疗2年,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乙肝E抗原(HBe Ag)转阴率、肝功能指标复常率、粒细胞降低率、血病毒转阴率及HBV脱氢核糖核酸(HBV-DNA)水平抑制率。结果实验组患者HBe Ag转阴率、肝功能指标复常率、血病毒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V-DNA水平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片在老年慢性乙肝长期治疗中较拉米夫定片疗效显著,HBV-DNA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乙肝 阿德福韦酯片 拉米夫定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钟庆杨 殷思纯 +2 位作者 陈桂轩 何松美 林沛基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02—2015-05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的收治的7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探究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02—2015-05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的收治的7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探究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盗汗、消瘦、胸痛、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及皮疹等。研究组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累及2个及以上肺段、弥漫粟粒阴影、胸腔积液影、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影患者多于对照组,空洞影患者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痰抗酸杆菌阳性率、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及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皮肤实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盗汗、消瘦、胸痛、呼吸困难及肺部湿啰音、皮疹。其肺部影像学表现较单纯肺结核患者有显著区别。痰检测及培养阳性率较低,临床中应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麻疹3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翟洁卿 殷思纯 +2 位作者 陈桂轩 钟庆杨 何松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984-985,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麻疹临床特点,探讨小儿麻疹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9月收治临床诊断为麻疹的300例患儿,分析患儿的特点、观察记录实验室检验各项指标,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对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麻疹以常在1~6月发病;1... 目的分析小儿麻疹临床特点,探讨小儿麻疹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9月收治临床诊断为麻疹的300例患儿,分析患儿的特点、观察记录实验室检验各项指标,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对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麻疹以常在1~6月发病;1岁以内的婴儿患病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及呼吸道症状,常伴有并发症,并引起对应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论对感染的患儿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并切实搞好计划怀孕妇女和儿童的麻疹计划免疫,保证免疫接种效率,及时控制感染源,防止麻疹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麻疹 临床特点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的免疫状态 被引量:5
6
作者 谢浩锋 郑晓林 +3 位作者 黄翔 钟庆杨 邹玉坚 殷思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免疫状态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的胸部CT薄层图像,根据其特征性CT表现的范围及密度进行CT综合定量评分,获取评分值,并...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免疫状态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的胸部CT薄层图像,根据其特征性CT表现的范围及密度进行CT综合定量评分,获取评分值,并与最近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取CT综合定量评分值预测CD_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0个/μl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特征性病变的CT综合定量评分值与最近CD_4^+T淋巴细胞计数呈线性负相关(r=-0.47,P<0.01)。以CD_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0个/μl为阈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出相应CT综合定量评分预测值为>48.25分,其曲线下面积为0.80(P<0.01),敏感度为83.10%,特异度为73.90%,阳性预测值为89.09%,阴性预测值为50.67%。结论胸部CT定量评分有助于初步预测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的免疫状态,对早期诊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炎 肺囊虫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CD4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CT定量评分与血清乳酸脱氢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谢浩锋 黄翔 +3 位作者 郑晓林 钟庆杨 邹玉坚 殷思纯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的CT定量评分与血清乳酸脱氢酶绝对值的相关性,旨在评价CT定量评分在评估该病严重程度及预测其转归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该病临床诊断的88例(共142人次)艾滋病合并肺孢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的CT定量评分与血清乳酸脱氢酶绝对值的相关性,旨在评价CT定量评分在评估该病严重程度及预测其转归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该病临床诊断的88例(共142人次)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图像,对其渗出性病变进行的范围、密度及两者综合分析的CT定量评分,并结合同步的血清乳酸脱氢酶绝对值,对两者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其临床转归,将上述病例分为非呼吸衰竭组(A组)与呼吸衰竭组(B组),对两组内各项CT定量评分及对应血清乳酸脱氢酶等数据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获取其预测阈值。结果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范围、密度及综合CT评分与同步血清乳酸脱氢酶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对应相关系数为0.59、0.68及0.79;A与B两组内各项CT定量评分与对应血清乳酸脱氢酶绝对值均存在明显组间差异性,A组内各项数据均低于B组(P<0.05);在上述各项预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数据中,CT综合定量评分的准确性最高,其约登指数为0.81,曲线下面积为0.95,预测阈值为79.90分。结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CT定量评分能为早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其转归提供客观、准确及可靠的量化数据模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耶氏肺孢子菌 肺孢子菌肺炎 CT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腹部CT及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谢浩锋 郑晓林 +4 位作者 黄翔 邹玉坚 钟庆杨 李劲 黎绍球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腹部影像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获得病原学证实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腹部CT与MRI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影像征象包括: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2...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腹部影像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获得病原学证实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腹部CT与MRI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影像征象包括: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20例(90.9%),"三明治"征18例(81.8%),"多房样"改变8例(36.4%),肝大21例(95.5%),脾大20例(90.9%),肝、脾及肾内播散灶分别为4例(18.2%)、7例(31.8%)及2例(9.1%);其他征象包括肠管壁水肿6例(27.3%),少量腹腔积液12例(54.5%),肾上腺肿胀2例(9.1%),脾梗死2例(9.1%)。CD_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5个/μl 20例(90.9%)。上述征象结合极低CD_4^+T淋巴细胞计数,高度提示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腹部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CD_4^+T淋巴细胞计数,对早期诊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胸部CT征象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谢浩锋 郑晓林 +3 位作者 黄翔 邹玉坚 钟庆杨 殷思纯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胸部CT征象分析,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纳入22例经病原学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胸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患者,分析其胸部CT,图像作局部放大和高分辨率重组以仔细观察胸部CT特征,对肺部、胸内...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胸部CT征象分析,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纳入22例经病原学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胸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患者,分析其胸部CT,图像作局部放大和高分辨率重组以仔细观察胸部CT特征,对肺部、胸内淋巴结等各种征象进行分类并探讨胸部CT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2例患者的肺部征象主要表现为肺内多发粟粒和小结节17例(77.3%),可弥漫性分布或少量散发分布,其次为低密度结节或肿块9例(占40.9%),可实性或伴发空洞,另4例患者表现为段以上支气管受侵并狭窄(18.2%),上述患者常合并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肺气囊等征象。多发淋巴结肿大18例(81.8%),表现明显低密度,增强无强化或轻度环状强化,位于淋巴结多个分区,以7、4R、2R、10R、11R区及左X等区域为主。15例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25个/μl患者,肺内病变类型多,累及范围较广泛。但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变种类数、胸内淋巴结肿大区域数之间无相关性(r=-0.123和-0.349,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胸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有关。认识这些胸部CT征象,结合相关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冬生 叶键烽 钟庆杨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45-246,276,共3页
目的:抗高血压药物、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评价联合治疗是否优于药物治疗。方法:72例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抗高血压... 目的:抗高血压药物、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评价联合治疗是否优于药物治疗。方法:72例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CPAP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6个月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心率(H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CPAP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并OSAHS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均 王翠媚 +2 位作者 罗丽丽 于娜莎 钟庆杨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0期77-80,共4页
目的:考察CO_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CO_2激光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O_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1个月为1个... 目的:考察CO_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CO_2激光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O_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χ2=4.043,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3例(43.3%)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12例(4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脱组1例、对照组脱组2例,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例(26.7%)(χ2=4.320,P<0.05)。结论:CO_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有效率更高且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CO_2激光 咪喹莫特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钟剑波 殷思纯 +2 位作者 黎绍球 钟庆杨 钟慧筠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和HBV抗病毒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96.67%)和HBeAg转阴率(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HBV-DNA的复制,有助于乙肝转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乙型肝炎病毒 失代偿期肝硬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HIV-1流行株pol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13
作者 何松美 梁金虎 +3 位作者 钟庆杨 曹焕焕 尹菊侦 王福祥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9-13,共5页
目的了解东莞市HIV-1感染者的病毒流行特征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东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284例,收取其基本人口学信息,采集血液样本并提取病毒R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段基因,应用... 目的了解东莞市HIV-1感染者的病毒流行特征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东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284例,收取其基本人口学信息,采集血液样本并提取病毒R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段基因,应用LaserGene、HIV BLAST、MEGA 6.0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84例样本,最终成功获得269条HIV-1 pol基因序列。269份样本中,86.2%为男性,61.3%年龄<40岁,52.4%为未婚,异性性传播占比49.4%,同性性传播占比47.2%。269条pol基因序列中,共发现8种基因亚型,其中主要亚型为CRF07_BC(48.7%)、CRF01_AE(21.9%)和CRF55_01B(14.1%)。各个亚型感染者在性别和婚姻状况的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和感染途径的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莞市HIV-1亚型分布复杂多样,以CRF07_BC、CRF01_AE和CRF55_01B为主,且在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的HIV感染者中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序列分析 亚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孕妇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海恩 钟庆杨 唐艳琴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8期89-91,共3页
目的了解东莞市孕妇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3种传染病发生情况,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产科产检的12054例孕妇乙肝、梅毒和艾滋病传染病检查数据。结果检出HBsAg... 目的了解东莞市孕妇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3种传染病发生情况,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产科产检的12054例孕妇乙肝、梅毒和艾滋病传染病检查数据。结果检出HBsAg阳性者共1115例(9.25%),2017年、2018年分别为642例(10.18%)、473例(8.2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992年以前出生HBsAg阳性者820例(10.1%)、1992年及以后出生HBsAg阳性者295例(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梅毒阳性者67例(0.56%),2017年、2018年分别为32例(0.51%)、35例(0.6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艾滋病阳性者3例(0.02%),2017年、2018年分别为1例(0.02%)、2例(0.0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市孕妇3种传染病中,乙肝阳性率最高,梅毒阳性率第二,艾滋病阳性率最低,2018年与2017年比较,HBsAg阳性率有降低,仍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梅毒、艾滋病阳性率较前无明显变化,提示乙肝母婴阻断工作仍需要加强,针对梅毒、艾滋病,还需加强其他感染途径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乙型肝炎 梅毒 艾滋病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抗体动态监测在COVID-19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绍坤 钟庆杨 +2 位作者 朱海鹏 罗润弟 张见明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895-899,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VID-19患者80例,以排除COVID-19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抗体和Ig...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VID-19患者80例,以排除COVID-19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抗体和IgG抗体。收集23例COVID-19患者不同时间点采集的样本,并进行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SARS-CoV-2 IgM抗体、IgG抗体和IgM+IgG抗体联用的特异性均为100%,敏感性分别为76.3%、81.3%、90.0%,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1.0%、85.0%、92.0%。在发病7 d内,SARS-CoV-2 IgM抗体、IgG抗体和IgM+IgG抗体联用的敏感性分别为65.0%、70.0%、70.0%;在发病8~14 d,三者的敏感性分别为72.7%、95.5%、95.5%;在发病15 d后,三者的敏感性分别为84.2%、97.4%、97.4%。SARS-CoV-2 IgM抗体在发病后第5~13天出现转阳趋势,在发病第18天后可观察到转阴趋势;SARS-CoV-2 IgG抗体在第5天出现转阳趋势,之后持续阳性。结论血清SARS-CoV-2 IgM抗体和IgG抗体可作为COVID-19的辅助诊断指标,对其连续监测有助于判断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登革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海恩 钟庆杨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在登革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卫生管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常规卫生管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卫生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院内...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在登革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卫生管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常规卫生管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卫生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院内感染控制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传染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89.2±3.5)分,高于对照组的(61.2±4.5)分(P<0.01);观察组院内感染整体控制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卫生管理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管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登革热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保障院内感染控制程度,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登革热 院内感染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a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抗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对H3K9乙酰化修饰蛋白与Toll样受体9结合变化的研究
17
作者 朱海鹏 杜巍 +2 位作者 曹焕焕 钟庆杨 殷思纯 《大医生》 2022年第19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a1(Ta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对其体内H3K9乙酰化修饰蛋白与Toll样受体9(TLR9)结合情况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促进抗病毒疗效的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 目的探讨胸腺肽a1(Ta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对其体内H3K9乙酰化修饰蛋白与Toll样受体9(TLR9)结合情况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促进抗病毒疗效的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共沉淀(ChIP)、二代测序技术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联合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液内H3K9乙酰化修饰与TLR9结合变化。结果恩替卡韦和Ta1联合用药对3例HBV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免疫共沉淀PCR反应产物发现TLR9部分序列,在治疗好转的过程中与TLR9序列匹配度更好。通过DNA序列分析也发现H3K9Ac在其他细胞模型中具备同一区域修饰模型的变化。结论恩替卡韦和Ta1联合用药治疗会增加TLR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更好地发挥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胸腺肽A1 恩替卡韦 TOLL样受体9 H3K9乙酰化修饰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本土及境外输入性COVID-19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春文 徐霖 +4 位作者 谢宇荀 丁元林 张巧利 钟庆杨 于海兵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对2020年2月26日—4月21日期间国内本土以及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病例的时相差别,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获取病... 目的对2020年2月26日—4月21日期间国内本土以及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病例的时相差别,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获取病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累计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数和累计新增确诊病例数相关关系;采用Tableau 2018软件绘制COVID-19的时空分布图。结果截至4月21日24时,我国累计发病率为6.02/10万,累计病死率为5.51%,累计治愈率为92.59%。累计境外输入COVID-19病例比例为1.91%(1610/84287)。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由前期的本土病例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累计境外输入病例与累计新增病例呈高度正相关(r=0.883,P<0.001)。境外输入病例分布不均,黑龙江、北京、上海、广东较为集中。结论目前国内疫情得到全面的控制,整体上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较大成效。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境外输入性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对我国疫情的进一步影响,并加强重点地区的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时空分布 境外输入性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感染者不同生物样本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19
作者 徐霖 陈榕 +6 位作者 洪韵 林春文 张泽武 丁元林 钟庆杨 张巧利 于海兵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患者不同生物标本核酸和抗体的结果变化特征。方法 于2020年1月23日—2020年10月9日,收集广东省东莞市101例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和35例无症状感染者各种生物样品,进行RT-PCR核酸检测和IgM、IgG抗体检测,并分析...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患者不同生物标本核酸和抗体的结果变化特征。方法 于2020年1月23日—2020年10月9日,收集广东省东莞市101例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和35例无症状感染者各种生物样品,进行RT-PCR核酸检测和IgM、IgG抗体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新冠病毒(SARS-CoV-2)核酸阳性持续中位时间为7.00 d(0.00~27.00 d)。在COVID-19确诊患者发病0~7 d内,咽拭子核酸检测样本阳性率为48.21%(121/251),肛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6.00%(9/25),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1.82%(7/22)。尿液样本在整个病程阶段均未检出新冠病毒样本核酸阳性。无症状感染者的咽拭子、肛拭子及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均有检出阳性,痰、粪便样本核酸检测未检出阳性。结论 随着新冠肺炎病程的不断推进,咽拭子、肛拭子及鼻咽拭子核酸阳性检出率随之降低,而血清中IgG抗体阳性检出率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SARS-CoV-2 生物样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