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静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钟佳芳 何超明 黄优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5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和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症处理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和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症处理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DI-TOF MS在临床细菌快速鉴定的应用评价
2
作者 钟佳芳 陈如寿 +1 位作者 陈绍祺 吴吉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临床微生物室细菌快速鉴定应用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6年和2019年来医院就诊和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培养的致病菌株;2019年用MALDI-TOF MS鉴定得到4004株细菌与2016年...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临床微生物室细菌快速鉴定应用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6年和2019年来医院就诊和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培养的致病菌株;2019年用MALDI-TOF MS鉴定得到4004株细菌与2016年用传统生化鉴定方法得到4190株细菌,将两者鉴定的细菌种类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用MALDI-TOF MS鉴定报告细菌种类比传统生化鉴定方显著增加,2019年比2016年新增细菌325株,占构成比的8.12%(325/4004)。肠杆菌科新增细菌11种,新增菌株57株,阳性检出率提高了3.21%(57/1777),分别是霍氏肠杆菌、神户肠杆菌、阪崎肠杆菌等。非发酵菌新增细菌9种,新增菌株24株,阳性检出率提高了1.93%(24/1246),分别是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等。革兰阳性菌球新增细菌10种,新增菌株14株,阳性检出率提高了1.84%(14/761),分别是星座链球菌、马链球菌马亚种、血液链球菌、副血链球菌、戈登链球菌、解没食子酸盐链球菌巴斯德亚种等。新增最多的是苛养菌共230株,使全年阳性检出率提高了5.74%(230/4004);主要是嗜血杆菌属167株,以流感嗜血杆菌及溶血嗜血杆菌增加明显;其次是卡它莫拉菌33株;再次是纹带棒状杆菌23株。结论MALDI-TOF MS鉴定细菌种类明显增加,鉴定准确率高,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能为大夫快速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细菌鉴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化脓性腮腺炎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如寿 钟佳芳 +2 位作者 张兰聪 吴吉芳 蔡秋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1,共2页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导致的类鼻疽病,是热带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达25.0%~50.0%[1 2]。该菌引起的感染有地域性,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海南地区有流行分布报道[3]。类鼻疽病临床表现多样,可致急性和慢性感染...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导致的类鼻疽病,是热带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达25.0%~50.0%[1 2]。该菌引起的感染有地域性,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海南地区有流行分布报道[3]。类鼻疽病临床表现多样,可致急性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主要是败血症,慢性感染以化脓性感染为主,易出现误诊误治[4 5],给医生的诊治带来困难。本文从腮腺炎患者脓液分离出1株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文献报道少见,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1.1入院情况患者男性,56岁,农民。因左面部肿痛10 d,肿痛逐渐加重于2017年2月26日收治入院。经口腔额面外科医生会诊后,临床初步诊断为咬肌间隙感染,收入口腔额面外科。自诉时有脓液从左耳流出,张口受限,左侧腮腺咬肌区肿胀,周围皮肤发红,有凹陷性水肿,局部压痛,左侧腮腺有少量脓液流出,精神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腮腺炎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感染 类鼻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如寿 李日彩 +1 位作者 陈珑 钟佳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9-102,共4页
目的评价大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淋巴瘤序贯白介素2生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20例高危、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治疗组加用白介素2治疗后检测其免疫功能前后变化,并... 目的评价大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淋巴瘤序贯白介素2生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20例高危、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治疗组加用白介素2治疗后检测其免疫功能前后变化,并对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生存时间分析。结果治疗组移植后6个月CD4^+水平值为(24.29±3.64),高于对照组(20.23±2.14);CD4/CD8为(0.56±0.35)高于对照组(0.30±0.11),自然杀伤细胞水平(17.46±10.20)高于对照组(14.41±8.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后加用白介素2免疫治疗,能有效改善移植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病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质谱数据库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如寿 钟佳芳 +3 位作者 石挺丽 吴吉芳 王婧婧 颜礼完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707-711,共5页
目的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仪构建海南病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鉴定数据库,评价自建库鉴定准确性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比... 目的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仪构建海南病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鉴定数据库,评价自建库鉴定准确性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方法海南病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质谱数据库的构建:收集海南患者标本分离10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用于建库,以VITEK MS RUO模式进行图谱采集及数据库构建,每株菌平行涂布共12个靶点,得到120张质谱图;分别将10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经35℃和25℃培养24 h,每株菌每个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分别涂3个靶点,共涂了120个靶点,每个靶点采集1次,得到120张质谱图。培养48 h,再次进行同样的靶点采集120张图谱。将采集获得240张图谱按标准精选得到优质图谱109张。通过仪器建库参数确认,控制原始波峰数量,筛选特征峰并赋权予权重,调整质量数、谱峰强度在规定范围,经过SARAMIS软件分析生成海南病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数据库。数据库验证:收集海南不同地区来源患者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30株及其他伯克霍尔德菌20株,以16SrRAN基因测序为金标准,比较自建数据库与VITEK MS v 4.16数据库鉴定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准确性及图谱特征。结果构建的海南病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质谱数据库经30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验证菌株确认,基于自建数据库,种水平鉴定准确率为100.0%(30/30),高于VITEK MS v 4.16数据库准确率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05)。结论构建的海南病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质谱数据库质量达到临床常规鉴定应用要求,就海南病原流行株的鉴定准确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数据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南部某医院10年间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调查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如寿 钟佳芳 +3 位作者 林敬明 石挺丽 吴吉芳 王婧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0-926,共7页
目的分析海南南部地区2012—2022年类鼻疽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情况,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2年治疗的171例类鼻疽确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把171例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104例)和非血流感染... 目的分析海南南部地区2012—2022年类鼻疽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情况,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2年治疗的171例类鼻疽确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把171例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104例)和非血流感染组(6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治疗有效率、死亡率,并分析手术治疗有效率及调整用药后的有效率。结果秋季感染病例最多,占42.11%。病例分布在6个市县的29个镇,三亚市最多,占69.01%。临床类型以血流感染为主,占60.82%,其次是肺部感染(19.88%),化脓性感染病例占19.30%。血流感染组与非血流感染组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感染组死亡率(25.0%)高于非血流感染组死亡率(1.49%)。血流感染组治疗总有效率(65.39%)低于非血流感染组总有效率(88.06%,χ^(2)=44.46,P<0.01)。有51例进行手术治疗,有效率为68.63%。联合用药治疗的有效率(86.05%)高于单一用药治疗的有效率(56.82%,χ^(2)=0.21,P>0.05)。结论海南南部地区类鼻疽感染呈上升趋势,所致感染类型为多样性。联合用药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感染 治疗 监测 流行特征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如寿 钟佳芳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三亚地区儿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常见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儿科780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276株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培养分离菌株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 目的了解海南三亚地区儿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常见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儿科780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276株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培养分离菌株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排名首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占30.8%),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占12.0%),大肠埃希菌(占11.2%)。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感染为主(占16.7%);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9.4%)。对革兰阴性杆菌最为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其次是厄他培南(98.0%)、阿米卡星(96.0%)、左氧氟沙星(74.0%);而其地药物基本耐药。对大肠埃希菌的ESBL检测阳性菌株占45.0%;对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检测阳性菌株占3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率。MRSA检测阳性菌株占21.4%。结论儿科医生应加强痰标本的细菌培养,可以鉴别诊断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肺炎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有利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菌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如寿 钟佳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167-216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感染的分布调查,对其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该院送检的13175例标本中分离出40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临床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感染的分布调查,对其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该院送检的13175例标本中分离出40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临床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分离菌株用VIT 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鉴定,用珠海美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球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测试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科室感染分布中分离率最高的是儿科和神经外科。在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率最高的标本是痰液和脓液。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最低的是达托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M RS A菌株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筛查显示耐药率存在上升趋势;结论三亚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达托霉素和万古霉素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仍可作为临床抗感染的治疗首选药物。应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可避免多药耐药菌株在院内感染的流行,可指导临床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如寿 钟佳芳 +3 位作者 石挺丽 王婧婧 吴吉芳 颜礼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了解三亚某医院7年间肺炎克雷伯菌(KP)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变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2年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分离的KP及CRKP菌株药敏试验结果,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及... 目的了解三亚某医院7年间肺炎克雷伯菌(KP)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变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2年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分离的KP及CRKP菌株药敏试验结果,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及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型等分子特征,并分析流行菌株特征。结果2016-2022年共分离KP3994株,神经外科检出率最高(14.65%),主要分离自痰液(76.56%),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高;7年间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2016-2022年共分离CRKP45株,儿科检出率最高(28.89%),主要来自痰液(60.00%);对酶抑制剂药物耐药率均>88.00%,对头孢类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均>93.00%;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结果为NDM型、KPC型、IMP型、VIM型,同时携带有2种基因型;儿科分离的CRKP以KPC型为主,占23.08%;MLST分型共获得26种ST型,以ST571(20.00%)为优势型别,是主要流行株,在本地社区流行传播具有密切亲缘关系。结论2016-2022年该医院分离的KP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CRKP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主要携带NDM型碳青霉烯酶为主要耐药机制;菌株分子分型动态性多样,存在优势克隆ST571型CRKP在医院流行和传播,需加强医院感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碳青霉烯耐药 耐药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鼻内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钟佳芳 尹海滨 +1 位作者 陈如寿 谭红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11-2012,2015,共3页
目的分析鼻息肉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探讨有效的干预预防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自身因素、... 目的分析鼻息肉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探讨有效的干预预防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自身因素、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的分析比较,寻找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2 963例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共发生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为0.94%;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切口类型、麻醉方式、围术期的护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住院时间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规劝患者戒烟、控制血糖水平,加强手术熟练度缩短手术时间、做好围术期的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综合性护理和防治措施是控制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三亚地区类鼻疽伯克霍德菌血流感染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钟佳芳 陈如寿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 了解类鼻疽伯克霍德菌血液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诊断为类鼻疽伯克霍德菌血液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 40例类鼻疽伯克霍德菌血... 目的 了解类鼻疽伯克霍德菌血液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诊断为类鼻疽伯克霍德菌血液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 40例类鼻疽伯克霍德菌血液感染者多为成年人;其中6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占15.0%,好转24例占60.0%,死亡10例占25.0%。引起血流感染的同时可出现肺部重症感染及多器官衰竭。感染者多为工人和农民,年龄11个月-79岁。职业为工人12例,农民16例,无业10例,儿童2例。类鼻疽伯克霍德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多粘菌素B、粘菌素、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为80.0%-100.0%,其在海南沿海地区多见。结论 类鼻疽伯克霍德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产生耐药性,临床上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应及早行血培养,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首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等敏感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德菌 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钟佳芳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07期372-373,共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或体征,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50%~80%[1],是导致糖尿病足、截瘫的重要原因,给...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或体征,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50%~80%[1],是导致糖尿病足、截瘫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加强足部护理对于DPN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善DPN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将90例DPN患者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DPN治疗及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干预 应用 周围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 常见并发症 DPN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如寿 钟佳芳 +1 位作者 颜礼完 吴吉芳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38-540,共3页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 CRP)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极低,但在细菌感染时,特别是在小儿严重感染时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由于小儿炎症反应相对较弱,C反应蛋白(c-rea...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 CRP)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极低,但在细菌感染时,特别是在小儿严重感染时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由于小儿炎症反应相对较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早期检测不敏感,而检测hs CRP有更好的敏感性,已成为儿科医生诊断细菌感染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儿童细菌感染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如寿 钟佳芳 杨昌祖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10-412,共3页
近年来,念珠菌的临床感染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医院监测和预防感染的重点。临床医生快速诊断,早期用药,是治疗念珠菌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作者对本院就诊及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对临床感染念珠菌的种类、在标本中的分布、在科... 近年来,念珠菌的临床感染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医院监测和预防感染的重点。临床医生快速诊断,早期用药,是治疗念珠菌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作者对本院就诊及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对临床感染念珠菌的种类、在标本中的分布、在科室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三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早期梅毒筛查和确诊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如寿 袁迎丽 +1 位作者 钟佳芳 郑志昂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3期40-41,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TPPA检测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胶体金法、TRUST检测法(甲苯氨红不加热血清实验)在早期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梅毒筛查的200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总结分析TPPA检测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胶体金法、TRUST检测法(甲苯氨红不加热血清实验)在早期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梅毒筛查的200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TPPA检测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胶体金法、TRUST检测法(甲苯氨红不加热血清实验)进行检测样本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检查方法在梅毒筛查中的阳性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TPA检查方法的敏感性98.6%及特异性99.5%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检查方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检查方法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相近,但TTPA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更适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检测方法 早期梅毒 筛查和确诊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肺炎克雷伯菌致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文科 钟佳芳 陈如寿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2期225-227,共3页
肺炎克雷伯菌(K.peneumoniae)俗称肺炎杆菌,属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常定植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经呼吸道进入肺内而引起克雷伯菌肺炎,或通过侵入性操作侵犯机体引起感染,可导致败... 肺炎克雷伯菌(K.peneumoniae)俗称肺炎杆菌,属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常定植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经呼吸道进入肺内而引起克雷伯菌肺炎,或通过侵入性操作侵犯机体引起感染,可导致败血症甚至死亡,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1-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48 h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重要类型,肺炎克雷伯菌是其常见病原体之一[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