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式金属硬币分拣装置
1
作者 李晶 翟艳男 +1 位作者 金美善 陈大川 《电子测试》 2018年第17期25-26,24,共3页
利用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来实现硬币的识别,利用滑轨进行分离,利用不同种类的硬币重量不同进行计数。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进行硬币的测量,并用HX711高精度放大器兼A/D功能的称重专用集成芯片读取传感器测量值送至具备64KROM的AT89C5... 利用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来实现硬币的识别,利用滑轨进行分离,利用不同种类的硬币重量不同进行计数。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进行硬币的测量,并用HX711高精度放大器兼A/D功能的称重专用集成芯片读取传感器测量值送至具备64KROM的AT89C51的单片机,利用查表法寻找最接近的重量来识别硬币的数量和金额。在滑动中硬币通过与不同高度的金属薄片接触使电路接通,从而使不同的二极管发光,进而实现硬币的识别。通过破坏硬币下滑时的平衡,来使硬币从侧面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识别 称重A/D 转换器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菱迪芙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金美善 朱恩波 +3 位作者 胡媛 赵野 李香美 姜美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2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东菱迪芙治疗组、依达...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东菱迪芙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联合用药治疗组。运用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脑梗死体积;运用循环酶法,检测Hcy水平;运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浓度变化。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大鼠脑梗死体积显示,东菱迪芙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用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脑梗死体积均缩小,每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与东菱迪芙组、依达拉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Hcy检测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东菱迪芙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依达拉奉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东菱迪芙组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3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依达拉奉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东菱迪芙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东菱迪芙组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 1东菱迪芙与依达拉奉通过缩小急性期脑梗死的梗死体积,降低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有效减轻脑缺血损伤,均具有脑保护作用。2东菱迪芙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较单用东菱迪芙治疗或依达拉奉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菱迪芙 依达拉奉 脑梗死体积 同型半胱氨酸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苁蓉对体外培养乳鼠肝细胞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金美善 李莲花 +1 位作者 姜逢春 姜玉顺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23-226,共4页
体外培养Wistar系乳鼠肝细胞,分为正常组、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后两组分别加入草苁蓉和人参总皂甙.结果表明,实验组肝细胞脂褐素颗粒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过氧化脂质产物丙二醛含量降低,尤其... 体外培养Wistar系乳鼠肝细胞,分为正常组、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后两组分别加入草苁蓉和人参总皂甙.结果表明,实验组肝细胞脂褐素颗粒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过氧化脂质产物丙二醛含量降低,尤其是细胞培养的第14d和第21d,与正常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药物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草苁蓉具有与人参相似的药理作用,可以做为抗衰老药物而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草苁蓉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鼠肝巨噬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金美善 姜玉顺 姜逢春 《延边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将1~5日龄的大白鼠(乳鼠)肝组织剪成小块,用低浓度的胶原酶(0.05%)与胰蛋白酶(0.06%)等量混合液直接消化,离心分离获得较多量的肝MΦ,并在含2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接种,在37℃恒温培养箱内静止培养。最初分离的MΦ为圆形,比肝... 将1~5日龄的大白鼠(乳鼠)肝组织剪成小块,用低浓度的胶原酶(0.05%)与胰蛋白酶(0.06%)等量混合液直接消化,离心分离获得较多量的肝MΦ,并在含2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接种,在37℃恒温培养箱内静止培养。最初分离的MΦ为圆形,比肝细胞大,折光性强,6h后已贴壁生长。MΦ生长3~5d时,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到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具有变形运动及吞噬功能,胞质内充满折光性强的粗大颗粒。0.1%苔盼蓝试验后,HE、瑞氏染色可见,胞质内有被吞噬的苔盼蓝颗粒及死亡的白细胞。经组织化学观察,ACP与ANAE活性强阳性,SDH活性弱阳性,PAP法显示Con-A受体染色,可见细胞膜周边呈强阳性,其余阳性反应。同时细微突起也很清晰,糖衣很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培养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原发透明细胞腺癌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金美善 曲丽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19,共2页
患者女性,68岁。因间断性排尿疼痛、排尿困难1年,加重2个月入院。膀胱镜示膀胱右侧壁可见一菜花样肿物,约7 cm×6 cm,延伸至尿道内口。患者双侧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及全身其他脏器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诊断为膀胱癌,进行了经尿道... 患者女性,68岁。因间断性排尿疼痛、排尿困难1年,加重2个月入院。膀胱镜示膀胱右侧壁可见一菜花样肿物,约7 cm×6 cm,延伸至尿道内口。患者双侧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及全身其他脏器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诊断为膀胱癌,进行了经尿道膀胱镜电切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透明细胞腺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差分和背景减法的图像特征提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美善 裘昌利 李晶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2-142,共1页
基于对称差分和背景消减来进行运动目标检测的算法主要由对称差分、背景消减、运动检测、后处理等部分组成。1.对称差分算法对称差分算法能够去除因为运动而显露的背景的影响,准确得到运动目标的轮廓。
关键词 对称差分 背景减法 运动目标检测 差分算法 背景抽取 运动检测 后处理 图像特征提取 基本算法 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209例次移植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金美善 李淼 +1 位作者 孙丽 曲丽梅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单中心209例次移植肝穿刺活检组织的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病理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2013年8月至2023年4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45例患者共行移植肝穿刺活检209次,采用快速... 目的通过对单中心209例次移植肝穿刺活检组织的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病理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2013年8月至2023年4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45例患者共行移植肝穿刺活检209次,采用快速石蜡包埋和制片技术流程,常规行HE染色、Masson、D-PAS及网状纤维等组织化学染色和CK7、CMV、C4d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BER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结果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最常见,占36.84%,其次为药物性肝损伤,占23.44%,第3位为胆管并发症,占14.35%,此外还有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复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巨细胞病毒感染、慢性排斥反应、富于浆细胞的排斥反应、血管并发症、原发病复发、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难以诊断的肝形态。病理学改变: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诊断基于汇管区炎症、胆管上皮的炎性损害及静脉内皮炎,其中58.44%的病例可见经典的汇管区“三联征”,药物性肝损伤最多见的病理改变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脂肪变性、肝细胞及毛细胆管内的胆汁淤积,胆管并发症表现为肝细胞和毛细胆管内胆汁淤积,汇管区内沿着界面分布的小胆管增生,增生胆管周围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间质水肿。结论病理医师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用药史等资料综合分析并与临床医师充分沟通讨论后作出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穿刺活检组织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C环境下电工电子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金美善 李晶 翟艳男 《电子制作》 2018年第19期92-93,共2页
伴随着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出现,在21世纪新时代网络辅助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如何在当今数字时代采用移动端进行混合式教学活动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移动学习角度出发,... 伴随着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出现,在21世纪新时代网络辅助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如何在当今数字时代采用移动端进行混合式教学活动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移动学习角度出发,以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通过教学实践构建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环境 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金美善 徐传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5期85-86,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诊断转移癌及转移癌的组织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浆膜腔积液后,经离心沉淀,取其沉淀物混匀,均匀涂片3~5张,待其自然干燥后,以95%乙醇固定1小时以上,再行巴氏染色法染色,中性树胶封片... 目的:为了探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诊断转移癌及转移癌的组织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浆膜腔积液后,经离心沉淀,取其沉淀物混匀,均匀涂片3~5张,待其自然干燥后,以95%乙醇固定1小时以上,再行巴氏染色法染色,中性树胶封片,用显微镜检查。结果:本组资料转移癌的检出率为14.5%,高发年龄组为50~69岁,其中鳞状细胞癌占4.7%,腺癌占78.5%,未分化癌占8.5%,间皮瘤占1.7%,恶性淋巴瘤占2.2%,白血病占0.8%,分类不明的占3.6%。结论: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转移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确定转移癌的组织类型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脱落细胞学 转移癌 检出率 组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网络学习算法在语音识别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美善 李晶 陈大川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10年第15期4239-4240,共2页
由一个隐层和非线性激励函数组成的多层感知器网络,是通用的分类器。而具有三个隐层的BP网络可以解决任意复杂的模式分类问题,也就是说,这样的网络能逼近任意复杂的决策边界[1]。利用BP网络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构成一个语音识别系统对... 由一个隐层和非线性激励函数组成的多层感知器网络,是通用的分类器。而具有三个隐层的BP网络可以解决任意复杂的模式分类问题,也就是说,这样的网络能逼近任意复杂的决策边界[1]。利用BP网络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构成一个语音识别系统对语音数据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Gaucher病1例报告
11
作者 金美善 曲丽梅 王银萍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2-1473,共2页
关键词 GAUCHER病 脾脏 上腹包块 原因待查 乏力症状 牙龈出血 脾肿大 出血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车辆检测技术的研究
12
作者 金美善 裘昌利 李晶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0-140,共1页
综合利用对称差分和背景减法来进行移动车辆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一个可靠的背景更新模型,由背景消减法得到基本准确的前景图像,然后与用对称差分法得到的差分图像综合,得到完整可靠的运动目标图像,从而将视频序列中的... 综合利用对称差分和背景减法来进行移动车辆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一个可靠的背景更新模型,由背景消减法得到基本准确的前景图像,然后与用对称差分法得到的差分图像综合,得到完整可靠的运动目标图像,从而将视频序列中的移动车辆比较可靠地检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差分 移动车辆 车辆检测 背景减法 前景图像 综合利用 背景抽取 更新模型 图像综合 视频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芎对体外培养乳鼠肝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金美善 姜逢春 +3 位作者 李炳求 香子 英锦 朴惠善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8年第6期367-368,共2页
东川芎(Cnidium Officinale Makino)是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栽培的东川芎的植物,由日本和朝鲜传来的品种,又称为洋川芎或日本川芎,具有活血行郁、疏肝解郁、散风止痛等功效,亦作川芎用。目前对川芎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尚未见有东川... 东川芎(Cnidium Officinale Makino)是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栽培的东川芎的植物,由日本和朝鲜传来的品种,又称为洋川芎或日本川芎,具有活血行郁、疏肝解郁、散风止痛等功效,亦作川芎用。目前对川芎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尚未见有东川芎对体外培养肝细胞作用的研究。本实验通过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拟为东川芎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川芎 体外培养 肝细胞 中药 药理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特征潜在分布规律的人脸注释算法
14
作者 金美善 姚海燕 王兆欣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年第S1期169-170,178,共3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人脸注释改进算法。该算法将二值边缘图像的梯度映射和人的面部特征的潜在分布规律相结合。首先应用二值边缘图像的按水平方向以及按垂直方向的梯度的映射,快速确定人脸位置以及人眼的粗略位置;然后对人眼的位置使...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人脸注释改进算法。该算法将二值边缘图像的梯度映射和人的面部特征的潜在分布规律相结合。首先应用二值边缘图像的按水平方向以及按垂直方向的梯度的映射,快速确定人脸位置以及人眼的粗略位置;然后对人眼的位置使用逐步逼近法进行进一步的精确定位,再利用图像垂直方向的梯度映射确定嘴的位置;结合人眼和嘴的位置,以及人脸面部特征的潜在分布规律,确定鼻子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边缘图像 梯度映射 潜在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ALDH1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海涛 金美善 +3 位作者 石爱平 卢绩 许宁 邵明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6-329,429,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乙醛脱氢酶1(ALDH1)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了解肿瘤干细胞与膀胱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8例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ALDH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乙醛脱氢酶1(ALDH1)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了解肿瘤干细胞与膀胱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8例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ALDH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为24.58%,在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级别和高级别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18%(14/77)和36.59%(15/4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Ta期和pT1期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92%(11/65)和33.96%(18/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发和复发的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ALD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77%(17/86)和37.50%(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1表达与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联性(P>0.05)。术后随访4~52个月,ALDH1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5.17%和61.80%,Kaplan-Mer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2组患者累积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DH1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及肿瘤复发有关联。肿瘤干细胞可能在非浸润性膀胱癌的发生和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1 肿瘤干细胞 非浸润性膀胱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survivin、galectin-3、TPO蛋白表达与BRAF^(V600E)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海莹 金美善 +4 位作者 马洪喜 邹亚斌 田庄 高静娜 段秀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及其癌旁良性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存活素(survivin)、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甲状腺髓过氧化物酶(TPO)蛋白表达差异以及PTMC中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的突变,探讨survivin、Ga...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及其癌旁良性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存活素(survivin)、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甲状腺髓过氧化物酶(TPO)蛋白表达差异以及PTMC中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的突变,探讨survivin、Gal-3和TPO蛋白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PTMC组织及其癌旁良性组织中survivin、Gal-3和TPO蛋白的表达情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survivin、Gal-3和TPO蛋白表达阳性率与BRAF基因突变率关系分析采用χ2检验方法。结果:PTMC癌组织中,survivin和Gal-3强阳性表达,而TPO不表达;癌旁良性组织中,survivin和Gal-3表达缺失,TPO正常表达;survivin、Gal-3和TPO在癌组织和其癌旁良性组织间的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RAFV600E基因在PTMC中有32.1%(18/56)突变;BRAFV600E基因突变率和3种蛋白在PTMC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09,P=0.025,P=0.007,P=0.008),而与患者年龄和性别无关联(均P>0.05);BRAFV600E基因突变与survivin、Gal-3、TPO蛋白表达均无关联(均P>0.05)。结论:PTMC癌组织中,survivin和Gal-3表达升高、TPO表达降低和BRAFV600E基因突变可能在PTM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Gal-3、TPO蛋白表达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为PTMC病情的判定、预后的转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细胞凋亡抑制因子 半乳糖凝集素-3 甲状腺髓过氧化物酶 BRAF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草次酸对炎症相关胃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丹 曹东慧 +7 位作者 金美善 吴孟辉 王玥琦 杨娜 周天宇 张厚君 姜晶 曹雪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炎症相关胃癌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K19-Wnt/C2mE转基因胃癌小鼠随机分为18β-GA给药组(n=36)和对照组(n=36)。18β-GA给药组小鼠给予质量浓度0.1%18β-GA饮水,对照组小鼠正常饮水...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炎症相关胃癌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K19-Wnt/C2mE转基因胃癌小鼠随机分为18β-GA给药组(n=36)和对照组(n=36)。18β-GA给药组小鼠给予质量浓度0.1%18β-GA饮水,对照组小鼠正常饮水。52周后观察2组小鼠胃癌发生率和胃黏膜形态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小鼠胃黏膜上皮细胞中Ki-67、F4/80、ATP4a、KCNE2、胃蛋白酶原C(PGC)、Wnt-1、β-catenin和环氧化酶2 (COX-2)的组织化学评分(H-score)。结果:对照组小鼠胃黏膜出现隆起型肿瘤、不典型增生和慢性胃炎。与对照组比较,18β-GA给药组小鼠胃癌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9),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胃黏膜细胞及组织结构异型性减少,炎症反应减轻。与对照组比较,18β-GA给药组小鼠胃黏膜上皮细胞中Ki-67、F4/80、Wnt-1、β-catenin和COX-2的H-score明显降低(P<0.05),ATP4a、KCNE2和PGC H-score明显升高(P<0.05)。结论:18β-GA可抑制K19-Wnt/C2mE转基因小鼠胃癌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18β-GA减轻胃黏膜内炎症反应,有效改善胃黏膜上皮细胞分化,从而抑制胃癌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次酸 慢性胃炎 胃肿瘤 转基因小鼠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脂肪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小军 杜从启 +3 位作者 金美善 许宁 汪岩 王春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探讨精索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精索脂肪肉瘤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诊治进行讨论。结果:患者行左侧精索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精索脂肪肉瘤。随访5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精索脂... 目的:探讨精索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精索脂肪肉瘤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诊治进行讨论。结果:患者行左侧精索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精索脂肪肉瘤。随访5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精索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推荐的治疗方法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及局部肿瘤广泛性切除术;对于中、高级分化的肿瘤可以辅助放疗。化疗效果尚未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 脂肪肉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索样脑膜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玉华 金美善 +1 位作者 马洪喜 王银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脊索样脑膜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为成人,年龄30~69岁,肿瘤均位于幕上,均因视力下降或头痛就诊。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呈小梁状或索状,间质... 目的探讨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脊索样脑膜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为成人,年龄30~69岁,肿瘤均位于幕上,均因视力下降或头痛就诊。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呈小梁状或索状,间质内富含嗜碱性黏液的脊索样区及局灶性典型脑膜瘤区。免疫组化:EMA、vimentin阳性,GFAP、CK、S-100阴性。3例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结论脊索样脑膜瘤多见于成人,好发部位为幕上,少数患者可伴Castleman病或血液系统异常。组织学上类似脊索瘤,免疫组化:EMA、vimentin阳性。肿瘤易复发,WHO分类相当于Ⅱ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样脑膜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秀梅 腾永亮 +4 位作者 佟玲玲 田庄 孙默 王海莹 金美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4-1516,1522,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测序法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corpions ARMS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 目的:探讨直接测序法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corpions ARMS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和ARMS法同时检测5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56例患者甲状腺癌组织中,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所检出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32.1%和82.9%,敏感度分别为39.1%和100%,前者均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织BRAF基因突变时ARMS方法较直接测序法具有更好的敏感性,癌组织小的标本BRAF基因突变检测更适合用ARMS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BRAF基因突变 测序法 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